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后提升训练:第5章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后提升训练:第5章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 2 节 其他植物激素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 50%以上,由此可推测赤霉菌( ) A.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B.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 C.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 D.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特殊物质 解析据题干只能推测赤霉菌产生了促进植株增高的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的作用原理,也不能 确定该物质是植物激素。 答案 D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C.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解析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 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根尖,其主要作用是 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成熟的果实等,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合 成部位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芽和种子的休眠,促进叶和果 实的衰老和脱落等。 答案 B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解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 答案 C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B.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 C.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D.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 解析只有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A 项错误;激素具 有特异性,只作用于靶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B 项正确;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 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C 项正确;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D 项正确。 答案 A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分泌器官产生的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作用效果显著 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消耗 ATP C.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合成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解析植物激素的产生没有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只在一些特定的部位,比如根尖、幼根、幼芽等,A 项错误;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 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因此需要消耗 ATP,B 项正确;生长素含量增加可促进 乙烯形成,但乙烯浓度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C 项错误;脱落酸是抑制细胞 分裂,使细胞衰老,赤霉素则是使细胞加快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在促进茎的生长上表现为拮抗 作用,D 项错误。 答案 B 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称 作植物激素。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各自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复杂的途径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命活动 B.黄化豌豆苗切段实验研究发现,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 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D.生长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协同合作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解析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通过复杂的途径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A 项正确; 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生长,B 项正确;光照、温度等 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植物激素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C 项正确;生长 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五种植物激素之间有些是协同合作,有些是相互拮抗, 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D 项错误。 答案 D 7.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的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生长素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 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解析由图可知,在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A 项正确;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 时期,各种激素共同起作用,B项错误,D 项正确。在果实成熟时乙烯和脱落酸含量升高,C项正确。 答案 B 8.已知甲、乙两个豌豆品种:甲为野生型植株,乙为矮化突变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推测乙品种较矮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该假说的依据是赤霉素具有 的作用。 (2)为了检验上述假说,研究者设计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 品种豌豆幼苗作为 实验组,对照组设置为 。如果技术条件满足,还可测定甲、乙 品种豌豆体内的 含量来检验该假说。 (3)上述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研究者随后测定了甲、乙品种豌豆幼苗的生长素含量,发现乙品 种的生长素含量低于甲品种。通过测定用赤霉素处理过的 品种豌豆幼苗体内的生长 素含量,可推测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含量来完成其功能。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 激素的含量变化,从根本上说是 的结 果。 解析(1)甲品种较矮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该假说的依据是赤霉素具有促进植株生长(或促进细 胞伸长)作用。(2)检验上述假说,可以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甲品种豌豆幼苗作为实验组,对 照组设置为不用赤霉素处理的甲品种豌豆幼苗。如果技术条件满足,还可测定甲品种和乙品种 豌豆体内的赤霉素含量来检验该假说。(3)测定甲、乙品种的生长素含量,发现甲品种的生长素 含量低于乙品种,据此可推测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含量来完成其功能。植物的生长发 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1)促进植株生长(或促进细胞伸长) (2)甲 不用赤霉素处理的甲品种豌豆幼苗 赤霉素 (3)甲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表达 能力提升 1.为研究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情况的影响,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小桐子幼苗, 结果如图所示。