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命题人员:陈玉微(组长),缪丰,丁昌德 审题:卓长华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读图,回答问题。‎ ‎1. 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A. 河流、明确的 B. 湖泊、模糊的 C. 交通线、模糊 D. 山脉、明确的 ‎2. 图中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是(  )‎ A. 提供木材 B. 保持水土 C. 防沙护田 D. 吸烟滞尘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图示区域中,县域界线位于河流源头,河流源头是山岭,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山脉,D对。河流、湖泊、交通线与县区界线位置不一致,不是主要依据,A、B、C错。‎ ‎【2题详解】‎ 图示地区河流较多,可推测降水较多,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是保持水土,B正确;提供木材、属于经济效益,A错误;防沙护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的作用,C错误;森林公园在市区的作用多为吸烟滞尘,D错误。‎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3. 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不同 B. 地形不同 C. 降水不同 D. 热量不同 ‎4.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 ‎③水稻土 ‎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 ‎⑦重工业基地 ‎ ‎⑧旱地耕作业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⑤⑥⑦⑧ D. ②⑦⑧‎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甲为我国东北地区,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地纬度差异大,热量差异导致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D正确。‎ ‎【4题详解】‎ 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湿润地区,水田广布,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土壤经长期耕作发育成肥沃的水稻土。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因此③④⑤⑥正确;黑土分布在东北地区,甲乙均为季风气候,甲为旱地耕作业,乙水田农业,①②⑦⑧错误。答案选B。‎ 早在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就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配送体系,从计算机开出订单到商品上柜,比竞争对手快三天,成本节约2.5%。‎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IS C. GPS D. WPS ‎6. 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 ‎ ‎②地理信息系统 ‎ ‎③全球定位技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RS是遥感是获取地理事物特征信息的,不能查询商场的具体分布状况;GPS提供定位和导航功能,可确定任一商场的地理方位,但不具查询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GIS可提供商场的分布信息,具有查询功能;WPS是计算机的文字处理功能,与查询无关。选B正确。ACD错误。‎ ‎【6题详解】‎ 车辆的定位和导航需要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而车辆信息与配送中心的联系需要应用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不具询查和定位功能,不能用于车辆与配送中心的联系。选C正确,ABD错误。‎ 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回答下面各题。‎ ‎7. 图中B点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是(  )‎ A. 焚烧开荒 B. 连续耕作 C. 森林再生 D. 耕地废弃 ‎8. 图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这说明了(  )‎ A.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B. 雨林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C. 雨林的群落生产力高 D. 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丰富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A点之前是原始林,土壤肥力较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焚耕开荒),草木灰增强了土壤肥力,因此B点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是焚烧开荒;热带雨林区连续耕作会导致士壤肥力下降;森林再生对应D点以后;耕地废弃对应C点后。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8题详解】‎ 图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体现了土壤肥力下降,说明雨林生态的淋溶作用强,土壤肥力流失快,故B正确。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可以用“地球之肺”来概括,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二是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平衡,故A错误。雨林群落生产力高应为A点前的原始林,故C项错误。由B点到C点表示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受损,故D项错误。‎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下列各题。‎ ‎9. 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 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 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C.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1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温室效应增强是由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后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先向外散发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补充地面损失的热量,温室气体越多射向地面的辐射越强。D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吸收均较少,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较少,因此ABC错误。‎ ‎10题详解】‎ 推广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增加森林面积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①③正确;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和提高单位GDP能耗反而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故选B。‎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该城市可能位于 A.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 40°N附近大陆西岸 C.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 40°N附近大陆东岸 ‎12.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 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 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11. D 1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读图,城市冬季等温线在0°以下,说明位于温带地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C,A错。40°N附近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C,B错。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大于0°C,C错。40°N附近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小于0°C,D对。‎ ‎【12题详解】‎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A对。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B错。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C错。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城市热岛效应 ,读图分析能力。‎ 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气温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气温取某日平均气温)。图1中小区1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高于小区2。图2中小区3风速大于小区4。‎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3. 据图文可知,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是( )‎ ‎①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 ‎②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那么它反射到大气中的热量就越多。‎ ‎③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其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就越少。‎ ‎④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多,那么空气直接吸收的热量就越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据图文可知,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是(  )‎ ‎①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正相关 ‎ ‎②风速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 ‎ ‎③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 ‎ ‎④“热岛效应”越强,风速越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A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这是因为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①③正确,故选A。