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曲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生 物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细胞所含有机分子的结构都不同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其元素含量都相同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之一在于DNA分子在细胞内的主要存在形式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 ①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②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③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 ④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⑤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⑥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调节能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3.下列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①脂肪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用75%酒精洗去浮色②观察DNA、RNA分布实验中,用15%的盐酸水解③甲基绿、吡罗红试剂分别使DNA、RNA染成绿色、红色④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⑤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做观察DNA、RNA分布实验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4.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甲和乙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②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丙 ③制备细胞膜可选用老鼠的血作实验材料 ④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物质被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b、c、d ⑤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过程 ⑥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 ⑦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5.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核糖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 ②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也是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之一 ③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④在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时,细胞的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的活动加强 ⑤杨树成熟的筛管细胞和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⑥叶绿体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线粒体只能进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 A.①⑤ B.④⑤ C.⑤⑥ D.④⑤⑥ 6.某农科所用含K+和Mg2+的培养液培养番茄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均为500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种类和生长发育时间 B.番茄对K+和Mg2+的需求量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 C.番茄对K+和Mg2+吸收量的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有关 D.番茄在营养生长的前期对K+几乎不吸收,在营养生长的后期吸收量增大 7.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用相同培养液培养番茄和水稻时,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变化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存在差异 B.水稻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培养液中分泌Ca2+和Mg2+使其浓度增加 C.该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对水的吸收和对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8.如图所示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中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均属于必需氨基酸 B.苯丙酮酸大量积累引起的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酶③的缺乏会导致白化病,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酪氨酸是甲状腺激素合成重要原料之一 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腺细胞: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增加吸收面积 C.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 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0.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B.浆细胞内DNA数量多于染色体数量 C.人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二氧化碳量 D.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1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先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B.据图甲推测,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C.图乙中8:00到12:00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一定是光合作用速率减弱 D.图乙中18:00时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 12.下图中的a、b、c为植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d过程都有热能的释放 B.b、d过程在人体细胞中也可进行 C.a、c、d过程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D.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a强于b,c强于d 13.图甲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图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B.当温度为20℃、光照强度小于8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该植物在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5倍 14.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漏斗内(S1)和漏斗外(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到渗透平衡时,S1和S2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 B.若吸出漏斗管内△h以内的液体,则重新平衡时,△h的高度一定不变 C.若在漏斗管内外加入少量蔗糖酶(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则重新平衡时,△h=0 D.内外液面达到平衡时,水分子从S1到S2与从S2到S1的扩散速率相等 15.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叙述中,正确有几项( ) ①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具有高效性 ②酶制剂适于在低温下保存,且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③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④ 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可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⑤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有的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⑥ 人体细胞中的CO2一定在细胞器中产生 ⑦ 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⑧ 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⑨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⑩ 自养生物是专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A.4项 B.5项 C.6项 D.7项 16.