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30题,共60分) 读某日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乌兰巴托 B.北京 C.新加坡 D.珀斯 2.该日为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该日过后的半年内,地球公转速度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减慢,后加快 D.先加快,后减慢 2018年8月帕克太阳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在不到7年的任务寿命期间,帕克将绕太阳运行24次,并逐渐缩短距离与太阳亲密接触。 完成下列各题。 4.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 A.日冕 色球 光球 B.日珥 色球 光球 C.光球 日珥 色球 D.光球 色球 日冕 5.帕克太阳探测器将借助某天体的引力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该天体最有可能是 A.木星 B.火星 C.地球 D.金星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7.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影响,读某城市的空气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反映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空洞 9.为减轻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宜 A.建设生态城市 B.提倡使用私家车 C.限制城市发展 D.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10.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D.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读某地等压线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图中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M> N> P> Q B.M> Q> P> N C.N> Q> M> P D.N>M>Q>P 12.下列关于图中四点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N点温度较高,大气由N点向M点运动 B.由于N点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 C.由于Q点气压高于P点,大气由Q点向P点运动 D.四点之间大气运动方向为逆时针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14.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16.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的梅雨 B.南京的伏旱 C.北京的寒潮 D.哈尔滨的洪涝 下图中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P、Q两地的西侧均为海洋,40°为纬度。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7.以下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中,最可能为P地的是 A.B.C.D. 18.Q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图中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 A.B.C. D. 20.下图中,正确反映上图A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A.B.C.D.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22.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长江 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问题。 23.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24.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洋流 A.是寒流,向南流 B.是暖流,向南流 C.是寒流,向北流 D.是暖流,向北流 26.上述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C.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D.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7.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A.径流入海 B.寒暖流交汇 C.上升补偿流 D.人工养殖 28.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如图所示),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树木涂白的主要目的是 A.防虫、防冻 B.整齐、美观 C.减少树皮水分蒸发 D.延长树木的寿命 30.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A.降低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 B.减少地面长波辐射 C.延迟树木萌芽和开花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 二、综合题(共2题,40分) 31.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气压带C的名称是____,C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_____原因。(“热力”或“动力”) (2)气压带C和D之间的风带名称是_______,风向为______风。赤道低气压带和气压带C之间吹_______风。 (3)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夏季偏_____,冬季偏______。 (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实际上北半球冬季和夏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的是_______气压中心(填高或低)。 (5)地中海气候受_____和_____交替控制形成,(填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其气候特征是_____ 32.(16分)2012年被称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的郭川于7月份开始做环球航行的准备,经过4个月的准备工作,2012年11月18日,从青岛出发,驾驶无动力帆船,历经138天不间断的航行,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青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郭川在最开始做准备工作的月份所在的季节,亚洲东部盛行__________风;印度半岛盛行__________风,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中海沿岸的特征是__________ ,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 的控制。(10分) (2)郭川驾驶的帆船经过新西兰岛后,航行速度明显加快,试分析原因。(2分) (3)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9时,郭川抵达合恩角(67°W),在与青岛朋友短信交流时,收到回复:“郭川,早上好。合恩角很冷吧,要注意防寒保暖”。郭川笑了,因为这个短信里有两个错误,你能指出来吗?并说明理由。(4分)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C 2.B 3.C 【解析】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线速度最大。故选C。 2.读图可知,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即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故选B。 