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总结学案中图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总结学案中图版必修1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章末总结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教材P78 思考 6‎ 盛行西北风的某地,化工厂应建在居住区的东南方。因为化工厂是有严重大气污染的工厂,若建在西北方,大气污染物会随风扩散到居住地,造成污染危害,建在东南方会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 教材P80 思考 在山区修建铁路,所需工程量较大,造价也高,所以选线时往往选择在利于或便于修建铁路的地形单元上,如在山间盆地或山谷处;而平原地形则相对较为容易,工程造价较低。‎ 在平原发展河运与铁路线路,虽然工程量、造价方面占有优势,但要占用大量农耕田地。‎ 教材P82 思考 ‎1.修建青藏铁路的不利因素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在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时,一起出现了。‎ ‎(1)冻土问题是修建青藏铁路最主要的技术难题。规划中的青藏铁路全长1 956公里,海拔4 ‎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其中多年冻土地段约600公里,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最长的铁路。‎ ‎(2)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他们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对洞内进行弥漫式供氧,使洞内氧含量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难题。‎ ‎(3)青藏铁路建设以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文精神为特色。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的发源地,有着极为稀有的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仅有的独特生态环境系统和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一个重要起源与分化中心,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极难恢复。‎ ‎2.修建青藏铁路对该区的影响 ‎(1)铁路建成后有利于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2)铁路建成后,我国西北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通过经济、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运抵青藏高原,高原上的居民靠砍伐爬地松作燃料的历史即将结束,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将得到保护。(3)铁路建成后有利于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造福沿线各族人民,促进民族团结。‎ 教材P82 复习题 ‎1.世界主要城市多分布于温度、降水都比较适中的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区,尤其是沿海等交通便利的地带更是城市密集的地区,常形成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地形、交通条件等。‎ ‎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自然条件各要素在早期决定了交通运输方式,以气候、水文、地貌等的影响最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条件的改造程度在加剧,可以弥补自然条件的缺陷,克服不利因素,化限制为可能。‎ ‎(2)自然条件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6‎ 地形、地质、河流、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线路具体走向影响很大,线路应尽量避免穿过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减少穿越河流的次数。不同地形区的人口分布和物产不同,也能影响到线路的位置、走向和密度。如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航运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 ‎(3)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可以通过工程难易程度、造价高低直接影响交通。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线路往往都选择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或便于修建的地方。这些地方通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因此可以说自然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交通网的分布与密度。‎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P89 思考 我国野象分布地区不断南移,说明北方地区气候已不再适合野象生活,不再温暖湿润,体现了图示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由温暖变冷的过程。‎ 教材P89 复习题 ‎1.研究古代气候主要有以下方法:花粉记录分析法、树木年轮分析法、氧同位素分析法和海洋沉积物分析法,此外还有河流活动调查法、历史法以及化石分析法。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花粉类型。科学家通过观察每个土层中的花粉,就能知道该地区以前生长什么植物,根据沉淀花粉经历的气候条件与现在相同植物生长的气候相似的原理,就能推断出该地区古代的气候特征,这就是花粉记录分析法。树木年轮分析法,则是根据年轮的厚薄追溯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状况,薄的年轮表明这一年的天气寒冷或干旱,厚的年轮说明这一年的天气温暖或湿润。氧同位素分析法是根据水中氧-16和氧-18的比例关系,确定一个时期气候的冷暖,氧-16比较轻,水中含量高说明气候寒冷;氧-18比较重,水中含量高,说明气候温暖。海洋沉积物分析法则是根据沉积物当时的沉积环境确定沉积时的气候冷暖。‎ ‎2.地球上的气候一直呈波浪式发展,冷暖干湿相互交替。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经历了第四纪冰期的寒冷期。第四纪冰期出现过数次,其间也有温暖的间冰期。冰川消退后,气候虽转暖,但有数次反复波动。我国在距今1万年前后气温还是比较低的。距今5 000年全球出现了人类史上最温暖的气候;公元前1 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中国中原地区气候寒冷干旱;公元前800年到公元200年,气候相对暖湿;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曾出现世界范围的增暖现象,而后世界气候寒冷;进入80年代,全球又有增温变暖的趋势。‎ ‎3.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三个突出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将增加,产量波动将增大。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后,灌溉和雨养春小麦的产量将分别减少17.7%和31.4%;早稻、晚稻、单季稻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减产;玉米总产量将平均减产3%~6%。‎ 6‎ 第二,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表明,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据计算,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华北目前推广的强冬性冬小麦品种,将由半冬性的冬小麦品种所取代;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逐渐被中、晚熟品种所取代。‎ 第三,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气候变暖后,农药的施用量将增大。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期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温度高还为各种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病虫害出现的范围也可能向高纬度地区延伸。‎ 第三节 寒潮 教材P91 活动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目前人类尚无法根除,只能预防或减轻灾害。当前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两类。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性、群发性,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列出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教材P93 活动 寒潮天气既可以带来灾害,又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既有利又有弊。