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其细胞核清晰可见 ②依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由蓝变绿变黄即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③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以不用显微镜观察 ④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酸性重铬酸钾可使酒精变为灰绿色 ⑤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⑥ 活细胞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⑦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⑧ 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故加入斐林试剂后蔗糖溶液颜色无变化 ⑨ 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层析液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⑩ 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目的都不相同 A.①③⑤ B.③⑤⑩ C.③④⑤⑩ D.③④⑤⑧ 17.下列关于酶以及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的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酶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④在线粒体的内膜上附着有与有氧呼吸第二个阶段相关的酶 ⑤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 ⑥加热和加酶都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⑦过氧化氢在自然状况下的分解速度很慢,但是加入肝脏研磨液后,反应大大加速,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⑧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使用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水解 A.②③④⑥⑦ B.③⑤⑥⑦⑧ C.①③④⑥⑦ D.③④⑥⑦⑧ 18.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解中的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②图解中甲、乙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③图解中丙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④1分子丙酮酸经过乙、丙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 ⑤图示过程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⑥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⑦若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可在酶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2O A.①⑤⑥ B.①③⑥⑦ C.②③④⑦ D.②④⑤⑥ 1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不会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发生改变 20.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1:1的两种性状比 21.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2.已知同一个体产生的各种类型的配子的数量相等。据图分析(过程中发生过基因突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中的④⑤过程中 B.甲、乙图分别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推演出子代 C.图甲中③过程的随机性导致子代中基因型Aa所占的比例为1/2 D.图乙中子代含有A的基因型种类数和子代表现型种类数相同 2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中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各重复10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24.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F1都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 F2,F2有 4 种表现型,如果继续将 F2中全部杂合的黄色圆粒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25∶15∶15∶9 B.21∶5∶5∶1 C.25∶5∶5∶1 D.16∶4∶4∶1 25.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对数,则下列对应的数量分别是() ①F1形成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 ②F2的表现型种类 ③F2的基因型种类 ④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 A.4n 、2n 、3n 、 2n B.4n、 4n 、 2n、 2n C.3n、4n、2n 、 2n D.2n、 4n、 3n 、2n 26.某昆虫存在三种体色:黄色、灰色、青色。图1是某科研工作者用纯种黄色和纯种灰色昆虫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图2是与体色有关的生化反应原理,已知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体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两纯种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C.F2中黄色小鼠的基因型有2种 D.若F1测交,则后代表现型有3种 27.图是一个家族蚕豆病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91%的人都表现正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 A.II7和II8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1/3 B.第一代的所有个体都是杂合子 C.II5和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女子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 D.II6和II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 28. 某开红花豌豆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研究发现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无活性),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基因B控制红花,b控制白花。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变异可以通过该植物根尖分生区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2∶2∶1 C.该植株为父本,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 2/5植株含缺失染色体 D.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35∶1 29.“牝鸡司晨”是一种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叫。已知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鸡的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 B.该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 C.一只母鸡性反转成的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 D.一只性反转的公鸡与母鸡交配,子代雌雄之比为2:1 30.某同学研究了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如图),其中Ⅰ-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B.甲、乙两病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Ⅰ-1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D.Ⅱ-5一定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 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一对正常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不考虑突变)可能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⑦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32.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P F1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黑身、白眼 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1/8 33.科学家在某二倍体的鱼中发现了“孤雄生殖”现象。关于这种鱼类的“孤雄生殖”,科学家提出了下图中A、B、C三种可能的发生途径,甲、乙、丙分别代表这三种途径所得到的“孤雄生殖”后代的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中均只含有父方的遗传物质 B.图中的二倍体精子是由于亲代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而形成的 C.图中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可能完全相同 D.甲形成的过程中曾发生有丝分裂异常 34.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一对夫妇(XBXb×XB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患病男孩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移向细胞的一极,剩下的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患病男孩与一个不含致病基因的女性婚配,女儿一定患病 B.