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考点35 基因的分离定律
1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提出问题:由 F1、F2 的现象分析,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 离的问题。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 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过程 ①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 F1 配子中基因的表达。 ②方法:测交实验,即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③画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答案 如图所示 2 ④预期:测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 1∶1。 (2)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 1∶1。 (3)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 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 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 C。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适用范围 ①真核(原核、真核)生物有性(无性、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考向一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 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 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 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 呈蓝黑色,1/4 呈红褐色 C.F1 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 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参考答案】C 3 技法提炼 “三法”验证 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 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1 产生配子的比例为 1∶1 B.F2 表现型的比例为 3∶1 C.F2 基因型的比例为 1∶2∶1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1∶1 【答案】A 【解析】F1 产生配子的比例为 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 子的比例为 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 正确;F2 表现型的比例为 3∶1 是性状分离比, 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 错 误; F2 基因型的比例为 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 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 错误;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 F1 产 生配子的比例为 1∶1,D 错误。 4 考向二 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3.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 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参考答案】B 解题技巧 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 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依据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来判断:若两亲本的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新出 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这可简记成“无中生有”,其中的“有”指的就是隐 性性状。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表现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3”对应的 性状为显性性状。 (4)假设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另一种假设,切不可 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 4.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 F1 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F1 自交产生的 F2 性状表现类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 A.由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 中,黄果基因型为 aa D.P 中白果的基因型是 aa 【答案】D 考向三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5.某大学生物系学生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某种短腿青蛙腿形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到下表结果。下列推断不合 理的是 1 2[来源:Z_xx_k.Com] 3[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ZXXK] 4[来源:#网] 组合 短腿♀×长腿♂ 长腿♀×短腿♂ 长腿♀×长腿♂ 短腿♀×短腿♂ 长腿 48 46 90 24 子代 短腿 46 48 0 76 A.长腿为隐性性状,短腿为显性性状 B.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 C.短腿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 D.组合 1、2 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纯合子 【参考答案】C 6 解题必备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定方法 (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2)测交法: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 有说明力。 (3)单倍体育种法(此法只适用于植物) (4)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 1∶1,则被 鉴定的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 6.豌豆的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一株紫花植株甲,设计了如下 实验方案,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每一代都可提供白花植株,后代数量足够多。) (1)该实验设计原理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定律。 (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预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若 F1 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说明紫花植株 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未出现性状分离,则进行下一步实验。 第二步:将 F1 与白花植株杂交。若 F2 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 F2 全部 为白花或出现白花,则紫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答案】(1)分离 (2)将紫花植株甲自交 Aa AA aa 7 考向四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7.已知一批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 1∶2,分别间行种植, 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 A.5∶1、5∶1 B.6∶1、9∶1 C.5∶1、8∶1 D.8∶1、8∶1 【参考答案】C 解题技巧 1.两种自交类型的解题技巧 (1)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 n 次,杂合子比例为(1 2)n,纯合子比例为 1-(1 2)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 比例=[1-(1 2)n]×1 2。 (2)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 n 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2n-1 2n+1,杂合 子比例为 2 2n+1。 2.两种随机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 8 (1)杂合子 Aa 连续随机交配 n 次,杂合子比例为1 2,显性纯合子比例为1 4,隐性纯合子比例为1 4。 (2)杂合子 Aa 连续随机交配 n 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n n+2,杂合子 比例为 2 n+2。 8.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 H 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 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 F1。各 F1 中基因型频率与 H 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A.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