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学者提出我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是(  )‎ A. 新疆 B. 云南 C. 内蒙古 D. 黑龙江 ‎2. 远西部地带各省级行政区共同的地理位置特征是(  )‎ A. 均地处亚热带 B. 均靠边疆 C. 均处于内陆 D. 均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逐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 自然资源及能源短缺 C. 农业地位削弱 D. 生态破坏严重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新疆、内蒙古属于远西部地带,AC错误;云南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B正确;黑龙江属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远西部地带”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均地处内陆,C正确;只有西藏东南部属于亚热带,A错误;青海不靠边疆,B错误;只有青海、西藏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大多是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资金、技术、人才较充裕,A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地位削弱是正常发展规律,不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C错误;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不是其主要问题,D错误。随着“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其资源、能源逐渐短缺,这将成为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B正确。故选B。‎ 某校学生在学习西气东输工程相关内容前,找到了一份其所在地“某年1~6月某能源市场价格和同比变化率图”(图甲)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图”(图乙)。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4. 下列关于学校所在地该能源1~6月市场价格及其相关内容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当地该能源市场价格一直都呈上涨趋势 B. 当地该能源同比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 C. 当地该能源市场价格变化过程说明当地该能源需求可能不断上升 D. 当地经济可能呈现衰退趋势 ‎5. 若当地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终点,则当地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有(  )‎ ‎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 ‎③我国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市场小 ‎④我国东部地区没有任何资源可供开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影响图乙中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铺设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城市分布 B. 河流 C. 交通 D. 村庄的分布 ‎【答案】4. D 5. A 6. A ‎【解析】‎ ‎【分析】‎ 西气东输对西部开发的好处是:开发能源、增加就业、发展经济;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主要好处是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4题详解】‎ 从图甲可知当地该能源的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同比变化则是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能源可能供不应求,但是经济衰退不能看出,D正确。‎ ‎【5题详解】‎ 我国东部地区有可开发资源,但其资源的开发生产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④错。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①正确;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②正确;我国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市场小,③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由于我国城市经济较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线路选择最大限度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可以推断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线路铺设主要考虑沿城市分布,A正确。‎ ‎【点睛】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域(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伏尔加河流域可作为一个区域,关于其划分的依据判断正确的是( )‎ A.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 B.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C.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 ‎8. 伏尔加格勒以下河段,径流量小,其原因是( )‎ ‎①该区域降水量小,补给量小 ‎②流经地区几乎没有支流流入 ‎③上游大量引水灌溉,来水量小 ‎④属于内流河,从上游向下游水量持续减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河流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因此其划分的指标是单一的。故B正确,A、C、D错误。‎ ‎【8题详解】‎ 径流量的大小与来水量或补给量有关,上游农业发展使该河段来水量减小;伏尔加格勒以上河段,随着主要支流的注入而稳定增长;在伏尔加格勒以下,由于流经半荒漠和荒漠,水分被蒸发,没有支流汇入,流量降低,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9. 左图、右图划分的分别是(  )‎ A. 地形区、自然区 B. 行政区、工业区 C. 自然区、行政区 D. 地形区、工业区 ‎10. 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左图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 右图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 C. 左图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D. 右图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 ‎【答案】9. C 10. 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及区域的划分标准和特征。‎ ‎【9题详解】‎ 左图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从南向北植被的地域分异,故划分的是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及国界线图例可以确定右图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划分的是行政区。C正确。‎ ‎【10题详解】‎ 左图为非洲西北部植被类型的划分,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A错误;各植被区之间区域特征差异较大,C正确;右图为非洲西北部政区图,总体上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只有局部边界线是殖民时期依照经纬线划分的,B错误;右图中的区域虽有大有小,但同为一个层次,即都是国家,D错误。故选C。‎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 玉米 B. 小麦 C. 水稻 D. 高粱 ‎12. “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 ‎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 ‎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面条、锅盔的原料都是小麦面粉,关中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适合小麦生产。玉米、高粱不宜做面条,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也不宜做面条,故选B。‎ ‎【12题详解】‎ 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冬春季节多风沙,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头上戴毛巾可以减轻风沙危害,减少洗头的次数。与当地宗教习惯无关。位于温带地发起,当地气候并不炎热。故选A。