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西南宁八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广西南宁八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 ‎ 一、生物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Na+‎ 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 ‎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0℃降至﹣10℃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⑤尿量  ⑥酶的活性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 B.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C.剪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D.Ⅳ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5.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6.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7.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进行人工补充激素,下列必须通过“注射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8.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①过程属于体液免疫,②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9.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的同时迅速分裂形成浆细胞 B.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相比前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 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10.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如图走势不相符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 ‎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1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 ‎(2)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4)图乙中,B液为  ,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C液为  .‎ ‎12.图甲表示人体脊髓反射弧模式图,乙表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  ,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 ‎(2)乙图中的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膜;兴奋不能从C传到A的原因是  .‎ ‎(3)乙图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   次.‎ ‎13.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激素A  (填名称),同时激素D  (填名称)分泌也增多.‎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  (填名称)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分泌的激素C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  .‎ ‎14.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  (填字母).‎ ‎(2)艾滋病病毒攻击图1中的a细胞,a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除把抗原呈递给c细胞外,还产生   (填专用名词),这种物质作用于c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  细胞(填字母).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 ‎(3)图2中的   (填名称)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艾滋病患者也不能进行图2所示的  免疫过程,因此其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 ‎ ‎2016-2017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生物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Na+‎ 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解答】解: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水都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成分和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 ‎ ‎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0℃降至﹣10℃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⑤尿量  ⑥酶的活性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据图分析,温度降低时,相对值增加.‎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颤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析:解:①当人进入寒冷的环境时,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①错误;‎ ‎②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则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②正确;‎ ‎③寒冷时,机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③正确;‎ ‎④寒冷时,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④错误;‎ ‎⑤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出汗量及皮肤蒸发量减少,尿量增多,⑤正确;‎ ‎⑥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⑥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理解寒冷环境中体温的调节过程,属于中档题,难度适中.‎ ‎ ‎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反射弧及信号传递、转录和翻译、激素调节、细胞免疫,要求学生细心梳理相关知识,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正确判断.‎ ‎【解答】解: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a、d、b、e、c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当 e被切断时,刺激 a,b神经中枢仍能将信号传到大脑,使机体能够产生感觉,A正确;‎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 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中,B错误;‎ C、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不受垂体的调节,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不可能胰岛A细胞,C错误;‎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T细胞,b为效应T细胞,c为靶细胞,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 ‎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 B.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C.剪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D.Ⅳ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据图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Ⅰ表示传入神经,Ⅳ表示神经中枢,Ⅲ表示传出神经.‎ ‎【解答】解:A、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属于反射,A错误;‎ B、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递到效应器.刺激Ⅲ处,在Ⅰ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B错误;‎ C、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剪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C正确;‎ D、Ⅳ处的神经元受大脑皮层的控制,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及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 ‎5.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同时也可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2、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高级中枢可以分级调控调控低级中枢.‎ ‎3、水平衡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过程(负反馈):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解答】解:A、下丘脑是枢纽但都受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 B、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C、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C正确;‎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事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减少尿液量,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 ‎ ‎6.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解答】解:①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①正确;‎ ‎②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错误;‎ ‎③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③错误;‎ ‎④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下丘脑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 ‎ ‎7.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进行人工补充激素,下列必须通过“注射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蛋白质类激素是生物大分子,当随饮食进入消化道后,会在各种蛋白酶及肠肽酶作用下消化为氨基酸,消化后的产物被吸收后将不再起“激素”的作用,因而这类激素必须直接注射入血液,不能口服或饲喂.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属固醇类,这两种物质均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因此,可随饮食补充 ‎【解答】解:①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注射,口服会因为消化酶的分解作用而失效,①正确; ‎ ‎②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类小分子,都既可口服,又能注射,②错误; ‎ ‎③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这类激素必须直接注入血液,不能口服或饲喂,③正确; ‎ ‎④性激素属固醇类,这两种物质均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因此,可随饮食补充,④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激素化学本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 ‎ ‎ ‎8.