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文华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文华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文华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 ‎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 B.通过体液运输 C.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微量、高效 ‎2.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种调节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肾脏功能的是(  )‎ A.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B.维持水平衡 C.维持无机盐平衡 D.维持蛋白质平衡 ‎4.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B.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C.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D.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5.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A. B. C. D.‎ ‎6.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 B.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 C.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7.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8.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9.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 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10.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11.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A.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B.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 C.氨基酸、纤维素、CO2、Na+‎ D.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12.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细胞间传递的方向是(  )‎ A.单向 B.双向 C.既可单向,也可双向 D.以上都不对 ‎13.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 A.艾滋病 B.糖尿病 C.血友病 D.流行性感冒 ‎14.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道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成年狗狂叫着向他扑来.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15.我们正值青春期,身体出现了许多微妙的变化,与这些变化密切有关的物质是(  )‎ A.性激素 B.核酸 C.抗生素 D.抗体 ‎16.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有多种功能,如肝脏细胞能解毒、能合成血浆蛋白等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肝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与正常肝细胞一样多 B.肝细胞中血浆蛋白合成后用囊泡分泌到细胞外,囊泡的运输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 C.肌细胞的糖蛋白能识别胰岛素,从而能使肌糖元迅速合成或分解,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D.饮酒后,酒精在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上氧化 ‎17.在一段时间内,定时给幼年小鼠静脉注射甲状腺激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生长发育迅速 B.食欲旺盛,身体消瘦 C.身体停止发育 D.食欲不振行动迟缓 ‎18.如图表示恒温动物耗氧量与温度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越宽,体温调节能力越强 B.BC段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越强 C.B点越往左移,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越强 D.青蛙耗氧量与温度的关系也与图示曲线相符 ‎19.γ﹣氨基丁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元产生兴奋.局部麻醉剂QX﹣314是一种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的麻醉剂,其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时才会发挥麻醉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有突触前膜才能分泌神经递质 B.γ﹣氨基丁酸作用的结果是膜外电位由负变为正 C.QX﹣314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 D.QX﹣314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相同 ‎20.如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形成的突触模式图.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A.该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抑制时,④的电位为外正内负 ‎21.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如图曲线走势的是(  )‎ 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 C.若横轴代表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则纵轴代表血糖的浓度 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恒温动物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 ‎22.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 D.在A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2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寒冷环境和低血糖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C.水盐调节的神经中枢与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相同 D.激素发挥作用离不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24.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2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水分随尿液和汗液排出 B.淋巴吸收的营养成分流到血液中 C.氧气和葡萄糖被红细胞运输 D.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消化 ‎26.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不变 B.减少、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不变 D.增加、增加、降低 ‎27.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28.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29.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 C.下丘脑能调节水平衡和糖代谢 D.下丘脑能合成多种促激素 ‎3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均可以向转化 B.内环境的温度和pH相对稳定与激素调节无关 C.内环境的物质组成相对稳定与外界环境变化无关 D.正常人体内,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成分 ‎ ‎ 二、非选择题(共4题,计30分)‎ ‎31.如图所示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系统或器官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若图中的Ⅳ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  (填尿毒症或肺癌),最终会引起死亡.‎ ‎(2)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  ,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填“甲”、“乙”或“丙”),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  (症状).‎ ‎(3)③中的  (物质)对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4)图中的B过程中的水的运输方式为  .当此过程增强时,人往往会在  (部位)产生渴觉.‎ ‎(5)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用“甲”、“乙”或“丙”回答).‎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32.如图1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反射弧中,S代表  ,②代表  .M代表  如在a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在I、Ⅱ、Ⅲ三处,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填数字).‎ ‎(2)如图2为电子显微镜下的  结构模式图,它是由图中  (填编号)三部分构成.图中⑤代表的结构是  ,内含神经递质的成分是  .美洲箭毒有与神经递质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入人体,进入③  ,其效应是  .