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武威六中2018-2019学年度 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高二地理(文)试卷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则推普陀”。这句话反映了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哪个原则 A. 维护生态平衡 B.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C. 突出景观特色 D. 最佳综合效益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规划。 【详解】根据“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则推普陀”,把有山又有湖作为评价的标准的话,西湖是最美最好的;把有山又有海作为评价标准的话,普陀山是最好的,体现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是突出景观特色。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一般制订旅游活动方案的步骤是 A. 收集资料——确定旅游地——选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制订方案 B. 确定旅游地——收集资料——选定旅游线路——制订方案 C. 确定旅游地——选定旅游线路——收集资料——制订方案 D. 选定旅游线路——收集资料——确定旅游地——制订方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规划。 【详解】制定旅游活动方案的步骤是:首先要收集资料,其次是确定旅游地,然后选定合理的旅游线路,最后制定方案。 3.热带风暴对旅游业影响巨大,因此应强化风暴预警机制,此做法属于旅游安全防范措施中的 A. 增强安全意识 B. 控制不安全行为 C. 消除不安全因素 D. 加强救援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详解】控制不安全行为包括及时获得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应强化风暴预警机制属于旅游安全防范措施中控制不安全行为;B正确。 【点睛】旅游安全防范措施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限定游客活动范围,设置安全警告标志;加强巡视;及时获得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加强游客安全教育; 4.加强救援。 4.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 ②使传统的手工艺品重新得到发展 ③使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 ④使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重新得到修缮与管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传统的手工艺品、传统的音乐、舞蹈和戏剧、历史建筑等均是旅游者喜爱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故D为正确选项。 考点:旅游业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旅游业对传统文化保护所起促进作用的认知能力。 5.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A. 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 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 旅游者对景观的触摸、拍照等行为所致 D. 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答案】B 【解析】 考查旅游地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 旅游地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这与人们不恰当的活动破坏旅游地生态系统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旅游地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因为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也最易破坏的组成要素。故B项正确。A、C、D三项活动会对旅游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但并非导致旅游地生态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故A、C、D三项错误。故选B。 永定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它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土楼遍布该县的每个乡村,它们布局合理,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 永定土楼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A. 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 B. 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C. 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D. 土质黏重,降水较多 7. 客家土楼是民居建筑,主要功能是居住,但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这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哪个特性 A. 可创造性 B. 非凡性 C. 多样性 D. 永续性 8. 客家土楼按旅游资源的分类应属于 A. 地文景观 B. 建筑与设施 C. 遗址遗迹 D. 民族风情 【答案】6. D 7. A 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点。 【6题详解】 根据材料,永定土楼是用生土夯筑而成,上下两层,反映当地自然环境土质黏重的特点。土楼都是尖顶,反映降水较多的特点,D对。永定土楼位于福建,气候温暖,A错。土楼依山偎翠,B错。降水多,河流多,C错。故选D。 【7题详解】 客家土楼是民居建筑,主要功能是居住,但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是由人类建设的景观,这说明了旅游资源可创造性的特性,A对。不能体现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特征。 【8题详解】 客家土楼按旅游资源的分类应属于建筑与设施,B对。地文景观是自然景观,A错。遗址遗迹是史前人类活动场所或遗迹等,C错。民族风情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D错。 【点睛】区域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景观的特性,旅游资源的分类 9.北京市故宫吸引成千上万旅游者的原因是 A. 具有非凡性和历史文化价值,便利的交通和一定的环境承载量 B. 具有形、色、声、动等美感 C. 具有多样化,是自然美景,人文景观和城市游憩景观的最佳结合 D. 位于首都北京,地理位置好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北京故宫属于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璀璨明珠,具有非凡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加上便利的交通和一定的环境承载量吸引成千上万旅游者,故C正确。 【点睛】北京曾多次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非常深远的文化底蕴,由于北京作为首都相对其他城市而言,受到的破坏也是最少的,所以遗留下来的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也非常多。这些历史遗迹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10.由于观赏位置不同而产生美感不同的的景观是 A. 赛龙舟 B. 趵突泉 C. 庐山瀑布 D. 人民英雄纪念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而言,自然景观尤其是地质地貌景观往往因观赏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美感,庐山瀑布的观赏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考点:旅游资源的观赏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2. 按规律推知,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 纬度低 B. 气温高 C. 雨季长 D. 地势高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从图中看我国山水欣赏时机主要在7~9月,为夏季,B正确。 