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种群 1,2,3,18,19,28 2.群落 4,5,14,15,21 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7,8,9,10,13,20,22 4.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16,17,24,25 5.综合考查 6,11,12,23,26,27,29,30,3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害、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 B.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作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渔网重捕,估算结果与实际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差异 C.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代表该年龄组的个体数 D.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 解析: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其中试管Ⅱ、Ⅳ内培养液体积相等,Ⅰ、Ⅲ内培养液体积相等),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开始下降 16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在该实验中,4个试管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表明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由于试管Ⅲ和试管Ⅱ内的培养液体积不同,其内的种群的K值也不同;试管Ⅳ内起始酵母菌数比试管Ⅱ的多一倍,而培养液体积相等,故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开始下降,这也说明4个试管内的种群不会同时达到K值。 3.自然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假设某自然种群的数量为N,环境容纳量为K,S1~S5是“S”型曲线上的5个点。根据下表所示数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曲线上的点 S1 S2 S3 S4 S5 种群数量 20 50 100 150 180 0.90 0.75 0.50 0.25 0.10 A.该种群的K值为180 B.S5不是该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刻 C.若该种群为蝗虫种群,则防治蝗虫应在S5之前 D.(K-N)/K的比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解析:S3时,(K-N)/K=0.5,求得N=K/2,即该种群的K值为200;若该种群为蝗虫种群,则防治蝗虫应在S3之前;(K-N)/K的比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小。 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 B.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 C.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 D.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 解析: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一般也越多;弃耕农田能否演替成为森林还需要看环境条件;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有垂直结构。 5.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群落演替情况为:农田弃耕→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杂草阶段仓鼠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不会造成误差 16 B.大蓟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均存在,但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C.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 D.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解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密度约为: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偏小,造成估算种群密度偏大。 6.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中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B.“J”型增长种群的数学模型中“λ”大于1,并且是一常量 C.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D.海洋生态系统中,杂食性鱼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鱼类 解析: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需要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调查结果会偏高。 7.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E1、E2代表两种能量形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Ⅰ和Ⅳ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 B.生态系统中同一层营养级生物组成生物群落 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Ⅰ、Ⅱ、Ⅲ、Ⅳ之间循环利用 解析:图中Ⅰ代表生产者,Ⅳ代表消费者,而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叫做群落,即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组成生物群落;Ⅰ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所以E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而在Ⅰ、Ⅱ、Ⅲ、Ⅳ之间(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不能循环利用。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 16 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 D.生态系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解析:通过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传递效率不变。 9.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其根部的微生物可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净化水体。浮萍的根分泌的有关物质可使藻类的叶绿素分解,从而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避免水华现象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浮萍能避免水华的发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浮萍能净化有机污水,所以浮萍既是生产者又属于分解者 C.浮萍对藻类的影响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D.采用样方法调查浮萍的种群密度时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解析:浮萍可通过根部的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净化水体,但不能说明浮萍是分解者。 10.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A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解析: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可以确定是通过改变光照来实验,光对于蟑螂属于物理信息,说明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1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生态系统能维持稳定性的原因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估算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土壤中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调查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 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有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有的种群数量会不断减少,甚至灭绝。 12.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在海水中的分布如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海水深度 浅 中 深 16 主要海藻门 绿藻门 褐藻门 红藻门 A.浅水层中的所有绿藻构成一个种群 B.海藻的分层分布有利于降低种间竞争 C.影响海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D.藻类及其他海洋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 解析:绿藻中不只有一个物种,不符合种群的定义;藻类的分层分布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有利于各种藻类对水体中无机盐等营养成分的利用及对光能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间竞争的强度;影响不同水层中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光质),即不同波长(颜色)的光穿透水体的能力不同;该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海水、阳光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a、b、c、d表示能量值,①、②、③表示营养级,甲是分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在该生态系统中可以占有三个营养级 B.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c×100% 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c+d D.图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多少的关系为a>b>c 解析:甲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不占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c/b×100%;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故各营养级之间能量多少的关系为a>b>c。 14.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16 A.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多足摇蚊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 C.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D.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次生演替 解析:圆田螺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较弱,应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1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的数量变化都符合“S”型曲线 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不会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 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草原群落不发生演替 解析: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如过量砍伐树木可能会使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的结构变得更简单;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但前一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在此阶段将会下降;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使物种丰富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也会发生演替,只是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原来有差别。 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 B.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入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C.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 解析:大量开垦森林、草地,发展粮食生产,会破坏生态环境;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不能盲目引入其天敌,引入不当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雾霾不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一孩政策调整为二孩政策,提高了人口出生率,使幼年个体增多,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调整年龄组成,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17.由于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为了采取有效的行动保护受到严重威胁的生物多样性,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D ) A.对自然遗迹、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实施就地 保护 16 B.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移地保护 C.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D.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依法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禁止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18.如图为液体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此时无种内斗争 B.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点会上升 C.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负相关 D.该种群的K值只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有关 解析: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但此时种群中仍存在种内斗争,只是种内斗争比较弱;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改善了酵母菌的生存环境,酵母菌的K值会增加,b点会上升;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正相关,均下降;该种群的K值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pH和有毒代谢物等因素有关。 19.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C ) 解析: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培养液中的无机盐、水及大气中的CO2,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由于空间、营养等条件是有限的,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不能生存,其数量是逐渐减少的。 16 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解析: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21.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地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砍伐强度/%生物量/tt·hm-2龄组/年 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30 161.87 166.10 171.12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 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解析: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可采用样方法;据图所示,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适当砍伐改变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种群无水平结构;适度砍伐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2.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D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解析: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和呼吸消耗。 16 23.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栗瘿蜂在与长尾小蜂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 B.