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莆田六中19-20学年(上)高三年段地理月考试题 审核:高二地理备课组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曼哈顿是位于美国哈德逊河畔的小岛。岛上拥有人口近160万,在纽约市5个行政区口密度高居首位,每平方千米超27000人。这里汇集了世界500强中绝大部分公司的总部,也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其房地产市场也是全世界最昂贵之一。曼哈顿有不少世界知名景点,每年有高达5,000万的游客到造访其中,曼哈顿一年两次(首次是5月28日,持续约15分钟)的“悬日”(见右图)景观更是令无数人驻足观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根据材料判断,在纽约的城市功能区中,曼哈顿的最主要职能是:‎ A. 居住区 B. 科技文化教育区 C. 旅游区 D. 中心商务区 ‎2. 同样的“悬日”景观下次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 7月13日前后 B. 8月13日前后 C. 12月5日前后 D. 1月8日前后 ‎3. 与“悬日”景观形成的因素关联正确的是:‎ A. 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有关,与街道走向无关 B. 与街道走向有关,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无关 C. 与黄赤交角有关,也与街道走向有关 D. 与黄赤交角和街道走向均无关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提到曼哈顿汇集了世界500强中绝大部分公司的总部,也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其房地产市场也是全世界最昂贵之一,可知曼哈顿的最主要职能是中心商务区。‎ ‎【2题详解】‎ 曼哈顿一年两次,首次是5月28日,持续约15分钟的“悬日”景观,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夏至日两侧对称移动的原理,可知5月28日到6月22日,是6月22日之前24日,则6月22日之后24日为7月13日前后,也会出现“悬日”景观。‎ ‎【3题详解】‎ ‎“悬日”景观形成与太阳在黄道上位置有关,与黄赤交角有关,也与街道走向有关。‎ ‎【点睛】“悬日”景观是由于曼哈顿街道大多呈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5月28日和7月12日(或13日),日落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的所有的东西向街道,呈现出一幅壮观的景象,时间长达15分钟。‎ 一游客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拍摄的流石滩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流石滩的位置及“遍地碎石”形成于 A. 积雪冰川带 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 B. 高寒荒漠带 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 C. 高山草甸带 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 D. 高寒荒漠带 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 ‎5. 根据高山花卉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 A. 暖季短促,雨水丰沛 B. 干旱缺水,沙漠广布 C. 低温大风,日照强烈 D. 降水丰富,生物量大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该地在滇西北,且随着高度增加植被称少,出现流石滩;流石滩应是在高海拔地带在高寒环境下,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反复冻融的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的堆积物,属高寒荒漠带;冰川融水、流水搬运形成的沉积物,多有分选性、层次性,不是尖锐棱角的石滩;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颗粒较小,分选性较好。选D正确。‎ ‎【5题详解】‎ 高山地势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多大风,花卉植株低矮、匍匐在地表,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由于白天光照强烈,光合作用强,所以花色鲜艳;不是雨多或干旱造成的,与生物量大无关。选C正确。‎ ‎【点睛】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独特生态系统。通常指海拔4000米以上的砾石沙石在平坦地带堆积而成。流石滩是强烈的寒冻风化与物理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扇形岩屑坡。由于碎石下面是雪线上溶化流下的暗流,所以称之为“滩”。‎ 下面的左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右图示意左图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6. 关于左图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南半球,湖泊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B. 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 C. 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水源补给地 D. 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 ‎7. 右图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 A. 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 B. 岩浆岩Ⅰ、 岩浆岩Ⅱ、 沉积岩Ⅱ C. 沉积岩Ⅱ、岩浆岩Ⅱ、岩浆岩Ⅰ D. 岩浆岩Ⅱ、 沉积岩Ⅱ、 岩浆岩Ⅰ ‎【答案】6. B 7. D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地质作用的过程。‎ ‎【6题详解】‎ 因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即该河流向北流;该河流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西岸故该地的地转偏向力是向右的应位于北半球,故A、C错误;图中的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因此它一定是淡水湖。选项B正确,D错误。‎ ‎【7题详解】‎ 岩浆岩〡穿越所有岩层形成火山故它最晚形成;该处的沉积岩覆盖在岩浆岩Ⅱ之上即岩浆岩Ⅱ最先形成,选项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每年随着气温的回暖,有大约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完成下列各题。 ‎ ‎8. 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多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9. 北大西洋60°N附近,甲海域平均水温线比乙海域密集,主要是因为 A. 盛行风来源不同 B. 洋流性质不同 C. 距大陆的远近不同 D. 人类活动的密度不同 ‎10. 为了防范漂浮冰山对过往船只造成威胁,我们可以 A. 炸毁冰山 B. 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 C. 人工融化冰山 D. 加强预报,及时发布冰山漂移位置 ‎【答案】8. A 9. B 10. D ‎【解析】‎ ‎【8题详解】‎ 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纽芬兰岛附近的冰山来自极地地区,受东格陵兰寒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极地的冰山被带至该海域。春季时,气温升高,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部分冰体分离,易被带到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故A项正确;夏季水温高,冰山南下过程中易融化,排除B项;秋季格陵兰岛冰川面积扩大,可被洋流带走的冰山不多,排除C项;冬季气温最低,冰山数量最少,排除D项。故选A。