‎ 傍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伸(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该区域(  )‎ A.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B. 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 C.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D.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14. 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  )‎ ‎①科技、教育  ‎ ‎②金融、贸易 ‎ ‎③信息、旅游  ‎ ‎④钢铁、普通服装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13. D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A.由题干中材料可知,该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外开放程度很高,A错误;‎ B.“自给自足”是农业发展阶段特征,B措误;‎ 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C错误;‎ D.该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三产业发达,产业结构向高、精、尖转型和升级,故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该区域是世界金融中心,钢铁密集型产业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普通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均不是金融业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故④错;而科技、教育、金融、信息、旅游等都能够很好地成为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故①②③对。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影响。曼哈顿是世界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处于高效益综台发展阶段,先进的科技、信息、金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读“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5. 乙省向甲省转移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 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5. C 16. A ‎【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15题详解】‎ 从图中的轮廓可以看出,甲为山西,乙为台湾,山西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台湾向山西转移的应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C。‎ ‎【16题详解】‎ 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④错误。故选A。‎ 下图为《中国国家地理》的秋色专辑插图。卷首语中写道:“在策划这期秋色专辑时,我们选择了4条不同路线,按照所处位置不同,我们称其为‘东线’‘中线’‘西线’‘北纬35°线’”。据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7.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合肥,广州的秋天来得更早 B. 西线中,阿勒泰到拉萨秋色来得逐渐变晚 C. 中线比较平直,主要是沿线地形比较平坦 D. 水稻在包头附近河套平原的生长周期要比五指山地区长 ‎18. 造成各地秋色开始早晚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距海远近差异形成了从喀喇昆仑山口到连云港的秋天早晚 B. 海拔高低差异造成从包头到五指山秋天脚步的节奏 C. 阿勒泰入秋日比叶城提前主要是因为纬度影响 D. 洋流的影响使烟台到广州的各地的秋季开始时间越来越晚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相对于合肥,广州纬度位置较低,秋天来的更晚,A错;西线中,阿勒泰到拉萨,沿途经过青藏高原,秋色来得逐渐变晚是不对的,B错;中线沿线地形有高原、盆地、山地等,故C错误;河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较少,水稻生长周期较长,五指山纬度低,水稻生长周期较短,故选D。‎ ‎【18题详解】‎ 秋天早晚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不是水分,因此和距海远近无关,故A错;从包头到五指山秋天脚步的节奏主要由纬度位置(热量)来决定,不是地形,故B错;烟台到广州的各地的秋季开始时间越来越晚,也是因为纬度位置(热量)不同造成的,并不是洋流,故D错;故选C。‎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 ‎③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 ‎④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0. 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 ‎③华北地区春旱 ‎ ‎④华北地区夏涝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9. D 20. B ‎【解析】‎ 本题组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9题详解】‎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丹江口地区,这里相对于水源输入区而言,地势较高,可以利用地势自流调水;同时,这里属于季风气候区,且受地形抬升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选D。当地没有冰川,水质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明显错误。‎ ‎【20题详解】‎ ‎7、8月份我国东部雨带北移至东北、华北地区,华北地区进入雨季,④正确,此时江淮地区处在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出现伏旱,降水少,水的调出区水量少,①正确;江淮地区的梅雨出现在6月份,②错误;华北地区的春旱出现在4、5月份,③错误;综合分析 ①④正确,B选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1.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景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都江堰和坎儿井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成功建设的水利工程。结合图回答问题。‎ ‎(1)比较都江堰和坎儿井及其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2)坎儿井由明渠、竖井、暗渠、涝坝四部分组成,修建暗渠的目的是(  )‎ A.增加冰川融化量 B.减少水分蒸发量 C.减少地下径流量 D.增加大气降水量 ‎(3)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还能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和坎儿井还成为重要的________资源,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答案】(1)‎ ‎(2)B ‎ ‎(3)防洪 旅游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详解】(1)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东部季风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坎儿井则居于吐鲁番盆地,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但水资源条件较差。‎ ‎(2)坎儿井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修建暗渠的目的是将水体引入地下以减少水分蒸发量,故选B。‎ ‎(3)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还能防洪。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和坎儿井因其特殊性还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点睛】区域比较方法:‎ ‎(1)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多种方法,不同区域比较方法是不同的。‎ ‎(2)比较区域环境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进行。‎ ‎(3)区域比较一般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4)自然地理环境的比较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 ‎(5)经济发展的比较主要从经济发展特点、工农业生产及其布局、人口与城市等方面进行。