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必需(  )‎ A. 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 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 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 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答案】C ‎【解析】‎ 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无论是进行正交(如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还是进行反交(如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都需要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以防止母本自花受粉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光滑×光滑→光滑 ‎ ‎②光滑×有毛→光滑 ‎③光滑×光滑→426光滑:137有毛 ‎ ‎④光滑×有毛→85光滑:79有毛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答案】C ‎【解析】‎ 在杂交实验①中亲本都是光滑,子代也都是光滑,无法判断显隐性,A、B错误。在杂交实验②中亲本是光滑和有毛,而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光滑,所以光滑是显性性状。在杂交实验③中亲本都是光滑,子代中出现了光滑:有毛接近3:1,说明光滑是显性性状,C正确。杂交实验④中亲本是光滑和有毛,子代也是光滑和有毛,比例为1:1,无法判断显隐性,D错误。‎ 点睛:显隐性确定有“三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假设推证法 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 ‎3.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如图能正确表示子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纵坐标)与自交代数(横坐标)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能运用分离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接近1,且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比例各占一半。杂合子比例则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递减,最终接近于零。其规律是:杂合子自交n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杂合子(Aa)=(1/2)n ;纯合子(AA+aa)=1-(1/2)n ;显性(隐性)纯合子=1/2×[1-(1/2)n ];故根据题意可知,C正确,A、B、D错误。‎ ‎【点睛】解题方法指导:‎ 杂合子Aa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后代会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aa,比例为1︰2︰1,即在杂合子自交后代中,AA占1/4、Aa占2/4、aa占1/4。而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如AA自交后代全部、始终都是AA。因此杂合子每自交一代,后代中的杂合子就只剩原来杂合子比例的一半(2/4),也就是说,杂合子的比例会随自交代数的递增而递减,无限的接近于0。所以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n代后其中Aa占(1/2)n ,且AA=aa; AA+aa=1-(1/2)n。‎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形成配子的时候,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减数分裂、配子间的随机组合、组合后形成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及比例,只有①减数分裂是形成配子的时期,故选A。‎ ‎【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一句话就说“在形成配子时”,通过概念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此题易选错②③,都属于概念不清,自由组合定律说的是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构成配子,不是配子的随机组合。‎ ‎5.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 甜是显性性状 B. 非甜是显性性状 C. 相互混杂 D. 相互选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玉米上发现了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上却无甜玉米子粒,是因为非甜是显性,A错误,B正确。相互混杂和相互选择的话应该都有,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 ‎6.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 A. 32、16、64、64 B. 32、32、64、64‎ C. 16、8、32、32 D. 16、0、32、3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四分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答题。‎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由于精子中有16条染色体,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则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是32条;体细胞中32条染色体是16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6个四分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有64条染色单体;每一条染色单体中含有1条DNA分子,所以有64条DNA分子,故选A。‎ ‎7. 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它们的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不可能的是( )‎ A. 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B. 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 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D. 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这两个细胞中染色体具有互补性,表明这两个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故AB均正确;一个次精母细胞正常情况下能产生一种两个精细胞,故D错,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8.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 ④②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有丝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后含量加倍,末期形成两个细胞核,核DNA恢复原状,则①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但含量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形成两个细胞核,染色体恢复原状,则④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核DNA复制后含量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核DNA含量恢复原状,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没有DNA复制,则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两个细胞核,核DNA减半,则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但含量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恢复原状,末期形成两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减半,则③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故选B。‎ ‎9.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及发生紊乱的细胞是(  )‎ A. aXb,Y,Y 初级精母细胞 B. AaXb,aY,Y 次级精母细胞 C. AXb,aY,Y 次级精母细胞 D. AaXb,Y,Y 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aXb的精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形成了基因型为AAaaXbXb的和YY次级精母细胞,这两个次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正常,形成2个基因型为AaXb精子和2个基因型为Y的精子,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①“基因型为AaXbY精原细胞”,据此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②“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据此联系减数分裂的过程、依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选项逐一分析。‎ ‎10.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受精作用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和融合 B.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 C. 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受精作用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和融合为受精卵,故A正确。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而细胞质中的因此物质基本来自卵细胞,故B错。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精子,一半来自母方卵细胞,故C正确。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数是本物种体细胞的一半,通过受精作用融合为受精卵,染色体数有恢复为本物质体细胞染色体数,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11. 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A. 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 B. 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C. ③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 D. 