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铜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图为石阡县某山头南侧的茶园。‎ 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石阡苔茶”茶园的主要分布地(   )‎ A. 土壤为酸性 B. 位于阴坡 C. 地形平坦 D. 人口稠密 ‎2. 石阡苔茶的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这主要得益于(   )‎ A. 地理环境,独特形成 B. 手工炒茶,经验丰富 C. 历史悠久,文化优势 D. 知名品牌,产品形象 ‎【答案】1. A 2. A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1题详解】‎ 茶树的生长环境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人文环境关系不大,D排除。茶树喜欢生长在向阳、酸性、排水条件好的坡地上,据此,选A。地势平坦不利于排水,BC排除。‎ ‎【2题详解】‎ 石阡县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故答案选 A,其它选项可排除。‎ 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转换,初见成效。‎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上图示意甲、乙、丙、丁四个工业部门投入要素状况。最可能实行 “移业就民”的工业部门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长江经济带“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 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 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③ 降低东部地区环境压力 ④ 增加东部地区就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3. C 4. A ‎【解析】‎ 考点:产业转移 ‎【3题详解】‎ 从题干材料可知,“移业就民”是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丙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故为最适合“移业就民”的部门。甲是技术密集型工业、乙技术劳动力原料投入差距不大、丁是原料密集型,甲乙丁均可排除。‎ ‎【4题详解】‎ ‎“移业就民”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出,东部地区就业率降低,但产业结构得到升级,环境压力也有所减轻;长江经济带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西部民工不需要再到东部打工,从而降低了春运的压力,也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6.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平整土地”可以减小(   )‎ A. 地表径流 B. 蒸发量 C. 下渗量 D. 地下径流 ‎【答案】5. C 6. A ‎【解析】‎ 考点:小流域综合治理 ‎【5题详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淤地坝应建在沟谷,能拦截流失的泥沙。故选C。‎ ‎【6题详解】‎ 平整土地可使坡面变缓,水流减慢,地表水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小。故选A。不能减小蒸发量,下渗量增多,则地下径流增多,故BCD错误。‎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近年来太湖多次出现严重的蓝藻暴发污染事件。研究表明太湖蓝藻暴发污染事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导致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主要是(   )‎ ‎① 初夏气温升高,降水较少,蓝藻生长快 ② 周围地区污染治理滞后 ‎ ‎③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④ 水草和漂浮物打捞速度过于缓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 ‎8. 控制太湖蓝藻暴发的有效措施是(   ) ‎ ‎① 加大科技投入,推行清洁生产,严控入湖废水  ‎ ‎② 实行人工增雨,加快湖水更新,降低氮、磷浓度 ‎ ‎③ 严禁人工养殖,减少氮、磷来源,降低污染物浓度 ‎ ‎④ 引江济太,稀释污染物浓度,提高自净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的生长,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越长,蓝藻生长时间就越长,①对。各种污水的过量排放是太湖蓝藻的根本原因,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使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疯长,故A对。与水草和漂浮物打捞速度快慢没有关系。‎ ‎【8题详解】‎ 太湖蓝藻的实质是水污染的问题,因此要加大水污染的治理,对蓝藻的治理,要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湖水可采取引水换水的方法,加快水流速度,稀释污染物浓度,加快水体自净能力,故D对;实行人工增雨,成本太高;人工养殖鱼虾有利于减轻水体中蓝藻的疯长,其余选项可排除。‎ 近几年共享单车已经是随处可见,无桩共享单车的模式即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查找并租用或者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下图为某市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路口附近(   )‎ A. 公交站点集中 B. 紧邻城市CBD C. 工业区集中 D. 办公区集中 ‎10. 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和GIS B. RS C. RS和GPS D. RS和GIS ‎11. 共享单车对城市的影响有(   )‎ ‎① 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 ② 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③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④ 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9. A 10. A 11.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们的出行规律和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城市中人们活动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可以通过功能区的特征判断人们的出行规律。了解各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完成第2题的关键。‎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在时间 15:20单车数量多,如果是公交站点,这个时段公交车比较多,人们不大可能选择用单车,晚上23:35又单车数量很少,晚上没有公交车人们反而会选择用单车,故选择A。‎ ‎【10题详解】‎ 确定地理位置主要依靠GPS,这些数据的统计工作应该使用GIS,故选择A。RS是遥感,主要对地理事物进行监测,可排除。‎ ‎【11题详解】‎ 共享单车是新型环保出行,有利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缓解交通拥堵,对城市交通规划会有所影响,但单车出行多为短途,对公交客流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故选D。‎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 ‎12. 若从B点沿经线向D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关于导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导弹落在中纬度地区 B. 导弹落点所在地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机会 C. 导弹将落在北半球、东半球 D. 导弹落在B点的西南方向、A点的西北方向 ‎13. 若图中AB、AC之间的图上距离相等,则( )‎ A. AB、AC代表的实地距离相等 B. A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3330千米 C. A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AB的三倍 D. 从C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C点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B点属于北半球,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是向右偏。导弹由B飞往D处导弹落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BD点之间纬度差了30度。同一经线上1°纬度距离约为111千米距离,BD两地距离是3330千米,其射程远超过实际距离,大概落在北纬20多度,如图示:‎ ‎0°—30°纬度是低纬度,30°-60°纬度是中纬度,20°W-向东-160°E是在东半球,导弹落点在北半球、东半球,故本题C对,A错。如导弹不发生偏转,在同一经线上B点到北回归线的距离是4051千米,而导弹的射程是4000千米,可知导弹落点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不可能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B错;导弹落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D错。