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素能三 三类统计图的判读(46张)
素能三 三类统计图的判读 复习备考目标 学业水平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命题调研报告 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合格考+等级考 常与地理数据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统计图作为地理试题的背景载体,以其形式多变和信息量丰富而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的突出特色 [ 典题领悟 ] 【典例 1 】 (2018· 全国卷 Ⅰ , 4 ~ 5)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 ( 半年以上 ) 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 (1) ~ (2) 题。 ( 1)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 A .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 .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 .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 .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 2) 该直辖市是 ( ) A .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 上海市 D. 重庆市 类型一 平面直角坐标图与多维坐标图 解析 第 (1) 题,根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 ( 半年以上 ) 的人口。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且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 A 错误;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额缩小,常住人口增长快于户籍人口,说明务工人员净流出量减少,由此推知当地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C 正确;根据图示信息,不能判断当地老年人口比例变化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 、 D 错误。故选 C 。第 (2) 题,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北京、天津、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人口迁入地区,重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人口迁出地区, D 正确。故选 D 。 答案 (1)C (2)D 综合思维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并从人口迁移的类型和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要素的比较中判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区域认知 结合具体区域,分析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特点的差异 人地协调观 关注环境承载力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基本要求 【典例 2 】 读淮河流域连续一周的天气情况统计图, 回答 (1) ~ (2) 题。 ( 1) 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A . 受到单一气团控制 B . 有冷锋过境 C . 有暖锋过境 D . 受到反气旋控制 ( 2) 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 .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 . 周三河流水位最高 D . 周三、周四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解析 第 (1) 题,周一至周日气温上升,且经历一次降水过程,应为暖锋过境, C 对;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单调,气温变化小, A 错;冷锋过境,气温会下降, B 错;反气旋为下沉气流不能形成降水, D 错。第 (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先减小再增大, A 错;天气为晴天 — 多云 — 阴雨 — 多云 — 晴天,空气的湿度先增大再减小, B 错;降水转化为河流流量要有一个积累过程,周五前后可能河流流量最大、水位最高, C 错;周三、周四为阴雨天气,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差小, D 对。 答案 (1)C (2)D 综合思维 根据天气变化的过程,描述天气特征,并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 区域认知 淮河流域的天气状况 地理实践力 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天气状况 [ 素能方略 ] 坐标图的判读步骤 步骤 说明 读图名、看图示 通过图名了解坐标图反映的内容,通过看图示确定坐标图是二维 ( 平面直角 ) 、三维还是多维图,是柱状图还是曲线图 读坐标轴、图例 通过坐标轴、图例正确判断并理解坐标图所反映的地理事象,思考坐标图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多个坐标轴的时候,注意各坐标轴刻度值的差异,防止读数据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对多幅坐标图进行比较时,注意各图中表示同一地理要素坐标轴的单位差异,不能简单地依据高矮或长短判断数值的大小;明确坐标轴表示的是绝对数量,还是构成比例 读数据 一要读准大小,关注起点、终点、转折点、峰值;二要注意数据变化趋势 分析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准确把握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思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用文字概括联系和规律,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综合分析数据趋向、原因 在分析坐标图时,对地理事象及其变化过程和峰值 ( 最大值 ) 、谷值 ( 最小值 ) 及峰谷的变化特点,要充分联系相关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和蕴含的地理规律 [ 培优演练 ] 1. (2019· 长沙市二模 ) 下渗率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地表的水量,常用 mm/h 计。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地表时的最大下渗率,叫 “ 下渗容量 ” ,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下渗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在同一区域中,图 1 四个时间点中降雨累积损失量最大的是 ( ) A.t 1 B.t 2 C.t 3 D.t 4 (2)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表中下渗容量最大的是 ( ) A. 草地 B. 水泥路面 C . 裸地 D. 沥青路面 (3) 若降水量相同,与图 2 中 ① 至 ④ 符合的是 ( ) A. 草地、裸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 B. 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 C. 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草地、裸地 D. 混凝土方砖、裸地、沥青路面、草地 解析 第 (1) 题,在同一区域中,降雨时间越长,降雨累积损失量越大,故 t 4 时最大。第 (2) 题,草地的下渗率最大,其下渗容量也最大。第 (3) 题,若降水量相同,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对雨水的截留、下渗依次减弱,因此 B 项正确。 答案 (1)D (2)A (3)B 2. (2019· 江苏地理, 13 ~ 14) 下图为 “ 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 PM2.5 和 SO 2 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 。 读图回答 (1) ~ (2) 题。 ( 1) 两地区的城市大气 PM2.5 浓度一般在 10 时以后下降 , 其 主要原因是 ( ) A . 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 . 