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吉林省重点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吉林省重点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解析版)

吉林省重点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一、选择题 下图为俄罗斯两大主要河流的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两大河下游地区都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降水丰富 B. 地下冻土,河流凌汛 C. 纬度高,海水蒸发弱 D. 围海造田,海水养殖 ‎2. 叶尼塞河的含沙量大于鄂毕河,是因为叶尼塞河( )‎ A. 沿岸植被破坏严重 B. 干流的流程较长 C. 支流多,流速较快 D. 流域降水强度大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沼泽的成因主要考虑水的补给多而排泄困难。鄂毕河所处地区纬度高,注入北冰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秋末春初易发生凌汛,经常泛滥,地表易积水;其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此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使当地多沼泽。综上分析,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河流的含沙量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情况,植被覆盖状况,侵蚀作用强弱,流速快慢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落差大,水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河流泥沙含量较多;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起伏小,流速慢,沼泽广布,泥沙沉积,河流泥沙含量较少,C正确。叶尼塞河沿岸人口少,植被破坏不严重,两河流干流长度相差不大,流域降水强度相差不大,ABD错误。故选C。‎ 下表为世界两城市M城市和R城市气候统计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月 ‎4月 ‎7月 ‎10月 ‎12月 年平均 M城市 气温(°C)‎ ‎10.4‎ ‎13.2‎ ‎14. 9‎ ‎16.3‎ ‎11.4‎ ‎13.8‎ 降水(mm)‎ ‎116‎ ‎114‎ ‎0‎ ‎23‎ ‎108‎ ‎529‎ R城市 气温(°C)‎ ‎7. 1‎ ‎16. 1‎ ‎26‎ ‎17. 1‎ ‎6.7‎ ‎16.4‎ 降水(mm)‎ ‎113‎ ‎114‎ ‎120‎ ‎62‎ ‎111‎ ‎1 197‎ ‎3. M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A. 法国中部 B. 英国北部 ‎ C. 南非开普敦 D. 澳大利亚西南部 ‎4. R城市所在地区( )‎ A. 是世界主要的乳畜业产区 B. 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 C. 煤炭资源丰富且大量出口 D. 每年遭受飓风危害较大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据表格气候资料可知,M的气候特征介于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之间,因此其分布也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区。法国南部是地中海气候,中部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南界,其气候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英国北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非开普敦和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据此分析本题选A。‎ ‎【4题详解】‎ 从R城市的气温判断其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再结合冬季降水较多的特点判断,属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该地区每年都会受到飓风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灾害,据此分析本题选D。‎ 下图为我国某一地理要素区域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表示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 A. 太阳辐射量 B. 降水变率 ‎ C. 省区面积 D. 人口迁移 ‎6. 图中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在两个区域内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环境改善 B. 经济水平下降 C. 跨流域调水 D. 全球气候变暖 ‎7. 图中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在西北地区大幅增加的主要影响是( )‎ A. 沙漠退缩,绿洲扩大 B. 加剧水资源短缺 C.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 冰川大面积后退 ‎【答案】5. B 6. A 7.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理要素在我国西北地区增大90%以上,东部和南部地区变化较小。太阳辐射量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但在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递减,且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较小;西北地区的降水变率大于东部和南部地区,符合图示地理要素变化;省区面积一般不会增大或减小;近年来,东部地区人口迁移减少,西部地区有所增加,但也不可能升高90%。据此分析本题选B。‎ ‎【6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图中所表示的地理要素是降水变率,根据表格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两个减小区域均位于华北地区,该地区通过多年的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减轻,沙漠化得以控制,森林、草场得以恢复,植被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区域降水有所增加,且降水变率减小。据此分析本题选A。‎ ‎【7题详解】‎ 图中所表示的地理要素是降水变率,西北地区降水少,其降水变率大幅增加,导致西北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沙漠扩大,绿洲退缩,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据此分析本题选B。