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第3单元第3讲生物进化理论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第3单元第3讲生物进化理论作业

练案[22]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三讲 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1.(2018·湖南省怀化市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产生新基因就一定发生了进化 B.一个种群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生存能力AA>Aa>aa,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共同进化 C.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增大,使细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D.自然选择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 由于基因突变,种群中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发生进化,A项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属于同种生物,B项错误;细菌抗药能力产生于使用抗生素之前,且变异是不定向的,C项错误;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都能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D项错误。‎ ‎2.(2018·山东省莱芜市高三二模)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变异频度决定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和进化方向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解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导致种群的基因库产生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A正确;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生物多样性除了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错误。‎ ‎3.(2018·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高三期末)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往往都会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变异和进化,即共同进化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反映出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反映变异的方向 C.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在不断进化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解析] ‎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进化,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反映出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反映变异的方向,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是特定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条件所选择的有利变异不同,即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 ‎4.(2018·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错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5.(2018·云南省临沧市一中高三期末)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图中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产生变异,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有关分析正确的有( C )‎ ‎①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图中A、B、C表示个体 ‎②图中显示物种在不断进化,说明种群基因频率在定向改变 ‎③图解说明了大多数变异个体不适合生存在现有的环境而被淘汰 ‎④图解说明了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A.①② B.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因此A、B、C表示种群,①错误;图中显示大多数种群中的个体被淘汰了,没有被淘汰的个体沿着A→B→C→D方向不断进化,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②正确;自然选择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图中大多数箭头是两条短线,说明大多数变异个体不适合生存在现有的环境而被淘汰,③正确;图中箭头方向不定,表示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没有被淘汰的个体方向是一定的,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其方向可表示为A→B→C→D,④正确。故选C。‎ ‎6.(2019·安徽省合肥市高三期末)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有( B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A.0项 B.1项 ‎ C.2项 D.3项 ‎[解析]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性的,环境选择具有适应性变异的生物,①错误;生殖隔离都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②错误;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是可遗传的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③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④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⑤正确。故选B。‎ ‎7.(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突变 B.突变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说明种群在进化 D.种群进化成新物种后与原物种不能进行自由交配 ‎[解析]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A正确;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均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C错误;种群进化成新物种后与原物种可能进行交配,但只要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也说明进化成新物种,D错误。‎ ‎8.(2018·北京市丰台区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不断形成的过程,A项错误;共同进化通过生物与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B项错误;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C项错误;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D项正确。‎ ‎9.(2018·山西太原高三期末)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 A 和 a,且 A 和 a 的基因频率都是 50%,一段时间后若 a 的基因频率变为 95%。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 A.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可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B.此时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5%‎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D.a 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解析] 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进化,可能环境发生变化,A正确;一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1,a为95%,所以A为5%,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错误;通过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正确。‎ ‎10.(2018·浙江省温州市九校联考)若某豌豆种群亲代个体中RR占30%,rr占20%,则亲代R的基因频率和自然状态下F1中RR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B )‎ A.55%和 32.5% B.55%和42.5%‎ C.45%和 42.5% D.45%和32.5%‎ ‎[解析] 由题意知,RR=30%,rr=20%,则Rr=1-30%-20%=50%,R的基因频率是30%+50%÷2=55%;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植物,因此自然状态下是自交,子一代RR=30%+50%×1/4=42.5%,故B正确。‎ ‎11.(2018·甘肃省临夏中学期末)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C.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D.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 ‎[解析] 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Y表示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B项正确;Z表示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产生,C项错误;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属于不同的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D项错误。‎ ‎12.(2018·山东省寿光市高三期末)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蔓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 B.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了耐药基因的频率 C.接种疫苗不能消除致病菌耐药性 D.致病菌耐药性可以遗传给子代 ‎[解析] 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不是使细菌产生变异,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本来存在着“耐药性”‎ 个体,使用抗生素后,不耐药的个体被杀死,耐药性个体能够生存并将抗药性基因传递给后代,长期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升高,B正确;耐药菌是基因突变形成的,不是注射疫苗形成的,C正确;致病菌耐药性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性状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子代,D正确。‎ ‎13.(2019·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某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30%,Aa个体所占比例为60%,aa个体所占比例为10%。因天敌捕食,此种群中AA和Aa个体均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而aa个体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天敌捕食使此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定向进化 B.此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表明其进化成新物种 C.此昆虫天敌与昆虫种群在捕食与躲避捕食中实现了共同进化 D.因天敌捕食,一年后此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27%,Aa个体所占比例为54%‎ ‎[解析] 根据天敌捕食后,此种群中AA和Aa个体均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而aa个体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可知天敌捕食使此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定向进化,A错误;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但基因频率改变不能说明形成了新物种,B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都有相互选择、共同促进进化的作用,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因天敌捕食,一年后此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约为29.3%,Aa个体所占比例约为58.7%,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4.(2018·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期末)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10 000年前生活着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距今5 000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距今约30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仍为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乙区域全部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交配,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的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 ‎(2)乙区域出现的短尾山鸡是(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出现短尾山鸡的原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两个地区的山鸡产生不同的变异;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3)近些年,甲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和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如下表∶‎ 中长尾鸡 长尾鸡 数量 A B 数量 A B ‎1980年 ‎8 000‎ ‎31% ‎ ‎66%‎ ‎5 900‎ ‎38%‎ ‎59%‎ ‎1988年 ‎7 900‎ ‎29%‎ ‎57%‎ ‎6 050‎ ‎41%‎ ‎60%‎ ‎1997年 ‎5 900‎ ‎30%‎ ‎48%‎ ‎6 000‎ ‎40%‎ ‎57%‎ ‎2006年 ‎4 200‎ ‎31%‎ ‎32%‎ ‎5 950‎ ‎39%‎ ‎6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中长尾鸡。1997年时,长尾山鸡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为960。‎ ‎15.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没有,理由是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