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

牡一中2017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2018年5月21日,中国探月工程世界首颗绕地月L2点(如图)运行的通信卫星“鹊桥”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完成问题。‎ ‎ ‎ 可能干扰“鹊桥”号设备正常运行的太空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于 A. 小行星带 B. 太阳外部圈层 C. 星际空间 D. 太阳内部圈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太阳活动指太阳外部大气活动的不稳定性。可能干扰“鹊桥”号设备正常运行的太空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于太阳外部圈层的太阳活动。‎ ‎【详解】可能干扰“鹊桥”号设备正常运行的太空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于太阳外部圈层的太阳活动,B对,D错。小行星带不能发射高能带电粒子流,A错。太阳系中的太空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太阳,C错。‎ 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 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去年面积与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之比为 A. 小于1/2 B. 大于1/2小于2/3 C. 等于2/3 D. 大于2/3‎ ‎3. 1月1日,与三亚相比,海口 A. 白昼时间更长 B. 正午太阳更低 C. 日出方位偏北 D. 正午时刻更晚 ‎【答案】2. A 3. B ‎【解析】‎ ‎【分析】‎ 根据日期分界线有国际日期分界线和0时经线的规律进行分析,0时经线向东到国际日期分界线为新的一天。‎ ‎【2题详解】‎ 由图中经度分析,1月1日,当海口约东经110度正午时,0时经线位于西经70度,地球上去年面积是西经70度向西到180度约占110度经度,新年的区域约占经度250度,所以地球上去年面积与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之比小于1/2,A项正确。‎ ‎【3题详解】‎ ‎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自南向北昼长变短,所以与三亚相比,海口白昼时间更短;日出方位偏南;正午太阳更低;故B项正确,AC项错误。因海口经度位置偏东,正午时刻更早,D项错误。‎ ‎【点睛】根据两个日期分界线的特征,0时经线的东侧到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其它地区为旧的一天。‎ 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4.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 北纬45°附近 B. 北纬20°附近 C. 南纬45°附近 D. 南纬20°附近 ‎5.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河流右岸 B. 河流自东向西流 C. 遮蔽区最大在1月 D. 遮蔽区最大在7月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阳光从北面照射过来,说明一年中太阳始终位于北部天空,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南纬45°附近,C对。A、B、D错。‎ ‎【5题详解】‎ 结合上题,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侵蚀,右岸沉积。甲为河流左岸,A错。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结合南岸、北岸位置,河流自东向西流,B对。遮蔽区最大在6月,C、D错。‎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下列问题。‎ ‎6.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 A. 背斜谷 B. 地堑谷 C. 向斜谷 D. 断层谷 ‎7. 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侧,光照较强 B. ②侧,热量较多 C. ①侧,蒸发较弱 D. ②侧,降水较多 ‎【答案】6. D 7. C ‎【解析】‎ ‎【6题详解】‎ 图示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从成因看,该河谷为断层谷,是断层处岩石破碎,被外力侵蚀形成,D对。背斜谷、向斜谷属于褶皱构造,A、C错。地堑谷岩层相对于两侧下沉,C错。‎ ‎【7题详解】‎ 水分条件好,植被茂盛。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降水少,D错。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是①侧,位于阴坡,气温低,光照少,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C对,A错。②侧位于阳坡,热量较多,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B错。‎ ‎【点睛】从成因看,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该河谷为断层谷,是断层处岩石破碎,被外力侵蚀形成。水分条件好,植被茂盛。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是①侧,位于阴坡,气温低,光照少,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 下列岩石与含盐层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 板岩 砂岩 B. 花岗岩 砾岩 C. 石灰岩 页岩 D. 玄武岩 石英岩 ‎9. 推断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 A. 沉积作用 水平挤压 盐层流动 外力侵蚀 B. 沉积作用 外力侵蚀 水平挤压 盐层流动 C. 沉积作用 水平挤压 外力侵蚀 盐层流动 D. 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盐层流动 ‎【答案】8. C 9. C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图中含盐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应是沉积岩。岩石与含盐层岩石成因相同的是石灰岩、页岩,都是沉积岩,C对。板岩、石英岩是变质岩,A、D错。花岗岩是岩浆岩,B错。‎ ‎【9题详解】‎ 结合形成示意图,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先是沉积作用,含盐物质形成沉积岩层,再受外力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地势抬高,受外力侵蚀,含盐岩层出露地表。盐层流动,形成盐丘,C对。A、B、D错。‎ 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温,年降水量资料,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0. 铁路干线从①到④的所见的地理景观,体现了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11. 图中③④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洪涝 B. 地震 C. 沙尘暴 D. 干旱 ‎【答案】10. A 11. A ‎【解析】‎ 铁路干线从①到④的1月气温随着距离增大逐渐升高,说明铁路线向南延伸,是南北向铁路。所见的地理景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结合1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③④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气温、降水曲线,铁路干线从①到④的1月气温随着距离增大逐渐升高,说明铁路线向南延伸,是南北向铁路。所见的地理景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对。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随着经度变化,B错。