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 . 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 . 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 2) 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 SO 2 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 . 能源结构 B. 人口密度 C . 资源条件 D. 出行方式 解析 第 (1) 题,夜间城市人口大多进入睡眠状态,户外活动最少,但 PM2.5 浓度仍然较高,说明户外活动减少对污染物沉降没有明显影响, A 错误;城市降水日变化不明显, 10 时以后降水增多的情况不确定, B 错误; 10 时以后由于城市受太阳辐射影响增大,加上人为原因排热增加,气温上升迅速,热岛效应增强,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C 正确;白天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夜间 PM2.5 浓度并不比白天低,说明 PM2.5 浓度与车流量无直接关系, D 错误。第 (2) 题,东北地区重工业比重大,加上冬季取暖,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大, SO 2 排放量大;华东地区轻工业占比高,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较东北少, SO 2 排放量较小, A 正确。东北地区人口密度比华东地区低,但 SO 2 浓度高, B 错误;华东地区资源贫乏,所需要的能源、原料多从外地调入,但大气 SO 2 浓度相对较高,故大气 SO 2 浓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无关, C 错误;两区域人们的出行方式相似, D 错误。 答案 (1)C (2)A [ 典题领悟 ] 【典例 3 】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 “ 招工难 ”“ 用工荒 ” 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读图,完成 (1) ~ (2) 题。 ( 1) 上图反映了四个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其中受 “ 用工荒 ” 影响最小的是 ( ) A . ① B. ② C . ③ D. ④ ( 2) 东部沿海地区 “ 用工荒 ” 产生的原因是 ( ) A . 东部沿海地区工人劳动强度过大 B .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C . 东部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上升 D . 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特征 类型二 三角坐标图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以看出 ① 劳动力占 20% ,但技术所占比重最大,约为 70% ,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 劳动力占 10% 左右,是四个工业部门中劳动力占比最小的; ③ 劳动力占 62% 左右,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 劳动力和市场占比都是 42% 左右。比较四个工业部门中劳动力占比大小可判定受 “ 用工荒 ” 影响最小的是 ② 。第 (2) 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 “ 用工荒 ” 直接反映了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的劳动力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受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同时东部地区生活成本上升也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迁移。 答案 (1)B (2)C 人地协调观 东、中、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综合思维 由比重判断产业类型,深层次思考经济的发展影响就业 区域认知 东、中、西地区经济状况及发展速度 地理实践力 运用人口迁移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 素能方略 ] 1. 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 1)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的数据只表示一种相对量 (%) ,不表示绝对量。所以,据此图读出的数据只是一种相对的比例关系,不是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 ( 2) 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不能随意增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例的总和为 100% ,而不能小于或大于 100% 。 ( 3) 三个坐标轴上所标数值由低到高的方向一致,即某一要素的数据变化是向右增大,则其他两个要素的数据变化也是向右增大。 2. 箭头指向法判读三角坐标图 第一 步: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下图。 第二步:过图中标出的点甲,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第三步: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如上图所示甲点: (a : 20% , b : 40% , c : 40%) [ 培优演练 ] 1. (2019· 江西南昌二模 ) 实施了 35 年的 “ 独生子女政策 ” ,在 2016 年 1 月 1 日正式结束,开始全面实行二孩政策。截止 2015 年底,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中, 0 ~ 14 岁比重为 17.8% , 15 ~ 64 岁 ( 劳动力 ) 比重为 71% , 65 岁以上比重为 11.2% 。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上图各点中能正确表示 2015 年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安徽长期的一孩政策 ( ) A. 加速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B. 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C. 提高了少儿抚养比重 D. 使得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3) 安徽省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最先影响劳动力人口的 ( ) A. 性别构成 B. 职业构成 C. 素质高低 D. 年龄结构 解析 第 (1) 题,根据材料,到 2015 年底,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中, 0 ~ 14 岁比重为 17.8% , 15 ~ 64 岁 ( 劳动力 ) 比重为 71% , 65 岁以上比重为 11.2% 。根据三角坐标图,图中各点能正确表示 2015 年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① 。 ② 劳动力人口约 25% 。 ③ 0 ~ 14 岁人口约 55% 。 ④ 0 ~ 14 岁人口约 30% 。第 (2) 题,安徽长期的一孩政策,加速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0 ~ 14 岁人口比重减少,降低了少儿抚养比重,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 ,人口总数继续增长。第 (3) 题,安徽省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人口出生率增加,儿童比重增加,促使相关产业发展,最先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新增人口短期内不能影响劳动力性别构成,不能很快影响素质高低,不能改变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 (1)A (2)A (3)B 2. (2019· 武汉市二模 ) 读图,回答 (1) ~ (2) 题。 ( 1) 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国家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c 国第三产业占 50% 左右 ② a 、 b 属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 ③ c 对应发达国家的 产业结构 ④ 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 结 构 可能是 a 、 b 、 c A .