‎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海域受东格陵兰寒流影响,使该海域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域,水温南北差异增大,等温线密集;乙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使该海域水温高于同纬度其他海域,水温南北差异缩小,等温线稀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冰山往往体积较大,炸毁冰山、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和人工融化冰山的可能性较小,不切合实际,且负面影响较大,ABC错误;可以监测冰山位置,加强预报,避开冰山的威胁,D正确。故选D。‎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左图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右图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A. 雨水 B. 季节性积雪融水 C. 高山冰雪融水 D. 地下水 ‎12. 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为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东南-西北走向 ‎13. 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答案】11. C 12. B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故选C。‎ ‎【12题详解】‎ 据图中的方向可知,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故选B。‎ ‎【13题详解】‎ 图中“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A正确;“阴脸”为阳坡,光照充足;坡度陡缓与阴坡、阳坡无关;阳坡是草地、阴脸是森林,阳坡并不比阴坡降水丰富。故选A。‎ 职住比即“就业一居住比”,其数值等于指定区域内,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中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下图为2017年上海市部分行政区的职住比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从职住比看,能为本区以外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行政区是 A. 黄浦区 B. 奉贤区 C. 杨浦区 D. 宝山区 ‎15. 崇明区职住比为1:00,主要原因是 ‎①距中心城区远 ‎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 ‎③多高档住宅区 ‎ ‎④与其他区有水域阻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6. 近年来,上海不同行政区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这会导致 A. 房屋均价上升 B. 交通压力增大 C. 人均收入增加 D. 通信成本增加 ‎【答案】14. A 15. C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职住比是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中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数值越大,能为本区以外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据图可知,黄浦区职住比为1.32,最大,故能为本区以外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行政区是黄浦区,A选项正确。‎ 故选A ‎【15题详解】‎ 崇明区的职住比为1:00,说明该区职住相对平衡。由于该区距中心城区远、与其他区有长江阻隔,因此本区和其他区联系相对不便,本区居民就业多在区内,所以该区职住相对平衡,。C①④正确。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多高档住宅区关系不大。‎ 故选C ‎16题详解】‎ 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说明更多的居民居住和就业在不同的行政区,通勤距离增加,会导致交通压力增大,不会产生房屋均价上升、人均收入增加、通信成本增加等影响。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构成一个城市的总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外来人口、总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 B. 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 C. 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 D. 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 ‎18. 2005~2016年,上海市(  )‎ A. 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 B. 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 C. 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 D. 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 ‎19. 2014年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 B. 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 C. 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 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缩小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总人口数量减去外来人口数量等于户籍人口数量。根据图示,2005~2016年,上海市总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在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A错误,C正确;2009~2010年上海总人口数量、外来人口数量的增加数量基本相同,所以上海户籍人口数量仍然保持相对平稳,B、D错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总人口数量减去外来人口数量等于户籍人口数量,可以判断在2005~2016年,上海市外来人口数量少于户籍人口数量,A错误;人口增长率即总人口折线的斜率,读图可知,其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外来人口主要是年轻的劳动力人口,大量迁入会使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也会使人口平均年龄下降,C错误,D正确。‎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2014年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关,劳动力需求数量减少,B正确;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不是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A错误;国家户籍管理制度趋于宽松,C错误;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在扩大,D错误。‎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20.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 ‎21.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 从事商业活动 B. 留守子女上学 C. 兼顾务工务农 D. 扩大种田规模 ‎22.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0. D 21. C 22. B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与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20题详解】‎ 县城的等级更高,县城的基础设施要比中心集镇完善,故A错误;县城的服务范围更广,消费市场要大于中心集镇,故B错误;县城是一个县的经济中心,资金供应要比集镇有优势,故C错误;中心集镇直接服务其下的农村,能够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更易招募劳动力,故D正确。