3.该日过后的半年为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附近最快,7月初远日点附近最慢,该日过后的半年内,即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半年内,地球公转速度故先减慢,后加快,故选C。 4. D 5. D 【解析】 4.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选D。 5.帕克太阳探测器是第一个飞入太阳日冕的飞行器,在不到7年的任务寿命期间,帕克将绕太阳运行24次,该探测器仅位于太阳表面上方3个太阳半径处,该位置在金星引力范围内,因此,探测器将可能借助某金星的引力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选D。 【点睛】 太阳大气层从内往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按如日远近,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D 7.A 【解析】 6.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表及里为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故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D正确。 故选:D。 7.橫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石油一般是粘稠的液体,若遇到石油,横波会消失,纵波通过时波速也突然下降。①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故A正确。②图纵波消失,横波速度下降,与实际不符,B错误;③图二者无变化,与实际不符,C错误;④图横波和纵波都减速,但仍然存在横波,与实际不符,D错误。 故选:A 8.C 9.A 10.D 【解析】 8.图示反映的是城市风,由于城市排放热量多,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盛行上升气流,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在城市郊区之间形成了城市风,城市风永远都是由郊区吹向城区,图示反映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是热岛效应,C正确;图示没有反映城市化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臭氧空洞,ABD错误。选C正确。 9.城市风是城市中有大量的人口、工厂、交通工具不断排放废热和温室气体,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建设生态城市,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减轻热岛效应,A正确;提倡使用私家车,只会加重城市热岛效应,B错误;限制城市发展不切实际,C错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不能有效减轻热岛效应,D错误。选A正确。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B不符合题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C不符合题意。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D符合题意。选D。 11.D 12.C 【解析】 11.图中显示,N点位于990hPa等压面之下,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因此N点气压大于990 hPa;M点位于990hPa等压面之上,因此M点气压小于990hPa,大于970 hPa;Q点位于 950hPa等压面之下,因此Q点气压大于950hPa,小于970 hPa;P点位于950hPa等压面之上,因此P点气压小于950hPa;由此判断,四点气压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N>M>Q>P,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 12.如果当地的近地面气压变化是受热不均导致的,图中N地气压较高,应是空气冷却下沉导致,A错误。如果N点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则N地形成低气压,与图中信息不符,B错误。上题判断可知,Q点气压高于P点,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大气由Q点向P点运动,C正确。图中显示,Q点气压高于P点,大气由Q点向P点运动,N点气压高于M点,大气由N点向M点运动,垂直方向,N处下沉气流,大气由P向N运动,M处盛行上升气流,由M向Q运动,因此四点之间大气运动方向为N-M-Q-P-N,是顺时针,D错误。故选C。 13.D 14.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季风知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 13.从图形中可知亚欧大陆出现亚洲高压,说明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梅雨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中上旬之间,A错误;伏旱是受副高的影响,出现在7、8月,B错误;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的是夏秋季节,C错误;该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低,D正确. 14.南亚印度德干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冬季气温较低,降水也少,是一年中较凉爽的时候,A正确;印度半岛是热带气候,一年四季都种植庄稼,B错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是夏季,C错误;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是夏季,D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季风知识.此题主要考查南亚季风的知识,结合南亚的农业解题,难度一般. 15.D 16.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昼夜分布状况的判断。 15.根据图示的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可判断,①为赤道低压,由于赤道地区受热多,而盛行上升气流形成,A错误;⑤为信风带,图示风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B错误;②为副热带高压带,属于动力性高压,C错误;⑥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D项正确。 16.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位于北半球,则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则北京可能出现寒潮天气。其他各项都发生于北半球夏季。 17.C 18.D 【解析】 17.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且该地接近40°,说明该地不同季节分别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具有这种特征的是B、C两图。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到40°之间,根据P地和4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7月份气温低,因此C正确。 18.Q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位于盛行西风带内。该地位于40°以北,说明为北半球。常年盛行西南风。故选D。 19.B 20.B 【解析】 19.A图冷气团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C为低压天气系统;D为高压天气系统;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故选B。 20.A为暖锋天气系统,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冷气团的位置,故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雨区位于冷气团一侧,为锋前。故选B。 21.C 22.