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2020届暑期学习效果监测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第 I 卷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 与成都相比,拉萨( )‎ A. 白天大气辐射强 B.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 白天太阳辐射强 D. 夜晚地面辐射强 ‎2. 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 纬度差异较大 B. 经度差异较大 C. 地面状况不同 D. 人类活动差异大 ‎【答案】1. C 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所以C正确。‎ ‎【2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地面状况不同,所以C正确。‎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如图)。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 湿度 C.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蔬菜大棚主要运用了保温作用的原理,即为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故起到保温作用,减少温室大棚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密闭的环境还可以减少空气对流热交换产生的热量损失;另外可以有效的保持大棚内的大气的温度湿度和土壤中的水分等。‎ ‎【详解】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故正确但A不符合题意;光照强度是跟太阳辐射强度有关,大棚无法提高光照强度,故错误,C符合题意;大棚阻挡了大气及水汽与外界的交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大棚阻挡了大气及水汽与外界的交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故正确但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棚的保温原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4. 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a>b>c>d B. 气压:d>a>b>c C. 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a为陆地,b为海洋 D. 若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则a为郊区,b为城区 ‎5. 若此图是城区与郊区间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 增温、增湿 D. 减温、减湿 ‎【答案】4. D 5. B ‎【解析】‎ 试题分析:‎ ‎【4题详解】‎ 热力环流产生的基础是地面的冷热不均,a地气流下沉,其对应近地面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多晴朗天气,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且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性质相反,但大气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温度:b>a,气压abcd。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因没有条件判断季节与昼夜,所以无法判定海陆。若为城郊环流,因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则b为城市位置,D正确。‎ ‎【5题详解】‎ 若此图表示对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a表示的是郊区,b表示市区,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流经3绿地对城市空气气到净化、增湿的作用,B正确。‎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A. B. ‎ C. D. ‎ ‎7.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 太阳辐射较弱 B. 气温较低 C. 暖湿水汽充足 D. 风力较弱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上升,中心气流下沉,不会形成雾;夜晚吹山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下沉,中心气流上升,气温降低使水汽冷却凝结,可能形成雾。故选C。‎ ‎【7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判断,甲山谷四周都有山地阻挡,地形比较封闭,谷地内风力较弱,浓雾不易被吹散,D对。大雾天数多是太阳辐射较弱的原因,A错。多雾区气温一般较高,B错。雾的形成与逆温、静风天气有关,与暖湿水汽关系不大,C错。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 2009年12月31日凌晨,内蒙古根河市静岭检查站测出了-58℃的极端最低气温,其成为我国历史记载的最低温度,因此该地被称为“中国冷极”。根河成为中国“冷极”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B. 纬度高,气温低 C. 年降水量小,大气保温作用弱 D. 人口稀疏,人类活动少 ‎9. 丙地与根河的1月均温可能相差(  )‎ A. 8℃ B. 12℃‎ C. 16℃ D. 20℃‎ ‎10. 甲、乙两地相比(  )‎ A. 气温年较差:甲<乙 B. 气温日较差:甲>乙 C. 年降水总量:甲>乙 D. 年日照时数:甲<乙 ‎【答案】8. A 9. B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根河成为中国“冷极”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阻挡,冷空气在该地集聚,导致气温极低,A对。我国纬度最高的是漠河,B错。年降水量最小的在西部沙漠区,人口稀疏,人类活动少,C、D错。‎ ‎【9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等差是4℃,丙地气温取值范围是-20℃--16℃,根河的取值范围是-28℃--32℃,与根河的1月均温差值范围是8℃-16℃之间,可能相差12℃,B对。A、C、D错。‎ ‎【10题详解】‎ 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乙地位于三江平原,两地相比气温年较差,甲>乙,A错。甲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甲>乙,B对。年降水总量甲<乙,C错。甲地年降水少,年日照时数,甲>乙,D错。‎ 下图为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 A. 20hPa B. 22.5hPa C. 27hPa D. 28hPa ‎12. 图中各地天气现象是( )‎ A. 重庆蒸发旺盛 B. 北京风力强劲 C. 哈尔滨盛行偏西风 D. 广州阴雨连绵 ‎13. 图示区域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1. C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图示等压线压差是2.5 hPa,甲的气压值是1022.5-1025 hPa,乙的气压值997.5-1000 hPa,两地的压差可能是22.5-27.5 hPa。选C正确。‎ ‎【12题详解】‎ 图示重庆处在低压槽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温度低、蒸发弱;北京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弱;哈尔滨处在低压中心的西南部,吹西南风;广州受高压外围气流影响,等压线稀疏,天气多晴朗。选C正确。‎ ‎【13题详解】‎ 甲地处高压中心,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弱;相比甲地,乙丙丁三地地处低压中心,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选A正确。‎ ‎【点睛】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在山顶近地面形成低压,并在上空从山坡流向谷地上空,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在谷底近地面形成高压,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顶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使空气密度加大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14.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答案】D ‎【解析】‎ 本题组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建站为载体,考查时间计算、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南极的科考价值,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为:50°×4=200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点睛】区时的计算方法 ‎1.确定时区:经度/15°(四舍五入取整数)2.确定时差:同减异加计算时差(每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 ‎2.计算时间:东加西减时差(即向东加时差,向西减去时差)‎ 如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5. 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中气压:丙地>丁地>甲地>乙地 B.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 甲地多晴朗天气 D. 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16. 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 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 D. 