‎ ‎【21题详解】‎ 实行“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是为了方便居住在乡村的农民到中心集镇的工厂、企业进行务工,而不是从事商业活动,故A错误;双栖生活的主要是成年劳动力,不一定带孩子,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孩子上学,故B错误;并未增加劳动力,扩大农业规模,故D错误;同时又能兼顾农业生产,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故C正确。‎ ‎【22题详解】‎ ‎①该县位于大别山区,以山地为主,不宜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故①错误;④该地中心集镇人口密度较小,经济基础薄弱,不适合进行房地产开发,故④错误;该县利用当地优势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可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故②③正确。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 图例①、②、③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4. 对②功能区布局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地租水平 B. 交通运输 C. 人口数量 D. 生态环境 ‎25. 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答案】23. B 24. D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利用方式①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②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应为商业区;③主要分布在①之外和河流的下游地区,应该为工业区。本题B选项符合题意。‎ ‎【24题详解】‎ ‎②功能区位于占地面积小,主要分布在公路沿线及十字路口,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大多位于①住宅区内,应该是商业区,其支付地租能力强。因此对其影响最小的应该是生态环境,本题D选项符合题意。‎ ‎【25题详解】‎ 该地区工业位于城区的东南方向,为避免工业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工业区应该位于城区的下风向,因此该地盛行风向应该是偏北风为主。D选项正确。‎ 下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26. 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A. 东部 B. 东南部 C. 北部 D. 西南部 ‎27. 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处为商业区 B. ②处为居住区 C. ③处为工业区 D. 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答案】26. A 27. D ‎【解析】‎ ‎【分析】‎ 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们空间活动的变化,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 ‎【26题详解】‎ 卧城的人们应该是昼少夜多,因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图中卧城应在③处,位于东部。A正确。‎ ‎27题详解】‎ ‎①处人口昼夜均少,说明人口分布、流动小,应是郊区;②处人口昼多夜少,应是人们工作的地方(比如工厂或办公地点);③处为卧城,即人们的居住地;④处人口昼夜均多,应是商住混合区,白天来购物,晚上要休息。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城市空间结构,获取图中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28.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  )‎ A. (20°N,60°W) B. (20°N,120°E)‎ C. (20°S,60°W) D. (20°S,120°E)‎ ‎29. 春节假期期间(  )‎ A. 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 南京昼夜长短变仳幅度增大 C. 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 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30.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 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答案】28. A 29. D 30. 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2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示时间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此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又因为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呈东北——西南向,则AB为昏线。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同AB与纬线的夹角互余,由此可推断太阳直射20°N;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那么30°E的地方时也为18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在昏线西侧12时的经线,要求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需用30°减去90°,即为60°W,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20°n,60°W),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29题详解】‎ 春季期间属于2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看日出南京太阳从东南升起,故A错误;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故B错误;长城站南半球白昼变短,日落时间提前,故C错误;长城站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北、远离南极),故D正确。‎ ‎【30题详解】‎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求出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春秋分日为66°34′,夏至日为90°,冬至日为44°08′。分析题意可知,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 ‎°时P=1,当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45°时P<1,当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时P>1。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综合题(4题,共40分)‎ ‎31.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 ‎(2)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合适的选址是____,原因是_______。‎ ‎(3)根据该城市近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________。‎ ‎【答案】 (1). d (2). 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污染小 (3). 乙 (4).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答三点即可) (5). 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小,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30年后该城市处于老龄化阶段;劳动力出现短缺,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布局和人口年龄结构模式理解掌握。‎ ‎【详解】(1)读某城市规划简图可以看出,图中a、b、c、d四区域,最适宜建高级住宅的是d区域,因为d位于城市的外缘,河流上游,上风地带,附近有风景区,环境优美,还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2)读某城市规划简图可以看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建设钢铁工业基地的位置是乙地。