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变化,7普遍高温,说明没有海拔差异影响,C错。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局地小范围特征,D错。‎ ‎【11题详解】‎ 结合1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③④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A对。地震与气温、降水因素无关,B错。位于南方湿润地区沙尘暴灾害少,C、D错。‎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该山地北坡属于 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阳坡和迎风坡 D. 阴坡和迎风坡 ‎13. 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高山针叶林 D. 高寒荒漠 ‎【答案】12. B 13. D ‎【解析】‎ 题目通过等温线、雪线与等高线的分布,考查坡向对地域垂直分异的影响。‎ ‎【12题详解】‎ 由图中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分析,北坡与南坡相比,等温线海拔偏低,热量条件较差,故为阴坡;北坡雪线海拔偏高,同海拔降雪量小于南坡,为背风坡;故B项正确。‎ ‎【13题详解】‎ 图中①②间位于雪线以下,气温较低,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临近雪线的自然带为高寒荒漠,故D项正确。‎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14.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 B. 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 C. 与古代相比,荒漠化面积扩大 D. 气候干旱是目前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 ‎15. 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粮食生产 B. 修整梯田,防止水土流失 C. 加快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大力建设水电站 D. 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答案】14. C 15. D ‎【解析】‎ 考点定位:区域可持续发展 ‎【14题详解】‎ 根据经纬网可知,图示地区是塔里木盆地,季节性河流应属于河流下游河段,所示图示地区河流自南问北流,地势应该是南高北低,A错误;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流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B错误该地区城市主要是沿河分布在沙漠边缘地区,图中古城遗址位于现代沙漠内部,说明与古代相比,荒漠化面积扩大,C正确;气候干旱是荒漠化的原因,但最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该地区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发展粮食生产需要灌溉,会加剧水资源短缺,A错误;该地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的绿洲地区,地形平坦,不适合发展梯田,且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水士流失而是土地荒漠化,B错误;;合理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C错误;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D正确,故选D。‎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16.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 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 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B. 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 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涵养水源,③对。能降解水中有毒物质,有净化水质功能,②对。湿地不能体现防风固沙功能,①错。设计湿地位于水池中,没有塑造地貌功能,④错。B对,A、C、D错。‎ ‎【17题详解】‎ 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检测到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A对。出水口流速明显加快,B错。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出水口的排水量增加,C错。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D错。‎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18. 该流域新垦区 A. 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 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 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19. 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A. 面状与点状 B. 线状与岛状 C. 点状与岛状 D. 点状与面状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图例,该流域新垦区,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主要位于河流沿岸,A错。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有相似性,B错。新垦区主要位于河流沿岸,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对。与非农垦区相对独立,水源等方面又有密切联系,D错。‎ ‎【19题详解】‎ 图中行政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是点状,新垦区的面积大,农田为主表现为面状。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点状与面状,D对,A 错。交通线路表现为线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B、C错。‎ ‎【点睛】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有相似性。新垦区主要位于河流沿岸,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巢湖水系之水从南、西、北三面汇入湖内,然后在巢湖市裕溪河水闸出湖,并经裕溪河东南流至裕溪口注入长江。1962年之前,当长江水位高于巢湖时,江水一般经裕溪河倒灌入湖,或经裕溪河—西河—兆河进入巢湖。1962年巢湖节制闸建成,1967年裕溪河节制闸建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 巢湖闸与裕溪闸的共同作用是 A. 阻咸、灌溉 B. 蓄水、发电 C. 防凌、航运 D. 防洪、拦沙 ‎21. 巢湖闸与裕溪闸建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 诱发地质灾害 B. 长江鱼类洄游受阻 C. 造成土壤盐渍化 D. 增加移民数量 ‎22. M区域为一农田纵横的洼地,中部深河槽贯穿,周围堤坝围绕。该区域的首要功能是 A. 保护野生动物 B. 保护文物古迹 C. 滞蓄洪水 D. 商品粮生产 ‎【答案】20. D 21. B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巢湖水在巢湖市裕溪河水闸出湖,并经裕溪河东南流至裕溪口注入长江。巢湖闸能够控制巢湖水系的水进入长江。当长江水位高于巢湖时,江水一般经裕溪河倒灌入湖,或经裕溪河—西河—兆河进入巢湖。裕溪闸能控制长江洪水进入巢湖。巢湖闸与裕溪闸的共同作用是防洪、拦沙作用,D对。没有咸水来源,水源充足,灌溉不是主要作用,A错。平原地区,发电不是主要功能,B错。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不需要防凌,C错。