- 2021-09-18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广东省深圳实验、广州二中、珠海一中、惠州一中、东莞中学、中山纪中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实验、广州二中、珠海一中、惠州一中、东莞中学、中山纪中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R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rRNA、mRNA和tRNA三种 B. 与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相同 C. 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 D. rRNA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酸分为DNA和RNA,细胞结构的生物中既含有DNA、也含有RNA,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翻译的直接模板是mRNA、tRNA是运输氨基酸的工具;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详解】A、RNA有多种,最常见的为rRNA、mRNA和tRNA三种,A错误; B、与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相同,元素组成都是C、H、O、N、P,B正确; 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错误; 故选B。 2.在高温等不良环境中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下降或功能丧失。蛋白质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是 A. 氨基酸种类减少 B.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 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 氨基酸数目改变 【答案】C 【解析】 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下降、功能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其天然构象(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不发生改变,即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肽键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C。 3.实验人员利用特殊颜色反应对某未知样品的成分进行鉴定,所用试剂和实验结果(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该样品是 试剂 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苏丹Ⅲ染液 结果 蓝色 砖红色 棕红色 A. 可溶性淀粉溶液 B. 油水混合物 C. 葡萄糖溶液 D. 鸡蛋清稀释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自身是蓝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皿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 可溶性淀粉溶液与斐林试剂不发生反应,A错误; B、油水混合物不含有还原性糖,不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B错误; C、葡萄糖溶液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 D、鸡蛋清溶液含有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反应,不能与苏丹皿和斐林试剂反应产生对应颜色,D错误; 故选C。 4.螺旋藻属于蓝藻。关于螺旋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没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 含有细胞器核糖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篮球藻、发菜等,它们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由于属于原核生物,因此没有叶绿体。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螺旋藻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A错误; B、螺旋藻属于蓝藻,含有光合色素和有关的酶,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蓝藻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 D、螺旋藻属于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正确; 故选A。 5.下列关于通道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 B. 水通道蛋白是覆盖在细胞膜表面蛋白质 C. 细胞膜上的Na+通道蛋白与水通道蛋白在空间结构上有差异 D. 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一种通道蛋白只允许一种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 2、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是自由扩散,但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运输;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但有的也可以通过离子通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运输,如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和动作电位时钠离子内流。 【详解】A、离子通道具有特异性,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A正确; B、水通道蛋白是一类贯穿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B错误; C.通道蛋白有特异性,因而在空间结构上有差异,C正确; D、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为顺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6.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酶体可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B. 细胞可再利用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 C.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结构 D. 用差速离心法可从大肠杆菌细胞中分离出溶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 【详解】A、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可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构成,A正确; B、溶酶体分解的产物有的对细胞有用,如氨基酸等,不会排出细胞外,而一些代谢废物才排出细胞外,B正确; C、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 D、大肠杆菌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溶酶体,D错误; 故选D。 7.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X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X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细胞类型 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胚胎干细胞 3mmol/min 5mmol/min 成熟红细胞 3mmol/min 3mmol/min A. 两种细胞吸收X均取决于浓度差 B. 成熟红细胞吸收X的方式不消耗能量 C. 胚胎干细胞吸收X需载体蛋白的协助 D. 温度不影响两种细胞对于X的吸收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胚胎干细胞对X的吸收受通入空气的影响,空气是影响呼吸作用生成ATP的因素,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X的吸收不受通空气的影响,但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与能量有关,也可能无关,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 【详解】A、表中数据无法判断,两种细胞吸收X与浓度差有关,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X的吸收不受通入空气的影响,但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与能量有关,也可能无关,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B错误; C、胚胎干细胞溶液在通入气体后吸收X速率加快,说明其吸收X与能量有关,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正确; D、温度影响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因此温度影响两种细胞对于X的吸收速率,D错误; 故选C。 8.下列都可用“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进行解释的生物学现象是 A. “高原反应”和“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 B. “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和“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 C. “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和“人寒冷时,不由自主打寒战” D. “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和“胰岛素不能口服”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高原反应”是由于机体缺氧,“人寒冷时,“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是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化学物质刺激呼吸中枢,A错误; B、“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是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在低温条件下活性受到抑制,两个实例均能体现出"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特性,B正确; C、“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能体现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不由自主打寒战”是体温调节造成的,不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C错误; D、“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但“胰岛素不能口服”是因为胰岛素能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不能体现“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D错误; 故选B。 