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5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8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件 (51张PPT)(浙江专版)
专题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 18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 1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 考点 18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 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a (2) 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b 2.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c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b (2) 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c 2 4.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a 18 7 28(1) 14 、 15 (2) 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b 19 27(3) 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b 1 .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 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 ) A .微生物活动弱 B .生物风化强 C .有机质含量高 D .化学风化弱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B 【 解析 】 与生长环境冬季寒冷而漫长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分布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其土壤微生物活动强;雨林植被高大密集,生物风化作用强;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植物生长速度快,对土壤的有机质吸收快,加之雨水淋失,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高温多雨,则化学风化作用强。 2 .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 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 ) A .热带雨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C 【 解析 】 热带荒漠带由于植被多为荒漠,土壤贫瘠,成土过程微弱;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植被复杂,成土过程较强。 3 .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 加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图 811 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河流冲积物,土层深厚;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气候湿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 解析 】 甲区域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与当地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因素有关。 图 811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图 812 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 4 ~ 5 题。 图 812 4 .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母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C 【 解析 】 母质和地形是形成土壤的基础,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比较稳定。 5 .图示区域 ( ) A .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 .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的 C .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 .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的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A 【 解析 】 由于生物活动,土壤腐殖质增多,因此会提高土壤肥力;山坡由于侵蚀作用较强,土壤厚度较小,河谷主要是流水沉积,故土壤厚度较大;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源于岩石圈;林地生物量多于草地的,因此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的。 6 .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 0℃ 或 0℃ 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图 813 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 ) A .养分循环加快 B .污染程度减轻 C .水热条件变差 D .生产潜力下降 图 813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A 【 解析 】 从 17 世纪至今,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向北移,多年冻土范围减小,说明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则养分循环加快;多年冻土范围减小,则人类活动增加,因此污染程度加重;多年冻土范围减小,则水热条件变好;多年冻土范围减小,有利于农业生产,则生产潜力提高。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 (1)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图 814 (2) 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核心知识整合 2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2)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 (3) 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核心知识整合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 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3) 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会影响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 核心知识整合 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 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 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核心知识整合 核心知识整合 [2017· 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 ] 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图 815 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前后的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 1 ~ 2 题。 图 815 典型题组 1 .植树造林使水位峰值出现时间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 ) A .降水量减少 B .地形坡度减小 C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 D .对地表径流的阻力增大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D 【 解析 】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 1 题,植树造林后,地表粗糙度增加,对地表径流的阻力增大,汇水时间变长,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滞后,故选 D 。 2 .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 ) A .风化作用减弱 B .搬运作用增强 C .侵蚀作用减弱 D .成岩作用增强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C 【 解析 】 读图可知,植被覆盖率增加后,洪峰出现时间相对滞后,洪峰流量相对减少,说明地面径流流速降低,侵蚀作用减弱,故选 C 。 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加试强化归纳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协调 加试强化归纳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 地球 加试强化归纳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材料二 天山是中亚东部地区的一条高大山脉,横贯我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面是塔里木盆地,北面是准噶尔盆地。 提升训练 材料三 图 816 为新疆地形分布略图,图 817 为天山垂直植被分布示意图。 图 816 图 817 加试强化归纳 (1) 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过程。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1) 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过程。 【 解析 】 第 (1) 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可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分析。 (2) 天山山脉北坡分布有针叶林而南坡没有,试分析其原因。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2) 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好。 ( 或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差。 ) 【 解析 】 第 (2) 题,天山北坡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而南坡却没有,主要原因是天山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年降水量大于南坡的,适合森林生长;而天山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又为阳坡,蒸发量大,水分条件不适合森林生长。 (3)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要说明塔里木河上游过度引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3) 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现象加重;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 解析 】 第 (3) 题,上游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荒漠化现象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考点 1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 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概述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b 7.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28(2) (1) 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a 5 4 (2) 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b 11 、 25 6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8. 主要陆地自然带 概述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28(2)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b 18 、 26(4) 7 10 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b 1 .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 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 ) A .秦岭 B .喜马拉雅山 C .阿尔卑斯山 D .阿巴拉契亚山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B 【 解析 】 山地垂直方向上自然带的多少取决于山地的纬度和相对高度。选项中喜马拉雅山纬度最低,其相对高度也最高,故其垂直方向上自然带类型最多。 2 .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联结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 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 新航线。 材料二 图 821 为从中国大 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 极航道示意图。 图 821 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属 ________________ 。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解析 】 结合两地气候可知答案。大连是温带季风气候,鹿特丹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 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反映的是 ( ) A .垂直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地方性分异规律 D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C 【 解析 】 华北某一山区由于石灰岩山坡和花岗岩山坡的土壤酸碱性不同,产生了植被的差异,这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地方性分异规律。