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自测卷(三)(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自测卷(三)(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自测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些年来我国某地区农村的民居建筑样式发生了变化: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该地区可能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 C. 塔里木盆地 D. 珠江三角洲 ‎2. “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反映了该地区 ‎①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 ‎②居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③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更加富裕 ‎ ‎④降水丰富,光照不足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3. “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此相关的是 ‎①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②坡顶理美观 ③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 ④降水量越来越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原为平顶房,是为了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浪费,在屋顶晾晒庄稼,现在屋顶改为坡顶,是不需要在房顶晾晒农作物,收获以后直接出售,所以该地应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东北平原地区,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纬度高,气温低,房屋建筑以保暖为主,不会安装后窗,A错。华北平原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过去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需要在房顶晾晒农作物,现在商品率越来越高,房顶逐渐变得坡度大,B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冬季西北季风强烈,不宜增加后窗,C错。珠三角地区降水量大,原来和现在都以坡顶房为主,D错。故选B。 ‎ ‎【2题详解】‎ 由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华北平原地区,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什 么变化的,①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富裕,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②③对。华北地区降水少,光照较强,④错。故选A。‎ ‎【3题详解】‎ ‎“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耕地面积大小无关,坡顶较平顶更加美观,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不需要平顶晾晒粮食,降水量在某地区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且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故选C。‎ 我国按多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期超过90天作为集中供暖的基本依据,影响供暖实施的因素还有经济水平、资源状况、成本等。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集中供暖的大致界线。近年来,有人提出将部分南方地区纳入供暖范围的建议,贵州六盘水市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率先实现了我国南方城市的集中供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目前我国集中供暖的实际分界线 A. 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南 B. 与秦岭一淮河线完全重合 C. 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 D. 与秦岭一淮河线交错分布 ‎5. 长江中下游地区申请纳入供暖范围的主要理由是 A. 太阳高度小,获太阳辐射少 B. 晴天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弱 C. 冬季风影响显著,气温较低 D. 地形平坦,冷空气容易堆积 ‎6. 六盘水市实现集中供暖的基础条件是 A. 煤炭储量大,能源较丰富 B. 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C. 技术水平高,供暖成本低 D. 经济发达,资金有保障 ‎【答案】4. D 5. C 6.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题意,集中供暖的界线是以多年日平均气温≤5℃的日期超过90天作为集中供暖的基本依据,而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冬季最冷月气温为0℃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界线,据此即可知两界线相近但并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根据题意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集中供暖的大致界线,即说明该线以北地区冬季寒冷日期(日平均气温≤5℃的日期)持续时间较长,而该线以南地区寒冷日期(日平均气温≤5℃的日期)持续时间较短,但由于我国冬季气温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在秦岭-淮河一线的附近地区由于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冬季气温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故供暖界线应是在秦岭-淮河一线附近呈南北交错分布的情况,故D选项符合题意。