9.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 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 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 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所以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产生丙酮酸、[H]和ATP,B正确。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C正确。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有氧呼吸能量主要来自于第三阶段产生,场所在线粒体内膜,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目所给的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个体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C. 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器数目可发生变化 D. 从分子水平分析,分化的本质是DNA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B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会产生不同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细胞中的细胞器数目可发生改变,C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DNA没有发生改变,D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细胞分化的意义、结果和实质。特别是明白其中遗传物质及其他物质的变化。 1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检测F1的基因型 B. 孟德尔设计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实验的严谨性 C. 孟德尔两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D. 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3、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台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A、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但没有发现基因,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不仅能检测F1的基因型,也能检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A错误; B、孟德尔设计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实验的严谨性,B正确; C、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涉及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中,C错误;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D错误; 故选B。 1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B.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C. 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D.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答案】D 【解析】 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和2,不相等,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离不开星射线的牵引,而星射线是由组成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的,所以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D正确。 13.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玉杏自交,子代F1中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_ 表现型 深紫色3/16 淡紫色6/16 白色7/16 A. F1中基因型为AaBb植株与aabh植株杂交,子代中开白色花的个体占1/4 B. F1中淡紫色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5/24 C. F1中深紫色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深紫色植株中纯合子为5/9 D. F1中纯合深紫色植株与F1中杂合白色植株杂交,子代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占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变式遗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详解】A、F1中AaBb的植株与aabh植株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中开白色花的个体aaBb、aabb共占2/4 ,A错误; B、F1中淡紫色的植株(AaBb:AABb=2:1)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2/3×3/4×1/4+1/3×1×1/4=5/24 ,B正确; C、F1 中深紫色的植株(AAbb:Aabb=1:2)自由交配,1/3AAbb与2/3Aabb产生的配子比例为2/3Ab和1/3ab,1/3AAbb和2/3Aabb自由交配产生的深紫色植株为AAbb=2/3×2/3=4/9,Aabb=2×2/3×1/3=4/9,所以深紫色植株中纯合子为4/8,即1/2,C错误; D. F1中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与F1中杂合白色植株(AaBB:aaBb=1:1)杂交,子代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占1/2×1/2+1/2×1/2=1/2,D错误。 故选B。 【点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变,变的是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逐对分析再用乘法法则。 14.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温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此属于无关变量 B. 噬菌体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减弱 C. 子代噬菌体的DNA双链不可能均被标记上32P D. 本实验证明了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因为噬菌体较轻,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实验中温度属于无关变量,通过影响有关酶的活性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A项错误;用32P标记的是大肠杆菌DNA,若保温时间过短,在大肠杆菌内增殖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减弱,B项正确;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从第二代起,会出现DNA双链均被标记上32P的子代噬菌体,C项错误;若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需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所以本实验不能证明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为情境进行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①熟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过程;②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做出分析判断。 15.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其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甲图),转至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图为离心结果模拟图。已知大肠杆菌DNA中胞嘧啶个数为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丁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 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C. 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40分钟 D. 出现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4X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至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产生15N标记的只有2个DNA(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其余的DNA均为14N标记。 【详解】A、甲→丁过程中DNA进行了2次半保留复制,无论DNA复制多少次,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A正确; B、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是产生2个DNA,且均为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对应图丙,B错误; C、据B分析可知,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20分钟,C错误; D、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二代的结果是产生4个DNA,其中15N标记的只有2个DNA(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其余的2个DNA均为14N标记,对应图丁,出现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3X,D错误; 故选A。 