‎ ‎(3)用箭头在左侧方框内标出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并标在答卷上.  .‎ ‎33.如图为某种雌性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结构C是  ;结构A、B、C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  .‎ ‎(2)过程①是通过  的方式进入细胞的,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受体的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是  .‎ ‎(3)如果C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试简要说明理由.  .‎ ‎34.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  ,⑥代表的物质是  .‎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  ,此人血糖浓度高达1.85g/L,就有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因此,此人患  ,‎ ‎(3)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 ‎ ‎2016-2017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文华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 B.通过体液运输 C.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微量、高效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2)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 ‎(3)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作用时间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解答】解:A、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身体各个部位,A错误;‎ B、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B正确;‎ C、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 D、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正确.‎ 故选:A.‎ ‎ ‎ ‎2.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种调节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解答】解:二氧化碳是化学物质,属于调节因子,二氧化碳需要先进入血液,然后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以二氧化碳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故选:B.‎ ‎ ‎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肾脏功能的是(  )‎ A.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B.维持水平衡 C.维持无机盐平衡 D.维持蛋白质平衡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解答】解:A、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A正确;‎ B、肾脏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B正确;‎ C、肾脏经重吸收功能保留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维持无机盐平衡,C正确;‎ D、肾脏不能维持蛋白质平衡,D错误.‎ 故选:D.‎ ‎ ‎ ‎4.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B.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C.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D.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温度感受器有的在体表,有的在体内,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都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的分布,A错误;‎ B、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增加散热量,主要方式是汗腺分泌汗液,B错误;‎ C、人体体温的主要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C错误;‎ D、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时肝脏的产热量最多,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剧增,D正确. ‎ 故选:D.‎ ‎ ‎ ‎5.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A. B. C. D.‎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受到足够强的点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答】解: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的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电位为内负外正,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膜外的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 故选:D.‎ ‎ ‎ ‎6.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 B.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 C.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 ‎【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液,A正确;‎ B、激素、尿素、葡萄糖、CO2都为内环境的成分,可位于甲、乙、丙中,B正确;‎ C、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血浆中,C正确;‎ D、红细胞中的O2浓度比血浆高,D错误.‎ 故选:D.‎ ‎ ‎ ‎7.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不是内环境.‎ ‎【解答】解: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中,A正确;‎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位于细胞内的核糖体,B错误;‎ C、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发生在红细胞内,C错误;‎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D错误.‎ 故选:A.‎ ‎ ‎ ‎8.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解答】解:A、肺泡腔内的气体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血浆为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C正确;‎ D、膀胱腔内的尿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 ‎ ‎9.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 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它仅包含两个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从接受刺激,直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叫做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觉神经元(输入)和运动神经元(输出).‎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大脑是高级中枢,对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所以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会不明显.‎ ‎【解答】解:A、反射弧结构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 B、传出神经没有受阻,B错误;‎ C、感受器正常,没有受到抑制,C错误;‎ D、大脑是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所以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D正确.‎ 故选:D.‎ ‎ ‎ ‎10.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当体内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同时也会使尿量减少.‎ ‎(2)人处于应激状态时,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使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激素增多,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当体内肾上腺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这是反馈调节.‎ ‎【解答】解:A、神经递质与激素发挥作用后需马上被灭活、分解,A正确;‎ B、体内失水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水分的排出,B错误;‎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C正确;‎ D、甲状腺激素有一个正常的水平,所以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D正确.‎ 故选:B.‎ ‎ ‎ ‎11.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A.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B.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 C.氨基酸、纤维素、CO2、Na+‎ D.