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14 中国的农业(练)-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区域地理)
读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1-2题。 1.黑龙江、吉林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规划的核心区,其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是 ( ) A.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B.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C.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 ) A.南粮北运 B.北粮南运 C.东粮西运 D.各地自给 【解析】1.黑龙江、吉林两省人少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2.读图可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大致为北方多南方少,北粮南运是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 【答案】1.C 2.B 3.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农业生产与分布地区搭配恰当的是( )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春小麦、牧羊 B.三江平原——冬小麦、甜菜 C.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牧羊 D.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季稻、棉花 【答案】D 4.青藏高原粮食种植业选择在河谷低地,是因为河谷地区( ) A.汉族人口聚居,方便消费 B.人口少,粮食商品率高 C.气候暖湿,土层深厚 D.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 【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温度低,不能发展种植业。而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海拔低温度较高可发展种植业。 【答案】C 5.保持和挖掘现有土地资源的潜力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下表是 “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相关资料”,据表分析回答问题。 地区 A地区 B地区 经纬度 117°E, 38°N 114°E,26°N 海拔高度 3~5米 500~800米 面积 8 100km2 20 000km2 气 候 要 素 1月均温 -6℃ 6℃ 7月均温 27℃ 28℃ 年降水量 600 mm 1 350 mm 7~8月降水 452 mm 181 mm 4~6月降水 27 mm 853 mm 森林覆盖率 12% 42% 人口密度 278人/km2 103人/km2 (1)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答案填在表格中: A地区 B地区 地形单元 气候 农田类型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 (2)A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从土壤方面考虑) (3)从保持和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看,B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 A地区 B地区 地形单元 黄淮海平原 南方低山丘陵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2)土壤盐碱化。 (3)①改良红壤;②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多层次布局农、林、牧、渔业,发展多种经营,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③对山区优势资源进行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开销售渠道,占领商品市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完成下表。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丙 旱涝灾害频繁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3)简要说明 “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答案】 (1)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乙 水源不足 丙 光、热、水充足 (2)自然原因: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密。社会原因: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