16.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内富含CG重复序列,若其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一条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 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C. 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 D. 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转录指的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指的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在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不是通过氢键连接,而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错误;胞嘧啶甲基化导致的是表达过程中基因转录被抑制,对已经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影响,B错误;由于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转录有关,所以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C错误;根据题意“胞嘧啶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可推知,抑制的实质就是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正确。 17.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25℃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 控制果蝇翅型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影响 C. 果蝇翅的发育可能与某种酶有关 D. 本实验中残翅果蝇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将孵化后4~7d的长翅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可知,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即控制果蝇翅型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影响,A、B项正确;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在不同的温度下翅的发育情况不同,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这些残翅果蝇在25℃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可知,本实验中残翅果蝇的产生仅仅是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物质并未改变,D项错误。 【点睛】 本题属于信息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的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蝇幼虫放在35~37℃ 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说明温度影响了后代的表现型,由此可见,表现型=基因型+环境。“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说明温度没有改变基因的结构。 1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狂的地区,此地区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但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关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是突变产生的所以不表达 B. 推算该遗传病后代再发风险率需要确定其遗传方式 C. 该病为基因突变所致,只能通过基因诊断来检测 D. 该致病基因为有害基因,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2、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遗传病,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详解】镰刀型贫血症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错误;估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需要确定遗传病遗传方式,才能正确分析后代发病率,B正确;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可以通过镜检其红细胞的形态来诊断,C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突变有利也有害,其有害性是相对的,基因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能适应环境的突变就是有利突变,不能适应环境的突变就是有害突变,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和基因突变的特征,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相关实例,能正确区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而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9.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表现为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 B. 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 C. 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 D. 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类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 【详解】A、若人群中男性(XhY)的发病率为p,则女性(XhXh)中的发病率为p2,因而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A错误; B、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家系中表现为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B错误; C、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存在于所有正常体细胞中,在血细胞中选择性表达,C错误; D、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D正确; 故选D。 2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前提是自然选择 B. 随机交配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 C. 生物变异的频率越高进化的速率越快 D.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是不断变化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不变,故生物未发生进化,B错误; C、生物变异的频率越高,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越多,但生物进化的速率不一定越快,因为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C错误; D、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D正确; 故选D。 21.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传出神经的动作电位不能传递给肌肉细胞 B. 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 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详解】A.传出神经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方式传递给肌肉细胞,A错误;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过程中不会逐渐减弱,C错误; D.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D正确。 故选D。 22.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蛇毒素是淋巴因子,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 B. 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 C. 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 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答案】B 【解析】 蛇毒素属于抗原,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A项错误;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B项正确;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C项错误;蛇毒素不会侵染细胞,不会使马产生细胞免疫,D项错误。 23.为探究2,4-D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D是一种能促进细胞伸长的植物激素 B. 实验中插条的长势和生根数均为无关变量 C. 实验结果体现了2,4-D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实验结果说明该研究已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探究2,4-D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从图表信息可以知道,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是生根平均值。以2,4-D溶液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本实验的缺点是实验组数太少,应多加几个浓度梯度。并且2,4-D溶液浓度范围设定太窄,不能确定最适浓度。 