研究表明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周期基因的表达,其中,细胞分裂素 能显著促进赤霉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抑制赤霉素降解基因的表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侧芽的生长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解除顶端优势 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侧芽细胞的分裂 D.细胞分裂素通过降低赤霉素含量促进侧芽生长 解析由实验结果可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组侧芽均长于对照组,均能促进侧芽的生长,A 项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组侧芽均长于对照组,均能解除顶端优势,B 项正确;由题干可知,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周期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侧芽细胞的 分裂,C 项正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赤霉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抑制赤霉素降解基因的表达,通过增 加赤霉素含量促进侧芽生长,D 项错误。 答案 D 2.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生活状态。在此过程中,也少不了植 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某些植物冬季休眠抵御低温,在此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增加 B.冬季常绿植物叶片不会脱落,但是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其生长素合成与分泌减少 C.春天新芽萌发,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会上升,叶片自由水含量也会增加 D.植物生长具有周期性,这是通过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实现的 解析某些植物冬季休眠抵御低温,在此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减少,脱落酸含量增加,A 项错误;冬季 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其生长素合成与分泌减少,B 项正确;春天新芽萌发,代谢增强,细胞分 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上升,自由水含量增加,C 项正确;植物生长是通过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 节的结果,D 项正确。 答案 A 3.某兴趣组研究侧芽生长机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激素甲是生长素 ②激素乙是生长素 ③激素甲抑制侧芽生长 ④激素乙、丙促进细胞伸 长 ⑤侧芽也能合成生长素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当去除顶芽之后,激素甲的含量下降,激素乙的含量上升,所以激素甲为生长 素,激素乙为赤霉素;侧芽萌动,激素丙含量增加,所以激素丙为细胞分裂素,①正确,②错误;激素 甲是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③错误;激素乙为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激素丙 为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④错误;侧芽也能合成生长素,⑤正确。 答案 B 4.(多选)植物叶片中的激素主要由叶尖部位合成,植物叶片的脱落受激素的调节。图甲是叶柄离 层部位的示意图,图乙是叶柄离层两侧远基端(远离茎的一侧)和近基端(靠近茎的一侧)的生长 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加速脱落叶片的叶柄内,生长素从远基端向近基端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离层区、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决定了叶片是否脱落 C.正常生长的幼叶其叶柄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 D.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叶柄近基端来抑制叶片脱落 解析加速脱落叶片的叶柄内,生长素从远基端向近基端的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的,需 要消耗能量,A 项正确;乙图显示,近基端生长素浓度越高,远基端生长素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叶片 脱落,说明离层区、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决定了叶片是否脱落,B 项正确;正常生长的幼 叶其叶柄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以维持叶片正常生长而不脱落的状态,C 项正确;可 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叶柄远基端来抑制叶片脱落,D 项错误。 答案 ABC 5.(多选)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柿子由小变大、由青变红相关的激素有生长素、乙烯等 B.赤霉素与生长素起协同作用,可促进细胞分裂,使芦苇纤维增加 C.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同种月季插条可能获得相似实验结果 解析柿子由小变大、由青变红的过程属于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A 项正确;细胞分裂素有促进细 胞分裂的作用,B 项错误;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属于无性繁殖,不能遗传,C 项错误;在最适浓 度生长素两侧的浓度处理同种月季插条可能获得相似结果,D 项正确。 答案 BC 6.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探究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协同地起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 独起作用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现象)。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假设:略。 (2)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第一步:不同标号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相同培养液和不同试剂(加入试剂种类填上图空白处)。 第二步:取 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 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 4 组。 第三步:将分好组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不同标号的培养皿 中, 。 第四步: 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并计算每组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直至实验 第 48 h。 (3)分析图中曲线得出的实验结果是 。 (4)实验结论是: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应设置不加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对照组,实验组设置为加等量的生长素、 加等量的赤霉素、加等量的赤霉素和生长素混合物,其添加的顺序应和曲线图对应,即对照组为 A,加赤霉素和生长素的为 D,其他两个顺序可以颠倒。实验中要注意控制无关变量,因此豌豆的 生长状况应相同,且切取的部位和长度应相同,并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根据实验的时间确定每 次测量的时间段,每隔 12h 测量一次;根据曲线图得出实验结果是加赤霉素和生长素的茎段伸长 的平均值最大。 答案(2)第一步:A.不加激素 B.加一定浓度生长素 C.加一定浓度赤霉素 D.加一定浓度生长素和赤霉素(B、C 可互换) 第二步:生长状况相同的 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 第三步:在同样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每隔 12 h (3)加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一组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最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