‎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风速越大,温升幅度越小;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②③正确。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的启示有: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增加绿地和水面,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可以减小热岛程度。故选C。‎ 下图示意地球上四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若只考虑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影响,图中四地气候最有可能相同的是(   )‎ A. ①地和②地 B. ①地和③地 C. ②地和③地 D. ②地和④地 ‎16. 若只考虑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影响,图中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最可能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①②‎ ‎【答案】15. A 16.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5题详解】‎ ‎①地气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0个月,受信风控制2个月,应该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地只受副高控制,时间是12个月,应该是热带沙漠气候;③④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应该是地中海气候。因此答案为A。‎ ‎【16题详解】‎ 图中的气压带、风带为按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受信风带控制时间越长,纬度越低,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越长,纬度越高。仅①地受信风带控制,因此①地纬度最低,②③④受西风带控制时间依次变长,据此可知图中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最可能的是①②③④,故选A。‎ ‎【点睛】‎ 类型 分布规律 基本特征 主要成因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下列各题。‎ ‎17.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18. 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从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位于同一经度,在37.5°N~60°N之间,为北半球中纬度,P1等压面大致平行于等高面;而P2等压面出现倾斜,38°N上空为高压,37.5°N上空为低压,所以气流垂直运动在38°N上升,在37.5°N下沉。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地面37.5°N形成高压,38°N形成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甲地吹西南风,所以选B。‎ ‎【18题详解】‎ 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原来控制甲地的气团与来自乙地的气团性质不同,两种气团交替控制应该是锋面过境,而乙地比甲地纬度高,来自乙地的气团应该是冷气团,甲地由暖气团控制变为冷气团控制,当然是冷锋过境。故选C。‎ ‎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9.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 A. 下渗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水汽输送 ‎20. 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①缓解热岛效应 ‎ ‎②减轻城市内涝 ‎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 ‎④提供工业用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 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A. 美化城市环境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小气候 D. 增加下渗量 ‎【答案】19. B 20. A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井,将雨水收集起来,直接影响了雨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即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地表径流;雨水收集对下渗影响小;对降水和水汽输送没有直接影响。选B正确。‎ ‎【20题详解】‎ 活水公园增大城市湿地面积,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是缓解热岛效应,①对。地表径流减少,减轻城市内涝,②对。湿地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的功能,③对。沉淀池中净化处理后,作为景区、池塘用水,不是工业用水,④错。A对,B、C、D错。‎ ‎【21题详解】‎ 公园中荷花池利于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起到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属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功能。选D正确。‎ 下图是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立方米/秒)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乙河位于(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高原地区 ‎23. 下列有关三条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是甲河 B. 流量变化均随降水量而变化 C. 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丙河 D. 流量年际变化最小的是乙河 ‎【答案】22. C 23.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及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2题详解】‎ 据图可以看出乙河冬季出现断流,春季、夏季有汛期,应是位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河流的流量较小。乙河流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冰川融化形成夏汛。故C正确。‎ ‎【23题详解】‎ 甲河流位于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A错;乙位于干旱地区,降水少,故河流以冰川融水为补给,故B错;丙河流位于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故C错;由于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终年较少,年际变化小,故D正确。‎ ‎【点睛】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 ‎(3)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读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图中海域水温受洋流影响,该洋流属于( )‎ A. 南半球暖流 B. 北半球暖流 C. 南半球寒流 D. 北半球寒流 ‎25. 此时甲处沿海的气候特点是( )‎ A. 高温多雨 B. 寒冷干燥 C. 降水稀少 D. 温和湿润 ‎【答案】24. C 25.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性质的判断、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24题详解】‎ 从等温线向南温度变低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此图为南半球,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洋流向北流,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或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C正确。‎ ‎【25题详解】‎ 大陆西岸南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C正确。‎ ‎【点睛】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一般情况,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寒流对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暖流对气候的影响为增温增湿。‎ 第Ⅱ卷(综合题 5大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本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其水文特征。‎ ‎(2)阿克苏的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品质十分优良。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3)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建国以来部分绿洲变成了荒漠,请说出其人为原因。‎ ‎【答案】(1)冰川、积雪融水补给(或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量小;夏季水量大(夏汛);冬季普遍断流(又结冰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大;以季节性河流为主。(任答4点)‎ ‎(2)夏季光照充足,利于合成营养物质;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3)山麓地带;河流沿岸。‎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任答2点)‎ ‎【解析】‎ ‎【详解】(1)本区河流位于内流区,主要河流为塔里木河,以及发源于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的部分河流。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夏季气温高,山上永久性冰川融化后河流流量增大,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水文特征表现在:水量小;夏季水量大(夏汛);冬季普遍断流(又结冰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大;以季节性河流为主。‎ ‎(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部分。新疆地区水果品质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合成营养物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3)据图得知,该地区绿洲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因为这里是冰川融水的主要汇集区。