【详解】A、2,4-D是类生长素,不是由植物产生的植物激素,错误; B、实验中插条生根数为因变量,错误; C、从生根数可以知道,与清水组相比,低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高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因此实验结果体现了2,4-D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 D、本实验的缺点是实验组数太少,应多加几个浓度梯度。并且2,4-D溶液浓度范围设定太窄,不能确定最适浓度,错误; 故选C。 24.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下图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A. 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B. 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 C.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D. 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和题图:单侧光下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输至背光侧,因此B侧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大于A侧,导致乙的弯曲程度大于甲。 【详解】A、单侧光下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而不是分解,A错误; B、A侧生长素浓度低于B侧,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错误; C、乙的生长速度大于甲,说明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C正确; D、单侧光对生长素向下(极性)运输没有影响,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1.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2.横向运输:单一刺激下发生,如单侧光下从向光侧运输至背光侧,重力作用下由远地侧运输至近地侧。 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冬季在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施用乙烯可以促进番茄果实的形成 B. 高浓度2,4D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 C. 冬季大棚中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减产 D. 给收获后的农产品适当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有助于储存保鲜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类题型中,考生要识记并区分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A、冬季在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施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番茄果实的形成,A错误; B、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并且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因此利用高浓度2,4-D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B正确; C、黄瓜属于果实,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冬季大棚中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减产,C正确; D、由于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延缓叶片的衰老,给收获后的农产品适当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有助于储存保鲜,D正确; 故选A。 26.下列生物学的相关观点中,错误的是 A. 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B. 在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动物发生相互选择 C. 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 D. 运用生态学原理,人们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A正确;生物是共同进化的,具有捕食关系的动物必然互为选择因素,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C正确;运用生态学原理,人们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关键是理解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27.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退耕还林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3阶段,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三个阶段中,第3阶段群落固定的总能量较多 C. 丙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甲、乙消亡 D.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趋于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会发生替换,但不是物种替代,不会导致前一阶段中的优势物种灭绝。 【详解】 分析图形可知,第3阶段生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三个阶段中,第3阶段群落固定的总能量较多,B正确;丙兴起,不会造成前一阶段甲、乙消亡,只是优势物种替换,C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正确。故选C。 2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 A. 绿藻、水草吸收的光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C. 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和捕食 D. 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多 【答案】C 【解析】 绿藻、水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错误;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鲫鱼以螺蛳为食物,二者是捕食关系;同时鲫鱼和螺蛳都以水草为食物,二者又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由于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少,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关知识。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特点:(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2、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的循环形式是CO2;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29.一般情况下,由于实验操作不当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通过及时调整也可顺利完成。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 鉴定蛋白质时,在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时,可将乙液按比例稀释得双缩脲试剂 B. 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发现底物与酶的混合液的pH为0.9时,可调至中性 C.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 D. 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可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 【答案】A 【解析】 斐林试剂的甲液为0.1 g/mL NaOH溶液、乙液为0.05 g/mL CuSO4溶液,鉴定蛋白质用的双缩脲试剂的A液为0.1 g/mL NaOH溶液、B液为0.01 g/mL CuSO4溶液。因此,鉴定蛋白质时,在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时,可将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0.01 g/mL,以作为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A项正确;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2~7.4,pH=0.9时,唾液淀粉酶会由于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永久失去活性,故B项错误;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即使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也能再用,C项错误;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说明色素已经被破坏,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不能达到预期结果,D项错误。 利用“一同三不同”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方法 【点睛】 “一同”是指都含有NaOH和CuSO4两种成分,且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都为0.1 g/mL。 “三不同”分别指:(1)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Cu2+。 (2)使用方法不同。鉴定还原糖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1 mL摇匀,然后加B液4滴,振荡摇匀。 (3)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 g/mL,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 30.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 用较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 B. 