‎ ‎【21题详解】‎ 巢湖闸与裕溪闸建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水坝建设,导致长江鱼类洄游受阻,B对。位于板块内部,建坝不会诱发地质灾害,A错。土壤盐渍化主在位于北方缺水地区,C错。目前移民主要原因是经济,建坝对增加移民数量影响不大,D错。‎ ‎【22题详解】‎ 结合右图,M区域为一农田纵横的洼地,中部深河槽贯穿,周围堤坝围绕。该区域应是行洪区,首要功能是滞蓄洪水,C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文物古迹、商品粮生产,周围不需要堤坝围绕,不是洼地区域主要功能,A、B、D错。‎ 印度西南部克拉拉邦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这里大多数时间河流流速平缓。在某些时段,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待到河水暴涨,又会逼退海水,形成咸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回水区”。下图为克拉拉邦局部地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3. 监测该地区“回水区”面积变化最主要的技术是 A. GPS、 RS B. RS、GIS C. GIS、 GPS D. RS、数字地球 ‎24. 该地区“回水区”面积最大的季节及回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季   洋流、西南风 B. 冬季洋流、东北风 C. 夏季   地形、西南风 D. 冬季地形、西南风 ‎【答案】23. B 24. BC ‎【解析】‎ RS主要功能是监测,获取遥感图像信息,GIS主要功能是对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回水区”指咸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区域,该地区“回水区”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面积最大的季节应是夏季河水暴涨时期,冬季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时期。‎ ‎【23题详解】‎ 监测该地区“回水区”面积变化最主要的技术是RS、GIS,RS主要功能是监测,获取遥感图像信息,GIS主要功能是对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处理,B对。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C错。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 ‎【24题详解】‎ 在某些时段,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待到河水暴涨,又会逼退海水,形成咸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回水区”。该地区“回水区”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面积最大的季节应是河水暴涨时期,即夏季。回水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地形阻挡,位于西南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C对。夏季洋流不是逼退海水原因,A错。冬季该地位于东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河流水量小,受洋流影响,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B对,D错。‎ 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l~25日的天气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25. 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 B. 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 C. 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 D. 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 ‎26. 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B.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C. 雪过天晴,天气转好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答案】25. B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该地位于浙江,1月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水汽快速上升过程中凝结,形成暴雪,B对。不是气压低,是暖湿气流被冷空气抬升形成,A错。干冷气流强烈下沉,水汽不会凝结,形成降水,C错。冷空气在下面,暖空气强烈不能抬升干冷空气,D错。‎ ‎【26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主要直接原因。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D对。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气压上升,但不是风力减小的原因,A、B错。雪过天晴,天气转好,不是风力减小原因,C错。‎ 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岙山岛(面积5.4km2),其石油储备主要来源于中东、拉美和俄罗斯。下图为岙山岛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27. 按自然属性分岙山岛储备的资源属于 A. 生物资源 B. 后天性资源 C. 矿产资源 D. 非可再生资源 ‎28. 岙山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 周边地区原油产量大 B. 靠近深水良港,海运便利 C. 建设用地多,地价低 D. 地理位置隐秘,安全性高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岙山岛,按自然属性分,岙山岛储备的石油资源属于矿产资源,C对。不属于生物资源,A错。属于先天性资源,B错。非可再生资源是按可再生属性划分,D错。‎ ‎【28题详解】‎ 该地石油储备主要来源于中东、拉美和俄罗斯,通过海运方式运输。结合图例,岙山海域水深8-16米,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有利条件是靠近深水良港,海运便利,B对。进口石油为主,周边地区原油产量小,A错。建设用地少,基地应建设在海底,C错。地理位置位于沿海,安全性差,D错。‎ 读1912年4月中旬泰坦尼克号邮轮北大西洋航线试航示意图(下图),图中的实线箭头为航线,虚线箭头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9. 下列选项与实际相符的是 A. 邮轮航向与途中洋流方向基本一致 B. d洋流携冰山搬运至遇难海域 C. 遇难地点北部岛屿附近分布有渔场 D. 邮轮航行时顺风逆水 ‎30. 关于出发地点、预定终点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出发地点降雪多于预定终点 B. 出发地点和预定终点均位于地震带上 C. 出发地点和预定终点的气候类型不同 D. 气温年较差出发地点大于预定终点 ‎【答案】29. C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图中的实线箭头为航线,虚线箭头为洋流,选项与实际相符的是,邮轮航向与途中洋流方向基本相反,A错。d洋流是暖流,a洋流携冰山搬运至遇难海域,B错。遇难地点北部岛屿附近分布有渔场,纽芬兰渔场,C对。邮轮航行时逆风逆水,D错。‎ ‎【30题详解】‎ 出发地点在区域西部,预定终点北美五大湖区,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冬季出发地点受西风带影响,预定终点受五大湖影响,降雪量都很大,A错误。出发地点和预定终点均不在地震带上,B错误。出发地点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预定终点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不同,C正确。气温年较差出发地点小于预定终点,D错误。