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育才中学2019-2020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D. 河外星系 ‎2. 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 A. 有肥沃的土壤 B. 表面比较平坦 C. 有适宜的温度 D. 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1. A 2.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及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总体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基础性强。‎ ‎【1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属于恒星系,中心天体为恒星,与太阳系属于同一级别,应属于银河系。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可知,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适宜的温度和太阳光照、适宜呼吸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故选C。‎ ‎【点睛】‎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水和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能量来源,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有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距离太近、太远导致温度过高或过低,不适宜生命存在。‎ 天体系统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地月系是最低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比地月系等级高。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是同一等级的天体系统。总星系是目前科技水平能够观测到的宇宙,也叫可见宇宙。‎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一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材料中所描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 太阳爆炸 B. 太阳辐射增强 C. 太阳耀斑爆发 D. 核裂变反应增强 ‎4. 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   )‎ A. 信鸽迷失方向 B. 长波通信中断 C. 指南针失灵 D. 南极出现极光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材料的描述产生大面积断电现象,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耀斑爆发产生的现象;而太阳爆炸不可能发生、太阳内部是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增强幅度不会太大;故C对。‎ ‎【4题详解】‎ 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磁场受扰动,产生磁暴现象,导致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出现极光现象,而不会造成长波通讯中断,所以B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A~D四点在哪一点看不到北极星(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6. 若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D四点,只有D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故D对。‎ ‎【6题详解】‎ 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正确的是C。C对。‎ ‎7.下图是纬度相同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天气状况对温度的影响即可,属于基础题。‎ ‎【详解】晴天云层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故而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故晴天的昼夜温差比阴天大;陆地相对于海洋比热容小,故而白天温度升得更高,夜晚温度降得更低,故而昼夜温差大。综合得知,陆地的晴天昼夜温差最大,海洋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故选D。‎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B.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9. 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B. 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C. 岩石圈包括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答案】8. D 9. B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8题详解】‎ 图中A位于大气层,表示大气圈;B表示水圈、C表岩石圈,D正确。‎ ‎【9题详解】‎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B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分,位于软流层以上,不包括软流层;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1. 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2. 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Ⅰ可能增强 ②箭头Ⅱ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10. A 11. C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波长人们一般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主要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把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称为长波辐射(主要是红外线),图中a为太阳辐射。故选A。‎ ‎【11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图中,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图中表示大气辐射的箭头有d、c,c是指向地面,所以是表示大气逆辐射。故选C。‎ ‎【12题详解】‎ 大气热力作用各因素里,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能明显增强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保温作用增强;云量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箭头c表示大气逆辐射会增强,箭头a表示太阳辐射会被削弱。所以①②③正确。故选D。‎ ‎13.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砖偏向力、摩擦力三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中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砖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详解】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在水平方向上,空气运动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且近地面的方向还有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据此判断,图A、图C是向左偏,为南半球的风向,A、C错。图B向右偏,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B正确,图D没有偏转,D错误,故选B。‎ 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①所示的风带是(   )‎ A. 东北信风带 B. 东南信风带 C. 中纬西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15.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图中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16. 下列各风带中的风向,由低纬吹向高纬的是(   )‎ A. 东北信风带 B. 东南信风带 C. 中纬西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17. ②风带在南半球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14. A 15. B 16. C 17. A ‎【解析】‎ ‎【14题详解】‎ A.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度,故A对;‎ B.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度,故B错;‎ C.中纬西风带位于中纬度,故C错;‎ D.极地东风带位于高纬度地区,故D错。‎ ‎【15题详解】‎ A.图中A位于赤道,是赤道低气压带,故A错;‎ B.图中B位于30°S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故B对;‎ C.图中C位于60°S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故C错;‎ D.图中D位于极地,是极地高气压带,故D错。‎ ‎【16题详解】‎ 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都是由高纬吹向低纬,只有中纬西风带是由低纬吹向高纬,故C对。‎ ‎【17题详解】‎ ‎②风带为中纬度西风带,在南半球的风向是西北风,故A对。‎ ‎【点睛】从小题3可以得知,在所有的风带中,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都是由高纬吹向低纬,只有中纬西风带是由低纬吹向高纬,因此受中纬西风带影响地区的气候往往比较温和湿润。‎ 读下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A表示的洋流(   )‎ ‎①自北向南流 ②自南向北流 ③为寒流 ④为暖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9. 若该图位于太平洋中,则该洋流可能是(  )‎ A. 阿拉斯加暖流 B. 本格拉寒流 C. 千岛寒流 D. 墨西哥湾暖流 ‎20.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   )‎ A. 增温增湿作用 B. 降温减湿作用 C. 降温增湿作用 D. 增温减湿作用 ‎【答案】18. A 19. C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由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知,此图位于北半球,再根据等温线向低纬(南)方向弯曲,可知图中A表示的洋流为自北向南流的寒流。A对。