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①过程属于体液免疫,②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免疫细胞的种类和起源,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在在胸腺中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中b是B淋巴细胞,不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的,A错误;‎ B、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二次免疫过程中,也可以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B错误;‎ C、①、②过程是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的过程,都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C正确;‎ D、①过程主要由T细胞发挥作用,是细胞免疫过程,②过程主要是B细胞发挥作用,是体液免疫过程,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及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 ‎ ‎9.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的同时迅速分裂形成浆细胞 B.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相比前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 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分泌功能较强的细胞中数量较多;抗原侵入细胞后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解答】解:A、B细胞受刺激后迅速分裂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淋巴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故A错误;‎ B、浆细胞的功能是分泌大量的抗体,记忆B细胞受到刺激后迅速分裂成大量的浆细胞,所以浆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故B正确;‎ C、病毒侵入细胞后引发的是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发挥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C错误;‎ D、记忆细胞是不能产生抗体的,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 ‎10.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如图走势不相符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分析】由图可知,随着横坐标的增加纵坐标逐渐下降.‎ ‎【解答】解:A、饮水量的增加时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正确;‎ B、HIV升高,由于HIV专攻T细胞,使T细胞浓度下降,B正确;‎ C、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C错误;‎ D、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由于存在反馈调节机制,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减少,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解答此题需要对各项逐个排除,注意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 ‎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1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表示 呼吸 系统,c表示 泌尿 系统.‎ ‎(2)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神经﹣体液﹣免疫 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5 层生物膜.‎ ‎(4)图乙中,B液为 血浆 ,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和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C液为 淋巴 .‎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题图甲可知,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分析题图乙可知,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浆,C液是淋巴.‎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a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肺泡壁(单层细胞)、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红细胞膜共5层膜.‎ ‎(4)由图可知,B是血浆,C是淋巴.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故答案为:‎ ‎(1)呼吸 泌尿 ‎(2)神经﹣体液﹣免疫 ‎(3)5‎ ‎(4)血浆 无机盐和蛋白质 淋巴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的解题的关键.‎ ‎ ‎ ‎12.图甲表示人体脊髓反射弧模式图,乙表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⑤ ] 效应器 ,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 ‎(2)乙图中的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树突膜或胞体 膜;兴奋不能从C传到A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 ‎(3)乙图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 2  次.‎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析图:图甲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纤维,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纤维,⑤效应器.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2、乙图中的C是突触后膜,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 ‎3、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若兴奋不能同时到达电流表的两个电极,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表的两个电极,电流表不偏转,若兴奋只能到达电流表的一个电极,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 ‎4、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单向传递的步骤是:如图:先点刺激2或2上一点,测量4上有无电位变化;再电刺激4或4上一点,测量2上有无电位变化.‎ ‎【解答】解:(1)甲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效应器,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2)乙图中的C是突触后膜,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3)乙图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的两个连接点依次兴奋,故电流计B将偏转2次.‎ 故答案为:‎ ‎(1)⑤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2)树突膜或胞体膜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2‎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 ‎13.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激素A 甲状腺激素 (填名称),同时激素D 肾上腺素 (填名称)分泌也增多.‎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 胰岛A细胞 (填名称)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分泌的激素C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抗利尿激素 (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 反馈调节 .‎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甲为垂体、乙为甲状腺等腺体,A是乙分泌的相关的激素;丙分泌的激素B能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丙为胰岛B细胞,激素B为胰岛素;丁分泌的激素C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因此丁为胰岛A细胞,激素C为胰高血糖素;D为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 ‎【解答】解:(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会刺激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由作用于甲状腺,因此导致图中激素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同时肾上腺素分泌也增多.‎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同时肾上腺素也增多.‎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2)胰岛A细胞 ‎(3)抗利尿激素 ‎(4)反馈调节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判断各激素的名称,再准确答题.‎ ‎ ‎ ‎14.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 f、Y (填字母).‎ ‎(2)艾滋病病毒攻击图1中的a细胞,a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除把抗原呈递给c细胞外,还产生 淋巴因子  (填专用名词),这种物质作用于c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 d、k 细胞(填字母).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 ‎(3)图2中的 效应T  (填名称)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艾滋病患者也不能进行图2所示的 细胞 免疫过程,因此其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图解:图1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其中a表示T细胞、b表示吞噬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e表示效应T细胞、f表示淋巴因子、k表示记忆细胞、Y表示抗体;m表示胸腺,n表示骨髓.‎ 图2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图中A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B表示效应T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答】解:(1)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图1中f表示淋巴因子,Y表示抗体.‎ ‎(2)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的T细胞(a).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除把抗原呈递给c细胞外,还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d)和记忆细胞(k).‎ ‎(3)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图2表示细胞免疫过程,艾滋病患者由于受到HIV攻击T细胞,将丧失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 ‎(1)f、Y ‎(2)淋巴因子 d、k ‎(3)效应T 细胞 ‎【点评】本题结合免疫过程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和物质的名称.‎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