‎ ‎【点睛】图中的实线箭头为航线,虚线箭头为洋流,邮轮航向与途中洋流方向基本相反。遇难地点北部岛屿附近分布有渔场,纽芬兰渔场。出发地点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预定终点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许多诗句和歌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1.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反映的地理知识是 A. 台北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 B. 台北终年降水较多 C. 冬季风经海洋吹向台北,带来较多的降水 D. 台北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32.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对该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山在南半球,则“薄雾散”的山坡是南坡 B. 如果该山在北半球,则“白雪密”的山坡是北坡 C. 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D. 与“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答案】31. C 32. B ‎【解析】‎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反映的地理知识是冬季风经海洋吹向台北,带来较多的降水。在北半球,则“白雪密”的山坡是北坡,北坡是阴坡,气温低,雪不易融化。‎ ‎【31题详解】‎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反映的地理知识是冬季风经海洋吹向台北,带来较多的降水,C对。台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台北冬季降水较多,B错。台北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D错。‎ ‎【32题详解】‎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对该诗的理解正确的是如果该山在北半球,则“白雪密”的山坡是北坡,北坡是阴坡,气温低,雪不易融化,B对。如果该山在南半球,则“薄雾散”的山坡是北坡,南半球北坡是阳坡,A错。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所表达的意思是海拔高度差异,C、D错。‎ 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有利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波状云,波状云的出现往往表明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某日当风垂直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时形成了背风波(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3. 该日当地风向可能是( )‎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 ‎34. 图中形成波状云最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3. C 34. A ‎【解析】‎ ‎【33题详解】‎ 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某日当风垂直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时形成了背风波,图中指向标指示西南方向,背风波所在方向应是东北方向,也是山地背风坡所在方向,该日当地风向应与背风坡所在方向相反,可能是西南风,C对。A、B、D错。‎ ‎【34题详解】‎ 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有利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波状云,图中形成波状云最多的是 ①,风速大,且与山脊垂直,A对。②受山峰阻挡,风速较小,B错。③、④距山脊较远,与山脊不垂直,C、D错。‎ 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5. 下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 地球的自转运动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6. 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37. 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 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 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 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 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 ‎【答案】35. A 36. D 37. B ‎【解析】‎ ‎【35题详解】‎ 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有黄赤交角存在,才有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才有气压带的位置移动,A对。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地球的自转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影响,不是根本原因,B、C、D错。‎ ‎【36题详解】‎ 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赤道低压带向北移动幅度大,影响时间 长,D对。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A错。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是地球公转速度差异造成的,不是赤道低气压带在北半球时间长的原因,B、C错。‎ ‎【37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但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B对。A、C、D错。‎ ‎【点睛】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有黄赤交角存在,才有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才有气压带的位置移动。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赤道低压带向北移动幅度大,影响时间长。‎ 下图为德国煤炭巨头鲁尔集团将某煤矿地下采空区改造成抽水蓄能设施的示意图。该煤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用作储能设施的废弃煤矿。完成下列问题。‎ ‎38. 图示抽水蓄能站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地表生态环境 B.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 提高矿产开采效率 D. 促进矿产开发利用 ‎39. 我国西北矿区如果借鉴该模式,则需要调整的是 A. 缩小水库和蓄水池容量 B. 降低发电功率 C. 废除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D. 封闭露天水库 ‎【答案】38. B 39. D ‎【解析】‎ ‎【38题详解】‎ 通过示意图可以看出发电厂主要通过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板进行发电,而这两种新兴能源受天气条件影响比较大,具有不稳定性;发电厂发的电在满足正常需求且仍有剩余的前提下,为了避免浪费,用多余的电把封闭式蓄水池的水抽到高出的露天水库。在天气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板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高处露天水库通过下水(水力发电)进行发电保证正常的电力供应,显而易见抽水蓄能站建设的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故本题选C。