‎ 某日太阳直射地球某一纬线(赤道除外),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为O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切点O点( )‎ A 与直射点时差12小时 B. 纬度小于90°‎ C. 自转速度比北京快 D. 此时为6时 ‎9. O点与太阳直射点( )‎ A. 位于同一经线上 B. 距离2万千米 C. 互为对跖点 D. 纬度互为余角 ‎10. 若该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0°,则( )‎ A. O点位于70°S B.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C. 太阳直射10°N D.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答案】8. B 9. D 10. C ‎【解析】‎ ‎【8题详解】‎ O点的地方时可能是12时,也可能是0时,直射点为12时,所以两地时差为0或12小时;根据材料,太阳不直射赤道,O点的最大纬度小于90°;O点自转线速度比北京小,角速度相同。据此分析本题选B。‎ ‎【9题详解】‎ O点与太阳直射点一定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可能是同一经线,也可能是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但二者的连线不经过地心,所以二者不可能互为对跖点。二者之间的距离为1/4地球大圆长,长度约为1万千米。O点的纬度即是极昼或极夜岀现的纬度,该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为余角。据此分析本题选D。‎ ‎【10题详解】‎ 北京的纬度是40°N,正午太阳高度是60°时,通过计算可得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0°N,O点在地球上有两点,一是80°N,—是80°S。材料中无法得岀具体日期,故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据此分析本题选C。‎ 读我国春季时刻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甲地与乙地的气压差最可能是( )‎ A. 5百帕 B. 10百帕 C. 20百帕 D. 25百帕 ‎12. 此时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A. 气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13. 图示时刻( )‎ A. 河西走廊大风、沙尘暴天气 B. 青藏、云贵地区阴雨连绵 C. 江南地区出现大风降雪天气 D. 东北处于锋后的暴雪天气 ‎【答案】11. D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甲地位于两条等压线之间闭合等压线内部,所以其数值为1020〜1025或1030〜1035百帕之间,乙地位于1010百帕闭合等值线内部,其数值为1005〜1010百帕之间,因而两地之间的气压差为10〜20或20〜30百帕之间。据此分析本题选D。‎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北京正位于高压脊附近,受反气旋控制。此时冷锋已经远离北京,对北京的影响已经基本结束。据此分析本题选C。‎ ‎【13题详解】‎ 据图可知,河西走廊地区正处于冷锋过境时,且其等压线最为密集,因此形成大风天气。该地沙漠广布,植被覆盖率较低,在春季大风的作用下,易形成沙尘暴天气,A对;青藏、云贵地区处于冷锋锋前暖气团控制下,不可能阴雨连绵;江南地区处于冷锋锋前,较为晴朗,此时为春季,不可能出现大风降雪天气;东北处于冷锋锋后较远区域,气压较高,一般天气晴朗,此时为春季,很难出现暴雪天气。据此分析本题选A。‎ 读某岛屿地理位置及S、N两地的降水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岛屿( )‎ A. 冬季中部形成高压中心 B. 山顶有永久性冰雪 C. 南部年平均气温高于北部 D. 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15. 图中N、S两地降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S地距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B. N地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影响,降水稀少 C. S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 N地受副高和东北信风控制,气候干燥 ‎【答案】14. D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该岛位于纬度较低的18°附近,依据气温11-1月较高,-8月份较低的6分布特点可知,该岛位于南半球的热带地区。12月至次年4月降水丰富, 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而6〜8月份则受西北风的影响,降水较少。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且总降水量大约在1000-1500mm,因此判断该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图中山地的海拔较低,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比并不强烈,冬季中部难以形成明显的高压中心,该岛南部年平均气温低于北部,该岛位于热带地区且山体海拔不高,山顶不可能有冰雪。据此分析本题选D。‎ ‎【15题详解】‎ 结合上题及图示的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岛位于南太平洋中,S地距赤道较远,N地沿岸没有寒流流经。S地受南半球东南信风的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而N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东北信风是北半球的信风带,不影响图示岛屿。据此分析本题选C。‎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对废水进行收集、循环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芦苇的主要作用是( )‎ A. 调节气候 B. 美化环境 C. 处理污水 D. 截留雨水 ‎17. 图示循环系统对城市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A. 减少下渗 B. 增加水汽输送 C. 增加降水 D. 减少地表径流 ‎18. 图示循环系统对城市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节约用水 C. 防治大气污染 D. 减轻内涝 ‎【答案】16. C 17. A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据图所示,收集的污水通过芦苇床进入过滤材料层后,经过多层处理进入用户,可见,芦苇的作用是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以便使废水能够得以再利用,据此分析本题选C。‎ ‎【17题详解】‎ 据图所知,该系统是收集废水,利用芦苇床对污水进行景观化处理的过程,经过处理的水被抽出进行再利用,使排放的废水较少或不能渗入地下,减少废水下渗,据此分析本题选A。