若患病男孩与一个不含致病基因的女性婚配,儿子一定患病 C.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 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b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 35.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甲病与等位基因A和a有关,乙病与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个体5的基因型是AaXBXb C.个体8的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个体2 D.若个体8和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孩子不患甲病的概率是1/3 36.某动物的睾丸中,一个基因型为DdXaY的精原细胞,产生一个基因型为DdXa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可能的基因型为( ) ①Xa DdY Y ②DXa dY dY ③DXa DdY Y ④Xa DY dY ⑤DdXa Y Y A.①或②或③ B.③或④或⑤ C.②或③或④ D.①或④或⑤ 37.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研究遗传病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B.统计显微镜下各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期时间长短 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高度近视 38.蜜蜂中雌蜂(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雄蜂是单倍体(由卵细胞发育而成)。蜜蜂的体色中,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杂合褐色雌蜂进行杂交,下列对子一代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蜂王、工蜂和雄蜂均有两种基因型 B.雄蜂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 C.蜂王、工蜂和雄蜂的体色均为褐色 D.雌蜂的1个卵原细胞将形成4个生殖细胞 39.鹦鹉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色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其中R1基因控制红色,R2基因控制黄色,R3基因控制绿色。现有绿色雄性鹦鹉和黄色雌性鹦鹉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雌性︰红色雌性︰绿色雄性︰红色雄性=1︰1︰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鹦鹉存在6种基因型 B.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C.3个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R3>R1>R2 D.红羽雄性和黄羽雌性的杂交后代可根据羽色判断鹦鹉性别 40.摩尔根及同事发现控制果蝇红眼(W)及白眼(w)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大量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 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不育的红眼雄性果蝇,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注: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时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A.雌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雌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X染色体没有分离 C.雄蝇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D.雄蝇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第(1)问每空1分,其他2分,共8分)利用以下装置可探究某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假如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呼吸作用的底物均为葡萄糖,且不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回答下列问题: (1)可利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 来探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类型,此时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忽略装置内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2)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来验证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忽略装置内其他微生物的干扰)。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物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同时也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该植物的根尖细胞内,能产生CO2,但不伴随ATP合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每空2分,共8分)某同学利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强度和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低浓度和高浓度两种溶液)对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实验数据如下: 表: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装置中氧气的相对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0 2 4 6 8 10 12 低光强度 高浓度NaHCO3溶液 0.1 0.2 0.6 0.9 1.5 1.8 2.1 低液度NaHCO3溶液 0.1 0.2 0.5 0.7 1.4 1.7 2.0 高光强度 高浓度NaHCO3溶液 0.1 0.3 1.1 1.4 2.8 3.5 4.3 低浓度NaHCO3溶液 0.1 0.3 1.0 1.2 1.9 2.2 2.7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_____。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小球藻的起始数量、______等无关变量一致(答出1点即可)。 (2)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利用的光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被光合色素吸收。 (3)第2~4d,在高浓度NaHCO3溶液条件下,高光强度组比低光强度组氧气的相对浓度上升快,其主要原因是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第6d后高光强度和高浓度NaHCO3溶液组氧气的相对浓度上升显著加快,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已知豌豆(2n=14)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B基因淡化花色,两个B基因能淡化红色为白色,一个B基因淡化红色为粉红色。 请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豌豆中粉红花植株基因型有_____种,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白花植株。(每空1分) (2)若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株白色植株,科研人员对其成因做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一:丢失一条染色体所致。 假设二:两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所致。 假设三:A、a、B、b以外的另一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确定假设一是否正确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假设二成立,则发生突变的基因可能是__________基因。 若变异来源为基因突变,某同学欲设计实验确定该突变来源为假设二还是假设三,请写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及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成立; 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三成立。 44.(每空2分,共12分) 某二倍体植物(2n=10)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其花色有白色、黄色、橙红色三种类型,花色产生的原理是:白色前体物质→黄色素→橙红色色素。已知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合成,基因B控制橙红色色素的合成。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纯合橙红花雌株与纯合白花雄株杂交,得到F1植株,F1进行测交,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橙红花雌株与白花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2)对F1进行测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F1雌雄株交配,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自主改编)C 【解析】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①错误;②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错误;③蓝藻没有叶绿体,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是叶绿体,③错误;④在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时,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线粒体的活动加强,而核糖体和中心体的活动并没有加强,④错误;⑤杨树成熟的筛管细胞和人的成熟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⑤正确;⑥叶绿体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线粒体只能进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⑥正确.