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2018年10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75分) 1. 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B. 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 C.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多 3. 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B. 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C. 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4. 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 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 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5. 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 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 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 葡萄糖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1. 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 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 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2. 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B. 内环境稳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活动的结果 C.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C. ③中所含蛋白质多于① D.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4. 如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B.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并释放激素X C.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D. 下丘脑通过垂体促进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 1.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B. 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减少 C.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 D. 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 2. 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 下丘脑和下丘脑 C. 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 D.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3.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B.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D.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4.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依靠反射弧来完成,而体液调节就是通过激素来调节的 B. 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而体液调节反应缓慢 C. 神经调节作用准确、局限,而体液调节作用广泛 D.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 5. 下图为一健康人在上午8点吃早餐后血糖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点时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速度比B点慢 B. B点后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C. C点时的血液的胰岛素浓度低于B点 D. C点时血液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低于B点 1. 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 C. 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 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2.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证明,只有小部分糖尿病患者是绝对缺乏胰岛素的,大部分患者血液中具有正常量或超常量的胰岛素,推测这些大部分患者患糖尿病的原因最可能是 A. 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减少或亲和力降低 B. 胰岛素不能进入组织细胞直接参与代谢活动 C. 体内没有胰岛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D. 部分胰岛素在血液中发生了结构改变 3. 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各项所示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A. 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B. 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C. 过度饥饿——胰岛素 D. 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4. 某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 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 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⑤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发生变化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5.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丙模式和甲模式体现了下丘脑直接或间接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B. 符合甲模式调节方式的靶腺体有甲状腺、性腺等,推测激素a的化学本质应该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C. 激素b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 D. 激素c可能是胰岛素 1.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 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 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唯一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升血糖的唯一激素 2.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 如果内分泌腺为胰岛,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3.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C.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D.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1. 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2. 如图所示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A. 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A为神经递质 B. 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①为下丘脑细胞、②为肾小管细胞、A为抗利尿激素 D. ①为甲状腺细胞、②为下丘脑细胞、A为甲状腺激素 3. 如图是人体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 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 ⑤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的 D. 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1. 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长期记忆的形成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B.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 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在脑干 D. 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 2. 据英国《镜报》报道,墨西哥渔民诺约拉出海时遭风暴袭击遇险靠一个泡沫塑料箱在海上漂浮了8天8夜,饥渴交迫的他在寒冷的夜晚多次产生幻觉,有关诺约拉机体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缺少饮用淡水,由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B. 由于缺水Na+浓度升高,使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大,可能导致人过于敏感而产生幻觉 C. 通过神经调节可使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维持血糖浓度 D. 饥饿使胰岛B细胞活动受到抑制 3. 如图示意反射弧结构,若在实验条件下刺激部位a可引起b处产生冲动,效应器作出反应,而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但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对此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注:-<为神经纤维末梢,○为神经元细胞体(含短树突),-<○为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 A. 兴奋在感觉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 B. 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 C. 兴奋在运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 D. 刺激a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使突触传递抑制 4. 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B.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 图中共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到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 甲代表的低级中枢受乙代表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1. 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温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相互拮抗 B. 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C. 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2. 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与人相同,如图所示为恒温动物每小时内每克体重消耗氧气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处于35℃环境温度下时,机体没有热量的散出 B. 0℃与20℃环境温度相比,0℃时毛细血管血流量较多 C. 处于0℃环境温度恒温动物体温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D. 恒温动物在10℃环境温度下体内酶活性与30℃时相同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故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B.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C.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故人体不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 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4. 科学家通过对大鼠脑神经细胞所进行的实验发现,其细胞内一种名为“Rab33a”的蛋白质可将合成细胞膜的成分运到轴突前端,从而使轴突向前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轴突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 B. 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称为突触 C. “Rab33a”蛋白质有助于神经纤维的修复 D. “Rab33a”是一种由轴突合成的神经递质 5.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1. 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受体识别 B. 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 该过程涉及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D. 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2. 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 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 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C. 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外流 D. 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 3.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 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 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 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4. 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也能看书看报,其受伤的中枢是 A. W区 B. S区 C. H区 D. V区 5. 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单独给Y处一适宜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B. 如果分泌物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激素b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C. 在X处给一刺激,导致甲分泌a,该过程为反射 D. 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无分泌物a产生,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不变,则药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与递质受体的结合 1.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B.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 C. 激素由体液专门运输到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只受到下丘脑的控制 2. 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3.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相对应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A. 大脑、小脑、脑干 B. 大脑、脑干、脊髓 C. 小脑、脑干、大脑 D. 大脑、小脑、脊髓 4. 科学家用14C标记二氧化碳,发现碳原子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是 A. 二氧化碳→叶绿素→葡萄糖 B. 二氧化碳→ATP→葡萄糖 C. 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葡萄糖 D. 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1. 叶内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 O2的产生 B. H2O生成 C. [H]的消耗 D. ATP的合成 2. 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过程①②④ B. 过程①④都必须需要O2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 叶肉细胞中过程④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⑤中C3的还原 3. 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A、B、C、D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②③④⑤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图中的A部分 B. CO2进入叶绿体后,通过固定形成⑤物质 C. 若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会升高 D. 用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④⑤中测到较高放射性 4.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有 A. H2O 和 ATP B. O2 和 ADP C. [H]和 ATP D. O2 和[H] 5.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 B. 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 C. 光反应储存能量,暗反应消耗能量 D. 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 6. 对植物光合作用中利用率最高的光是 A. 红光和蓝紫光 B. 绿光和黄光 C. 红光和黄光 D. 绿光和橙光 1. 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A.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 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51、(13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______ (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同时激素D______ (填名称)分泌也增多,并且骨胳肌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胳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______→传入神经→______ 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2)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 (3)人在抵御寒冷时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有: 微量和高效、______、______。 (4)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5)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52、(8分)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细胞A是______________细胞,其膜上葡萄糖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 (2)血糖调节中枢是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末梢与细胞A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中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则胰岛素与其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中的肝糖原合成速度将会______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 (4)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某患者的糖尿病是由于特定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的,若给该患者注射胰岛素,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平衡。 (5)______________和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方面是拮抗作用。 (6)据图可知血糖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12分)阿尔兹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如图表示两类神经元突触的差异,请回答: (1)在神经冲动由图中A点传到D点的过程中,B处兴奋时膜外为______电位,C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 (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______,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______,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3)乙酰胆碱与______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其生理意义是______. 54、(12分)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月考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1.A 2. B 3. C 4. A 5. A 6. D 7. B 8. C 9. A 10. B 11. D 12. C 13. A14. D 15. D 16. A 17. A 18. B 19. B 20. C 21. D 22. D 23. A 24. B 25. D 26. A 27. A 28. B 29. C 30. A 31. D 32. B 33. C 34. C 35. C 36. D 37. B 38. B 39. C 40. B 41. D 42. A 43. D 44. A 45. C 46. B 47. C 48. B 49. A 50. B 51. (1)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 (2) 反馈调节; (3) 通过体液运输;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4) 胰高血糖素;非条件; (5)抗利尿激素 52. (1)胰岛B 蛋白质 (2)下丘脑 神经递质 (3)加快 (4)不能 (5)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6)神经-体液调节 53. (1)负;电信号→化学信号;(2)减少;减慢;(3)突触后膜;提高神经调节的准确性; 54.(1) 促甲状腺激素释激素;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测定点(上升到38.5℃);神经—体液调节;(3)等于;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