‎ ‎【18题详解】‎ 城市的废水通过净化处理再利用,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城市用水;图示系统主要利用芦苇床净化污水,并没有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图示系统是对废水的收集、处理再利用系统,并不是大气治理装置,故不能治理大气污染,C错;图示系统只是对废水的收集及循环利用,并没有对城市的排水系统改进,故对城市内涝问题改善意义不大,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B。‎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形及地表岩层分布情况示意图,该地的地下岩层也均成层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示地区( )‎ A. 山脉大体上呈南北走向 B. a处受外力堆积作用明显 C. b处可以开采到地下水 D. c处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 ‎20. 若a和e两地自然植被类型不同,则d名山最可能是( )‎ A. 长白山 B. 华山 C. 泰山 D. 黄山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山脉大体上呈东西走向;根据地表岩层的新老关系,a处为老岩层,受外力侵蚀后出现在地表,b处岩层中心新,地貌表现为山地,故b为向斜山,地下可储存地下水;c处受外力侵蚀形成背斜谷。据此分析本题选C。‎ ‎【20题详解】‎ d—n处地形为陡崖,且d—e间缺失岩层3、4,所以n处存在断层构造,说明d山为断块山,题干条件“a 和e两地自然植被类型不同”,说明图示山地位于自然带的分界线上。华山位于秦岭山脉且为断块山。长白山、泰山和黄山的南北两侧山麓自然带是相同的,位于据此分析本题选B。‎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某水平方向上的植被和气温、降水变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若图示某一端点的植被是荒漠,则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 A. 非洲西部 B. 南美西部 C. 欧洲西部 D. 北美西部 ‎22. 图中M处的植被最可能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热带草原植被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21. D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植被左侧起点处气温在一10°以下,说明该地位于寒带地区;右侧降水在100 mm以下,年均温高,该地为热带沙漠,非洲和南美洲均不具备这样条件;欧洲西岸的南部没有荒漠分布。北美西部,最北部位于北冰洋沿岸,南部的美国西南为热带荒漠,据此分析本题选D。‎ ‎22题详解】‎ 图中自左向右,太阳辐射、气温逐渐升高,而降水逐渐增加到最后急剧减少。依据气温和降水判断,结合上题结论,在北美西部地区,其最右侧的植被应该是热带荒漠,热带荒漠向高纬方向的自然带变化依次是荒漠一硬叶林一落叶林一混交林一针叶林一苔原,据此分析M处应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选B。‎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山脉呈东西走向贯穿我国新疆中部地区,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下图为 天山西段地区等高线的分布图(左图)及伊犁河(左图中甲河)下游辫状水系景观图(右图)。‎ ‎(1)分析图中甲河谷地降水较为丰富的原因。‎ ‎(2)天山北坡和南坡的自然带差异较大,简述南北坡自然植被的差异及成因。‎ ‎(3)简要说明伊犁河下游辫状水系的形成过程。‎ ‎【答案】(1)伊犁河谷地位于中纬西风带,且谷地开口向西敞开,西风从大西洋带来丰富的水汽,进入河谷,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 ‎(2)北坡降水较为丰富,自然带较复杂,有大面积森林分布;南坡为背风坡,气候干旱,自然带较少,以荒漠和草原为主。‎ ‎(3)伊犁河谷地降水丰富,当洪峰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时,流速减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浅滩(洪积扇)及多条河道;再来洪水时,在原有的浅滩上又形成新的堆积,或侵蚀形成新的河道,如此反复,便形成了辫状水系。‎ ‎【解析】‎ ‎【详解】(1)该河谷地降水较为丰富与该地所处的风带及地形有关。根据图示可知,甲河谷地为伊犁河谷地,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该地位于中纬西风带,且谷地开口向西敞开,谷口走向与所处西风带走向一致,西风从大西洋带来丰富的水汽,沿谷口进入河谷并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使得该地降水较为丰富。‎ ‎(2)天山北坡和南坡的自然带差异主要表现在北坡自然带多且有大面积森林,南坡多荒漠。南北坡自然植被的差异主要与两坡降水条件不同有关。北坡面向西部有豁口,西风可以深入内地,形成地形雨,由于降水较为较为丰富,自然带较复杂,且在海拔2000米处有大面积森林分布;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自然带较少,以荒漠和草原为主。‎ ‎(3)辫状水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降水及地形、河道条件。伊犁河下游河谷地区降水丰富,河谷径流量大,携带物多。在流经山前倾斜平原时,流速减慢,携带物或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浅滩及多条河道;再次遭遇洪水时,再次在原有的浅滩上又形成新的堆积,或侵蚀形成新的河道,长期反复,便形成了伊犁河下游的辫状水系。‎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第三大经济体,农业人口占55%以上,长绒棉和稻米产量居非洲首位。当前,我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埃方“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战略高度 契合,双方共建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吸引近百家企业入驻,成为两国投资合作的示范平台,我国有一些纺织企业入驻园区。下图为埃及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明制约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针对此为经贸区建设建言献策。 ‎ ‎(2)分析我国与埃及共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主要原因。‎ ‎(3)指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对我国纺织企业投资办厂的吸引力。‎ ‎(4)简述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给埃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1)限制条件:苏伊士运河区地处副热带地区,为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建议:节约用水;适度开采地下水;实施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研发节水技术,规划布局节水产业;海水淡化等。