产生四地间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5. C 16. D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气压大小的判读。‎ ‎【15题详解】‎ 乙相比,甲地气压大于乙地,丙丁相比,丁地气压大于丙地,乙地与丁地相比,乙地气压大于丁地,故图中气压排序是甲>乙>丁>丙,A项错误;甲地有下沉气体,气温低,乙地有上升的气体,气温高,故甲地气温低于乙地,B项错误;甲地有下沉的气体,不易降水,多晴朗天气,故C项正确;乙地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低,因有上升的气流,故D项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体遇冷收缩下沉,故A 项错误;乙丁之间气流是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故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B项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形成了风,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既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也影响丙丁之间的风速,故C项错误;受热不均是引起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D项正确。故选D。‎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 ‎4-5月 ‎7-8月 全年 开封 ‎0.47‎ ‎0.35‎ ‎0.20‎ 武汉 ‎0.27‎ ‎0.56‎ ‎0.19‎ ‎17. 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气温 C. 降水 D. 河流 ‎18. 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9. 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 夏季受副高控制 C. 秋季晴朗少雨 D.‎ ‎ 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武汉位于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大,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少,故选C。‎ ‎【18题详解】‎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春季旱灾最严重,故选A。‎ ‎【19题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 7~8 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 7~8 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故选B。‎ 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 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 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 “雪馒头”景观 (下图 ),“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 (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该时段最有可能在 A. 1月初 B. 4月初 C. 7月初 D. 10月初 ‎21. 突降大雪当天,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反气旋 D. 气旋 ‎22. “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C.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D. 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答案】20. B 21. A 2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大气受热过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20题详解】‎ 华北地区冬季日均温较低,材料中的日均温在10°C左右,不会为1月份,A错。由于降雪以后气温升高,不会为10月份,因为10以后气温降低,D错。7月份为夏季,日均温在20°左右,C错。4月份气温回升,日均温在10°左右,若有寒潮来袭,会产生降雪天气,B对。故选B。‎ ‎【21题详解】‎ 由材料,结合上题分析,华北地区4月份日平均在10°C以上,突降大雪,是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属于冷锋过境,故选A。‎ ‎【22题详解】‎ 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是空心的,露出土地,“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土地升温速度比砖慢,所以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雪融化较快,而土壤释放地面辐射较少,雪不易融化,故选D。‎ 埃及全国整体气候偏热,尢其到了夏季,炎热难耐,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酷暑面前,一些埃及人选择到亚历山大或马特鲁避暑。下图示意埃及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埃及夏季炎热难耐是由于埃及 ‎①西南季风影响弱 ②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③河流湖泊稀少 ④沙漠面积广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4. 亚历山大和马特鲁成为埃及避暑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①纬度位置相对较高 ②海洋影响显著 ③阴雨天气频繁④地势相对较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23. D 24.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埃及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沙漠面积广阔,地面辐射强,夏季炎热难耐,故选D。‎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亚历山大和玛特鲁纬度相对较高,且靠近地中海,受海洋影响较大,所以温度相对要低,故选A。‎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7 年春节期间,我国某旅游团到哥斯达黎加西部沿海旅游,游客发现当地树木掉叶,树皮呈绿色,体现了生物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下图为哥斯达黎加位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25. 该旅游团在哥斯达黎加旅游期间,影响该地的大气环流为 A. 副热带高气压 B. 东北信风 C. 赤道低气压 D. 东南信风 ‎26. 下列关于该时段树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低,树木处于休眠状态而掉叶 B. 光照弱,光合作用差而掉叶 C. 树皮因生长青苔而变绿 D. 为保障光合作用,树皮变绿 ‎【答案】25. B 26. D ‎【解析】‎ 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旅游团到哥斯达黎加西部沿海旅时间是2017年春节期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相对于春秋分日位置偏南,故哥斯达黎加此时受南移的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2017年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相对于春秋分日位置偏南,故哥斯达黎加此时受南移的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影响,当地树木掉叶,为保障光合作用,树皮变绿,D正确,哥斯达黎加纬度低,冬季气温也较高,西海岸处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则光照强,青苔是水生苔藓植物,生长在水中或陆地阴湿处,该季节干燥少雨,树皮不易生长青苔,所以 ABC错误。故选D。‎ 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 7月7°C 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 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A. 温和多雨 B. 温和少雨 C. 炎热干燥 D. 高温多雨 ‎28. ②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29. 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 制冷能耗减少 B. 草原变成荒漠 C. 作物熟制改变 D. 海岸线向东移 ‎【答案】27. A 28. C 29. D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7题详解】‎ 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7月7℃等温线向高纬移动,故图示地区为南半球,①地位于30°-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温和多雨。故选A。‎ ‎【28题详解】‎ ‎30°-40°S的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C正确。与纬度和大气环流无关,AB错误。受海陆位置影响,冬季海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①地海岸线向东移,D正确。制冷能耗增多,A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误。作物熟制影响小,C错误。故选D。‎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0. 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 升高,④增强 B. 升高,③增强 C. 降低,②增强 D. 降低,①增强 ‎31. 