综上所述,只有两个说法正确,故选C。 6.(4月月考试卷原题重现)D 解析:D. 营养生长期K+剩余量曲线几乎未变,但由于每天K+初始状态均为500mg·L-1,剩余量为200mg·L-1,因此不能说明“番茄在营养生长的前期对K+几乎不吸收”,D错误。 7.(课本63页资料分析改编)B 8.(自主改编选项)A 【解析】A、只有苯丙氨酸是必需氨基酸A错误; B、苯丙酮酸大量积累引起的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酶③的缺乏不能合成黑色素,进而导致白化病,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 D、由图可知酪氨酸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D正确。 9.D 10.C 【解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所以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A正确;浆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且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所以其数量多于染色体数量,B正确;剧烈运动中,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此时会通过无氧呼吸补充能量,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并且产生的是乳酸,因此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氧气的消耗量相等,C错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D正确。 11.C 【解析】本题采用题文与图示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分析的能力。 【详解】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因此,图甲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先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A正确;由图甲可知,叶绿素含量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B正确;图乙中的8:00到12:00,气温升高呼吸速度增强,光照强度增加,但气孔导度相对稳定,由于受到CO2供应的限制,光合速率升高远不如呼吸速率升高的幅度大,导致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净光合速率降低,C错误;图乙中的18:00时,净光合速率为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所以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相等,D正确。 12.C 13.D 【解析】由图甲看不出温度超过30℃时光合作用的变化,所以不能确认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A错误;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小于8千勒克司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在逐渐增强,所以此范围内限制该植株光合速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B错误;该植物在氧气浓度为a时,植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C错误;由图乙可知氧浓度为b时,氧气的吸收量为3,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8,而有氧呼吸分解1摩尔葡萄糖消耗6摩尔氧气产生6摩尔二氧化碳,所以氧气的吸收量为3时,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的摩尔数是0.5产生二氧化碳的摩尔数是3,根据总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8,所以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8-3=5,无氧呼吸分解1摩尔葡萄糖产生2摩尔二氧化碳,所以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5时分解葡萄糖的量为2.5,2.5÷0.5=5,所以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5倍,D正确。 14.B 【解析】渗透平衡≠浓度相等,上图为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当S1溶液浓度>S2溶液浓度时,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的水分子数,总结果:水由S2溶液流向S1溶液,故S1液面上升,然而当△h停止上升,S1与S2达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如S1为蔗糖溶液,S2为清水时,即使达到渗透平衡,被稀释后的S1中仍存在原有的蔗糖分子,其浓度绝对不会与清水(S2)相等。 【详解】据分析可知,达到渗透平衡时,S1和S2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A正确;若吸出漏斗管内△h以内的液体,则重新平衡时,△h的高度会变小,B错误;若在漏斗管内外加入少量蔗糖酶(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则蔗糖分解为单糖,而单糖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重新平衡时,△h=0,C正确;内外液面达到平衡时,水分子从S1到S2与从S2到S1的扩散速率相等,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15.B 【解析】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①错误;②酶制剂适于在低温下保存,且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少部分酶是RNA,②正确;酶可以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催化作用,③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可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④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如某些原核细胞)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⑤正确;人体细胞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产生CO2,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⑥正确;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得能量,也能从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少量能量,⑦错误;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⑧正确;线粒体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只能提供给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等过程,⑨错误;自养生物是指靠无机营养生活和繁殖的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⑩错误;综上分析客可知,正确选项有5项,故选B。 16.(改编)B 【解析】 紫色的洋葱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清晰可见,细胞核则不能清晰可见,①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由蓝变绿变黄只能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不能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②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以不用显微镜观察,③正确;酒精使酸性的重铬酸钾由橙色变成灰绿色,④错误;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⑤正确;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不能被台盼蓝染成蓝色,⑥错误;照片不是物理模型,图画或实物才是物理模型,⑦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后蔗糖溶液颜色变成蓝色,⑧错误;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层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⑨错误;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目的都不相同,⑩正确;综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有3项,故选B。 17.D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①正确;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的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②正确;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能被蛋白酶水解,③错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附着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相关的酶,④错误;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⑤正确;加热和加酶都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两者的作用原理不同,加热是为反应提供能量,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⑥错误;酶的高效性是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因此加入肝脏研磨液后,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大大加速,不能证明酶具有高效性,⑦错误;因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碘液发生反应,且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自然水解,所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使用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水解,⑧错误。