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可能存在,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呼吸酶属于细胞内而非细胞外液的成分,因而它就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解答】解:A、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在血浆中不存在,A错误;‎ B、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在血浆中不存在,B错误;‎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成分,在血浆中不存在,C错误;‎ D、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等在血浆中都存在,D正确.‎ 故选:D.‎ ‎ ‎ ‎12.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细胞间传递的方向是(  )‎ A.单向 B.双向 C.既可单向,也可双向 D.以上都不对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神经冲动在一根神经纤维上以电的信号进行双向传导,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以电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导,因为递质只存在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当一个神经元接受刺激时,产生神经冲动,刺激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作用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上电位变化,所以传递方向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 ‎【解答】解: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 故选:A.‎ ‎ ‎ ‎13.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 A.艾滋病 B.糖尿病 C.血友病 D.流行性感冒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2、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3、糖尿病是由于人体缺少胰岛素引起的,是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症状.‎ ‎【解答】解:A、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攻人得T淋巴细胞,引起的大部分免疫力降低,最终导致人死亡,A错误;‎ B、糖尿病是由于人体中缺少胰岛素引起的,B正确;‎ C、血友病属于人类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C错误;‎ D、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D错误.‎ 故选:B.‎ ‎ ‎ ‎14.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道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成年狗狂叫着向他扑来.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当人遇到危险的情况时,会产生紧张,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还会出现血压中肾上腺素增加,致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这属于体液调节,因此该生理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解答】解:遇到危险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故选:C.‎ ‎ ‎ ‎15.我们正值青春期,身体出现了许多微妙的变化,与这些变化密切有关的物质是(  )‎ A.性激素 B.核酸 C.抗生素 D.抗体 ‎【考点】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人体的性腺包括睾丸和卵巢,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解答】解:进入青春期后,在雄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孩长出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声音低沉.雌性激素能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使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的中学生,身体发生了明显变化.‎ 故选:A ‎ ‎ ‎16.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有多种功能,如肝脏细胞能解毒、能合成血浆蛋白等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肝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与正常肝细胞一样多 B.肝细胞中血浆蛋白合成后用囊泡分泌到细胞外,囊泡的运输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 C.肌细胞的糖蛋白能识别胰岛素,从而能使肌糖元迅速合成或分解,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D.饮酒后,酒精在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上氧化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改变,(3)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相互之间的粘着性降低.‎ ‎【解答】解:A.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减少,更容易转移,A错误;‎ B.细胞内的正常生命活动都是由基因控制的,B正确;‎ C.肌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识别胰岛素后,会促进肌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肌糖元,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但肌糖元不能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 D.酒精在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氧化,D错误.‎ 故选:B.‎ ‎ ‎ ‎17.在一段时间内,定时给幼年小鼠静脉注射甲状腺激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生长发育迅速 B.食欲旺盛,身体消瘦 C.身体停止发育 D.食欲不振行动迟缓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解答】解:A、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故小鼠生长发育迅速,A正确;‎ B、给成年白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食欲旺盛,身体消瘦,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B错误;‎ C、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故给大白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和发育加快,C错误;‎ D、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错误.‎ 故选:A.‎ ‎ ‎ ‎18.如图表示恒温动物耗氧量与温度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越宽,体温调节能力越强 B.BC段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越强 C.B点越往左移,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越强 D.青蛙耗氧量与温度的关系也与图示曲线相符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恒温动物的散热量和产热量相等,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变温动物的体温虽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其代谢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图解:在低温条件下,由于体温与环境温差大,散热量增多,因此需要消耗氧气产生更多的热量;BC段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越强.AB段越宽,说明该动物对不同温度的环境适应的范围大,也进一步说明其调节体温能力越强.‎ ‎【解答】解:A、AB段越宽,说明该动物对不同温度的环境适应的范围大,也进一步说明其调节体温能力越强,A正确;‎ B、BC段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环境温度降低,氧气消耗量增加不明显,说明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越强,B正确;‎ C、B点越往左移,说明该动物对低温的适应性越强,C正确;‎ D、青蛙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耗氧量越低,温度越高,耗氧量越高,D错误.‎ 故选:D.‎ ‎ ‎ ‎19.γ﹣氨基丁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神经元产生兴奋.局部麻醉剂QX﹣314是一种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的麻醉剂,其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时才会发挥麻醉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有突触前膜才能分泌神经递质 B.γ﹣氨基丁酸作用的结果是膜外电位由负变为正 C.QX﹣314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 D.QX﹣314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相同 ‎【考点】突触的结构.‎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突触前膜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够促进突触间隙的Cl﹣内流,所以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图2中,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都可以阻止钠离子内流,但作用机理不同.