,‎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同一纬线上的实际距离=111*经度差*cos纬度千米。AB的实际距离是111*30°*cos60°=1665千米,AC的实际距离是3330千米,AC是AB的一半,AC错,B对;纬度越高,纬线越短,从C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C点的正东,D错。‎ ‎14.读下图,若救护直升机位于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D处视线无遮挡,C处有高地挡了,A处为上缓下陡的凸形坡,B处为断崖,视线均不好,唯D处为上陡下缓的凹型坡的沟谷中,视线开阔无遮挡。‎ ‎15.读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100 米,BD为一空中索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索道下行方向为西北向东南 B. B、D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90m C. D 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 D. E 处可能形成瀑布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索道下行方向是为东北向西南,A错;B点的海拔在400~500米,D点的海拔在200米,其相对高差是200~300米之间,B对;AC处是山谷,故D处坡面径流方向是流向东南,C错;瀑布形成在山谷处,E处是山脊,故D错。‎ ‎16.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可知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 A. 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B. 该地为断层,易于开挖 C. 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D. 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速公路通过处是鞍部,地势较低,A对,CD错。;断层处在陡崖,B错。‎ ‎17.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读图,完成下题,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会合处N附近是(   )‎ A.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B. 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C. 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D.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N处附近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对,其余大洲的分界线不是该地,其余选项可排除。‎ ‎18.著名学者邦奇(‎ ‎ W.Bunge)等曾用“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只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来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读“世界人类大陆图”,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趋向于地势平坦的内陆地区 B. 趋向于海岸、河岸 C. 趋向于热带地区 D. 趋向于高纬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气候对人口分布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内陆地区一般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人口分布较少,A错。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沿岸和沿海平原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B对。从图中可以分析,赤道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在热带雨林区,气温高,雨量过多,气候湿润,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高原一些地区人口少,特别是沙哈拉沙漠人口就更少了。故C不对。图中高纬度地区人口分布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冬季气候严寒,气温太低不适宜人类居住;D错。‎ ‎19.世界上各种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 西班牙语 B. 汉语 C. 英语 D. 俄语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在东南亚还有一些华人华侨使用汉语,故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 ‎20.下图是某大陆48°N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图,据此可知,甲地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降水较多,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对;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在中纬度大陆内部,温带季风气候在大陆东岸,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纬度一般在北纬60°以北,故均可排除。‎ ‎21.下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温暖湿润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全年高温多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温雨热不同期,且7月份气温低,应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B对。A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可排除;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排除;D是热带雨林气候,D可排除。‎ ‎“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浙江诸暨大唐镇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近年来,该镇大量使用全自动织袜机,不断创新产品,如采用防弹衣原料生产的“芳纶1414”袜子,牢固程度比普通袜子提高10倍以上,每双售价高达150元。依托袜业生产,该镇发展成为集产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袜艺”特色小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目前,对大唐袜业生产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科技 B. 原料 C. 劳动力 D. 市场 ‎23. 大唐袜业生产“芳纶1414”袜子的主要原因是( )‎ A.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B. 促进技术创新 C. 扩大生产规模 D. 满足特殊行业需求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从材料中可知该地全自动织袜机使用率高,说明技术水平高,对普通劳动力依赖小,劳动力对其影响小,故C对,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较强,可排除。‎ ‎【23题详解】‎ 大唐袜业生产的“芳纶1414”袜子采用防弹衣原料生产,牢固程度比普通袜子提高10倍以上,是特殊袜子,所以是满足特殊行业需求。故D正确。‎ 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 1 000 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螺髻清晰可见。每年国庆节前后,傍晚时候,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如图)。‎ 完成下列各题。‎ ‎24. 要欣赏到此图中的“卧佛含丹”奇观,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 A. 近观 B. 置身其中 C. 特定角度远眺 D. 山脚下仰望 ‎25. 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 A. 我国植树节前后 B. 五一劳动节前后 C. 六一儿童节前后 D. 元旦前后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选择特定的观赏地点才能获得地貌的酷似造型特殊的观赏效果,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对称性。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是以二至日为对称点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夏至日前太阳直射点北移;如夏至日是6月22日,则6月21日的日出日落方位与6月23日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冬半年我国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同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前直射点向南移动,冬至日后直射点向北移动,国庆节与冬至日相差2个月22天左右,与冬至日相差同样天数的且在冬至日后的只有我国植树节前后了,故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 问答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地势特征。