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ww.ks5u.com 彭泽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 2015年11月我国宣布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下左图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下右图示意198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A. 缓慢持续增加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快速减少 2.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生育政策 B. 城市化 C. 育龄人口 D. 资源状况 3. 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A. 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 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 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 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988-1992年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期,法定结婚年龄是23周岁,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进入又一个高峰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生育率越低。 【1题详解】 根据图中曲线,1988-1992年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期。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进入又一个高峰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C对。A、B、D错。所以选C。 【2题详解】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生育率越低,B对。生育政策、育龄人口、资源状况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无关,A、C、D错。所以选B。 【3题详解】 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多,人口出生率低,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大量接纳外来移民,D对。为提高出生率,可能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A错。为保证劳动力数量,可能适度延缓退休年龄,B错。为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可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C错。所以选D。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读表根椐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 四个国家中 A. 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B. 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 C. 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D. 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 5. 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B. 数值增大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C. 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D. 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日本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老龄人口比重大,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A正确;但由于日本人口总数量比中国少,所以老龄人口数量比中国少,B错误;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7.2岁,但人口平均年龄不一定为37.2岁,C错误;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小,但人口总量少,不是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年龄中位数的变化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错误;年龄中位数变大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B正确;不同国家人口模式不同,年龄中位数变化特征不同,C错误;中国人口基数大,近年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快,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美国快,D错误。故选B。 【点睛】一般来说,年龄中位数会随时间而增加,它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 2005~2015年,该国人口( ) A. 快速增长 B. 缓慢增长 C. 负增长 D. 零增长 7. 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出生率过低 B. 老龄化严重 C. 死亡率较低 D. 人口迁移 【答案】6. C 7. A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2005年和2015年劳动力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取各年龄段人口比重,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基本保持稳定,30~50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呈下降趋势,51~64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呈上升趋势,由此可以得出,劳动力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十年来该国人口呈负增长,故C正确。 故选C 【7题详解】 据图判断,该国劳动力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判断其最主要原因是该国的人口出生率过低,故A项正确;该国劳动力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过低,老龄化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 该国劳动力数量下降与死亡率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人口迁移的变化无法从图中判断,故D错误。 故选A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甲市可能是 ( ) A. 西宁 B. 延安 C. 上海 D. 广州 9. 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8. C 9. A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特征。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数据显示甲市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然增长率”的特点,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自然增长率越低。综上比较分析上海最为合适。故C正确。 【9题详解】 甲市出生率为0.699%,死亡率为0.773%,结合图表数据,人口产生产类型与相符。故A正确。 【点睛】人口增长模式: 1 、概念:又称人口在生产类型,反应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增长处于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2、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0. 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中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问题。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 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 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 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图示及图例分析,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高;仅限于北京和上海的比例高;内陆比沿海城市低;而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故选C。 考点:人口的迁移 11.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开发北大荒国家有计划地向东北地区迁入大批知识青年;另外,该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较快,工业基地建设需要大量人口迁入,所以②④正确。该年代,没有邻国人口迁入。那时候,没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受到政策限制。据此选D。 【点睛】建国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影响,人口流动受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多以自发性移民为主,移动原因多出自于经济因素。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2.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 迁入率持续上升 B. 迁出率持续降低 C. 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 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13.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 上海 B. 安徽 C. 湖南 D. 河南 【答案】12. D 13. A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2题详解】 结合图示曲线变化反映:迁入率波动变化;迁出率波动下降;故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波动上升,故D项正确。 【13题详解】 图示迁入率始终高于迁出率,故为净迁入地区,只有A上海符合。 下图示意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2000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 A. 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B. 