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C.调查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D.栗树同化的能量部分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解析:板栗园内的栗瘿蜂数目增多,引起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后,又导致栗瘿蜂数目减少,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栗瘿蜂和长尾小蜂属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栗树同化的能量包括其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与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24.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适当放牧有利于提高草原的物种丰富度 B.种植芦苇有利于吸收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C.调查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D.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森林中某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变化 解析:芦苇无法吸收有机物,有机污染物靠微生物分解,湿地或水库中种植芦苇是为了吸收城市污水中大量无机盐离子。 2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实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 下表。 植物种类 单位水体面积N 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P 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 22.30 1.70 16 浮水植物b 8.51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C )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解析: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最大的植物是a,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最大的植物是c,因此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应投放的两种植物为a和c;投放a和c这两种植物后,由于水中N、P充足,这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会增加;植物a和c是当地原有物种,投放后水体的食物链没有变化,能量流动方向并没有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9分)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 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 ·hm-2 % 密度/株 ·hm-2 % 密度/株 ·hm-2 % A 1 267 1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 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 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 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 。 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 法,理由是 。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 16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树种中的老年树、成年树所占比例较小,而幼年树所占比例较大,属于增长型。A树种全部为老年树,应为衰退型。B树种的各年龄期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属于稳定型。 (2)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保证调查结论可靠。调查松鼠种群密度时,之所以采用标志重捕法,是由于松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即可能因为后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优势地位,或者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 环境。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C A B (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2分) 标志重捕 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分) 27.(8分)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下: 物种种类(种) 0~10年 10~20年 20~30年 30~40年 藤本层 3 0 0 0 灌木层 22 1 1 0 乔木层 23 26 20 10 回答下列问题: (1)0~40年间,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化过程 (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理由是 。 (2)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内藤本植物和灌木会消失,其主要原因是 。 (3)林窗的形成与发育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当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为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取的人工措施是 。 16 解析:(1)0~40年间,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化过程是藤本植物和灌木会消失,只剩下了乔木层,体现了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是群落演替的过程。 (2)林窗内藤本植物和灌木会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生活在森林的下层,若林窗关闭,则它们得到的阳光少,竞争处于劣势逐渐被淘汰。 (3)当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则会出现林窗关闭,森林下层植物获取阳光减少,则会导致动植物种类减少的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合理地开采木材(或人为制造林窗)的办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属于(1分) 它是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林窗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减少,竞争处于劣势逐渐被淘汰(3分) (3)定期合理地开采木材(或人为制造林窗) 28.(7分)某研究小组在对某池塘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49 412 67 10 乙种群 0 120 321 450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 关系,此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 。 (2)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3)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 。 (4)若对此池塘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乙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 解析:(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种群和乙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在第一年到第八年间,甲种群数量迅速减少,而乙种群数量快速增加。在生态系统中,影响一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竞争关系外,还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因素。 (2)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导致以甲种群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可能灭绝。 16 (3)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原因,当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被淘汰。因此缺乏有利的可以遗传的变异,是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 (4)若对此池塘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乙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竞争 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2)会使以甲种群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2分) (3)缺乏有利变异(2分) (4)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 29.(9分)在一个较小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以植物A为食的昆虫、以植物A和昆虫为食的鸟、以鸟为食的猛禽等,且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是通过 实现的;用样方法调查植物A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应做到 。 (2)该生态系统的土壤中生活着硝化细菌和毛霉,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二者分别属于 ;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其流向为 和 ,以及未被利用。 (3)由于气候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该草原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有影响,其原因是 。 (4)某人从外地向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一种植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等),预测这种植物对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 解析:(1)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用样方法调查植物A的种群密度时,取样原则是随机 取样。 (2)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毛霉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被分解者利用和流向下一营养级,以及未被利用。 (3)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若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16 (4)外来引入的这种植物入侵本生态系统后,对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能产生两种情况的影响: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减少,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也可能与其他物种相互制约,成为其中的一个组分,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生存斗争 随机取样 (2)生产者和分解者 被分解者利用 流向下一营养级 (3)该种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2分) (4)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减少,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也可能与其他物种相互制约,成为其中的一个组分,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2分) 30.(8分)为减轻养殖场内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创建低碳生活方式,该养殖场在污水排放处附近构建了人工湿地。如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⑧代表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图中多余的过程是 (填序号)。 (2)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该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3)丙中的C生物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广,调查C生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 法,B生物与D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 (4)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的原因是 。 解析:(1)⑧是由二氧化碳库指向生产者,代表的是光合作用;乙是生产者,其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但是不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图中①是多余的。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通过三大功能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16 (3)已知C的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据图分析,D以A和B为食、B以A为食,因此B与D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4)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使用的,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最终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因此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光合作用 ① (2)乙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3)标志重捕 捕食、竞争 (4)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使用的,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最终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 (2分) 31.(9分)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 。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 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 。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 (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 (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 (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 (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 (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16 解析:(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能量流动的起点,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图1所示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参与的食物链有乔木(草本植物)→杂食性鸟,草本植物→蝗虫→杂食性鸟。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因此,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 (2)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型真菌和跳虫以有机碎屑为食,属于分解者。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原理可知,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无机盐、CO2和H2O等,可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生物在不同区域地表的镶嵌式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4)空间分布、迁入率、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基本特征,互利共生和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层面研究的概念。 (5)图2中e和b分别表示甲、乙两个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a表示由甲流向乙的能量,即乙的同化量;c、d分别表示甲、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即乙的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甲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即乙的同化量a减去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生产者 二、三、四 (2)大型真菌、跳虫 无机盐、CO2、H2O (3)水平 (4)①②⑤ (5)c a-b(2分) 1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