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30. D 31. B ‎【解析】‎ 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3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①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D正确。‎ ‎【3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的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32. 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33. 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 A. 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 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答案】32. C 33. D ‎【解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风向判断。图示北极为中心,可结合图示经纬度知道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应是蒙古高压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乙在北太平洋上,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的阿留申低压。‎ ‎【32题详解】‎ 图示北极为中心,可结合图示经纬度知道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应是蒙古高压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选C正确。‎ ‎【33题详解】‎ 乙在北太平洋上,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的阿留申低压。选D正确。‎ 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因过度放牧和开垦,生态退化加剧。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4. 造成东非高原牧民需要周期性游牧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球的自转 B. 直射点移动导致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 水循环 D. 地壳运动 ‎35. 该游牧活动过程中可能经过的地点或地理事物是( )‎ A. 南回归线 B. 热带雨林 C. 东非裂谷 D. 撒哈拉沙漠 ‎36. 游牧至甲地附近时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B. 西欧河流水位较低 C. 北冰洋冰封万里 D. 澳大利亚正值绵羊业忙季 ‎【答案】34. B 35. C 36. C ‎【解析】‎ 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热带草原生长茂盛,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南半球热带草原生长茂盛,北半球夏季,动物向北半球迁移,北半球冬季,动物向南半球迁移。‎ ‎【34题详解】‎ 游牧主要是逐水草放牧,所以要随着雨带的移动而迁移。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游牧地区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雨季也南北移动。食草动物主要是逐水草而居。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草原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雨草原茂盛,动物迁往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的草原带受信风带影响干燥少雨,草原枯黄,动物南迁到南半球。由此看来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导致雨带推移,进而导致东非高原牧民周期性游牧,故答案选B项。‎ ‎【35题详解】‎ 根据游牧活动线路可知,该地经过东非高原,受地形的影响,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B错误;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A错误;撒哈拉沙漠主要位于北非,该线路不会经过,D错误;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的中部,该线路有可能经过,C正确。故答案选C。‎ ‎【36题详解】‎ 游牧主要是逐水草放牧,所以要随着雨带的移动而迁移。热带草原区的降水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赤道低气压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游牧至甲地附近时,说明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风带南移,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塔里木河进入汛期为夏季,A错误; 西欧位温带海洋气候,而且冬季风力较为强劲,降水较多,河流水位较高,B错误;北半球冬季气温低,北冰洋冰封万里,C正确;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的农忙时期,为绵羊饲养的农闲时期,D错误。故答案选C项。‎ 下面左图为气压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7. A、B、C、D表示的气压带依次为(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8. 气候资料图中,与左图中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7. B 38.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资料图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37题详解】‎ A在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B和C在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在60°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B。‎ ‎【38题详解】‎ 读图,M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和气候资料图中的④最为接近。故选D。‎ ‎【点睛】判断气压带、风带时应结合图中的纬度信息判断。‎ 读“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39.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 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 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 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40.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 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 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 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答案】39. C 40. A ‎【解析】‎ ‎【分析】‎ 注意曲线为降水,柱状为气温,这与通常的气温降水图不同。‎ ‎【39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的气温和降水基本信息判断:①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地终年高温,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③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40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①为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于北半球,A正确;②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南北纬10°--20°之间,B错误;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25°-35°的大陆东岸,C错误;④地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错误。‎ ‎【点睛】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利用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性;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并注意读图中纵坐标数值的差异。‎ 第 II 卷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 材料二 左图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南朝北,房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从气候角度分析此举的目的。‎ ‎(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答案】(1)石子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子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 ‎(3)四川大多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南,大门朝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民居为材料背景,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影响聚落的区位条件分析,难度较小,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2)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 ‎(3)从采光角度分析,四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1)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2)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 (3)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是( )(为多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A.