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高等教育机会低 C. 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 D. 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 15. 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 A. 降低社会抚养比 B. 恶化人口性别结构 C.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D. 劳动力短缺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A.从图中可知,迁入地人口分布全国各省很不均匀,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知,黑龙江迁出的人口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以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为主,故B正确; C.从图中可知,迁入地选择广泛,相对集中在辽宁、山东、内蒙古等经济相对发达或资源开发地,距离最近吉林并不是人口迁入地最大地区,故C错误; D.从图中可知,迁出的人口当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主要的目的是务工、经商,故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D错误; 故选B 【15题详解】 A.从图中可知,黑龙江迁出的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加剧了黑龙江人口的老龄化,提高了黑龙江的抚养比,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知,黑龙江迁出的人口中女性略高于男性,差别不大,对人口性别结构影响不大,故B错误; C.劳动力的减少降低了黑龙江土地利用效率,故C错误; D.从图中可知,黑龙江迁出的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劳动力短缺;故D正确; 故选D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小题。 16. 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③④②①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①③ 17. 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 A. 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 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 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 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降水集中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水土流失,故d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蚀,故c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b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a为地表起伏大。 【17题详解】 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河道中淤积,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19. 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水文 D. 生物 20. 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区域性 B. 整体性 C. 差异性 D. 开放性 【答案】18. A 19. D 20. B 【解析】 本题组以湖泊的演化为背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湖泊演化过程,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中关键信息答题。 【18题详解】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泥沙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到最后陆生生物生长,演变过程结束;结合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③④①②,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9题详解】 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枯死、腐烂)是最早发生的现象,生物的生长是在营养素的条件下发生的,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的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0题详解】 图中演变过程最初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变化,导致水文、地形等因素的改变,最终导致环境整体发生变化,故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世界海陆分布是不断变化的。读“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题。 21. 关于图中城市间距离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间将缩小 ②a、b间将增大 ③c、d间将缩小 ④b、d间将增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2. 某些年份,e沿海地区海面温度异常升高,这一现象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增多 B.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洪涝 C.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干旱 D. 我国北方易出现暖冬 【答案】21. B 22. D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图中城市分别位于大西洋两侧的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上,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大西洋海岭为生长边界,大西洋海底在不大扩张,所以c、d间以及b、d间将增大,a、b间有东非大裂谷也将增大。故选B。 【22题详解】 e沿海地区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可能出现厄尔尼若现象,影响我国的季风会减弱,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减少,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可能出现洪涝,我国北方易出现暖冬。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国际人口迁移 B. 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 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 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甲、乙、丙都位于我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A错。当前我国主要人口迁移方向为从农村到城市,另外图中也并显示农村或城市的相关信息,B错。甲位于四川盆地、乙位于长三角、丙位于珠三角,人口主要由欠发达的中西部向发达的东部迁移,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C错,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4. 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民工流动 B. 道路建设 C. 水利工程建设 D. 输气管道建设 25. 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 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 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 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答案】24. C 25.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式。图中人口迁移属于工程建设移民,根据图中移民的方向可以判断人口移动就地后移为主,从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24题详解】 图示丹江口水库和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中线、东线的的取水地和输送通道,由于工程建设,淹没部分耕地和居民点,是水利工程移民;与民工流动、道路建设、输气管道建设无关。选C正确。 【25题详解】 图示是因工程建设导致移民,看不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的差异,A、B错;图示人口迁移,主要是就近原则,C错;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D正确。 下图中的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正值为迁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 甲、丙 B. 乙、丁 C. 丙、丁 D. 甲、丁 27. 如果甲、乙、丙、丁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 ) A. 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 B. 美国、德国、阿根廷、匈牙利 C. 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 D. 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 28. 最有可能反映美国东北部人口变动情形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6. D 27. D 28. C 【解析】 【26题详解】 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图中纵坐标代表人口迁移率,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横坐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分别为正负增长。在图中的四点中,丁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入,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丙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出,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乙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出,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甲地表现为较高的迁入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甲、乙。