‎ ‎(2)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国内产业升级,需要将过剩产能向外转移。埃及: 利用苏伊士运河这一全球性交通要道的优势,实施“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战略,吸引外资,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3)埃及盛产长绒棉,原料丰富,品质好;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土地面积大,地价低;靠近欧洲、中东等市场, 运费成本低;海运便利;能源供应充足等。‎ ‎(4)积极:促进埃及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产业多元化和升级,增加税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消极:对埃及本国相同产业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合作区工程建设会破坏埃及当地的生态环境等。‎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苏伊士运河区地处副热带地区,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对此经贸区建设应立足缺水实际,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入手,开源方面主要是:适度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节流方面:节约用水;实施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研发节水技术,规划布局节水产业等。‎ ‎(2)我国与埃及共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互利共赢的,对于我国,主要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产能转移,为国内产业升级做铺垫。对于埃及,则可利用运河优势,实施“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战略,引进外资,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3)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对我国纺织企业投资办厂的吸引力主要集中在原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埃及长绒棉量大质优,可以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纺织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埃及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这里地域广,地价低,节约建设成本;靠近欧洲、中东等市场,运输距离短,运费成本低;利用苏伊士运河,海运便利;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4)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给埃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方面主要是经济方面,如促进苏伊士运河优势功能转化,促进产业多元化和升级,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等。消极方面主要是对埃及同行产业有冲击,并对埃及经贸区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等。‎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从18°S一直延伸到57°S,国土南北长4352千米,东西最窄96.8千米、最宽362.3千米,堪称世界上领土最狭长的国家。下图为智利和 邻国的局部地区示意图。‎ ‎(1)说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2)分析智利北部热带沙漠气候一直向北延伸直逼赤道附近的原因。‎ ‎(3)推测智利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简述智利最南端风急浪高的原因。‎ ‎【答案】(1)圣地亚哥位于山地地区,海拔高,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温和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2)高大安第斯山脉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难以向东扩展;加之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向北延伸。 ‎ ‎(3)南北跨纬度广,具有热带到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山地垂直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有绵长的海岸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等。‎ ‎(4)处于盛行西风带上,海洋面对风力阻挡小,风力强劲;自西向东的洋流遇到陆地的阻挡形成巨浪。‎ ‎【解析】‎ ‎【详解】(1)根据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所在地的位置可以分析得出,该地海拔高且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但因海拔较高,呈现出温和干燥的特点;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呈现出温和多雨的特点。‎ ‎(2)某地某种气候延展方向往往与大气环流及地形等条件有关。智利北部的东侧为南北走向的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该山脉使得北部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智利北部的的西侧海域有强大的由南向北流动的秘鲁寒流,该寒流对沿岸区域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得热带沙漠一直向北延伸直逼赤道附近。‎ ‎(3)智利海洋及陆上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这与该地纬度广及地形复杂、海岸线长有关。智利临海且是世界上最为南北狭长的国家之一,南北跨度大,具有多种热量带,气候类型多,生物资源丰富;山地高差大,水热组合多样,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海岸线绵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等。‎ ‎(4)智利最南端风急浪高是因为智利最南端处于盛行西风带上,海洋面摩擦力小,对风力阻挡小,海上风力强劲;强大的西风漂流呈现自西向东的流向,遇陆地阻挡形成巨浪。‎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