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素能强化: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课后素能强化: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一、选择题 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挟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文材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C )‎ A.中间粗两端细       B.上端粗下端细 C.下端粗上端细 D.两端粗中间细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三角洲沉积的5个界面,越向下沉积越早,多为颗粒较大沉积物,越向上为后沉积的物质,颗粒较小,因此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粗上端细,故答案选C。‎ ‎2.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湖泊为我国的内陆湖,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温度最高,融化量最大,水量最大,因此三角洲沉积的面积最大,故答案选B项。‎ ‎3.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D )‎ A.流速增大 B.含沙量减小 C.河床增高 D.河道多分汊 解析:当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说明河流的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增大,在河流的入湖口,河道分汊较多,故答案选D。‎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4~5题。‎ ‎4.该沙丘位于( D )‎ A.冲积扇 ‎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 D.河漫滩 解析:一般冲积扇和洪积平原多发育在山前,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 ‎5.下列①②③④四幅图中,能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项。‎ 结合某区域地形图,回答6~7题。‎ ‎6.仅从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图中拟建的四处地貌观察点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图中丙地貌观察点,位于河谷地区,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甲、乙、丁三处地貌观察点所处河谷较为平坦,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 ‎7.下列对四处地貌观察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甲地貌观察点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方便 B.乙地貌观察点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 C.丙地貌观察点容易发生滑坡灾害 D.丁地貌观察点地形平坦,观察点建设规模可能最大 解析:甲地貌观察点位于河流交汇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方便取水。乙地貌观察点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最高,水量小,洪涝灾害少。丙地貌观察点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不容易发生滑坡。丁地貌观察点位于河流交汇处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利于建规模较大的地貌观察点。‎ 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米。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B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图中①处与其西北方向的阴影区域都位于‎310米和‎32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同时可看出阴影区域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这两条等高线间距越来越大,则表明沿该方向坡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 ‎9.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中②西侧距离山脊较近,因此公路会急转弯,视线会受到阻挡,凸面镜应设置在急转弯处。‎ 下图是北纬38°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 D )‎ A.地势北高南低 ‎ B.河流在CB段有凌汛现象 C.林地为常绿阔叶林 ‎ D.河流在C地易形成冲积扇 解析:根据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判断,该地地势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河流CB段由西北流向东南,由较冷的地方流向较暖的地方不会有凌汛现象;该地位于北纬38°附近,我国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林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在C地流出出山口,由于坡度突然减小,流速迅速减缓,泥沙大量淤积,易形成冲积扇。故选D。‎ ‎11.该地1949年至2009年间( C )‎ A.农业用地类型减少 B.城市主要沿河流发展 C.水土流失可能加重 D.耕地均变为城市用地 解析:仔细看图,比较可以发现,到2009年,该地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这说明存在开垦草地、毁林开荒的现象,因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可能加重。故选C。‎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据此回答12~13题。‎ ‎12.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 C )‎ A.河湾地段 B.基岩松软 C.裂隙发育 D.岩性一致 解析:由材料“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分析可知裂隙发育更容易被水流磨蚀,C对。河湾地段、基岩松软、岩性一致,不是形成壶穴的主要原因,A、B、D错。‎ ‎13.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 B )‎ A.水质洁净 B.稳定半封闭 C.光照充足 D.水温较高 解析: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壶穴很深,水量稳定半封闭,营养物质丰富,B对。水质与河流水质相同,A错。与河道中其他区域相比,光照应较弱,水温较低,C、D错。‎ 二、综合题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河流景观照片图a应位于①②两地中的①地,该地貌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图中A为冲积扇,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B处地貌是河口三角洲。‎ ‎(3)图b是B地景观照片,据此推断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可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考虑)‎ 答案: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河流水量大。‎ 解析:(1)河流景观照片图a是峡谷景观,应位于河流上游,对应①②两地中的①地,该地貌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2)图中A为冲积扇,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B处地貌是河口三角洲。(3)图b是B地景观照片,读图分析可知,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属于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植被茂盛;河流水量大。‎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解析:‎ 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及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会带来大量泥沙,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泥沙裸露,风出风口后,M处附近风力减小会导致风沙沉积。第(2)题,先表明观点,然后说明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选择观点A(沙丘群规模会扩大),则要根据材料中沙丘群形成的条件说明理由,即风和河流带来泥沙导致沙源丰富,河床裸露、风力减小导致泥沙沉积。如选择观点B(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则要说明泥沙来源减少的原因,以及限制沙丘群规模扩大的因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