适宜光照等条件下,装有某植物的透明密闭小室内气压没有变化,说明植物已死亡 C.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照射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 D. 因为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甲基绿吡罗红未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说明是活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活细胞是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条件,而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有多种。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用较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原因是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使得原生质层两侧浓度差减小。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也可能是已经质壁分离复原了,A错误; B、适宜光照等条件下,装有某植物的透明密闭小室内气压没有变化,可能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B错误; C、在高倍镜下观察,通过观察叶绿体的运动方向来判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反之则细胞已经死亡,C正确; D、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DNA、RNA染色,染色前需要用盐酸解离染色体,会杀死细胞,否则无法染色,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请回答: (1)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含有______(填光合色素),这些光合色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 (2)光饱和点是指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据甲图分析,与不添加蔗糖相比,试管苗在添加蔗糖的培养基中光饱和点更______(“高”或“低”)。当试管苗处于光饱和点时,光照强度继续增加,光合速率不能提高,此时限制其光合速率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 (3)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短时间内试管苗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答案】 (1).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或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2).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3). 低 (4). 二氧化碳浓度 (5).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使细胞呼吸减弱,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减慢 (6). 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且吸收量大于呼吸作用的二氧化碳释放量 (7). 增加 (8). 无糖培养基、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和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表示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虚线对应的点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 分析乙图: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d点之后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且处于较低水平。 【详解】(1)试管苗是绿色植物,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2)图甲中分析可知,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更高。当试管苗处于光饱和点时,光照强度继续增加,光合速率不能提高,此时限制其光合速率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3)乙图表示一昼夜中CO2浓度变化曲线,b-c段上升缓慢的原因是凌晨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较慢导致CO2释放减少所致;c-d段急剧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消耗大量CO2所致,d点时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量低,抑制了光合速率,因此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试管苗的光合速率将升高;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短时间内试管苗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增加。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CO2等措施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以曲线图为载体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请回答: (1)冬泳时,机体受寒冷刺激,皮肤_______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_________________,再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相应的效应器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传出神经末梢通过释放______,作用于效应器。其中减少散热的主要效应是____________。 (2)冬泳过程中,机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参与调节体温恒定。如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它的靶细胞是______,它在体温调节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该激素促进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 【答案】 (1). (冷觉感受器 (2).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 神经递质 (4). 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5). 几乎全身细胞 (6). 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 (7). 胰岛A (8). 肝糖原 【解析】 【分析】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1)寒冷刺激人体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人神经传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传出神经末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效应器。其中减少散热的主要效应是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慢,汗腺分泌减少。 (2)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它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多,该激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血糖水平升高。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3.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在林场中不进行药物灭鼠,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 (2)药物灭鼠属于____防治。为了比较防治前后的山鼠种群密度,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原因是_____。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灭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 (5)林场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S (2). 化学 (3). 标志重捕法 (4).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山鼠属于该类动物 (5). 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 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7).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8). 提高群落利用空间、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解析】 【分析】 1、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 3、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详解】(1)如果在林场中不进行药物灭鼠,食物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2)药物灭鼠属于化学防治。由于山鼠活动范围较大,活动能力强,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对草原灭鼠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5)林场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空间、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五个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识记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及影响因素;识记种间关系的类型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4.下图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由于F2白眼全为雄性,摩尔根提出控制眼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3种假设。