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A、B、C均错误,D正确。 18.A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图解中的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①正确;图解中甲、乙两阶段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产生[H]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②错误;图解中的丙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来自葡萄糖和H2O,③错误;1分子丙酮酸经过乙阶段产生10分子[H],经过丙阶段可产生5分子水,④错误;图示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⑤正确;CO2中的氧来自葡萄糖和水,因此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⑥正确;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可在酶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2O,⑦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19.D 20.D 21.C 22.C 【解析】图甲②过程中基因A突变成了基因a,只产生含a基因的配子;图乙⑤过程中基因B突变成了基因b。同一个体产生的各种类型的配子的数量相等,则①过程产生的含A和含a的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④过程产生的4种配子的比例相等,⑤过程产生的2种配子的比例相等。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都体现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分别体现在题图中的①②过程和④⑤过程中,甲、乙图分别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推演出子代,A项、B项正确。图甲中子代基因型Aa所占的比例为1/2,形成这一比例的原因是:①亲本中的一方只产生a 一种类型的配子,而另一方产生A、a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②受精过程的随机性,C项错误。图乙中子代含A的基因型共有4种,而所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也有4种,D项正确。 “填空法”书写基因型:图乙中A Bb的空缺处可以填A或a,其基因型有两种;同样A bb的空缺处也可以填A或a,其基因型也有两种,则图乙中子代含A的基因型共有4种。 23.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D、d)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正确;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不一定相同,一般雄性多于雌性,所以每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B正确;Ⅲ桶中的遗传因子是A、a,而Ⅳ桶的遗传因子是B、b,两者属于非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其中Dd概率约为1/2,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其中AB组合的概率约1/2×1/2=1/4,D错误。故选D。 24.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F1黄色圆粒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因此F2中黄色圆粒的个体占9/16,其中纯合子(YYRR)占1/16,故F2中杂合的黄色圆粒占1/2,即YYRr占1/8、YyRR 占1/8、YyRr 占1/4;1/8YYRr自交后代中,黄色圆粒(YYR_ )的概率为1/8×3/4=3/32,黄色皱粒(YYrr)的概率为 1/8×1/4=1/32;同理可以计算出 1/8YyRR自交后代中,黄色圆粒(Y- RR)的概率为1/8×3/4=3/32,绿色圆粒(yyRR)的概率为1/8×1/4=1/32;1/4的YyRr自交后代中,黄色圆粒(Y-R -)的概率为1/4×9/16=9/64,黄色皱粒(Y- rr)的概率为1/4×3/16=3/64,绿色圆粒的概率为1/4×3/16=3/64,绿色皱粒的概率为1/4×1/16=1/64,因此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2+3/32+9/64):(1/32+3/64):(1/32+3/64):(1/64)=21:5:5:1,故选B。 25.A 26.C 27.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7和Ⅱ10患病,而其父母都正常,且Ⅱ7是女性,所以家族蚕豆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在该地区的91%的人都表现正常,说明患病的概率是9%,则隐性基因的频率为30%,显性基因的频率为70%.因此,正常个体为杂合体的概率为(70%×30%×2)÷91%=42/91。 Ⅱ7和Ⅱ8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2/3×1/2=1/3,A正确;由于第一代都正常,而Ⅱ7和Ⅱ10患病,所以第一代的所有个体都是杂合子,B正确;由分析可知,正常个体为杂合体的概率为42/91,Ⅱ5和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女子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2/3×42/91×1/4=1/13,C错误;Ⅱ6和Ⅱ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3+2/3×2/3=5/9,D正确。 28.D 【解析】根据“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 ,可知BBb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2:1,又根据“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无活性)”,故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据此答题。由图可知,图中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同时还存在一条短一段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无论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还是结构变异均可用显微镜观察的到,A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2∶2∶1,B正确;由于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无活性),则以该植株为父本,产生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正常植株为母本(产生的配子只含有该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则与雄配子BB结合的子代一定含有缺失染色体,与雄配子Bb结合的子代一半含有缺失染色体,故杂交后代 2/5植株含缺失染色体,C正确;如果该植株自交,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2:1,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后代开白花的为1/6×1/5=1/30,所以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29∶1,D错误。 29.C 30.D 31.A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遗传的基本规律,考查对减数分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明确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①一对正常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①正确;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小桶内每种类型的小球数量应相等,②错误;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种类型4个精子,③错误;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可形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④错误;⑤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为此时是染色质,⑤错误;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⑥正确;⑦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单存在,⑦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32.D 【解析】分析杂交组合①可知,灰身与黑身杂交后代全为灰身,故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红眼与白眼杂交后代全为红眼,故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A选项正确;根据杂交组合①②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杂交组合②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在遗传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选项正确;记体色基因为A、a,眼色基因为B、b,则杂交组合①中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随机交配可知F2雄蝇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C选项正确;杂交组合②中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随机交配可知F2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D选项错误。