因为乙地靠近河流、铁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又位于东北风向的下风向,处于河流的下游,避免污染城市环境。‎ ‎(3)根据该城市近年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根据该市人口年龄结构,不难得出该市目前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但该市少年儿童人口所占比重较小,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市将面临较为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 4165 米,山顶终年积雪,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其山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山脉东南部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麓地带有喜温湿的棕榈分布;阿特拉斯山西北部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下图为阿特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 ‎(1)指出阿特拉斯山脉的走向,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说明其形成过程。‎ ‎(2)阿特拉斯山一面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园”,分析其形成原因。‎ ‎(3)简述 M 地有棕榈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垂直上升运动(隆起)。‎ ‎(2)阿特拉斯山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加上山脉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形成“北非花园”。阿特拉斯山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再加上山脉对西风的阻挡,形成沙漠。‎ ‎(3)纬度低,热量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区位条件。‎ ‎【详解】(1)根据图示等高线分布特征,易得阿特拉斯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板块与板块的生长边界会形成裂谷、海洋和海岭;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会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会在大洋板块边缘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岛弧。结合阿特拉斯山脉所在的位置具体分析,可知该地为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垂直上升运动。‎ ‎(2)阿特拉斯山一面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园”,主要是因为两地气候不同。气候的形成主要受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西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山脉阻挡沙漠的影响,形成“北非花园”;东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故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因此结合阿特拉斯山东南侧和西北侧在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各自的气候特征即可。‎ ‎(3)植物的生长与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因素相关。棕榈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其对水分和热量要求较高,故从这个角度分析此处在热量和水源上的优势即可。该地纬度低,日量充足,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灌溉水源充足,处于出山口位置,冲积扇地形,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33.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答案】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 ‎【详解】分析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时可按下列思路思考:罗布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减弱、泥沙减少→三角洲位置后退。‎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达204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右图示意松恩峡湾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材料二 有旅游者这样描写松恩峡湾——刀剁斧劈般的千米绝壁之下,一道强劲的碧水将群峰劈开;极险的悬崖公路有着骇人的名字:“山妖的阶梯”;瀑布从冰雪覆盖的山巅飞身而下,农庄镶嵌在陡壁上,彩虹飞架。‎ 材料三 公元8~11世纪,维京海盗在松恩峡湾一带迅速发展,一度让欧洲人闻风丧胆,造就了峡湾人心中一段无比骄傲的历史,但在关于挪威峡湾的世界遗产情况报告中提到--目前峡湾的生存环境异常的艰险困苦。‎ ‎(1)说明松恩峡湾的形成过程。‎ ‎(2)分析松恩峡湾附近古代海盗猖獗的地理原因。‎ ‎(3)为改善峡湾人生活,有人提出大力发展峡湾旅游,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案】(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2)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发展农业,地形陡峭,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发展受限;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冰川侵蚀地貌,沿岸多优良港湾;森林广布,为造船提供丰富的原料;陆上交通闭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西欧沿海地区过往贸易船只较多 (3)可行。峡湾风光优美,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发展旅游,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靠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市场广阔。不可行。地形陡峭,缺少必要的旅游设施建设场地;交通不便,接待能力有限;纬度高,旅游的时间较短;常有雪崩或落石伤人 ‎【解析】‎ 试题分析:‎ ‎(1)注意读图,从图中看首先是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2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2)首先是当地当时生存艰难,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发展农业,地形陡峭,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发展受限,生活困难所迫;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冰川侵蚀地貌,沿岸多优良港湾,利于隐蔽和防守;森林广布,为造船提供丰富的原料;陆上交通闭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促进向海上活动;西欧沿海地区过往贸易船只较多,成为抢劫的对象。 ‎ ‎(3)认为可行主要看好了独特的景观,峡湾风光优美,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从就业角度来说发展旅游,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从旅游市场来说靠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市场广阔。‎ 不可行主要考虑旅游的接待条件。地形陡峭,缺少必要的旅游设施建设场地,接待能力有限;交通不便,接待能力有限;纬度高,旅游的时间较短;常有雪崩或落石伤人。‎ 考点:地形的形成原因,旅游资源的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