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全科竞赛(解析版)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全科竞赛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 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 ) A. 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 正午太阳髙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1. A 2. A 【解析】考查读图分析昼夜长短能力,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1题详解】 依据同一纬度值的南北半球两地,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即两地昼弧长度相加为360°,或者说同一纬度值的南北半球两地昼夜长短正好相反,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夜长,结合图中信息可判断①③两地纬度值相等。所以A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图中显示②地该日昼长达18小时,一定位于回归线与极点之间,则正午太阳高度在直射点直射该地所在半球的回归线时达到最大值;图中③地该日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②、③两地位于同一半球;同一半球的两地昼长最大值都是直射点直射该地所在半球的回归线的这一天,A正确。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月平均总辐射量最大时,该市该月月平均气温为( ) A. 23.5 ℃ B. 27.5 ℃ C. 20 ℃ D. 25 ℃ 4. 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正午太阳高度 B. 昼夜长短 C. 空气质量 D. 云量多少 【答案】3. C 4. D 【解析】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月平均总辐射量最大发生在5月,5月的平均气温为20 ,故选C项。 【4题详解】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海拔和天气状况等,我国夏季正处于雨季,故影响总辐射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云量的多少,所以D项正确。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释放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等,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读上图,下列有关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B. 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年要大于太阳活动低年 C. 100~200km处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D. 白天,100km处电离层电子浓度约为1011cm-3 6. 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 气候异常 B. 磁暴现象 C. 长波通信中断 D. 极光现象 【答案】5. D 6. C 【解析】本题组以太阳活动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特征、太阳活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考查学生获取和描述信息的能力。 【5题详解】 图中显示,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小于夜间,因此选项A叙述不正确;图中显示,在低空,太阳活动高年与低年,电子浓度相同,因此选项B叙述不正确;图中显示,夜间100~200km处下层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因此选项C叙述不正确。图中显示,白天100km处电离层,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的电子浓度均约为1011cm-3,选项D叙述正确。 【6题详解】 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的气候变化及异常,选项A不符合题意。太阳耀斑爆发后,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导致地磁场的强烈扰动,产生磁暴现象,选项B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会使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但不是导致长波通信中断,选项C符合题意。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那里的高空大气层,被地球磁场捕获,同两极地区的大气相碰撞而产生的极光,选项D不符合题意。 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1 m,楼层高3 m,楼间距如图所示,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 A. 4楼 B. 6楼 C. 8楼 D. 都可以 8. 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 甲车位 B. 乙车位 C. 丙车位 D. 丁车位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半球,前楼影子最长的时间即是该地太阳高度最低时.冬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低约为45°,由于南楼阻挡,北楼太阳照不到的高度约21米,楼层高3米,约7层,所冬至日正午可以被太阳照到的楼层最低是8楼,据此选C。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中,甲、丙夏天车被晒时间长,乙、丁不易被晒到,但是乙位于西侧,傍晚容易被阳光晒到,最好选择丁车位,选D。 左图为“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乙、丙、甲、丁 10.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9. C 10. A 【解析】 题目通过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的不同,考查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9题详解】 通过图中四地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四地该日的昼长,甲、乙、丙、丁分别是约15小时30分、约13小时30分、约14小时、约13小时。因该日是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自南向北递增,四地昼长都大于12小时,都位于北半球,所以由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丁、乙、丙、甲,C项正确。 【10题详解】 因为该日是5月1日,在春分后,夏至前,直射点进入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所以位于图中a点,A项正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平均降水量(实线)和相邻节气降水量差值变化(虚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一般情况下,小暑到大暑期间( ) A. 华北地区受春旱威胁 B. 东南沿海地震灾害频发 C. 江淮地区逐渐进入伏旱 D. 北方沙尘暴天气肆虐 12. 黄河中下游地区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呈现图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势力不断减弱 B. 河流、湖泊水位下降 C. 植物蒸腾作用微弱 D. 生产、生活耗水量大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小暑到大暑期间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达到最多,且两节气均在7月,此时副热带高压脊不断北移,江淮地区逐渐进入伏旱;华北春旱多发生在春季,即3—5月;地震灾害发生没有季节性;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12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为负值且变化幅度较大,即此期间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量迅速减少。在此时段,给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降水的夏季风势力不断减弱会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是降水量减少的结果;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茂密,蒸腾作用较强;生产、生活耗水量大小与降水量的变化无关。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13.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14. 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 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 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 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 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答案】13. B 14. B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经过了大气的削弱,地面吸热增温后以地面辐射方式放散热量,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并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往外辐散热量,其中指向地面的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故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主要来自近地面,其传递过程顺序是太阳辐射-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①—④—②,选B。 【14题详解】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故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箭头②,选B。 【15题详解】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②辐射少。据此分析选B。 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 暖湿 B. 冷湿 C. 热干 D. 冷干 17. 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海陆轮廓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地转偏向力 【答案】16. A 17. B 【解析】本题考查风的成因。图中盛行风①,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图示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该盛行风①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与海陆轮廓无关。 【16题详解】 图中盛行风①,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故盛行风①的性质是暖湿,A正确。故选A。 【17题详解】 图示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该盛行风①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海陆气压差异加强了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盛行风①形成与ACD有关;而与海陆轮廓无关,B符合题意。故选B。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气温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19.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从三地的气温曲线可知7月气温较低,说明三地均位于南半球,且最冷月气温基本都在15℃以上,说明为热带气候类型。从三地降水与气温的对比关系上看可知高温期多雨,降水明显有干、湿季差异,由此可知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D。 【19题详解】 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主要是夏季受到赤道低压影响形成,故部分月份降水多与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有关。故选A。