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2) 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 ( 市场、动力和原料 ) 的比重,则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① a— 炼铝厂 b— 糕点厂 c— 棉纺厂 ② a— 水果罐头厂 b— 电子装配厂 c— 印刷厂 ③ a— 制糖厂 b— 炼铜厂 c— 家具 厂 ④ a— 有色金属冶炼厂 b— 面包厂 c— 水产品加工厂 A . ① B. ② C . ③ D. ④ 解析 第 (1) 题,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国家产业结构, c 国第三产业占 50% 左右, ① 对。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大, a 、 b 两国第三产业只占 20% ,比重小, ② 错。 c 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小,第三产业比重大,对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 ③ 对。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 b 、 a 、 c , ④ 错。故选 C 。第 (2) 题,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则 a 原料占比最大,是原料导向型工业; b 动力占比最大,是动力导向型工业; c 市场占比最大,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棉纺厂、电子装配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炼铝厂、炼铜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糕点厂、印刷厂、面包厂、家具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水果罐头厂、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是原料导向型工业。故选 C 。 答案 (1)C ( 2)C [ 典题领悟 ] 【典例 4 】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类型三 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1) 甲和土地利用类型 I 、 Ⅱ 分别为 ( ) A. 新,耕地、 牧草地 B . 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川,交通运输用地、 牧草地 D . 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 内蒙古 ( ) A.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 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 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重 D. 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 . 读图名看图例确定主题 “ 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 。 2 . 看图例读数据析变化找联系 解析 第 (1) 题,内蒙古草场广阔,根据图中内蒙古 Ⅱ 用地类型比重最大,可推测 Ⅱ 为牧草地;贵州 Ⅰ 用地类型比重较大,仅小于林地,可推测 Ⅰ 为耕地;甲省级行政区牧草地和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大,应是新疆。第 (2) 题,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受降水量分布不均影响,内蒙古的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内蒙古虽然地势平坦,但水资源不足,荒漠化严重,不适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内蒙古比贵州面积大,内蒙古的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多。 答案 (1)A (2)B 人地协调观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综合思维 据各省区地理环境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类型 区域认知 三省区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实践力 据各省区自然特征设计土地利用 [ 素能方略 ] 1. 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1) 看图例,读数据:结合图例,对应结构图中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图中数值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比,图示柱状 ( 扇形 ) 体中各个构成项目的含义。 (2) 看数值,定范围:观察不同地理事物的数值大小、比例高低,特别注意每种地理事物的范围 ( 即归纳出各地理事物的构成特点 ) 。 (3) 看变化,找联系:对比观察柱状、扇状、曲线等数据载体的变化特征,分析相互之间的联系,应主要把握: ① 地理数据随坐标的变化特征; ② 不同图示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 2 . 测量法判读柱状结构图 柱状结构 图中某地理要素的占比,可以通过坐标进行估算,但有时估算不能准确说明问题,还需要进行精确测量计算。例如,典例 4 中内蒙古林地的占比,在同一幅图上 ( 参见下图 ) 测出结构图总长为 X cm ,林地长度为 Y cm ,这样我们可以算出更加准确的比重: Y÷X × 100% 。 [ 培优演练 ] 1. (2019· 成都二模 )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 ( 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 ) 海拔 1 200 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 ( 树木距 1.3 m 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 ) 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 2 368 mm ,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 100 mm 左右, 据此完成 (1) ~ (2) 题 。 (1) 海拔 1 600 ~ 2 000 m 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热量 B. 降水 C. 土壤水分 D. 地势起伏 (2) 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 的 最 可能是 ( ) A. 东南坡海拔 1 400 米处 B. 西北坡海拔 1 600 米处 C. 西北坡海拔 1 200 米处 D. 东南坡海拔 1 900 米处 解析 第 (1) 题,由图示可知,海拔 1 600 ~ 2 000 m 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第 (2) 题,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 1 600 米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 答案 (1)C (2)B 2. (2019· 深圳重点中学联考 )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占比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 1) 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 . 气候 B. 国土面积 C . 土壤肥力 D. 水资源数量 ( 2) 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 ( ) ① 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② 围湖造田 ③ 保护野生动植物 ④ 推广生态农业 A .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② ③④ 解析 第 (1) 题,巴西地处热带,雨林面积广,生态承载力高;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生态承载力低。第 (2) 题,根据材料分析,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包括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围湖造田会降低生态承载力。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广生态农业,能提高吸收二氧化碳能力。 答案 (1)A (2)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