‎ ‎【5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较低,故冬季太阳高度角相对北方而言应较大,故A选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布,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所以当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易在当地形成阴雨天气(冷锋降水),故冬季晴天较少,气温较低,故B选项错误;影响我国各地冬季气温最主要的因素是冬季风的强弱,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冷空气的南下,故受冬季风频繁南下的影响,低温日期的持续时间也较长,故C选项符合题意;地形平坦地区,冷空气移动速度也相对较快,并不容易形成堆积,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6题详解】‎ 集中供暖的实施,需要有大量的煤炭作为燃料,而六盘水地区有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矿分布,故A选项符合题意;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与贵州地区冬季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并无关系(且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贵州冬季多阴雨),故B选项错误;技术水平和供暖成本及资金条件等只是集中供暖方案实施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基础条件,故C、D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 ‎【点睛】集中供暖,指集中集团式供暖的一种形式。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蚂蚁森林”继捐步种树(通过低碳行为在手机里养成一棵虚拟树后,蚂蚁金服会在选定区域种植一棵真树)后又推出了行走路线功能(用户实际行走步数模拟在虚拟线路上完成行走获得金币,帮助山区孩子修建球场)。读某同学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蚂蚁森林一号 线”线路截图。‎ 完成下面小题。‎ ‎7. “蚂蚁森林”行走路线功能中完成虚拟线路模拟任务,主要用到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 GIS B. RS C. GPS D. VR ‎8. “蚂蚁森林”种植胡杨、樟子松等乔木所需能量是柠条、梭梭等灌木的十多倍,如此设置的原因可能是胡杨、樟子松等乔木 A. 装点风景更美 B. 生态价值更高 ‎ C. 所需水量更大 D. 经济价值更大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虚拟现实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与应用的重要方向,许多机构致力于用数字地形海拔数据、航空或卫星照片数据构造各种虚拟GIS系统,因此能够完成虚拟线路模拟任务的地理信息技术只能是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选项A符合题意。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不具有完成虚拟线路模拟任务的功能,排除B、C。VR不是地理信息技术,排除D。故选A。‎ ‎【8题详解】‎ 与柠条、梭梭等灌木相比,胡杨、樟子松等乔木生长更加旺盛,叶片更茂盛,蒸腾作用更强,所需要消耗的水量更大,因此在“蚂蚁森林”种植胡杨、樟子松等乔木所需能量是柠条、梭梭等灌木的十多倍,需要“蚂蚁森林”参与者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让这些乔木生长,选项C符合题意。在装点风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上,胡杨、樟子松等乔木与柠条、梭梭等灌木相差不大,排除A、B、D。故选C。‎ ‎【点睛】蚂蚁森林推出一年后,用户超过2.3亿,也就是说世界上有3%的人口,以一种有 趣的方式践行绿色生活,获取自身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即时反馈,共累计减排122万吨、种植真树1025万棵、种植总面积超过16万亩。‎ ‎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截至8月23日,在巴西境内着火点达4.1万余处,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如图)。‎ 完成问题。‎ ‎9. 亚马孙雨林大火,可能引发当地 A. 水资源短缺加剧 B. 沙漠化加重 C. 河流径流量减小 D. 河流含沙量增大 ‎10. 关于圣保罗白昼如夜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形成的 B. 是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而形成的 C. 会导致白天气温的上升 D. 会增大气温日较差 ‎【答案】9. D 10. B ‎【解析】试题考查森林的生态效益、大气受热过程。‎ ‎【9题详解】‎ 雨林大火后森林面积减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河流含沙量增大,下渗减弱,河流径流量增加,D正确;亚马孙雨林地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不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沙漠化问题;‎ ‎【10题详解】‎ 由材料“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可知,圣保罗白昼如夜的现象,是因烟雾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而形成的,B正确;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很少;会导致白天气温下降,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夜间气温升高,减少大气温日较差。‎ 高寒荒漠地带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生态环境为弱。该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日趋凸显,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面积扩大、草地生物量减少和生产力下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高荒漠地带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图示地区原生高寒荒漠带的主要成因是 A. 寒冷干早,风力侵蚀强 B. 湖水蒸发,湖床裸露 C. 基岩裸露,土壤发育差 D. 临近沙漠,沙尘暴频发 ‎12. 导致图示地区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降水变率减小 ‎②过度樵采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过度放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1. A 12. D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原生荒漠化的成因及荒漠化扩张的原因的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风力强盛,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强,导致原生高寒荒漠面积广,A正确。