假说1:假设基因在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假说2:假设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假说3:假设基因在X和Y染色体上都有。请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___(“红眼”或“白眼”)是显性性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___________(“是”或“否”)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能解释上述实验现象的假说是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上述假说哪个是正确,摩尔根又设计了3组测交实验:①用F2雌蝇与白眼雄蝇做单对交配;②用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雄蝇交配;③用白眼雌蝇和白眼雄蝇交配。 Ⅰ、请写出假说3预期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你认为3组实验中,最关键的是实验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红眼 (2). 是 (3). 2和3 (4). 实验①:半数F2 产生的子代全部是红眼,半数F2产生的子代是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实验②:子代果蝇都是红眼;实验③:子代果蝇都是白眼 (5). ② (6). 因为实验②在不同假设中的预期结果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实验结果判断哪一种假设是成立的。 【解析】 【分析】 1、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F1自由交配后,F2中红眼和白眼比例为3:1,但白眼全为雄性,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摩尔根及其同事做出了假说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Xa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AXa、XAY,子二代的基因型是XAXA(红眼雌果蝇)、XAXa(红眼雌果蝇)、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蝇)。 2、如果摩尔根及其同事的假说是正确的,则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AY.二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XAXa(红眼雌果蝇):XaY(白眼雄果蝇)=1:1。 【详解】(1)红眼和白眼杂交,F1都是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由分析可知: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2)能解释上述实验现象的假说是2和3。为了进一步确定上述假说哪个是正确,摩尔根又设计了3组测交实验:①用F2雌蝇与白眼雄蝇做单对交配;②用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雄蝇交配;③用白眼雌蝇和白眼雄蝇交配。 Ⅰ、假说3:如果假设X,Y染色体上都有白眼基因; ①F2中雌蝇(XAXA、XAXa)与白眼雄蝇(XaYa)做单对交配,半数F2产生的子代全部是红眼,半数F2产生的子代是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 ②用白眼雌蝇XaXa与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雄蝇(XAYA)交配;子代果蝇都是红眼; ③用白眼雌蝇XaXa和白眼雄蝇XaYa交配,子代果蝇都是白眼。 Ⅱ、这三个实验中,实验②是关键,因为实验②在不同假设中的预期结果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实验结果判断哪一种假设是成立的。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过程的掌握,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属于难题。 三、选考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35.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与基本培养基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釆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选填“菌落 A”或“菌落 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 1〜2 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________洗涤 3 次,并制成菌悬液。培养过程中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吸取 lmL 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 15mL 融化并冷却至 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 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半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 B、C 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__。 【答案】 (1). 稀释涂布平板法 (2). 高压蒸汽灭菌法 (3). 氨基酸 (4). 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 (5). 菌落 A (6). 无菌水 (7). 提高溶解氧、同时使菌体分散和营养物质均匀分布,让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 (8). 赖氨酸缺陷型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则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因此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 【详解】(1)根据过程①培养的效果图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题图,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与基本培养基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是氨基酸。釆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 (2)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①用接种针挑取菌落A接种并培养;离心后菌株存在于沉淀物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培养过程中振荡的目的是提高溶解氧、同时使菌体分散和营养物质均匀分布,让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 ③表中信息显示:B、C区域含有、其它区域不含有的氨基酸是懒氨酸,而实验结果只有B、C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懒氨酸缺陷型。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6.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是利用RT-PCR技术(mRNA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PCR扩增),获得花色基因C,RT-PCR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在进行PCR扩增时需要设计___种引物。 (2)将基因C与质粒(图2)重组,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本实验中,对质粒进行酶切时,只能单一酶切,不能双酶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双酶切相比,单一酶切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把重组质粒导入菊花细胞中,借助了农杆菌,选用农杆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如要检测基因C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的DNA上,应采用__________技术。 【答案】 (1). 逆转录酶和Taq酶(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2). 2 (3). EcoRI和DNA连接酶 (4). 基因C只有EcoRI的酶切位点,当质粒被同一种酶切割后产生同样的末端,基因C才能和质粒连接成环状 (5). 目的基因会自身连接、载体会自身连接、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反向连接(任意两点) (6). 能感染菊花细胞、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至菊花细胞,且能整合到菊花细胞染色体DNA上 (7). 潮霉素 (8). DNA分子杂交 【解析】 【分析】 1、有关PCR技术的相关知识: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 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RT-PCR技术是mRNA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PCR扩增的过程,其中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而PCR技术需要Taq酶(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的催化。在进行PCR扩增时需要设计两种引物。 (2)将基因C与质粒重组,需要用到的酶有EcoRI和DNA连接酶。本实验中,对质粒进行酶切时,只能单一酶切,不能双酶切,原因是基因C只有EcoRI的酶切位点,当质粒被同一种酶切割后产生同样的末端,基因C才能和质粒连接成环状。与双酶切相比,单一酶切存在的缺点是目的基因会自身连接、载体会自身连接、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反向连接。 (3)借助了农杆菌把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因为农杆菌能感染菊花细胞、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至菊花细胞,且能整合到菊花细胞染色体DNA上。 (4)图2中显示标记基因是潮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可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的细胞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点睛】本题以增加菊花花色类型为材料背景,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