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的特征;抓住减数分裂的特征解题,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 ‎12. 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 A. 外祖母 B. 外祖父 C. 祖母 D. 祖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X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母亲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外祖父,也可以来自外祖母,父亲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祖父,不可能来自祖母.‎ 故选:C.‎ ‎13.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 1号 B. 2 号 C. 3号 D. 4号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为男性患者,故7号的致病基因来源于母亲。‎ ‎【详解】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为男性患者,Y染色体来源于父亲,故7号的致病基因来源于母亲,而母亲不患色盲,故5号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5号的父亲为正常男性,不携带色盲基因,故5号的色盲基因来源于母亲,即2号,故正确的选项选择B。‎ ‎14.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 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 C.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答案】C ‎【解析】‎ Ⅲ片段位于Y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男性,A正确;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在同源区Ⅱ上存在等位基因,B正确;非同源区Ⅰ段位于Y染色体上,则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可用XAY表示,该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遗传给女儿,儿子是否患病看母亲,C错误。若该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aXa,儿子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因此儿子肯定患病,D正确。‎ ‎【考点定位】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探究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方法: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结果预测及结论:‎ ‎(1)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则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 ‎(2)若子代雌性个体为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15.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其过程如下:‎ ‎①S型菌的DNA→92℃加热后冷却→与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②S型菌的蛋白质→92℃加热后冷却→与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③S型菌的DNA+92℃加热后冷却的DNA酶→与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中小鼠均存活 B. ①③中小鼠死亡,②中小鼠存活 C. ①中小鼠死亡,②③中小鼠存活 D. ①②中小鼠存活,③中小鼠死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 S型细菌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能使小鼠死亡;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无毒性,不能使小鼠死亡。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即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细菌。‎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①S型菌的DNA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变性但温度降低又会复性,能将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所以小鼠死亡;②S型菌的蛋白质不能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所以小鼠存活;③S型菌的DNA+92℃加热后冷却的DNA酶,酶在高温下失活,DNA不会被水解,因此可将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则小鼠死亡,故选B。‎ ‎16.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  )‎ A. 自身核苷酸和氨基酸 B. 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核苷酸 C. 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 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DN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详解】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然后以自己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MA,子代噬菌体蛋白质是在噬菌体DNA指导下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故选C。‎ ‎17.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B. 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C. 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D. 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判断出这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由于红绿色盲孩子的基因型是XbXbY,所以XbXb来自母方,Y来自父方,故A、B项错误;因为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所以含XbXb的卵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Xb的两条染色体都移向了一极,到卵细胞中去了。与含Y染色体的正常精子结合后,形成了基因型XbXbY的红绿色盲孩子,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的原因,并能将其灵活运用,再结合本题的题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8.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杂交,F1为胡桃冠,F1自交,其F2为9胡桃冠:3豌豆冠:3玫瑰冠:1单冠。让F2中的玫瑰冠鸡与单冠鸡交配,则后代中的表型及其比例是 A. 1玫瑰:2单冠 B. 2胡桃:1单冠 C. 3玫瑰:1单冠 D. 2玫瑰:1单冠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杂交,F1为胡桃冠,F1自交,其F2为9胡桃冠:3豌豆冠:3玫瑰冠:1单冠,说明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且胡桃冠为A_B_,豌豆冠为A_bb,玫瑰冠为aaB_,单冠为aabb,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F2中的玫瑰冠鸡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1:2,单冠基因型为aabb,让它们杂交,后代单冠比例为2/3×1/2=1/3,其余都是玫瑰冠,因此后代中的表型及其比例是玫瑰冠:单冠=2:1,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确定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进而判断相关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19.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当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现有两只基因型为AaBb的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 9:3:3:1 B. 1:1:1:1 C. 3:1 D. 2:1‎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老鼠体色和尾巴的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2/16)、AaBb(4/16)、aaBB(1/16)、aaBb(2/16)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其中AaBB(2/16)、AaBb(4/16)为黄色短尾;aaBB(1/16)、aaBb(2/16)为灰色短尾,所以理论上正常出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6+4/16):(1/16+2/16)=2: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涉及到纯合致死现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0.灰兔和白兔为亲本杂交,F1全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 4,则 A. 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2灰兔基因型有4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 F2中黑兔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D. 家兔的毛色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F2中有灰兔:黑兔:白兔=9:3:4,是9:3:3:1的变形,说明家兔的毛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D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灰兔是双杂合子(AaBb),子二代灰兔是双显性个体(A_B_),基因型有4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B错误;F2中黑兔(A_bb或aaB_)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白兔(aabb)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2/3×1/2=1/3,C正确。‎ ‎21.