故错误的选项选择D。 33.D 【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是遗传物质,甲、乙、丙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均来自母方,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来自父方,A错误;图中二倍体的鱼产生了二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精子,说明亲代减数分裂异常,该异常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没有分开,而是进入同一个细胞中),B错误;若C途径中的两个精子来源于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图中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C错误;A途径中,无核的卵细胞与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该受精卵经过异常的有丝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二倍体生物甲,D正确。 34.D 35.C 36.D 【解析】一个基因型为DdXa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若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可产生DdXaXa和Dd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D和d的两条染色体都移向了同一极,则可产生DdXa、Xa、DdY和Y四种精子; (2)若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可产生和DdXaXa和Dd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DdXaXa的次级精母细胞中,D和d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可产生DdXa、Xa两种精子;含DdYY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则可产生DY和dY两种精子;(3)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D和d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向同一极并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所以产生了基因型为DDddXaXa和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分裂,所以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了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子,而基因型为DDddXaXa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了两个基因型为DdXa的精子。 37.D 38.A 39.C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绿色雄性鹦鹉(ZR3Z_)和黄色雌性鹦鹉(ZR2W)杂交,子代出现绿色雌性(ZR3W)、红色雌性(ZR1W)、绿色雄性(ZR3Z_)、红色雄性(ZR1Z_),根据子代有红色雌性(ZR1W),说明绿色雄性鹦鹉为ZR3ZR1,绿色R3对红色R1是显性;据此可知子代红色雄性为ZR1ZR2,说明红色R1对黄色R2是显性,故3个复等位基因显隐性关系为R3>R1>R2。 A. 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该种鹦鹉羽色的基因组合共9种,其中雌性3种,雄性6种,A错误; B. 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错误; C. 据分析可知,3个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R3>R1>R2,C正确; D. 红羽雄性(ZR1ZR1或ZR1ZR2)和黄羽雌性(ZR2W)杂交,如果ZR1ZR1和ZR2W杂交,后代全是红色(ZR1ZR2、ZR1W),无法根据羽色判断其子代的性别,D错误。 40.B 【解析】试题分析: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白眼雌果蝇或红眼雄果蝇,由题干信息,子代出现一只不育的红眼雄性果蝇,其基因型为XW O,红眼基因来自雄蝇,可知母本没有提供X染色体,即雌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X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结果使形成的卵细胞中没有X染色体或两条X染色体,并与正常精子结合受精,会产生XwXwY(雌性) 和 XWO(雄性)个体,故B正确 二、非选择题 4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8分) 甲和乙(1分) 完全遮光(1分) 甲和丙 装置甲中的有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乙中的有色液滴向右移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42.(自主改编)(每空2分,共8分) 光照强度、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和小球藻的培养时间 温度 红光和蓝紫光 小球藻的数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4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2 (1分) 能(1分 ) 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或减Ⅰ)的染色体条数是否为13条 A或b 让该白花突变株自交,观察子代花色 全为白花 出现红花和粉红花(或出现白花、红花和粉红花) 【解析】 豌豆的花色对应的基因型为:红色—A-bb,粉色—A-Bb,白色—A-BB、aa--。 纯合红花植株即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中应该全为AaBb,均为粉色,偶然出现的一株白色植株。若是缺失一条染色体导致,则可能缺失的是A所在的染色体;若是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A、a、B、b以外的另一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c→C)所致,则其基因型为:AaBbCc。 (1)豌豆中粉红花植株基因型有2种:AABb、AaBb。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1AABB(白色):2AABb(粉色):1AAbb(红色),故可以出现白花植株。 (2)要验证假说一即白色植株是否是由于缺失一条染色体导致,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或减Ⅰ)的染色体条数是否为13条。若为13条,则假说一正确。 纯合红花植株即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中应该全为AaBb,均为粉色,若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成为白色,则可能是A→a,则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也可能是b→B,则白色植株的基因为:AaBB。 为了验证假说二三的正确性,可以让该白花突变株自交,观察子代花色,若假说二正确,则该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自交后代为全白色;若假说三正确,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则自交后代会出现红色A-bbcc、粉色A-Bbcc、白色A-bbC-、A-BbC-或aa----。 44.(每空2分,共12分) AAXBXB aaXbY 5 验证F1父本和母本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F1父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XB的配子有50%不育, F1母本产生的配子都是可育的 橙红花雌株:白花雌株:白花雄株:黄花雄株:橙红花雄株=4:2:2:3:3 【解析】已知基因A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控制橙色物质的合成,双隐性表现出白色,根据表格基因与代谢的关系可知F1中父本的基因型是AaXBY,F1中母本基因型是 AaXBXb,F1是通过纯合橙红花雌株与纯合白花雄株杂交得到,故亲本基因型为AAXBXB 和aaXbY。 (1)已知基因A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控制橙色物质的合成,双隐性表现出白色,根据表格基因与代谢的关系可知F1中父本的基因型是AaXBY,F1中母本基因型是AaXBXb,F1是通过纯合橙红花雌株与纯合白花雄株杂交得到,故亲本基因型为AAXBXB 和aaXbY。雌性中橙色基因型为A-XBX-,黄色基因型为A-XbXb,白色的基因型为aaXBX-, aaXbXb;雄性中橙色基因型为A-XBY,黄色基因型为A-XbY,白色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故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2)对F1进行测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F1父本AaXBY和母本AaXBXb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通过表格AaXBY和aaXbXb测交后代中A-XBXb橙红花雌性数量为1/7,AaXBXb和aaXbXb测交后代表现型正常故测交实验结果说明F1父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XB的配子有50%不育,F1母本产生的配子都是可育的。 (3)若让F1雌雄株基因型是AaXBY和AaXBXb交配,交配后代中雌性橙色基因型为A-XBX-,黄色基因型为A-XbXb,白色的基因型为aaXBX-, aaXbXb;雄性中橙色基因型为A-XBY,黄色基因型为A-XbY,白色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又由于F1父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XB的配子有50%不育,故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橙红花雌株:白花雌株:白花雄株:黄花雄株:橙红花雄株=4:2:2:3: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