建国以来,人类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加大开发强度,过度樵采、放牧、开垦以及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该地区稀少的水资源被消耗殆尽,荒漠化扩大。‎ ‎27.下图为某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丙地气压值的范围可能是 。‎ ‎(2)说出甲地此时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假如虚线C处代表的天气系统以50千米/时的速度向郑州方向移动,试描述郑州未来24小时的天气变化。 ‎ ‎(4)图示时间最有可能是 (1月、7月),此时全球大陆等温线弯曲情况是 _。‎ ‎【答案】(1)1 000~1 005 hPa或1 010~1 015 hPa ‎(2)甲地为东北风。乙地风力大于甲地,因为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先出现阴天、雨雪,风力加大(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之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1月 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判断方法、锋面带来的天气变化及等温线判读方法等知识点。‎ ‎【详解】(1)丙外侧等值线的值为1 005 hPa或1 010 hPa,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以看出丙气压范围为:1 000~1 005 hPa或1 010~1 015 hPa。‎ ‎(2)综合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即可得出风向,甲地北部有蒙古高压,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可以推断出甲地吹东北风。风力的大小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图上表现为等压线的疏密,乙处等压线较密集,风力大。‎ ‎(3)C位于低压系统的左侧低压槽,为冷锋,郑州此时位于冷锋过境前,24小时内天气经历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变化。此题要答出天气的变化,注意用词。过境时天气变化先出现阴天、雨雪,风力加大(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读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陆地形成高压,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为冬季,时间为1月;陆地气温较海洋低,等温线向南凸出。‎ ‎【点睛】等温线分布规律:(1)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①冬季大陆,②地势较高;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①夏季海洋,②寒流经过。‎ ‎(2)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①夏季陆地,②地势较低;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①冬季海洋,②暖流经过。‎ ‎(3)如果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等温线较平直,说明该地区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4)等温线呈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影响,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 ‎28.图1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2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2中甲、乙、丙、丁气候类型对应图1中的序号 甲——( ) 乙——( ) 丙——( ) 丁——( )‎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季节)。‎ ‎(3)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气候类型⑧的成因是____。‎ ‎【答案】 (1). ② (2). ⑦ (3). ④ (4). ⑥ (5). 副热带高气压带 (6). 夏季 (7).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8).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 ‎【详解】(1)根据图中各气候类型的位置可知,①-⑧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甲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甲、乙、丙、丁气候类型对应图1中的序号依次为②、⑦、④、⑥。‎ ‎(2)A气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图中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北,说明直射点向北移动,为北半球夏季。‎ ‎(3)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从图中可以看出,⑤气候类型分布在40°-6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类型③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其纬度位置可推测,该气候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所形成的。‎ ‎(4)⑧为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吹东北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的西南季风成因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 ‎2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说明拉萨7月降水的日均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答案】(1)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 ‎(2)特点: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 原因:拉萨市位于河谷地区,夜晚气温比谷坡高,形成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 ‎【解析】‎ ‎【分析】‎ 该题以拉萨位置图和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为材料,考查西藏气温日较差大的成因和7月降水日均变化的原因。‎ ‎【详解】(1)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地势、天气、大气质量等。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拉萨位于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所以拉萨气温日较差大。‎ ‎(2)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特征,结合横轴时间,可以判断拉萨7月降水量,在白天降水量小,夜间降水量大。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山谷地带白天吹谷风,山谷气流沿两侧山坡上升,中间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成雨。夜间吹山风,两侧山坡气流下沉,谷地中央气流上升,水汽容易凝结成雨。从河陆热力差异考虑,夏季白天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少雨。夜间拉萨河相对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多雨。‎ ‎【点睛】山谷风原理:白天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低于山坡,谷地上空气流下沉,山谷底部气压高,谷底的风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高于山坡,谷地近地面空气上升,山坡上气压高,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底形成山风。‎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城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 ‎(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 ‎(2)分析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 ‎(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4)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原因。‎ ‎【答案】(1)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大量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形成。‎ ‎(2)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导致沿海气温较低;内陆地区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区偏低。‎ ‎(3)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对船只速度影响,轮船航速减慢,导致轮船能耗增加等。‎ ‎(4)沿海地区地处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降水稀少,地表干旱严重;受来自大陆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空气干燥,水汽较少;沿岸(本格拉)寒流的减湿作用明显,干旱加剧,导致沿海地区沙漠广布。‎ ‎【解析】‎ ‎【详解】(1)结合纬度和海陆位置,M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是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上升补偿流形成寒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上升流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所以M海域形成渔场。‎ ‎(2)根据经纬度,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所以沿海气温较低。非洲是高原大陆,内陆地区海拔高,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偏低。‎ ‎(3)图中洋流是本格拉寒流,流向是自南往北流,轮船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与洋流流向相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受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逆洋流行驶,轮船航速减慢,导致轮船能耗增加等。‎ ‎(4)图示沿海地区有南回归线穿过,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地表干旱严重。大陆西岸受来自大陆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是离岸风,空气干燥,水汽较少。沿岸的本格拉寒流的减湿作用明显,干旱加剧,导致沿海地区沙漠广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