‎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区域的干旱,增加荒漠化;二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人类活动为畜牧业,因此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的破坏,加剧荒漠化,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 格拉斯是一座位于海拔325米高山之中的小镇,位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距离地中海20千米。温暖湿润的环境使香水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每年为格拉斯创造6亿多欧元的财富,被誉为“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从基础皮革加工业到以花田加工业为主导的香水生产,产业专业化、集聚化;第二次转向国际化采购原材料的模式,当地则更多地转向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格拉斯小镇被誉为“世界香水之都”,主要得益于 A. 产量大 B. 海运便利 ‎ C. 廉价劳动力 D. 原料优质 ‎14. 格拉斯小镇第一次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A. 皮革加工业污染严重 B. 皮革的市场需求小 C. 香水生产的附加值高 D. 香水制作技术成熟 ‎15. 格拉斯小镇转向国际化采购原材料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栽培技艺 B. 降低生产成本 C. 扩大品牌知名度 D. 集约利用土地 ‎【答案】13. D 14. C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格拉斯小镇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适宜鲜花生长,而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是制作香水良好材料。因此格拉斯小镇被誉为“世界香水之都”,主要得益于原料优质。故D正确。‎ ‎【14题详解】‎ 格拉斯小镇第一次产业转型是从基础皮革加工业到以花田加工业为主导的香水生产,香水生产附加值高,且可以与当地资源相结合,故C正确。皮革加工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但与C选项比,它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皮革的市场需求转型前并未显著减少,当地的香水制作技术是在转型后逐渐成熟起来的。故B、D错误。‎ ‎【15题详解】‎ 随着人工和地价等成本上升,本地原材料成本提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格拉斯小镇转向国际化采购原材料的模式。故B正确。‎ ‎【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解答时注意题干中“主要”、“直接”等关键词即可。‎ 扬沙指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1为江西省多年平均扬沙日数分布图,图2为近年来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 ‎16. 甲地扬沙日数较多的主要原因 A. 夏季风力强劲 B. 夏季蒸发旺盛 ‎ C. 冬季高压控制 D. 冬季沙源丰富 ‎17. 21世纪以来,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 供水能力提升 B. 湖泊航运价值提高 C. 农副产品增多 D. 调节气候能力增强 ‎【答案】16. D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夏季风一般风力较小,且甲地河流水位高,河滩泥沙很少出露,沙源较少,夏季虽然蒸发旺盛,但降水更多,因此当地夏季很少有扬沙天气,排除A、B。冬季当地如果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则风力较弱,不易形成扬沙天气,排除C。冬季,甲地河流水位低,河滩许多出露,河滩上沙源丰富,且冬季风强劲,盛行偏北风,与河谷延伸方向一致,形成狭口效应,风力加大,容易吹起河滩上丰富的沙尘,形成扬沙天气,选项D符合题意。‎ ‎【17题详解】‎ 图中显示,2002~201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逐步扩大,供水能力会提升,湖泊空间资源加大,有可能湖泊航运价值提高,但这些不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B不符合题意。鄱阳湖水域面积扩大,主要是退田还湖所致,因此农副产品不会增多,可能减少,且农副产品的变化不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大,会增加当地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会使当地气温变化减小,从而使得调节气候能力增强,选项D符合题意。‎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由高强度帆布做强力骨架锚固在基础底板上,形成密封袋型,通过充/放水(气)进行蓄/泄洪。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浐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浐河和灞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下图示意灞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A. 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B. 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 灞河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D. 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19. 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 A. 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 ‎ B. 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 C. 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 ‎ D. 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20. 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 A. 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 ‎ B. 悉尼日出东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逐渐变慢 ‎ D. 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北移 ‎【答案】18. C 19. B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结合水坝截面判断,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灞河右岸潜水位较低,为河水补给地下水,A错。