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答题策略与模拟好题高考真题剖析:对策措施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考地理答题策略与模拟好题高考真题剖析:对策措施类

第 1 页 共 26 页 2020年高考地理答题策略:对策措施类 命题特点: 【设问形式】 “简述大别山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请你围绕伊塞克湖湖区的开发,提出可持续发展的 措施 ”等。 【考查方式】 对于措施类问题,即使题目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问题时也要先找出造成问题的 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问题 表现 解决措施 工业化与城 市化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 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构 建大城市群; 加强规划与管理, 治理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流域开发 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合理 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 牧、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 我国的能源 资源问题 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 较少;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衡;能 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能源消费 结构不合理,单位产值能耗高; 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 突出;原油进口依存度超过警戒 线,原油进口地过于集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 经济,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 推广节能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 发展新能源;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促进石 油进口多元化,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实施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提高公民的节能 意识 区域协调发 展问题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合作,取长补 短,共同发展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 河道。 第 2 页 共 26 页 ☆缺乏水资源的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 喷灌、滴灌) 、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5.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6.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8.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发展 “一村一品 ”产业、 走专业合作化道路、发展商品农业等)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订单农业(与销售公司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 ;电商农业(通过互联网宣传、销售农产品) ;观光农业(让 旅游者花钱体验农业活动 —— 耕种、收获、采摘(鲜果) 、观赏鲜花等) 。 答题思路: 措施类题目常用措施、建议、方向等词语,但有些题目会单就某个角度设问,如:生态措施、改善大 气环境的措施、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合理化建议等,做题时不可拘泥于背诵的知识点,出题人会在图像、 第 3 页 共 26 页 表格、文字材料、题干中给出相关信息,注意提取信息。 第一步,找到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步,根据改变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 寻找措施。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 答题模拟与典例分析: 【模板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普适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适度扩大规模,发展商品农 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产品品质;建立农业信息推广系统;建立健全农村合作 社;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山区、丘陵:立体农业;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梯田。 草原区:保护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围栏放牧。 种植业区:精准施肥;采用保护性耕作制度(秸秆还田,浅耕,适当休耕) 。 【例题】 (2013·安徽卷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 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 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 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 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 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解析】 (1)图中陕西高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陡坡开垦带来水土 流失、植被破坏等不良后果导致的土地退化、肥力下降以及生态恶化现象;另外这里生产力低,种植作物 第 4 页 共 26 页 单一引发病虫害、生态失衡等问题产生。 (2)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方案,即要遵循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原则,有利于促进清洁 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 方案一: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发酵 ,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 【举一反三】 (2020·重庆高考模拟)下图为呼伦贝尔市及附近区域略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白灾是在冬季引起牲畜大量死亡的一种气象灾害。 “预防为主, 防抗救结合 ”是我国制定的减灾方针, 熟悉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和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的破坏和损失。 材料二 1996 年新右旗的呼伦诺尔嘎查 (嘎查即行政村 )草场承包到户,由于利用不合理,牛羊超载,草场退 化严重。一些承包户经营不善陷入贫困境地,为摆脱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当地牧民在农业专家支持下, 于 2009 年筹建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成畜牧、打草、旅游和市场销售四支专业经营队伍。牧场实行四季 轮牧,打草队为冬季舍养准备草料,旅游经营小组运作家庭旅游等项目,市场销售小组注册了品牌商标, 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效益。 第 5 页 共 26 页 (1) 根据材料一简述减轻白灾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 草原过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载,其结果表现为优良牧草小型化,有毒植物相对增多的特点。从生态系统食 物链传递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提出合理利用草场的建议。 【答案】 (1)措施:贮草抗灾 (或合理确定越冬牲畜头数 );提高雪灾监测、预测能力;做好灾前、灾中、灾后 重建服务;完善应急指挥和快速救援;建立完善的减灾系统工程。 (2) 解释: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草场只能维持一定数量牲畜需要,牲畜数量过多,过度啃食,使牧 草来不及生长,草丛变得越来越矮;牲畜爱采食的牧草受害最严重,牲畜不喜采食或有毒的植物得以保存。 建议:确定合理的载畜量,草场实行轮牧,使草原得以自然修复 (恢复 )。 【解析】 (1) 白灾指的是冬季大雪,导致牲畜缺少牧草饲料等。措施主要是从饲料、牧草、救援、监测等方面分析。 根据越冬牲畜头数,贮草抗灾。提高雪灾监测、预测能力,做好灾前、灾中、灾后重建服务。完善应急指 挥和快速救援,建立完善的减灾系统工程。 (2) 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草场只能维持一定数量牲畜需要。牲畜数量过多,过度啃食,导致产草量 降低。牲畜喜爱采食的牧草不易生长,牲畜不喜采食或有毒的植物得以保存生长,导致草场破坏。所以要 根据草场面积及产草量,确定适当的载畜量,草场实行轮牧,给草场自然恢复的时间。 【模板二】自然灾害共同措施 采用工程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植树 造林保护植被等。 【例题】 (2016·北京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大别山区是中国茶叶主产区,因其自然条件优越,使得茶叶茶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