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津一中 2020-2021-1 高三年级 地理学科 1 月考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第Ⅰ卷 1 至 3 页,第Ⅱ卷 1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在某一次暴雨时形成了多处的崩塌地,据此回答 1-2‎ 题。 ‎ ‎1.对①②③④四处崩塌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形成的高差最大 B.②地所在地形是山脊 C.③地崩塌物的体积量最小 D.④地崩塌的方向朝南 ‎2.暴雨过后,若在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点进行水质采样,则所采样本的含沙量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我国某地附近等高线图及某绳降照片”,读图完成 3-4 题。‎ ‎3.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 A 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 A.185 米 B.110 米 C.55 米 D.25 米 ‎4.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A.丁 B.丙 C.乙 D.甲 下图是以极点 C 为中心的俯视图,AB 是昏线,CD、CE 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 读图完成 5-6 题。‎ ‎5.此刻北京时间大约为 A.6 月 22 日 11 时 B.12 月 22 日 11 时 C.6 月 22 日 5 时 D.12 月 21 日 5 时 ‎6.此日,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 B.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C.上海日出时间比北京早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刻示意图,完成 7-8 题。‎ ‎7.该地的经度是 A.152.5°W B.150°W C.92.5°E D.40°E ‎8.T 日期过后 A.北京日落时刻推迟 B. 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 9-10 题 ‎9.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10.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沿河流考察时发现,河中有 处低矮水坝,河水浸过低坝向下游流淌,水位高差约 12 米。据此完成 11 题。‎ ‎11.下列关于地理兴趣小组成员沿途记录的信息或得出的结论,可信的是 A.a 处河岸发现大片沙滩 B.在河流源头处能看到李家庄 C.水坝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 D.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420 米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圈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 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表示的。读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图(下图), 完成 12—13 题。‎ ‎12.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表明 A.5 时—8 时,市区均温最高 B.12 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城市热岛强度,夏季强于冬季 D.22 时至次日 7 时,城市热岛环流强度大 ‎13.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 ③ 冬季利用地热采暖 ④道路铺设透水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 14-15 题 ‎14.该日昼夜温差最大的城市,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 12 时 B.该日上海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 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 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 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 1.5 米处,视觉上达 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6. 树木涂白后 A.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树木热量流失 B. 减小昼夜温差,减轻树皮开裂 C. 使树木提早发芽开花,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 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 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 17-‎ ‎18 题。‎ ‎17.乙图比甲图 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 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 ‎18.在实际地面上,E、F、M、N 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①E、F 海拔一定相同 ②E、F 海拔可能不同 ‎③M、N 海拔一定相同 ④M、N 海拔可能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 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 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 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据此完成 19-20 题。‎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5~0.8‎ 下垫面 土壤 沙漠 草 水 吸收率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19.该地山麓地带冬半年月平均雾日多于夏半年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空气中水汽含量 B.植被状况 C.大气的稳定性 D.空气中的颗粒物 ‎20.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A.风力微弱 B.相对湿度更大 C.大气更稳定 D.植被茂盛 第Ⅱ卷 注意: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21.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 ‎(2)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3)右图中的运动员行进方向是( ),拍摄地点可能位 ABCD 中的( )处。‎ ‎(4)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 CD 段赛况的观赛台是( )并说明理由。‎ ‎22.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 天)6:00 至 18:00 的温度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 1、图 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根据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5~0.8‎ 下垫面 土壤 沙漠 草 水 吸收率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图 1 中小区 1 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 0.74;小 区 2 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 0.64。‎ 材料三 图 2 中小区 3 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 3 m/s;小区 4 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 速为 2.5 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 3 300 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 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 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 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2) 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3)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通风口 2 大气是从暖棚流向内室还是从内室流向暖棚,并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5 DBBAC 6-10 BADDC 11-15 DDABB ‎16-20 BCDCB 每道题 3 分 ‎21.(1)以丘陵为主,东西高中间低,起伏较小(2)10~20 米(3)南,C(4)甲,无 山脊山峰凸坡,视线无遮挡 ‎22.(1)影响: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 原因:吸收率小的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 少。‎ ‎(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 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 的“热岛效应”。‎ ‎(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 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 量);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 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 ‎23.‎ ‎1. 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 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2 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 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3 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 棚通过 1 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 2 通风口向气压低的 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