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 图 822 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据此完成 4 ~ 5 题。 4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图 822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C 【 解析 】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局部区域,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离海洋较近,降水较为丰富,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 5 .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 A .海拔 B .热量 C .土壤 D .水分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D 【 解析 】 根据材料可以得出,甲地为森林景观,乙地为草原景观,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水分,符合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海拔是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热量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是在一定气候、植被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 6 .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 图 823 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图 823 A .①侧,光照较强 B .②侧,热量较多 C .①侧,蒸发较弱 D .②侧,降水较多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C 【 解析 】 由题干可知,图示为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植被在阴坡的生长环境更好一些,主要原因是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更充足。 4 .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加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824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 825 为图 824 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图 824 图 825 历次真题试练 说出影响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带的成因。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降水。年降水量 500 ~ 1000 毫米;降水集中在 6—9 月 (10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稀少 ) ,有明显的干湿季;全年高温,气温在 24℃ 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 【 解析 】 影响图中①②③地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首先判读②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其次结合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特点分析②地自然带的形成。 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知识整合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纬度地带性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经度地带性 ) 定义 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随之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分布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这种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分异 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从而出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被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 ( 太阳辐射 ) 水分 ( 海陆位置 )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核心知识整合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纬度地带性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经度地带性 ) 分布 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 ( 东西方向 ) 经线方向 ( 南北方向 )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 ( 南北方向 ) 经度变化方向 ( 东西方向 )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①山地所在纬度 —— 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地海拔 —— 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 —— 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核心知识整合 (2) 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高度增加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图 826 所示: 图 826 核心知识整合 ① 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地自然带谱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地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④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阳坡自然带分布高于阴坡的;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⑤一般来说,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核心知识整合 二、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一般来说,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气候类型。如图 827 所示 ( 以北半球为例 ) : 图 827 核心知识整合 核心知识整合 [2017· 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 ] 读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 图 828) , 回答 1 ~ 2 题。 1 .甲地与同纬度乙地形成 不同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 ( ) A .植被类型不同 B .太阳辐射不同 C .海拔高度不同 D .海陆位置不同 图 828 典型题组 【 答案 】 C 【 解析 】 根据图示经纬度、陆地轮廓得出,甲地位于刚果盆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为热带雨林带;乙地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为热带草原带。所以甲地与同纬度乙地形成不同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度不同,故选 C 。 2 .甲地土壤肥力较低,主要原因是 ( ) A .植被覆盖率低 B .微生物分解活动强 C .有机质形成少 D .植物吸收作用较强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B 【 解析 】 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形成多, A 、 C 错;甲地高温多雨的气候导致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所以土壤肥力较低, B 对;植物吸收作用较强不是主要原因, D 错。 一、垂直分异规律的判读技巧 1 .通过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山地所在的温度带 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谱的最底层而得名。例如,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 .通过垂直带谱自然带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海拔相当的不同山地相对比,自然带数量越多的山地,其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地的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高大山地的。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地,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加试强化归纳 3 .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地,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边,所以南坡获得的光热一般多于北坡的,南坡自然带的数量多于北坡的,或自然带基带的上界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南半球的山地相反。如图 829 所示: 图 829 加试强化归纳 4 .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因此雪线高。 加试强化归纳 5 .根据不同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 东西走向的山 —— 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 如秦岭 ) 。 (2) 南北走向的山 ( 温带地区 )—— 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夏季风背风坡,分布海拔低的为夏季风迎风坡 ( 如太行山,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夏季风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的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的,故同一自然带在背风坡分布的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 。如图 8210 所示: 图 8210 加试强化归纳 二、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环境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分布现象 加试强化归纳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 ( 理想状态 ) 非地带性分布 ( 现实状况 )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该纬度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加试强化归纳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 ( 理想状态 ) 非地带性分布 ( 现实状况 )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该地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赤道附近的地区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加试强化归纳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 ( 理想状态 ) 非地带性分布 ( 现实状况 )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大陆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加试强化归纳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 ( 理想状态 ) 非地带性分布 ( 现实状况 ) 洋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叶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提供水源 加试强化归纳 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 ( 图 8211)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 E 、 A 、 B 、 C 自然带的名称。 (2)E→A→B 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 __________ 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________ 为基础的。 (3) 分析 C 自然带狭长的原因。 提升训练 【 答案 】 (1)E— 热带雨林带, A— 热带草原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热带荒漠带。 (2) 纬度地带 热量 (3) 沿岸秘鲁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图 8211 (4)F 自然带分布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 E 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分异规律? (5) 说出 D 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4) 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地方性 ( 非地带性 ) 分异规律。 (5)D 自然带的名称为温带荒漠带。形成原因:因其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出现焚风效应,形成了荒漠景观。 【 解析 】 图中自然带 E 、 F 为热带雨林带, A 为热带草原带, B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为热带荒漠带。 C 自然带由于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和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非常狭长,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 F 自然带按分布的纬度来说,应该为热带草原带,但由于处在迎风坡处,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带。 D 自然带由于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形成了温带荒漠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