灞河左岸潜水位较高,为地下水补给河水,B错。灞河A坝下游等潜水位线向下游凸出,河流水位较高,为河水补给地下水,C对。浐河两岸补给方式不同,D错。‎ ‎【19题详解】‎ 在泸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利于蓄水,影响是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B对。橡胶坝不能使水质提高,A错。 拦水,水流速度减慢,沉积物增多,河流清淤工作增加,C错。拦水首先使河流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有的河岸增加,D错。‎ ‎【20题详解】‎ 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灞河流域正常雨季时段是夏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西安市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A对。北半球夏季,悉尼日出东北,正午太阳高度较小,B错。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正逐渐变快,C错。太阳直射北半球,但太阳直射点南移,D错。‎ 兰卡斯特县位于美国棉花产区中心位置,曾是美国有名的纺织业重镇。从 19 世纪末到 2007年,纺织业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但到了 2007 年,随着最后一家纺织工业迁往拉美,当地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2014 年我国科尔集团选择在该地建设分厂生产工业棉纺,产品大部分运回中国销售,小部分供应美国本地和周边市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 )‎ A. 交通便利 B. 工业基础好 C. 技术发达 D. 市场需求大 ‎22. 由于科尔集团的标杆效应,已经有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其他一些纺织企业计划到兰卡斯特县投资,这些企业的目的在于( )‎ A. 获得集聚效益 B. 扩大美国市场 C. 塑造品牌效应 D. 提高科技含量 ‎【答案】21. B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兰卡斯特县曾是纺织名镇,拥有纺织工业基础,所以吸引了科尔的投资,B正确;据材料其销售市场主要在中国,在该地生产会增大运输成本,故交通条件不是吸引其建厂的因素,故A错误;市场主要是中国,故D错误;纺织工业非技术指向型工业,所以科技条件不是在该地投资的主要因素,故C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中、印的纺织业聚于此地,可以获取规模效益,A正确;由于科尔集团的标杆效应,中国和印度一些纺织企业集聚此地不是为了利用美国市场,已经具有品牌效应,不需在塑造品牌,也与提高科技含量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大河弯上(如图),装机规模480万千瓦,是我国“西电东送”“川电东送”战略性关键工程,水电站通过截弯取直开挖隧洞引水发电,首部拦河闸仅高37m。‎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影响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 径流季节变化小 B. 地质基础稳定 C. 人口密度小 D. 地势落差大 ‎24. 与三峡水电站相比,锦屏水电站开发方式的优势是 A. 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B. 航运条件改善明显 C. 减少耕地淹没和移民搬迁 D. 拦沙效果好 ‎25. 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对华东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A. 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 B. 缓解酸雨危害 C. 带动化工等产业发展 D.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答案】23. D 24. C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故径流季节变化大,排除A。该处位于横断山区,处于板块交界区,且多喀斯特地貌分布,地质基础不稳定,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首部拦河闸仅高37m,坝高较低,淹没的地区较少,因此人口密度小对水电站选址影响不大,排除C。该地位于高原山地向盆地过渡部位,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成为选址的主要因素,D符合题意。‎ ‎【24题详解】‎ 三峡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灌溉。三峡水库库容量大,调节能力强,而锦屏水电站坝高仅37m,库容较小,发电量受径流变化影响大,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径流变化大,导致发电量季节变化大,排除A。锦屏水电站所在河段落差大,流速快,航运条件差,锦屏水电站对航道条件的改变较小,因此排除B。由于锦屏水电站坝高仅37米,淹没的土地较少,与三峡百万移民相比,减少耕地淹没和移民搬迁,选项C符合题意。由于锦屏水电站坝高仅37米,因此拦沙效果不突出,排除D。‎ ‎【25题详解】‎ 川电东送主要是把水电输送华东地区,而水电属于常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排除A。天然气与水电都不会造成酸雨危害,“川气东输”和“川电东送”对酸雨影响相当,排除B。天然气可以用做化工原料,因此“川电东送”对带动化工等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如“川气东输”,‎ 排除C。天然气燃料会排放二氧化碳,而水电利用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因此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D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 ‎(1)据图概括意大利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状况。‎ ‎(2)据表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答案】(1)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波河平原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在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撒丁岛均有分布;葡萄主要分布在亚平宁半岛西部和撒丁岛北部;橄榄主要分布在西西里岛东部和亚平宁半岛西部;柠檬主要分布在亚平宁半岛东部。‎ ‎(2)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解析】‎ ‎【分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的分布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根据材料,意大利人口老龄化严重,大于10公顷以上的农场较少,这都将限制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详解】(1)本题应结合图示进行分析。