‎ ‎【解答】解:A、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A正确;‎ B、突触前膜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够促进突触间隙的Cl﹣内流,使膜外电位由负变为正,B正确;‎ C、分析示意图可知,QX﹣314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C正确;‎ D、QX﹣314的作用基理是阻碍钠离子内流,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是促进氯离子内流,D错误.‎ 故选:D.‎ ‎ ‎ ‎20.如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形成的突触模式图.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A.该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抑制时,④的电位为外正内负 ‎【考点】突触的结构.‎ ‎【分析】图示中: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膜的流动性,由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填充的是组织液.‎ ‎【解答】解:A、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对应示意图中的②③④,A正确;‎ B、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突触间隙内是组织液,形成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C正确;‎ D、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时,氯离子内流,细胞膜外表面的电位表现为正电位,细胞膜内为负电位,D正确.‎ 故选:B.‎ ‎ ‎ ‎21.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如图曲线走势的是(  )‎ 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 C.若横轴代表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则纵轴代表血糖的浓度 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恒温动物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分析曲线图:随着横坐标增大,纵坐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即前者增大,而后者减小,如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 ‎【解答】解:A、由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所以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会抑制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使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与曲线相符,A正确;‎ B、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浓度也随之升高,与曲线不符,B错误;‎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其他非糖类物质转化为糖类,所以其浓度升高,则血糖的浓度也会升高,与曲线不符,C错误;‎ D、由于存在体温调节,所以环境温度升高时,恒温动物体内细胞中酶活性保持不变,与曲线不符,D错误.‎ 故选:A.‎ ‎ ‎ ‎22.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 D.在A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 ‎2、完成反射的条件:一是适宜的刺激,二是完整的反射弧.‎ ‎【解答】解: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属于膝跳反射中的效应器,A正确;‎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错误;‎ C、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C正确;‎ D、刺激A处可引起屈肌收缩,但兴奋的传导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能称为反射,D正确.‎ 故选:B.‎ ‎ ‎ ‎2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寒冷环境和低血糖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C.水盐调节的神经中枢与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相同 D.激素发挥作用离不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答】解:A、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及促进产热,故人在寒冷环境和低血糖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A正确;‎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B正确;‎ C、水盐调节的神经中枢与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相同,均为下丘脑,C正确;‎ D、激素发挥作用可能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固醇类激素作用于细胞内的受体,D错误.‎ 故选:D.‎ ‎ ‎ ‎24.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体内水少或盐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和能量.‎ ‎【解答】解:A、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 B、出汗后汗液的蒸发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B错误;‎ C、Na+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C正确;‎ D、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D错误.‎ 故选:C.‎ ‎ ‎ ‎2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水分随尿液和汗液排出 B.淋巴吸收的营养成分流到血液中 C.氧气和葡萄糖被红细胞运输 D.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消化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水分通过汗液和尿排出够维持内环境中水分的相对稳定,A正确;‎ B、淋巴吸收的营养成分流到血液中会维持血浆中营养成分的相对稳定,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 C、氧气和葡萄糖被红细胞运输能维持内环境成分的稳态,C正确;‎ D、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消化发生在消化道中,由于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因此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D.‎ ‎ ‎ ‎26.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不变 B.减少、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不变 D.增加、增加、降低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动态平衡散热;‎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解答】解:(1)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 ‎(2)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皮肤排汗减少,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因此尿量增加;‎ ‎(3)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体内酶的活性保持不变.‎ 故选:A.‎ ‎ ‎ ‎27.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行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解答】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不属于反射,A错误;‎ B、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B正确;‎ C、一定强度的刺激是反射反射的必要条件,C错误;‎ D、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 故选:B.‎ ‎ ‎ ‎28.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考点】突触的结构.‎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需要借助神经递质(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据此答题.‎ ‎【解答】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A错误;‎ B、一种麻醉剂只能阻断一种神经元间的神经递质,而不影响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元间的递质,这就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B正确;‎ C、一种麻醉剂只能阻断一种神经元间的神经递质,而不影响其他不同种类的神经元间的递质,这就说明不同神经元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错误;‎ D、麻醉剂一般不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B.‎ ‎ ‎ ‎29.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 C.下丘脑能调节水平衡和糖代谢 D.下丘脑能合成多种促激素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解答】解: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 B、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B正确;‎ C、水平衡中枢位于下丘脑,同时下丘脑还能调节体温、血糖等重要生理过程,C正确;‎ D、下丘脑能合成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 故选:D.‎ ‎ ‎ ‎3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均可以向转化 B.内环境的温度和pH相对稳定与激素调节无关 C.内环境的物质组成相对稳定与外界环境变化无关 D.