‎ ‎【19题详解】‎ 在北太平洋中寒流主要有千岛寒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故选C。‎ ‎【20题详解】‎ 已知该洋流为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B对。‎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等温线的凸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读地理景观或地理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表示黄土高原景观的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 图④‎ ‎22. 形成图③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 D. 风力侵蚀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读图可以看出①是三角洲,②是海浪侵蚀地貌(海蚀柱),③是沙漠景观,④是黄土高原景象,故选D。‎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③中有骆驼、沙漠,说明当地气候干旱,以风力作用为主,沙漠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C对。‎ ‎23.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A. 夏秋多,北方多 B. 冬春多,东部多 C. 夏秋少,南部少 D. 冬春少,西部少 ‎【答案】D ‎【解析】‎ 中国降水主要和夏季风有关。降水特征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季节多,冬春少,各年间的变率大。所以选D。‎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4. 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 生产性 B. 平衡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25. 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A. 气候 B. 土壤 C. 水文 D. 生物 ‎【答案】24. D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材料中,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泥沙沉积、水体富营养化、滑坡等环境问题出现,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具有整体性特征,D对。生产性主要指光合作用过程,A错。平衡性破坏会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破坏等,B错。差异性主要体现区域间的不同,C错。‎ ‎【25题详解】‎ 材料中所说水库蓄水后引起的其它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的因素是水文,C对。水文条件变化,可能导致气候、土壤、生物因素的改变,A、B、D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7. 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变化 B. 水分变化 C. 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答案】26. B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根据图示,从A到B即从南到北方向,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正确。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的变化,故A错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山地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与水平方向不同,C错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是没有规律可寻的,与图示有规律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不符,D错误。‎ ‎【27题详解】‎ 根据图示,从C到D自然景观是从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荒漠,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正确。热量差异,主要是由纬度或海拔造成的,与题不符,A错误。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是由于海拔增加造成的,C不符。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会影响自然带的形成,但不是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最重要的成因,D错误。‎ ‎【点睛】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假设下图中山地海拔相同,根据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根据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判断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 ‎29. 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0. 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两坡明显不一致,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海拔 B. 水分状况 C. 热量差异 D. 土壤差异 ‎【答案】28. A 29. A 30. C ‎【解析】‎ 本题考查垂直自然分布及影响因素。海拔相同的山地,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多;由此可判断图示四山地纬度的高低。根据同一自然的分布海拔高度判断南北半球。向阳坡热量充足,背阳坡温度低,导致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两坡明显不同。‎ ‎28题详解】‎ 海拔相同的山地,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多;由此可判断图示四山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①②③④。选A正确。‎ ‎【29题详解】‎ 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高度较阴坡高,北半球南坡为向阳坡,南半球北坡为阳坡;由此可看出,①③可能位于北半球,②④可能位于南半球。选A正确。‎ ‎30题详解】‎ 向阳坡热量充足,背阳坡温度低,导致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两坡明显不同,所以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条件的差异。选C正确。‎ 二、综合题(共3题,共30分)‎ ‎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性质上看,图①中B是________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地。‎ ‎(2)图①为________锋天气图,目前正向________方向移动。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_。‎ ‎(3)图②中F处是_______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____天气。‎ ‎【答案】 (1). 冷 (2). C (3). 暖 (4). 北 (5). 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6). 高 (7). 北 (8). 晴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天气系统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偏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①中B位于锋面下方,从性质上看,图①中B是冷气团,C、D、E三地中,C地受暖气团控制,D、E两地分别受锋面和冷气团控制,因此气温最高的是C地。‎ ‎(2)读图可知,图①中暖气团势力较强图,主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因此①为暖锋天气图,目前正向北方移动。该锋面过境后,E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状况是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3)读图可知,图②中F处是高气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因此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晴朗天气。‎ ‎3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_(填数字序号)。‎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降水 (2). 蒸发 (3). 地表径流 (4). 植物蒸腾 (5). 水汽输送 (6). 地下径流 (7). 下渗 (8). ③ (9). ⑤‎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水循环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分别是:①为降水,②为蒸发,③为地表径流,④为植物蒸腾,⑤为水汽输送,⑥为地下径流,⑧为下渗。‎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因此与③环节关系最密切。‎ ‎(3)我国夏季东南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在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处。‎ ‎(5)任意开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________等地质灾害。‎ ‎【答案】 (1). 褶皱 (2). 背 (3). 向 (4). 流水 (5). 侵蚀 (6). ① (7). ② (8). ② (9). ③ (10). B (11). A (12). 增加 (13). 滑坡和泥石流 ‎【解析】‎ ‎【详解】(1)图中岩层弯曲变形,地质构造是褶皱,其中A岩层向上拱,为背斜。B岩层向下凹,为向斜。‎ ‎(2)图中甲、乙两处有河流分布,山地都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①、②,岩层层理清晰。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②处,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若开采优质花岗石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侵入岸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④处是玄武岩。‎ ‎(4)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B处,向斜是储水构造。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A处,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 ‎(5)任意采伐A 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因植被破坏,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