‎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南太平洋的新西兰由南岛、北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国土面积约为268 680平方千米,人口479万(2017年),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图甲为新西兰南北二岛地形图,图乙为图甲中①②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新西兰与西欧地区奶牛牧场系统比较表。‎ 新西兰 西欧地区 饲料来源 人工草场 饲料作物 放牧方式 舍外 舍内 规模大小 大 小 繁殖周期 一年定期产仔一次 人工调节后全年均可产仔 投入劳动力 少 多 市场 全球 国内 ‎(1)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成因。‎ ‎(2)分析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 ‎(3)与西欧地区相比,请你说说新西兰乳畜业需要发挥哪些优势,克服哪些不足。‎ ‎【答案】(1)①地年降水量小于②地。成因:①地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的时间比②地短(或②地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②地地处来自海洋的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国土面积小;山地多,耕地少;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不利于谷物类粮食作物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用大量耕地。‎ ‎(3)优势:远离大陆,环境污染较轻,奶源质量好;投入少,成本低。不足: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远离主要消费市场,运输成本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西兰为背景,考查新西兰的自然特征及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①地年降水量小于②地。成因:①地的纬度约35ºS,②地的纬度约42ºS,因此①地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的时间比②地短,②地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②地东侧有山脉,因此②地地处来自海洋的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读图可知,新西兰为岛国,岛国国土面积小;国土的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山地多,耕地少;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类粮食作物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牧场面积大,占用大量耕地。‎ ‎(3)与西欧地区相比,新西兰乳畜业具有的优势:远离大陆,环境污染较轻,奶源质量好,乳制品品质好;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生产方式相对粗放,投入少,成本低。不足:由于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生产的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岛国面积小,人口少,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位于南半球,远离主要的北半球消费市场,运输成本高。‎ ‎23.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答案】(1)A(德干高原)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充沛降水。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受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影响。‎ ‎(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煤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组合优势明显。 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解析】‎ ‎【详解】(1)根据经纬网和海陆轮廓等知识确定为A所在高原为南亚德干高原,B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德干高原是古老的高原,久经侵蚀,地表起伏较为和缓。云贵高原是喀斯特高原,受流水溶蚀作用显著,地表崎岖不平。‎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但A夏季所受季风主要来自印度洋,是西南季风,其成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而成,西南季风对A高原影响较大。B高原夏季既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的成因也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东南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并且对B高原而言,由于是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的过渡地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比显著,东南季风影响要大于西南季风。‎ ‎(3)根据图中信息(图例和注记),再结合以前所学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所讲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由图可知, A德干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尤其煤铁资源分布地距离较近,资源组合具有优势,以这些资源为依托的钢铁、机械工业是A 高原主要的工业部门; B高原为云贵高原,图中显示,该高原的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冶炼需要大量的动力,而该地能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组合优势明显,以此为依托,B高原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等工业部门发展较为突出 。‎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但需要学生细心审读题图,以免失分,其中,做本组题的关键易错点有:(1)易漏答海拔差异;(2)易漏答云贵也受西南季风影响。(3)易漏掉图中隐含的信息,使答题不完整(如水能)。根据图中信息(图例和注记),再结合以前所学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所讲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有数家轮胎企业建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山东某轮胎企业已在M地正式投产。‎ ‎(1)指出图示区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图示区域是世界重要矿产生产和出口基地,但近年来采矿业发展有所放缓,致力于向制造业转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说明该区域产业转化带来的效益。‎ ‎(3)分析山东某轮胎企业将产业转移到M地的原因。‎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位于河口三角洲、河谷、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农耕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2)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减轻生态环境破坏 ‎(3)M地轮胎产业原料(橡胶)丰富;海运便捷;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可避开国际贸易壁垒,减轻竞争压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南半岛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中南半岛,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位于河口三角洲、河谷、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区,水稻种植业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国内、国际市场对稻米的需求量大。‎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应该对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进行控制,主要致力于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行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减轻生态环境破坏。‎ ‎(3)读图可知,M地位于泰国湾沿岸,附近盛产天然橡胶,因此轮胎产业原料(橡胶)丰富;位于海湾沿岸,海运便捷;泰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泰国和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可避开国际贸易壁垒,减轻竞争压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