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温压场分布,实线为该地1 0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单位:m),虚线为近地面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图中④地的近地面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21. 图示近地面各点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0. C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图中该地区近地面等温线值由北向南递减,可推断该地位于南半球。实线为该地10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同一等压面上,④地所处的气压中心海拔高度低于四周,即等压面在该气压中心向下凹,说明同一海拔高度上,该气压中心为低压中心,因此可画出图中④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受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地风向为东南风,故选C项。 【2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以及天气系统。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所以③④附近的低压中心是顺时针转动的,故③位于冷锋锋前,④位于锋前,又因冷锋锋后降雨,暖锋锋前降雨,所以④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故选D项。 以下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 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B. 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 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D. 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23. 图中洋流( ) A. 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 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 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 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读图,根据位置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沿岸洋流为寒流经过,因海水上泛,饵料丰富,B对、A错。M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图中河流短小,C错。图中海岸平直,港湾少,风浪大,D错。 【23题详解】 读图分析,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是寒流,自北向南流,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减慢,A错。导致沿岸地区气温下降,降水减少,B错。寒流经过的海面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C对。流向低纬海区,不能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错。 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 ) A. 玄武岩分布区 B. 石灰岩分布区 C. 大理岩分布区 D. 花岗岩分布区 25. 导致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 ) A. 北美五大湖 B. 湄公河三角洲 C. 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D. “V”型河谷 【答案】24. B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区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分布区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故选B。 【25题详解】 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型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D。 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②植被是( ) A. 热带草原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落叶硬叶林 2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 B. 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 C. 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非地带性 D. ⑤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答案】26. C 27. 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②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下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纬度变化,受热量的影响;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影响;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⑤处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26题详解】 ②植被分布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下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选C正确。 【27题详解】 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纬度变化,受热量的影响;③—④—⑤植被的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影响;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⑤处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选D正确。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的分布分别符合(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9. 图中甲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 A. B. C. D. 30. 图中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28. A 29. A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图示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体现了南北方向上,因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带从⑦→⑧→⑨→⑩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干湿度地带性分异,A项正确。 【29题详解】 图甲山脉位于40°-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基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注意该山脉高度只有3130米,故一般自然带的垂直带普不太多。选择A。 【30题详解】 绿洲位于沙漠之中,绿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冰川水的融化,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非地带性规律.选择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 (3)与南水北调工程关系最密切环节是______,植树造林能直接影响的环节是_____(填字母)。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 (5)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2)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3)F G (4)C (5)E 【解析】 【详解】(1)根据水循环过程,图中A表示陆地水体蒸发,C表示水汽输送, E表示降水,F表示地表径流。 (2)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内部叫陆地内循环;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内部叫海上内循环。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进行跨流域调水,所以与F地表径流环节关系最密切。 (4) 我国夏季东南风是从海洋吹响陆地,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C水汽输送。 (5)环节B表示陆地降水,E表示海上降水,因海上降水水汽充足,所以E水量较大的。 3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左图为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右图为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资料二:北京市2000年、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 资料三;在积极地进行奥运会筹备中,北京市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会举办理念,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活动。 (1)观察资料一中的左图,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是________。你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________。 (2)北京市的热岛环流引起的“城市风”由________ 流向 _______。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资料一中右图的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4)同期,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除了积极治污外,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中的A、B、C三地中的 ________地,该新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 【答案】 (1)城区高,郊区低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同时城区的植被覆盖率低,导致近地面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 (2)郊区 城区 (3)A 林地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C 由于新厂址选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了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 【解析】 【详解】(1)从甲图中可看出北京市区的多年平均气温大于13.5 ℃,而四周的郊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1.5℃,说明城区气温高,郊区气温低。这是由于城市的人口较集中,且工业发达,居民生活燃料燃烧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工业中的锅炉、汽车等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同时城区的植被覆盖率低,吸热快,导致近地面郊区的气温高于郊区。 (2)由于北京的城区气温较高,气流呈上升运动,而郊区的气温较低,气流呈下降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近地面风“城市风”由郊区吹向城区。 (3)林地可带来清新的空气,故林地应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故符合条件的是A。BC并没有位于热岛环流之内,故不符合题意。 (4)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外迁,需要迁出城市热岛环流范围之外,即符合该企业新厂址的是C处,因AB都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容易把污染物再带回城区,加重城区的污染。而C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可避免工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