‎ ‎【39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应该加大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力度;而当地能源需求量较少、剩余较多,为避免发生弃电现象,应该扩大水库和蓄水池容量以保证足够蓄电容量,相应的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也应该大幅度提高。但是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而且矿区粉尘多,为了保护水资源,应该采取封闭露天水库,故本题选D。‎ 下图为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0. 形成图中沙丘的地质作用是 A. 物理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风力沉积作用 D. 流水沉积作用 ‎41. 下列属于草方格沙障主要功能的是( )①降低风速,利于沙丘固定   ②截留水分减少蒸发,利于植被成活 ③提高植被覆盖率,美化环境④增强吸收地下水能力,增加降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2. 影响图中水泵房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①聚落  ②铁路  ③人工植被  ④河流  ⑤农业用地  ⑥草方格沙障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答案】40. C 41. A 42. B ‎【解析】‎ ‎【40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风力强劲, 风的沉积作用形成沙丘,故C正确。‎ ‎【41题详解】‎ 西北干旱地区降水稀少,风力强劲,道路两边铺设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大摩擦,降低风速;利于沙丘固定和截留水分,减少蒸发,利于固沙植被成活,因此①②项正确;草方格沙障利用的是枯草,因此③④项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42题详解】‎ 读图可知,水泵房靠近河流、农业用地或聚落,故B正确。‎ 下图为某城区1月某日24小时内不同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四幅图的等压距均为2.5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3. 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44. 形成图中雨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反气旋 D. 高压 ‎45. 关于图示区域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在①时刻风力最大 B. 该日甲地风向发生显著变化 C. 甲地气温随天气系统移动而上升 D. 雨区降水形式可能为暴雪 ‎【答案】43. C 44. A 45. D ‎【解析】‎ ‎【43题详解】‎ ‎1月份北半球陆地是高压,结合经纬度,图示位于亚洲东部,24小时内,亚洲高压势力在增强。图示锋面为冷锋,随着图中高压中心势力的增强,锋面向东移动。结合等压线分布,该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①④②③,甲地与高压中心距离不断接近,C对。A、B、D错。‎ ‎【44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冷气团推动锋面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图中雨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冷锋,A对。暖锋是暖气团推动锋面向冷气团移动,B错。反气旋、高压影响,天气晴朗,C、D错。‎ ‎【45题详解】‎ 关于图示区域大气状况,甲地在①、④时刻的等压线都较密集,风力都较大,A错。风由高压吹向低压,该日甲地风向发生变化较小,B错。随着天气系统移动,甲地受高压控制,气温下降,C错。雨区位于冷锋锋后,降水形式可能为暴雪,D对。‎ 二、读图分析题 ‎46.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乘客抵达广州 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____ , 该日悉尼和广州____ ‎ A. 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 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 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2)若十天后,北半球的昼夜状况如上图所示,弧线PMQ表示晨昏线,则地球公转至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此后三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____。‎ ‎(3)图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 ,正午太阳高度呈现CC的分布规律____。正午影长达到一年中最长值的地区是____ 。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 。 ‎ ‎(4)图示季节,某货轮从B港口驶向非洲东海岸,途经北印度洋时,航行速度较____(快或慢),原因是______。‎ ‎【答案】 (1). 18 (2). A (3). 近 (4). 先变快再变慢 (5). 23.5 °S 150°W (6).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7). 北半球 (8). 0° (9). 快 (10). 货船顺风顺水航行 ‎【解析】‎ ‎【分析】‎ 晨线与赤道交点是6点,经度约是75°E,此时北京时间是9点,飞机飞行9小时,乘客抵达广州 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此后三个月内,地球先向近日点移动,后远离近日点。‎ ‎【详解】(1)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晨线与赤道交点是6点,经度约是75°E,此时北京时间是9点,飞机飞行9小时,乘客抵达广州 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该日北极圈是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悉尼和广州日出同为东南方向,A对。正午树影朝向相反,B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C 错。昼长由南向北递减,昼夜长短状况不同,D错。‎ ‎(2).该日是冬至日,十天后,约是1月2号,北半球的昼夜状况如上图所示,北极是极夜现象,弧线PMQ表示晨昏线,则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此后三个月内,地球先向近日点移动,后远离近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变化是先变快,在近日点最快,过近日点后再变慢。‎ ‎(3)图示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图中经度和等份,正午12点的经线是150°W,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5 °S、150°W,正午太阳高度呈现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影长达到一年中最长值的地区是北半球各地。M地位于晨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 。 ‎ ‎(4)图示季节北半球是冬季,某货轮从B港口驶向非洲东海岸,途经北印度洋时,受冬季洋流影响,航行速度较快,原因是冬季洋流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货船顺风顺水航行。‎ ‎47.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以及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_________。