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将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F1‎ 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F2中表现型为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  )‎ A. 9种 B. 12种 C. 6种 D. 4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可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由于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3︰1,说明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A_bb(或aaB_),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紫花基因型为AaBb,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A_bb(或aaB_)为紫花,因此后代紫花的基因型有4+2=6种,故选C。‎ ‎22.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 全是红眼,F1 雌雄交配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卵中R和r及精子中R和r的比例是 A. 卵细胞:R:r=1:1,精子:R:r=3:1 B. 卵细胞:R:r=3:1,精子:R:r=3:1‎ C. 卵细胞:R:r=1:1,精子:R:r=1:1 D. 卵细胞:R:r=3:1,精子:R:r=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 全是红眼,F1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该性状的遗传在雌雄中表现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是XRXR×XrY,F1代基因型为XRXr、XRY。据此答题。‎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是XRXR×XrY,F1代基因型为XRXr、XRY,F1自由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RXR:XRXr:XRY:XrY=1:1:1:1,因此F2代卵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3:1,F2代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1:1。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推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进而推断亲代、子一代和子二代的基因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23.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 A. 1/2 B. 1/8 C. 3/8 D. 1/4‎ ‎【答案】A ‎【解析】‎ 依题意可知: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若只研究白化病,则他们的子女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2aa,正常的概率也是1/2;若只研究色盲,则他们的子女患色盲的概率是1/4XbY,正常的概率是1-1/4=3/4;综上所述,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aa×3/4+1/4XbY×1/2=1/2,A项正确,B、C、 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是要熟练记忆并再现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知识,关键是能够灵活运用上述知识并结合题意确定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可借助分离定律,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将亲代的基因型分解为若干个一对基因的杂交组合,如Aa×aa、XBXb×XBY,推出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 ‎2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必定是患者,C错误。‎ 考点:伴性遗传。‎ ‎25. 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通过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而成。双链DNA分子中:A=T、G=C,A+G(C)/T+C(G)=1,一条单链中A+G(C)/T+C(G)与另一条单链中该值是倒数关系。整个DNA分子中,A+T / G +C=每一条单链中A+T / G +C,只有C正确。‎ ‎【考点定位】 ‎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及有关分析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二、简答题 ‎26.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________和________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_______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答案】等量的大肠杆菌菌液 T2噬菌体32P标记35S标记 未被标记 B A ‎【解析】‎ 把宿主细菌分别培养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宿主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就分别被35S和32P所标记。用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宿主细菌。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增殖,裂解后释放出很多子代噬菌体,在这些子代噬菌体中,前者的蛋白质外壳被35S所标记,后者的DNA被32‎ P所标记。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外部,故上清液(蛋白质外壳)放射性高,沉淀物(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放射性低(沉淀物中有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在细菌表面还没有侵入)。由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内部,故上清液(蛋白质外壳)放射性低,沉淀物(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放射性高。‎ ‎27.下图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条。‎ ‎(3)上述图形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4)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图像是_______________,B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B、C、E (2). 体细胞 (3). 8 (4). A、D (5). B、E (6).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上,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图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上,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1)图中5个细胞只有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 ‎(2)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是该生物含有染色体数目最多时期,其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3)在不考虑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即A、D细胞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 ‎(4)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E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也属于基因重组。‎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详细过程及其相关物质的规律性变化,能够根据图示各个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和行为等特征判断其所处的分裂时期。‎ ‎28.图一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X,Y,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 ‎(5)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 ‎【答案】(1)常 X (2)AaXBXbAAXBXb或AaXBXb ‎(3)1/24 (4)1/8 (5)3/10‎ ‎【解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病都有无中生有的特点,都是隐性遗传病;又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2不患甲病,其母亲患甲病,对甲病来说基因型为Aa,Ⅱ-2不患乙病,其外孙患乙病,因此Ⅱ-2对乙病来说基因型为XBXb,所以II-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3及双亲不患甲病,但有一患甲病的兄弟,因此对甲病来说基因型为Aa或AA,Ⅲ-3是不患乙病,但有患病的儿子,对乙病来说基因型是XBXb,因此III-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 AaXBXb。‎ ‎(3)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Ⅲ-3基因型为2/3AaXBXb,由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可知Ⅲ-4的基因型是AaXBY,他们的后代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2/3*1/4*1/4=1/24。‎ ‎(4)对乙病来说,Ⅲ-3基因型XBXb,Ⅲ-4的基因型是XBY,IV-1的基因型为XBXb 的概率是1/2,与正常男性XBY婚配后,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1/4=1/8。‎ ‎(5)III-3的基因型1/3AAXBXb、2/3AaXBXb和III-4的基因型为AaXBY。分类讨论:只看A、a基因①1/3AA×Aa杂交的后代有1/3×1/2=1/6AA、1/2×1/3=1/6Aa;②2/3Aa×Aa杂交的后代有2/3×1/4=1/6AA、2/3×1/2=1/3Aa、2/3×1/4=1/6aa,这两种情况下,共有1/3AA、1/2Aa、1/6aa,所以Ⅳ-1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概率=1/2×1/2=1/4。‎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 ‎【名师点睛】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 ‎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或XX,再标出基因 ‎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 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Y无关。‎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