【12题详解】 图中④处位于北纬25-30度附近,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欣赏时间短的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D正确。 每到冬季,北方的很多行道树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3米的高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A. 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B. 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C. 防治牲畜啃食 D. 防止冬春火灾 14. 树木涂白后 A.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 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 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D. 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答案】13. A 14.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13题详解】 树木主要从根系吸收营养,生石灰和硫磺是涂在树干上,也不是植物的养分,B错误;城市地区不会出现大量牲畜,C错误;城市内树木较为稀疏且维护好,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小,D错误。结合材料中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知道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主要起到杀菌、杀虫作用和防冻害的作用;故A正确。 【14题详解】 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A、B排除。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少对阳光的吸收率,C错误。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减少树皮开裂,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D正确。 读“美国20世纪后期垃圾总量及处理构成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90年代后期美国的垃圾增长速度明显高于80年代 ②90年代后回收利用的垃圾总量增长速度最快 ③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 ④90年代后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有明显增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废电池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B. 垃圾需要占据了大量土地,不会对水、大气产生影响 C. 部分垃圾能够化害为利回归土壤 D. 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 17. 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将对水环境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水体受到污染 B. 不会影响江河湖泊的排洪和灌溉能力 C. 缩减江河湖泊的有效面积 D. 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答案】15. C 16. C 17. B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90年代后期美国的垃圾增长速度较平缓,低于80年代,①错误。90年代后回收利用的垃圾总量增长速度最快,②正确。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增长,③错误。90年代后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有明显增长,④正确。②④正确。选C。 【16题详解】 废电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其中的重金属物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A错误。通过水循环等过程,垃圾也回对水、大气、土壤造成污染,B错误。垃圾填埋占用土地,造成土壤污染等,D错误。部分垃圾能够化害为利回归土壤,故选A项。 【17题详解】 由于垃圾阻塞河道,并影响水质,故会影响河流湖泊的排洪和灌溉能力。选B。 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曾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当前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 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8. 请阅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 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 B. b为酸雨严重区 C. c为荒漠化严重区 D. 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 19. 上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b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①森林的砍伐 ②工业排放的废气 ③建筑工地上的扬尘 ④汽车排放尾气 ⑤家庭炉灶 ⑥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⑤ D. ②④⑤⑥ 【答案】18. B 19. D 【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 【18题详解】 从图中各环境问题具体分布可知:a应为荒漠化问题,b应为酸雨问题,c应为森林破坏问题。 【19题详解】 b问题为酸雨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 钢铁工业 B. 农牧业 C. 电子工业 D. 第三产业 21. 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 A. A时间 B. B时间 C. C时间 D. 都不是 22. 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0. A 21. B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A—C阶段中环境污染最严重,四个选项中只有钢铁工业污染最严重。A正确。 【2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B时间后,环境污染值又低于自然环境容量。B正确。 【22题详解】 环境污染下降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不会自然减轻,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不符合实际。 ①③正确。选C。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下面小题。 23. 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4. 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阻挡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23. B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甲代表的环境问题在山西(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而新疆最弱,判断为水土流失;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新疆最严重,四川和山西较弱。判断为土地荒漠化。因此③④正确,故选B项。 【24题详解】 乙类环境问题在山西和新疆较严重,判断为寒潮,而广东由于纬度低,距寒潮源地远,故影响小,而且沿途受山脉阻挡作用,减少冷空气的入侵,故受寒潮影响小,因此②④正确,选B项。 读漫画,回答下面小题。 25. 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 自然资源衰竭 B. 水体污染 C. 全球气候变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26. 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A. 开矿毁坏岩层 B. 滥砍乱伐森林 C. 过度抽取地下水 D. 任意排放废弃物 【答案】25. A 26. C 【解析】 本题考查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环境问题及影响。 