‎ ‎(2)山顶C位于③的 方向,C、D两地相对高度是 米。‎ ‎(3)分别从高程相同的A、B登上甲山顶,说出两条路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案】(1)中间地势低,四周地势高。 ‎ ‎(2)西北,10—30米 ‎ ‎(3)A有利:坡缓,不利:直线路程长。 B有利:直线路程短,不利:坡陡。‎ ‎【解析】‎ ‎【详解】(1)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的高低来分析,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看出中间低四周高。‎ ‎(2)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山顶C位于③的西北方向。C的海拔在70~80米之间、D的海拔在50~6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是10—30米。‎ ‎(3)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从图中可以看出A等高线稀疏,坡缓,登高有利,不利:直线路程长。B有利:直线路程短,B处等高线密集,不利:坡陡。‎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1:区域概况 华池县是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西北第一个陕甘边苏维埃政权,是重要的革命老区。地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梁峁相间,沟壑纵横,可耕地面积不大。华池县境内有河流流经。 ‎ ‎ ‎ 华池县区域图 华池县气候资料图 ‎ 资料2:特色农产品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冷凉的高原地区生长的蔬菜。主要的蔬菜种类有娃娃菜、西兰花、芹菜等,都属冷凉型蔬菜,生长最适温度在15~25℃之间。每天凌晨摘菜,经专业检侧,冷冻后即刻运往广州、深圳等地,销售价格很高。‎ ‎(1)分析华池县种植高原夏菜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华池县高原夏菜价格较贵的原因。‎ ‎【答案】(1)气温低,5-9月适宜高原夏菜生长;气候较干燥,病虫害少;有河流,有灌溉水源;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黄土地貌,土层深厚。 ‎ ‎(2)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病虫害少,高原夏菜品质较好;凌晨采摘,且需专业检测,成本较高;运输距离远且需冷冻,交通运输成本较高。‎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该地地处黄土高原,夏季气温相对较低,5-9月适宜高原夏菜生长;深居内陆,气候较干燥,病虫害少;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西北内陆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黄土地貌,土层深厚。 ‎ ‎(2)价格高主要从其产品品质,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分析。该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病虫害少,高原夏菜品质较好;凌晨采摘,且需专业检测,成本较高;运输距离远且需冷冻,交通运输成本较高。‎ ‎28.【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保护自然遗产而设立的,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申报成功的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生态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和陆地,水生,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社区发展的突出例证;③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④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梵净山,地处贵州省铜仁市,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2493米),是一块地质年龄超过10亿年的巨大非喀斯特山体。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有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如图)、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有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发育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有64种植物和38种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濒危或极危级别,如黔金丝猴、大鲵等。2018年7月2日,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简述梵净山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原因:① 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② 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③ 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 意义:① 增强了对梵净山景区的保护意识与责任感;② 提高了梵净山的知名度,提高了梵净山的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③ 梵净山的各种资源将得到充分的研究,利用及开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申遗的条件梵净山几乎全都满足。原因:“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2493米),是一块地质年龄超过10亿年的巨大非喀斯特山体。”满足条件①;从材料中“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有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如图)、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有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发育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满足条件③;“有64种植物和38种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濒危或极危级别,如黔金丝猴、大鲵等。”满足条件④。‎ 意义:从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知名度、经济效益、科研价值、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① 增强了对梵净山景区的保护意识与责任感;② 提高了梵净山的知名度,提高了梵净山的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③ 梵净山的各种资源将得到充分的研究,利用及开发。‎ ‎29.结合台湾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台湾,一个美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全国有三大著名的盐场,渤海沿岸长芦盐场,台湾岛西南沿海布袋盐场,海南岛西南部莺歌盐场。台湾有“东南盐库”之称,年产海盐四五十万吨。‎ 火烧寮,位于台湾的北部。乾隆年间来此地开垦的先民用茅草搭建房舍,曾因煮饭造成火灾,将全村烧为灰烬,后来人就为这里取名为“火烧寮”。这里年平均降雨量达五、六千毫米,不仅远超全台湾,也是亚洲最高。火烧寮位于基隆、台北、宜兰三县市交界处的平溪乡,火烧寮“见云就落雨”,一年中有两百天在下雨。号称“雨极”。‎ ‎(1)从气候、地形、原料、市场需求方面,分析布袋盐场在西南沿海的区位条件。‎ ‎(2)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方面,分析火烧寮一年四季多雨的原因。‎ ‎【答案】(1)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阳光充足。纬度低,温度高,蒸发旺盛。地势平坦,便于晒盐。靠近海洋,原料丰富。西部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 ‎(2)夏季东南风,从海洋来,带来大量的水汽。受地形阻挡,被迫抬升,成地形雨。夏秋季台风带来降水。台湾暖流增湿。‎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台湾中部和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气候方面:布袋盐场是热带季风气候,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阳光充足。纬度低,温度高,蒸发旺盛。地形方面:地势平坦,便于晒盐。原料方面:靠近海洋,原料丰富。西部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 ‎(2)夏季东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受地形阻挡,被迫抬升,形成地形雨。夏秋季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台湾暖流流经沿岸,起到增湿作用。冬季来自陆地的西北季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风,而该地在台湾岛的东北部,东北风经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