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河流主要补给方式的判读,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1.补给形式要看径流总量及季节分配情况。由图可知,该河流量跟气温关系密切,夏季为汛期并且河流冬春断流,所以,应该是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河流。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C。 22.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新疆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他三条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需要注意河流的补给方式。1、雨水补给: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3、冰雪融水补给: 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这类补给也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山区和部分较温润的山区。4、湖泊沼泽补给:山地地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能汇集湖区许多来水,增加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河流水量起调节作用。5、地下水补给: 它是河流水量可靠、经常的来源。 23.D 24.C 【解析】 23.b中甲乙两水文站测得流量都有增加且甲测得洪峰流量早于乙水文站,可知这次暴雨带来河流洪峰先经过甲再流经乙水文站。若①、②、③三地出现降水,则甲水文站均不会出现洪峰。即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④地。 24.读图可知,乙水文站位于湖泊下游。由于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对河流的流量进行了分流,从而使得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所以选C。 25.A 26.D 【解析】 25.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识北半球非洲的西海岸,故此处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该洋流向南流,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26.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影响。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减慢,A错;寒流对沿岸的气候降温减湿作用,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错;促进寒流带来的热量不断向低纬度海区输送,C错;寒流流经的时候,会导致近洋面的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湿度上升,就会凝结,形成海雾,影响航运,D对。 27. B 28. 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7.甲渔场为纽芬兰渔场,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8.①②③④分别为巴西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纳利寒流,对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是暖流,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 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渔场的成因。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29.A 30.A 【解析】 29.树木涂白使用的涂白剂是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水,可防虫和防冻,利于绿化植物安全越冬,A正确;树木涂白高度一样有利于整齐、美观、减少树皮水分蒸发,但这不是主要目的,对延长树木的寿命没有影响,所以选A。 30 .树木涂成白色,白天可反射太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降低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A正确;不会减少地面长波辐射;对树木萌芽和开花影响没有影响。 31.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盛行西风带 西北风 东南 北 南 高 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盛行西风带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全球气压带风带为背景,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气压带A位于60ºN附近,其名称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C位于30ºS附近,其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动力原因。 (2)气压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因此气压带C和D之间的风带名称是盛行西风带,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赤道低气压带和气压带C之间的风带为东南信风带,因此吹东南风。 (3)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实际上北半球冬季和夏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形成的是高气压中心。 (5)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 (6)地中海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32.(1)东南;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炎热干燥(或高温少雨);副热带高气压带。 (2)进入西风带,顺风顺水。 (3)错误一:早上好 理由:合恩角此时约为21时,处于夜晚。错误二:合恩角很冷 理由:合恩角位于南半球,此时正处于夏季。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帆船环球航行为背景材料来综合考查全球各地的气候特征和气压带风带及洋流的全球分布规律。 【详解】 (1)由题意可知郭川在最开始做准备工作的月份为7月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而亚洲东部为季风气候区,故夏季盛行风为东南风;同理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故夏季盛行风为西南风;其成因是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全球气压带夏季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偏转为西南风;地中海沿岸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或高温少雨)。 (2)帆船航行主要靠风力和洋流来推动,由图中可知郭川驾驶的帆船经过新西兰岛后的航行方向为自西向东,而由当地的纬度可知此时帆船位于南半球中高纬,而该纬度的盛行风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北风,与帆船的航行方向一致(顺风),故速度加快;同时该纬度带为南半球西风漂流流经地区,该洋流的流向也为自西向东,与帆船的航行方向一致(顺水);据此即可作答:船速加快的原因应是:进入西风带,顺风顺水。 (3)根据合恩角的经度可知当地所处时区为67oW/15o=4 余7度(时区归属的计算方法为:当地经度被15度整除,若余数小于7.5度则商数即为时区数;若商数大于7.5度则时区数为商数+1);故当地应位于西4区;则当地时间应为北京时间(东八区)-12(向西时区数之差(8+4))=1月18日20时(向东加、向西减),当地应为傍晚,所以错误一即为时间错误;由题意可知此时为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但合恩角地处南半球此时为夏季,气温应较高,故“合恩角很冷吧,要注意防寒保暖”即为第二个错误;据此即可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