正常人体内,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成分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 ‎【解答】解:A、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但血浆和淋巴、淋巴和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转化,A错误;‎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免疫调节均有关,B错误;‎ C、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内环境的物质组成有影响,C错误;‎ D、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故而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正确.‎ 故选:D.‎ ‎ ‎ 二、非选择题(共4题,计30分)‎ ‎31.如图所示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系统或器官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若图中的Ⅳ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 尿毒症 (填尿毒症或肺癌),最终会引起死亡.‎ ‎(2)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 内环境 ,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乙 (填“甲”、“乙”或“丙”),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 组织水肿 (症状).‎ ‎(3)③中的 CO2 (物质)对Ⅲ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4)图中的B过程中的水的运输方式为 自由扩散 .当此过程增强时,人往往会在 大脑皮层 (部位)产生渴觉.‎ ‎(5)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丙 (用“甲”、“乙”或“丙”回答).‎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依次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和皮肤.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依次是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依次是淋巴、血浆和组织液.A表示淋巴转化为血浆,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解答】解:(1)图中系统或器官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若图中的Ⅳ肾脏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2)图中三种液体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乙血浆.若A淋巴转化为血浆过程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 ‎(3)③中的CO2对Ⅲ呼吸系统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血浆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4)图中的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过程中的水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当此过程增强时,人往往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5)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丙组织液.‎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故答案为:‎ ‎(1)尿毒症 ‎ ‎(2)内环境 乙 组织水肿 ‎(3)CO2‎ ‎(4)自由扩散 大脑皮层 ‎(5)丙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 ‎32.如图1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反射弧中,S代表 感受器 ,②代表 传出神经 .M代表 效应器 如在a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在I、Ⅱ、Ⅲ三处,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Ⅰ和Ⅱ (填数字).‎ ‎(2)如图2为电子显微镜下的 突触 结构模式图,它是由图中 ②③④ (填编号)三部分构成.图中⑤代表的结构是 突触小泡 ,内含神经递质的成分是 乙酰胆碱 .美洲箭毒有与神经递质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入人体,进入③ 突触间隙 ,其效应是 肌细胞不能收缩或持续舒张 .‎ ‎(3)用箭头在左侧方框内标出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并标在答卷上. ↓ .‎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图1是反射弧的结构,其中S是感受器,①是传入神经,③是突触,②是传出神经,M是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S→①→③→②→m;图2是突触的结构,其中①是突触小体,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⑤是突触小泡,⑥是线粒体,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②→③→④.‎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s是感受器,②是传出神经,M是效应器;由于兴奋在图中的传导途径是s→①→③→②→m,因此如在a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在I、Ⅱ、Ⅲ三处,由于Ⅰ、Ⅱ与受刺激的点在同一个神经元上,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Ⅲ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2)图2是突触的结构,由②突触前膜、③突触间隙、④突触后膜组成;⑤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③是突触间隙,内含组织液,美洲箭毒进入人体与神经递质争夺受体,使神经递质失去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抑制突触后膜兴奋.‎ ‎(3)图2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方向为↓.‎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传出神经 效应器Ⅰ和Ⅱ ‎(2)突触 ②③④突触小泡 乙酰胆碱 突触间隙 肌细胞不能收缩或持续舒张 ‎(3)↓‎ ‎ ‎ ‎33.如图为某种雌性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结构C是 卵巢 ;结构A、B、C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 A .‎ ‎(2)过程①是通过 自由扩散 的方式进入细胞的,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受体的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是 蛋白质 .‎ ‎(3)如果C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试简要说明理由. 能 当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 .‎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种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其中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卵巢;①表示性激素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过程②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所以物质e是mRNA;过程③表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d是DNA;f是tRNA.‎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A、B、C分别为下丘脑、垂体、卵巢,下丘脑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的双重功能.‎ ‎(2)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激素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 ‎(3)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后会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因此垂体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故答案为:‎ ‎(1)卵巢 A ‎(2)自由扩散 蛋白质 ‎(3)能 当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 ‎ ‎ ‎34.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 食物的消化、吸收 ,⑥代表的物质是 肝糖原和肌糖原 .‎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 0.8﹣12g/L ,此人血糖浓度高达1.85g/L,就有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因此,此人患 糖尿病 ,‎ ‎(3)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反馈调节 .‎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⑤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⑥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⑦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解答】解:(1)图中①过程是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⑥过程表示合成糖原,包括肌糖原和肝糖原.‎ ‎(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 0.8﹣1.2g/l,此人血糖浓度高达1.85g/L,就有一部分血糖通过④糖尿排出体外,患糖尿病.‎ ‎(3)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糖原和肌糖原 ‎(2)0.8﹣12g/L 糖尿病 ‎(3)反馈调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