【2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说明自然资源衰竭。A正确。 【26题详解】 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C正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 少越来越多 B. 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 C. 灾毁耕地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 D. 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 28. 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酸雨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臭氧层破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有增有减,灾毁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不太大:在各种耕地面积减小的原因中,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最大。 【28题详解】 我国一般在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实行生态退耕,以防止当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点睛】知识扩展:生态退耕 生态退耕是我国改府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的遏止大面积土地利用不合理而致土地大面积退化的一项重要的行政措施。其中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水等三个方面。 (1)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山区毁林开荒,特别是一些陡坡(大于25°)开荒,此外也有一些半湿润的生态脆弱的毁林开荒。这些开垦为农田以后多为早作类型的粗放经营,造成土地迅速退化 (2)退耕还草者,不但要还草,进行人工种草,改良草场,而且还要引导农牧民改粗放放牧方式为刈草舍饲的集约经营方式。 (3)退耕还水主要是针对过去不合理地占用河流汛期行洪的河滩地、薔洪与滞洪的浅湖区与蓄洪区,由于它不但增加某些沿江和沿湖地区的防洪难度而且还增加每年不应有的洪灾面积。目前已将上述一些不适宜种植的水域退出,甚至整个村庄搬迁。将退出的地区还为水域,增大了水域面积。 29.“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B. 利用农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害 C.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吊白块” D. 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发抗病虫害的品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详解】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0.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A. 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B. 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C. 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 D.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 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清洁生产,区域废物最小化排放;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A正确。 【点睛】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的日渐风行,部分省(区、市)国省干线“公路+旅游”成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在全面满足游客全方位体验需求的同时,带火了公路沿线特色产业。 (1)简述近年来我国“公路+旅游”的旅游方式兴起的原因。 (2)说出各地为开展“公路+旅游”这种特殊旅游方式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我国公路干线路网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提高,民众选择自驾游出行方式增多。 (2)在道路两侧设置汽车停车位与各种生活服务设施,让出游更加便捷;鉴于新能源汽车普遍增加,公路两侧需不断增加充电桩等设施;加强公路规划,将旅游功能纳入建设视野;加大改造、建设力度,增加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旅游方式。 【详解】(1) 我国“公路+旅游”的旅游方式兴起的原因,一方面是公路条件完善,另一方面是汽车拥有量的增加。 (2) 开展“公路+旅游”这种特殊旅游方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服务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的完善及公路的建设。 【点睛】公路旅游是以公路奇观及周边景物为吸引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它的出现表明公路可被纳入旅游资源/吸引物的范畴,同时,此类景区沿公路两侧延伸成为线状旅游目的地。 32.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名人故居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这些古村落现已成为许多大学生写生、画家采风取材及游客观赏的最佳胜地。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著名古村落分布图。 指出该地发展古村落旅游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开发方向。 【答案】有利条件:古村落、梯田、山丘、溪流等旅游资源丰富,集群性好,游览价值高;地方公路成网,交通比较便利。开发方向:依托古村落内的古建筑和名人故居,开发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人文景点;依托古村落村外的山水资源和自然景观,开发自然景观旅游景点;依托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梯田风光,开发大学生写生和画家采风取材基地。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南地区著名古村落分布图和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古村落旅游的发展条件及开发方向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该题从旅游发展条件和开发方向两个角度来命制试题,体现注重“文化素养”的考查意图。 分析古村落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可从资源价值、交通通达两方面作答;结合材料图文信息中“古村落”“名人故居”以及山水资源、梯田风光等,分析其旅游开发方面。 33.读下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道路积雪直接危害交通安全,清除路面冰雪经常会使用融雪剂。普通融雪剂成份主要是醋酸钾和盐,通过降低冰雪融化温度融化道路上的积雪,播撒处效果明显,但其具有危害性。 (1)指出使用普通融雪剂产生的危害。 (2)请对经常使用融雪剂路段提出针对性的环保措施。 【答案】(1)腐蚀车辆、路面和桥梁;污染道路附近植被、土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使用耐腐蚀路桥材料;路旁绿化带种植耐盐植物;采用新型环保融雪剂 ;路桥旁铺设专用管收集融雪后的盐水处理后再利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 【详解】(1)使用融雪剂后的积雪常常堆积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或农田,开春后其盐类残留物全部堆积在农田和绿化带里,农作物和树木怕盐,将会造成绿化植物大量死亡,甚至是毁灭性的。盐类物质与沥青会产生化学反应,将大大折减沥青材料与砂石料的握裹能力,造成沥青表面脱落,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进而大面积路面破损。盐类物质进入地下以后,势必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2)针对腐蚀耐腐蚀路桥可使用耐腐蚀路桥材料;针对污染道路附近植被、土壤,可在路旁绿化带种植耐盐植物;采用新型环保融雪剂,减少污染源 ;针对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可在路桥旁铺设专用管收集融雪后的盐水处理后再利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