其利主要表现在:‎ ‎(1)寒潮加强高低纬间的热量交换,有利于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2)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证。①寒潮会带来大规模雨雪天气,缓解冬季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②雪水中的氮化物提高土壤中的氮素;③雪水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肥料;④寒潮是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杀死大量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年的病虫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寒潮带来的风力资源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此外,寒潮可杀死大量的病毒,减少春季疾病的蔓延。2003年春季的“非典”流行,2002年的暖冬就是因素之一。‎ 教材P93 复习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的源地有三个:西北路径——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北方路径——亚洲北部的北冰洋;西方路径——欧洲北面的北冰洋。‎ ‎2.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强冷空气长途跋涉,到达南方后,空气和下界面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冷空气强度明显下降,很难达到寒潮的标准。因此,各地的寒潮标准不一样。‎ 6‎ ‎3.暴雨、干旱、台风等。‎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材P96 思考 当然不可以。因为地球上的水受太阳辐射等条件的限制,每年可更新的水量是有限的,如果将河流中的水全部抽取利用,那么将影响水循环的其他环节,使得水循环受阻,而最终致使水资源不能及时更新和恢复,使河流枯竭。‎ 教材P100 思考 ‎1.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只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需要灌溉。从农业发展的历程看,哪个地区先具备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哪个地区的粮食生产就有了保障,粮食剩余可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大分工的形成,进而促进古代文明的诞生。‎ ‎2.解决水危机的措施:‎ 人类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解决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蓄积洪水;开渠引水,实施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2)节流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发展喷灌和滴灌农业等;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教材P101 复习题 ‎1.水是生物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水资源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尤其是影响种植业能否进行,同时也影响农业结构、农作物种类分布和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等。在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是我国主要农耕区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分布区;秦岭—淮河线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较少,发展小麦之类以旱作为主的耕作业;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水资源很少,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还有大片荒漠戈壁分布。水资源质量也会影响农业生产,如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鱼类的死亡,被污染的水用来灌溉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等。水资源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 ‎2.(1)水资源的特征:①补给的循环性。②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③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④水利水害双重性。‎ ‎(2)人类居住的地球,70.8%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全球蕴藏水总量约13.7多亿立方千米。然而,地球上的水有96.53%是海水,淡水只有3.47%。在所有的淡水中,68.7%又储存于两极冰川与永久性“雪盖”中,人类难以利用。全世界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除了全球气候异常导致部分地区发生水资源短缺外,人类对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和破坏,是造成全球水危机的主要原因。‎ ‎①用水量急剧增加。世界水资源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猛增。目前,人类对水的利用以超过人口增长率2倍的速度增长,全球淡水需求量扶摇直上。‎ 6‎ ‎②水质污染和用水浪费。世界人口增长、城市化发展和工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在大量消耗淡水的同时,又污染了有限的淡水资源,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另外,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城市供水系统渗漏等问题也造成了淡水资源的很大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③城市用水集中。人口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1950年的25%增加到2025年的60%。城市生活用水量比农村大得多,城市化的结果使水资源消耗不断在城市集中,改变了水资源供需的区域布局,导致某些地区的供水和卫生状况更加恶化。‎ ‎④森林植被减少。世界许多地区都存在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问题,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 600 万 hm2的天然森林被夷为平地。目前,赤道圈内的雨林已减少了32%以上。西欧自罗马帝国时代以来2/3的天然森林已经消失,非洲在过去100年间森林减少了一半以上,而“地球之肺”亚马孙地区,仅仅在过去10多年就毁掉了40 万 km2的森林。大片森林丧失,影响了自然界的气候调节,引起土壤侵蚀,削弱了涵养水源的功能,加重了水旱灾害,对生态和水环境保护造成灾难性影响。‎ ‎⑤水资源管理分割。一些国家已经认识到在国际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管理上必须通力合作,但仍有很多国家仅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为目的,不计后果地过度开发、利用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加剧了另外一些地区的水危机。‎ ‎3.(1)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2)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 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3)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4)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5)用水效率较低。目前,全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3 8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近70%。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左右。‎ ‎(6)工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在80立方米以上,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我国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我国生活用水浪费十分严重,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损失率为15%~20%。‎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