‎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_____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______;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_____(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_____(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_____处。‎ ‎(5)图中M为水循环中____环节,P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此时该地区正处于____ 季节,判断理由是____‎ ‎【答案】 (1). 向斜 (2). 变质岩 (3). 内力作用 (4).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 ‎ (5). 增强 (6). 削弱 (7). 甲 (8). 地表径流 (9). 冬 (10). 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 ‎【解析】‎ ‎【详解】(1)图中乙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是向斜。‎ ‎(2)图中c直接熔化成岩浆,表示三大岩石中的变质岩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是变质作用形成。‎ ‎(3)图中③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属于温室气体,会导致④作用增强,其释放物质中有大量火山灰,对过程①会产生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向斜构造,结构稳固。‎ ‎(5)图中M流入海洋,为水循环中地表径流环节,P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此时陆地气压高于海洋,该地区正处于冬季,判断理由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 ‎48.如图为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区域此时是 季节,判读理由 。‎ ‎(2)甲、乙两处昼夜温差大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 _____。‎ ‎(3)判读此时O和P两地的风力大小,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分别从降水、气温、风向、三个方面简析其变化过程。‎ ‎【答案】(1)冬季。亚欧大陆气压高于海洋,西伯利亚地区气压中心大于1040,推断为亚洲高压强盛期,故为北半球冬季。‎ ‎(2)甲地。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甲地位于大陆内部,比热容较小(或乙地受低压控制,多阴 雨天气;乙地位于海洋,比热容较大)‎ ‎(3)P点。P点等压线较O点密集,气压梯度大于O点,水平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疏密判断);P点为海洋表面,O点为陆地表面,P地摩擦力小于O点。‎ ‎(4)降雨:晴→雨→晴→雨→晴 气温:冷→暖→冷 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偏南风)‎ ‎【解析】‎ ‎【详解】(1)结合海陆轮廓,图示区域的亚欧大陆气压高于海洋,亚洲高压中心气压大于1040百帕,推断为亚洲高压强盛期,图示区域此时是北半球冬季。‎ ‎(2) 甲、乙两处昼夜温差大的是甲地。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保温效应弱。甲地位于大陆内部,比热容较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昼夜温差大。乙地受低压中心控制,多阴雨天气,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乙地位于海洋,比热容较大,所以昼夜温差小。‎ ‎(3)根据图示等压线分布疏密,P点等压线较O点密集,气压梯度大于O点,水平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P点为海洋表面,O点为陆地表面,P地摩擦力小于O点。所以P点的风力比O点大。‎ ‎(4) 读图,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海轮从M地先到达冷锋锋后,再到冷锋锋前,再到暖锋锋后,最后到暖锋锋前,然后到N地。从降雨方面看,天气状况是晴→雨→晴→雨→晴。从气温变化看,变化依次是冷→暖→冷。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从风向看,依次是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或偏南风。‎ ‎【点睛】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保温效应弱。甲地位于大陆内部,比热容较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昼夜温差大。P点等压线较O点密集,水平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P点为海洋表面,O点为陆地表面,P地摩擦力小于O点。‎ ‎4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6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四: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简述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钢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根据材料分析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地理条件。‎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1)优势: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水电站分布,能源充足。‎ 问题: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答出两点即可)。‎ ‎(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考查工业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从交通、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主要从工业结构等方面分析。‎ ‎(2)结合当地的纬度、光照、交通、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攀枝花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多条铁路穿过,交通便利;当地环境保护较好,环境优美;当地的旅游资源丰富。‎ ‎(3)考查人口迁入对环境的影响。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可以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量人口的迁入,可以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注重环保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当地人与外来人口之间的文化交流。‎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查人口迁入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拓展】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迁移的意义: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作用。‎ ‎2、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影响 ‎ 迁入地 ‎ 迁出地 ‎ 有利 ‎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④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①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 不利 ‎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并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