故选D。 【27题详解】 图中丁地人口为负增长,且人口又以迁入为主,则应属于发达国家,可以是德国;图中丙地人口增长率不高,人口显示迁出特点,若表示国家,则可能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国家,可以是葡萄牙;若是一个城市,可以理解为城市化水平较高,有逆城市化现象。甲乙两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地可理解为有大量人口外迁的发展中国家,或为发展中国家的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例如索马里。甲可理解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口流入的发展中国家,例如科威特。结合选项答案选D项。 【28题详解】 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由于环境变化,东北部地区人口大量外迁。符合丙地的特点,故答案选C项。 下图是我国某铁路枢纽某年各月旅客流量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旅客流量最大月的人口流动主要发生在 ( ) A. 山区与平原之间 B. 乡村与城市之间 C. 内地与边疆之间 D. 南方与北方之间 30. 诱发2月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 历史文化 B. 政治、经济 C. 生态环境 D. 自然灾害 【答案】29. B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铁路在2月旅客运输量大,主要是春节期间,返乡务工、探亲的人口多,因此该月人口流动主要发生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故答案选B项。 【3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诱发该月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回家过年风俗而导致大量流动 人口回家过年。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故答案选A。 点睛: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 2政治因素:政治迫害,战争,支边。 3社会文化因素:宗教,民族。 4生态环境因素:灾变(天/人)。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2014年日本人口减少了约27万人,出生人口约100万人,同比下降2.8%,而死亡人数则升至127万人。下图为日本本土示意图。 (1)北海道面积占日本总面积的1/5,而人口只有东京的一半。试分析北海道人口密度极低的原因。 (2)指出目前日本人口增长状况对日本人口增长的影响。 (3)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只有8.5%的农民年龄在39岁以下。分析日本农民老龄化特征明显的原因,并说明农民老龄化给日本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低。 (2)目前日本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会导致日本人口进一步老龄化,人口总数减少。 (3)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降低,年轻人口比重小;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居民的寿命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青年农民进入城市。 不利影响:农业劳动力不足,土地闲置;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推广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密度的因素及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详解】(1)北海道人口密度极低的原因应围绕自然因素(纬度与气候)和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回答。 (2)目前日本人口呈现负增长,从而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人口总量减少。 (3)日本农民老龄化特征明显的原因主要从出生率低,老年人口增加及人口迁移等方面分析。日本农民老龄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等方面分析。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单位:万人)。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 788.5~ 1 870 1 841.5~ 1 935 1 894.5~ 2 000 (1)读图甲,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答案】(1)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处于严重老龄化阶段。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利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影响: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为提升人口容量,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和能力有:人口年龄构成特征及其影响判断,提升人口容量的措施,还考查了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 【详解】(1)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0~14岁男性和女性人口比重相加可知,为8%左右;同理计算,人口15~64岁比重为82%左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0%左右.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即为人口老龄化,故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 (2)由上题可知,15~64岁比重占82%左右,劳动力人口比重偏大.其有利影响是社会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加剧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 (3)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上海水资源影响人口容量不断增加,故上海应该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技术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大,其人口容量就越大,故上海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点睛】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人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人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海外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境内多高原,受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为非洲的自然带分布图(图1)和非洲东部区域图(图2)。 材料二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往往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多分布于南北纬10°~20°。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差异也较大。下图为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和图利亚拉三地的气候资料图(图3)。 (1)简述图2中甲地多湖泊、沼泽和乙地悬崖林立的原因。 (2)分析内罗毕、约翰内斯堡两地降水特点的成因,并解释图利亚拉降水较少的原因。 (3)归纳非洲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并简述其成因。 (4)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角度,说明内罗毕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1)甲地:地处高原,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丰富;地势较低,河流的补给量大。 乙地:受内力作用,岩层断裂陷落。 (2)内罗毕:3~5月和10~12月,气温较高,大气对流强,降水较丰富;反之降水较少。约翰内斯堡:1月气温高,大气对流强,降水丰富;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控制,降水稀少。图利亚拉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分布规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成因:赤道横贯中部,纬度上南北大致对称,气压带和风带在非洲大陆对称分布;非洲为高原大陆,地形单一。 (4)内罗毕地区位于赤道附近,为高原地形,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在其影响下,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的发育提供了条件。 【解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下图为非洲的自然带分布图,非洲东部区域图,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和图利亚拉三地的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考查降水分布规律和原因,自然带分布规律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1)由图可以看出,甲地地势较高,蒸发较弱,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附近,多降水天气,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沼泽;乙地位于东非大裂谷地区,悬崖林立,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2)观察内罗毕的气温降水图可知,气温高降水多,气温低降水少,气温高对流旺盛降水量大,气温低对流弱降水量少;约翰内斯堡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图利亚拉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东南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量少。 (3)由图可看出,非洲的自然带分布大致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两侧对称分布,其原因主要是,赤道从非洲大陆中间穿过,南北两侧纬度分布相当,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 (4)由图可知,内罗毕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干湿两季,植被主要是为热带草原,河流的径流量随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