图示地区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小 ‎ B.天然气、煤炭资源丰富,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 C.风能密度低,不稳定,风能开发成本高 ‎ D.交通不便,技术水平低 ‎【答案】(1)①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大陆);②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③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④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 ‎(2)①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中纬度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②珀斯位于30°S~40°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 ‎(3)A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风向日变化特点的成因,冬季风力强的原因,风能开发比重小的原因。‎ ‎【详解】(1)造成夏季风日变化的原因可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出发,读图,珀斯位于大陆西岸,西临海洋,东连大陆上面积广大的沙漠。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陆地沙漠地区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 ‎(2)珀斯为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从图中可以看出,珀斯位于30°~40°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 ‎(3)图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根据图例,图示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的开发成本低。区域的风能密度低,不稳定,风电成本高。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技术力量雄厚。故选ABC。‎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下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 ‎(1)比较 W 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提示从风向,地形分析)‎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 ‎【答案】(1)①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②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多地形雨;③东部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 ‎(2)①W 岛濒临太平洋,冬季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②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较小;③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 ‎【解析】‎ ‎【详解】(1)从图中看W岛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看出岛的中部有大体南北走向的山脉,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多,东部处于背风坡,年降水量少。‎ ‎(2)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来分析;从图中看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所以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 ‎44.下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与“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 ‎(2) 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 ‎【答案】(1)①夏季高温多雨;②降水季节变化大;③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④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长)‎ ‎(2)有利:①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②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不利: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解析】‎ ‎【分析】‎ 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降水量,右侧表示气温,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乙地位于中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气候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两地均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但是从气温来看,两地纬度存在差异,所以甲纬度低,全年气温高,乙地冬季气温较低。从降水看,甲降水季节变化较乙大。‎ ‎(2)读图可知,甲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或雨热同期,全年热量充足)但是由于温度高,蒸发强烈,季风不稳定性导致,农业生产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是不利影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属基础题。‎ ‎4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 4165 米,山顶终年积雪,山区自然风光独特;‎ 其山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山脉东南部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麓地带有喜温湿的棕榈分布;阿特拉斯山西北部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下图为阿特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阿特拉斯山一面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园”,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 M 地有棕榈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3)阿特拉斯山区适宜发展高山滑雪,试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阿特拉斯山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加上山 脉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形成“北非花园”。阿特拉斯山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 制,炎热干燥,再加上山脉对西风的阻挡,形成沙漠。‎ ‎(2)纬度低,热量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 ‎(3)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冬季西风迎风坡,降雪丰富,积雪累积厚度大;‎ 海拔高,气温低,存雪时间较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阿特拉斯两侧自然环境差异与大气环流有关;阿特拉斯山地处非洲西北部,由图中等高线延伸方向判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西风带来的水汽主要影响山脉西北部地区,山脉也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形成“北非花园”;阿特拉斯山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形成沙漠。棕榈树是热带植物,在M地生长与热量、水源、地形和土壤条件有关。滑雪场地的形成与降雪量、积雪量及地形有关,结合当地气候、地形进行分析。‎ ‎【详解】(1)阿特拉斯两侧自然环境差异与大气环流有关;阿特拉斯山地处非洲西北部,由图中等高线延伸方向判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西风带来的水汽主要影响山脉西北部地区,山脉也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形成“北非花园”;阿特拉斯山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再加上山脉对西风的阻挡,形成沙漠。‎ ‎(2)棕榈树是热带植物,在M地生长与热量、水源、地形和土壤条件有关;M地纬度低,热量丰富;西北侧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滑雪场地的形成与降雪量、积雪量及地形有关,,结合当地气候、地形进行分析;由等高线可以看出,阿特拉斯山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有自然山坡,滑雪场地滑道建设条件好;西北山坡是冬季西风迎风坡,降雪丰富,积雪累积厚度大;海拔高,气温低,存雪时间较长,适宜发展高山滑雪。‎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