由图可知,意大利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分布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因为北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流经平原的河流及支流多,水源充足,夏季热量充足;柑橘分布较为广泛,岛屿光照充足,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撒丁岛都有柑橘分布;亚平宁半岛西部和撒丁岛北部有葡萄分布;柠檬主要分布在亚平宁半岛东部;橄榄主要分布在西西里岛东部和亚平宁半岛西部。‎ ‎(2)通过材料可知,意大利农业生产“55岁以上的约占61.4%”,说明其问题体现在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农户生产规模小于2公顷的约占50.9%”说明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干土的质量,通常以克/厘米³表示,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能以及保水能力的高低,土壤容重越小说明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越好。‎ 材料二 放牧有蹄类食草牲畜采食踩踏形成的小路径称为牧道。牲畜在牧道上的活动对维持牧道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图(a)(b)为黄土高原丘陵区一处具有山羊牧道的坡面景观图(图中浅色线条即为山羊踩踏形成的牧道,牧道景观单元平行排列,沿等高线延伸(类似水平梯田))。‎ 材料三 下图为牧道坡面景观基本单元示意图(牧道因山羊踩踏,坡度平缓,牧道下方凸肩区和上方坡间区的坡度较大)。牧道景观单元中牧道区、凸肩区、坡间区的微地形、植物、土壤特征各异,这些因子又相互影响。科考队研究发现,有牧道景观的坡面相对于普通坡面而言,土壤侵蚀程度较轻。‎ ‎(1)判断牧道坡面上牧道区、凸肩区和坡间区土壤容重的空间差异。‎ ‎(2)在牧道景观中凸肩区植被覆盖率最高。请从地形坡度和土壤容重两方面分析牧道对凸肩区植被生长的影响。‎ ‎(3)说明牧道坡面能够减轻土壤侵蚀的原因。‎ ‎【答案】(1)牧道区土壤容重最大;凸肩区容重最低;坡间区土壤容重中等。‎ ‎(2)牧道坡度低,减缓坡面径流的流速;牧道土壤容重大,土壤紧实,不利于下渗,使得大量的坡面径流可以流到凸肩区,补给凸肩区水分和养分,利于凸肩区植被生长。‎ ‎(3)牧道区表面坡度平缓、土壤紧实,使得流水难以侵蚀;凸肩区植被覆盖率高,能够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促进淤积;牧道景观单元平行排列,沿等高线延伸(类似水平梯田),可减小落差,降低流速。‎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流水侵蚀作用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图文材料的有效信息的提取。‎ ‎【详解】(1)据材料可知,牧道是牲畜采食踩踏形成的小路,牧道因山羊踩踏,坡度平缓,因为牲畜长期踩踏,所以土壤结构比较紧实板结,透气透水性能越差,所以牧道区土壤容重最大;而牧道下方凸肩区的坡度较大,没有牲畜采食踩踏,所以土壤结构比较疏松,透气透水性能最好,土壤容重最小;则坡间区坡度中等,土壤容重中等。‎ ‎(2)从牧道坡面景观基本单元示意图可以看出,牧道坡度平缓,使坡面径流的流速减慢,而且牧道土壤牲畜长期踩踏,土壤结构比较紧实板结,透气透水性能差,土壤容重大,不利于坡面径流下渗,使得大量的坡面径流流到凸肩区,补给凸肩区水分和养分,利于凸肩区植被生长;而凸肩区坡度大,没有牲畜采食踩踏,所以土壤结构比较疏松,透气透水性能好,土壤容重小,利于凸肩区植被生长,所以凸肩区植被覆盖率最高。‎ ‎(3)据材料分析可知,牧道因山羊踩踏,坡度平缓,因为牲畜长期踩踏,所以土壤结构比较紧实板结,透气透水性能越差,坡面径流难以侵蚀;而坡度最大的凸肩区植被覆盖率最高,流水侵蚀也较轻;而且凸肩区茂密的植被能够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促进淤积;加之牧道平行排列,沿等高线延伸,减小落差,降低了流速,所以,牧道坡面能够减轻土壤侵蚀。‎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草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改变,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我国一环境研究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实验,该草场主要由 ABCD 四类牧草组成。下图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 ‎(1)指出施肥前该天然草场原有的优势物种,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在高浓度施肥条件下,该天然草场生态环境的变化。‎ ‎【答案】(1)优势物种为 A 施肥前A的重要值最高,说明其在草场中占主要地位 ‎(2)高浓度施肥条件下,A 类牧草的重要值急剧增大,说明其数量迅速增加,可能挤占其它牧草的生存空间;其它牧草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生长受到抑制。‎ 该草场整体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最终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详解】(1)“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根据图中纵轴表示的各物种的重要值,施肥前A的重要值最高,说明其在草场中占主要地位。优势物种为A。‎ ‎(2)“重要值”的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读图,在高浓度施肥条件下,A类牧草的重要值急剧增大,说明其数量迅速增加,可能挤占其它牧草的生存空间。其它牧草“重要值”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牧草生长受到抑制,数量减少。四个物种中,三个呈减小趋势,说明该草场整体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说明高浓度施肥,最终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水型水库易产生水温分层现象,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同时,有机质在水库深水区的沉积和降解会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在水库深层形成缺氧环境,这会引起库底沉积物中锰的释放,导致深水区水体中锰浓度升高,危害城市供水安全。‎ 辽宁省碧流河水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是大连市的生命之泉。该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9米,而取水口位于主坝水位 42.5米处。下图示意2014年2月~2015年2月碧流河水库坝前水温及溶解氧季节变化剖面图。‎ ