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地理试题
青阳一中2019--2020学年度11月份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现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及南纬30°-45°、海拔400-600米的地区。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下图示意智利葡萄产区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智利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 ) A. 凉爽多雨,云雾缭绕 B. 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 C. 炎热干燥,水源不足 D. 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2. 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 A. 地处山谷 B. 海拔较高 C. 邻近沙漠 D. 靠近大洋 3. 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 ) A. 环境具有封闭性 B. 环境具有开放性 C. 河流短小,水源更新快 D. 地势高,紫外线强烈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智利的自然地理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智利葡萄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区位因素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3.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判读"。根据材料“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可知,外来疫病难以进入该地是因为当地地理环境比较封闭。 【1题详解】 根据图示位置,智利葡萄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产出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是夏季,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故B正确; 夏季是生长季节,炎热干燥,A错误; 水源不足不是作物品质好的原因,C错误; 水资源丰富与作物品质好无因果关系,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临近大洋,新疆深居內陆,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环境具有封闭性,产区分布在高大山脉西侧狭窄的沿海区域内,与外界联系不便。河流短小,水源更新快与外来疫病少无关,产区海拔400-600米,地势较低,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智利的自然地理特征,尤其是独特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题干强调的是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可能是因为当地环境比较封闭。 下图为我国寒温带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图中阴影部分为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样本和物种基因库,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针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4. 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条件 B. 海拔高低 C. 纬度因素 D. 距海远近 5. 林下可燃物的多少是预报森林特大火灾的重要依据,下列原因可能导致林下可燃物减少的是 A. 低温冻害 B. 潮湿多雨 C. 冰雪灾害 D. 持续强风 6. 森林火灾对图示地区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可能是 A. 提高土壤肥力 B. 增加生物种类 C. 减轻病虫害发生 D. 提高土地生产力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影响森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降水等,图示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森林生长慢。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A对。海拔高低、纬度因素、距海远近不是直接原因,不是影响森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B、C、D错。 【5题详解】 林下可燃物的多少是预报森林特大火灾的重要依据,潮湿多雨的环境使可燃物腐烂,林下枯枝落叶的湿度大,不易燃烧。可能导致林下可燃物减少的是潮湿多雨,B对。低温冻害、持续强风不能增加枯枝落叶的湿度,A、D错。冰雪灾害产生的冰雪主要覆盖在枯枝落叶表层,对湿度提高影响小,C错。 【6题详解】 森林火灾对图示地区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可能是害虫卵被烧死,减轻病虫害发生,C对。大火会破坏土壤结构,可能减少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A、D错。可能导致一些生物灭绝,减少生物种类,B错。 点睛:影响森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降水等,图示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森林生长慢。海拔高低、纬度因素、距海远近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不是直接影响森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潮湿多雨的环境使可燃物腐烂,林下枯枝落叶的湿度大,不易燃烧。 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桩借还车模式。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下图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不可能是路口附近( ) A. 办公区集中 B. 住宅区集中 C. 公交站点集中 D. 工业区集中 8. 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RS和GPS C. RS和GIS D. GPS和GIS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所示区域内午夜时共享单车数量少,15:20左右,共享单车数量多,说明是人们上班或者购物集中区,所以A、B、D三项都有可能。公交站点集中区,公交车多,,乘坐公交车方便,即使是骑共享单车来坐公交车以及下公交车之后骑车回家,两者的人数也应基本持平,不会出现白天与晚上共享单车数量差异这么大的情况,C不可能。故选C。 【8题详解】 想要查询单车分布数量,需要每辆单车上都装有GPS定位装置以便将位置信息反馈到手机客户端。同时为了将这些信息进行统筹计算需要用到GIS技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认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RS是眼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9.如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玩具制造 B. 汽车工业 C. 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图示反映该产业部门自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故判断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0.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④市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际援助的目的是缩小差异和消除不平等,帮助穷国在它们自己的道路上前进,主要目的不是追求最大利润,这不属于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②错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此外,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都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B. 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 C. 山地降水 D. 地下水 12. 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A. 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 B. 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 C. 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 D. 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 13. 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 A. 提供养分,供给植被生长 B. 阻隔湖水下渗 C. 粘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 D. 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 【答案】11. D 12. B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这说明该湖泊的补给稳定而可靠,是地下水补给的体现,选D。 【12题详解】 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是因为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周边的水体可以顺地势补给湖泊,选B。 【13题详解】 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可以阻隔湖水下渗,使得水量可以保持,选B。A选项不是对水量的影响;粘稠土壤隔水性强,C错;湖泊中的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但对地表径流无影响。 老挝当地时间2018年6月26日.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建的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首台机组预计8月底可实现发电。该项目是我国2013年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最早投产的项目之一。该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修建南塔河1号水电站,筹备阶段耗时很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 A. 戈壁荒漠广布,勘探不便 B. 植被繁茂,难以开发 C. 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 D. 人口稠密,搬迁难度大 15. 该水电站高430米的大坝用混凝土浇筑到顶,其主要目的是 A. 防涌潮侵袭 B. 防阳光暴晒 C. 防强烈地震 D. 防洪 16. 湄公河干支流水能资源虽丰富,但在老挝一般不宜兴建大型水电站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A. 电力需求量 B. 邻国的干预 C. 地形地质状况 D. 水量和落差 【答案】14. C 15. D 16. B 【解析】 本题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建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为情境,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区域特征、资源开发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4题详解】 图示区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无戈壁荒漠;这里植被虽然繁茂,但修建水电站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植被开发;这里地处老挝北部,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由此可以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5题详解】 老挝为内陆国,无涌潮侵袭;阳光暴晒对坝体危害较小;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用混凝土浇筑到顶有利于增强的防震性能,但当地离板块边界较远,防震不是主要目的;该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坝体高大稳固能起到防洪的作用。由此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6题详解】 湄公河水能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对其过度开发会影响下游国家的生产生活用水;目前老挝能源供应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电力需求量不是其主要制约因素;当地地形地质状况复杂,地质灾害隐患大,但修建水电站时可避开地质条件差的地方;该河水量和落差都很大,故水量和落差不是其制约因素。由此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示意图和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7. 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 水能 B. 天然气 C. 钢铁 D. 铝土矿 18.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根本解决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 下列关于山西煤炭外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甲线运出的煤炭只能保证京津唐地区的能源需求 B. 乙、丙铁路线分别是运煤铁路焦日线、神黄线 C. 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从根本上解决了外运压力 D. 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外运路网体系 【答案】17. D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铁矿、铝土矿,故D正确。 【18题详解】 通过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通过延长产业链,使产业结构多元化,使输出的产品多元化,②③正确。煤资源深加工及延长产业链,使本地加工业比重增大,能源消耗量增大,排放废弃物增多;虽然煤外运压力有所减小,但其他货物运输量明显增加,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并不能从根本解决了交通运输的压力,①④错。故B正确。 【19题详解】 山西目前已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外运输网体系,故D正确。大秦线将晋煤输往秦皇岛,通过海运可运往东南沿海等其他地区;图中甲为大秦线,乙为神黄线,丙为焦日线;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只能缓解晋煤外运的压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故A、B、C错误。 下图为我国某年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我国粮食的供需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西部缺粮,东部余粮 B. 南方缺粮,北方余粮 C. 山地、丘陵多缺粮 D. 平原地区多余粮 21. 我国西北多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比重大 B. 水热组合好 C. 人口密度小 D. 生产能力低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从图中看我国西北和东北是余粮区,A错误;西南的云南贵州和东南沿海省份是缺粮区,但属于南方的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是余粮区,即B错误;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的湖南和江西是余粮区,即C错误,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省份为余粮区,D正确。故选D。 【21题详解】 我国西北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但降水少,水热组合不好,耕地比重小;余粮多的原因是人少地多,人口密度小,C正确。生产能力低不利于成为多余粮区。故选C。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22. 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 北部地区 B. 南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北部和中部地区 23.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江苏省以长江为界分成苏南和苏北地区,苏南地区靠近上海,受上海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故答案选B,ACD错。 【23题详解】 A.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对外开放为契机,吸引外资企业,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A错。 B. 中国温州地区主要发展小商品经营,发展规模小的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B错。 C.苏南地区靠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市化,C对。 D.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在资源基础上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D错。 故答案为C。 中科院专家表示,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这一项目首先将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及“迁徙”路线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规律,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缓解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分别增加降水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中远期有望实现每年跨区域调水50亿立方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天河工程”实现跨区域调水的主要手段是( ) A. 人工增雨 B. 开渠引水 C. 改变大气环流 D. 修建储水设施 25. “天河工程”推进面临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 A 人工降雨难度大 B. 资金短缺 C. 掌握水汽“迁徙”规律 D. 施工难度大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提示,“天河”是利用水循环环节中的水汽输送通道,实现它的主要手段是人工增雨,以增强该地区的水量。故选A。 【25题详解】 这一项目首先将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及“迁徙”路线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规律,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 “天河”是利用水循环环节中的水汽输送通道,即是要掌握水汽“迁徙”规律,才能人工干预降水。人工降雨难度不大,资金和施工技术都是后续需解决的问题。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水循环原理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天河”是利用水循环环节中的水汽输送通道,实现它的主要手段是人工增雨。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富平县汉初就有栽植柿子树的习惯,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10万亩,年产鲜柿4000万公斤,制作柿饼800万公斤,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 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些年更是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后经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下面两图分别为富平县位置图和富平县气候资料图。 (1)说出富平县发展尖柿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推测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3)请为富平县柿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3点即可) (2)时间: 10月底—12月初。 理由: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秋季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 (3)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延长产业链,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培养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尖柿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从气候(光、热、温差等)、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 (2)“晾晒”柿子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根据图示气候资源推断富平县晴天多,光照强的时段。 (3)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从加大科技投入、打造品牌、加大营销力度、发展旅游等角度分析。 【详解】(1)由图可知,富平县位于渭河流域,陕西省境内,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热同期,水热充足,秋季降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 (2)据图可知,10月到12月,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便于晾晒柿饼。此季节为秋季,风力强,加剧蒸发,便于柿饼自然风干。秋季的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使柿饼口感更好。因此,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应该是10月底到12月初。 (3)富平县柿饼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产品科技投入,加强研发,改良柿子品种。努力打造当地柿饼品牌,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延长产业链,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尖柿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要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柿子的生长习性来回答。第二小题抓住关键词“晾晒”,晾晒需要长时间的光照,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推测晾晒的时间。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577千米,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几千年来,汉江航运对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以来,汉江的航运价值不断降低。 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 (1)说明汉江水文特征。 (2)说明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答案】(1)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新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等)的兴起;河运受季节、气候的制约明显;水库、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泥沙淤积部分航道;船舶大型化使部分河段(江窄水浅)丧失通航能力。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汉江流域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航运价值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流量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进行说明。图文信息表明,汉江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且流域内降水量较大,因此汉江流量大;汉江以雨水补给为主,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因此汉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汉江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含沙量小;汉江流域位于秦岭以南,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河流无结冰期。 第(2)题,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应从水运的运输地位、汉江的航道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随着更加快捷的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水运的运输地位下降;河运运输速度慢,受季节、气候的自然因素制约明显,河运具有劣势;随着水库、桥梁等工程建设,河运的通航条件受到一定影响;泥沙淤积使得部分航道通航条件变差;现代船舶大型化使得通航里程变短。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昆山市产业优化和升级之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苏南模式的突出代表。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京沪铁路直穿开发区,昆山至上海乘高铁约25分钟直达。 昆山产业结构变化图 (1)1978年,昆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县;2008年之后,昆山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城。指出昆山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 (2)1978年至1985年,昆山市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承接了纺织、化学原料、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简述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1990年至2000年,昆山市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旺,零售业、餐饮等服务业火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降低;城郊农业兴起等。 (2)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经济;交通便捷;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 (3)伴随着第二产业的急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增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昆山发展为背景,考查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详解】(1)从昆山产业结构变化图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降低;由于昆山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不断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城郊农业兴起。 (2)从位置、交通、土地、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经济; 京沪铁路直穿开发区,昆山至上海乘高铁约25分钟直达,交通便捷;经济较上海落后,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 (3)从经济发展、人口、消费市场的角度分析房地产、餐饮、零售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伴随着第二产业的急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增强,第三产业随之发展。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右为新疆局部区域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就开始建设引额济乌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线路以明渠为主。新疆煤炭储量占我国40%,对新疆煤炭开发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大力发展煤电输出,二是大力引入和发展煤化工工业。 材料二 新疆老风口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冬季多发暴风雪,对当地造成极大影响。左上为当地人采取的生态治理工程示意图。实际结果表明,此方法比简单的营造防护林更有效地促进了树木生长。 (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指出引额济乌工程调水存在的问题。 (2)说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说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 【答案】(1)问题:水分易蒸发丧失;易受风沙掩埋;易被人类盗用或被动物饮用;不利于全流域综合开发;冬季易结冰,输水能力差。 (2)风向:东风。(注:东南、东北、偏东风都给对)原因:降低风速有利于树木生长,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拦截的积雪融化,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草的生长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调节当地气候,增加降水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疆的生态建设为背景,考查区域生态的建设。 【详解】(1 )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引额尔齐斯河的水到乌鲁木齐,解决乌鲁木齐的缺水问题,这一工程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水分易蒸发丧失,多风沙,易受风沙掩埋,冬季气温低,易结冰,输水能力差。 (2)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是东北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提高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拦截的积雪融化,增加下渗量,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和促进草的生长,草的生长又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增加,可调节当地气候,增加降水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