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2017.11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出汗过多使尿量减少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不断发生变化 C. 病毒可寄生在人体内环境中并进行增殖 D. 在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2.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 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 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 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3. 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③中的大部分物质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④ B.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②③④ C. ④ 的成分中含有血红蛋白、氧气和胰岛素 D. ③是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4. 临床上,与初步诊断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 划脚心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 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 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5.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6.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 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 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 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 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7.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机体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B.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读懂文字 C.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需要神经递质参与 D. 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刺激后,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8.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B点分别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A. 两次刺激后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刺激A点时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刺激A点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B点时乙不偏转,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刺激A点时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刺激B点时甲乙均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9.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 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10. “内质网压力”是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研究发现,肝细胞“内质网压力”可抑制胰岛素相应受体的活性,引发Ⅱ型糖尿病.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 Ⅱ型糖尿病患者组织细胞内葡萄糖含量较高 B. 胰岛素分泌不足是Ⅱ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 C. 肥胖可能引发Ⅱ型糖尿病 D. “内质网压力”导致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 11. 根据右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12.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C.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13. 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B. 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C. 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 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14. 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血浆渗透压降低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15.下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激素①只能运输到垂体并作用于垂体 B. 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 C. 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D. 内环境渗透压较高时激素④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 16.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 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 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 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17. 肠道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 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该病毒 C. 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 D. 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抗体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18. 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 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 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D. 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19. 如图左侧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琼脂块在右侧①②③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A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20.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 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 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又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D. 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1. 某实验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10-8 10-7 10-6 10-5 10-4 B. 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不同 C. 生长素浓度为 10-6mol/L时,抑制该植物根的生长 D. 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2. 如图是某植物幼苗根部横放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的部分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在根部a侧与b侧的作用效果相同 B. a侧为根近地侧,b侧为根远地侧 C. b侧细胞的细胞周期比a侧细胞短 D. 若为茎部细胞图像,则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23.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由特定腺体分泌的有机物 B. NAA主要是由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产生 C. 脱落酸的合成不受基因组的控制 D. 青鲜素具有易合成、效果稳定等特点 24.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 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25. 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 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D.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26.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27.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 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 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28. 将若干只雌、雄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笼子中饲养,让它们自由交配繁殖,并且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的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 29.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 B.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 C.群落的演替速度与方向可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 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30.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31.(8分)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 。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 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 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若红细胞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则至少穿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4)由于红细胞内 被消耗和 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红细胞。 32.(10分)为验证一定量的某种降血糖物质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的范围,进行如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 (1)用__________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______小鼠作为对照组2。 (2)实验组注射______________,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___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__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33.(12分)将生长正常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受重力的影响,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图1是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和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关系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IAA + GA3 IAA GA3 图2 图1 胚芽鞘 初始长度 胚芽鞘长度(厘米) 生长素浓度 生长素浓度 生物单位长度所需时间 促进生长 A(0,0) E(b,0) B(f,m) D(2f,m) C(g,a) (1)生长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是 。 (2)图1中,与茎的近地侧和根的远地侧对应的曲线上的点依次为 。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数x,请结合图2,用数学不等式表示x的范围:_________。 (3)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得到图3所示实验结果.图3中“?”的处理方式是 。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胚芽鞘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____倍。 34.(10分)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请分析回答: (1)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 。若选取面积为 10m2的样方5个,种群密度分别是 n1, n2, n3, n4, n5,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 /m2 。 (2)如图1表示小组同学根据当地主管部门提供的该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 绘制出的 λ值变化曲线.分析可知,在 0-20年间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 (3)某研究所对该生态系统某一段河流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如图2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A、B图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 。 ②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这种鱼在 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原因是 。 ③若在 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因为在此水平 。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5:BDABB 6-10:BADBC 11-15:ACBAD 16-20:DBDBC 21-25:CBDBB 26-30:BDCAB 31.(8分,每空1分) (1)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2)增加 协助扩散 (3)空间结构 组织液(血浆、内环境) 6 (4)H2O Cl-(氯离子) 32.(10分,每空2分) (1)患糖尿病 正常 (2)一定量的X溶液(或X溶液) (3) 2 1 33.(12分,每空2分) (1)调节 吲哚乙酸 (2)C 、B 0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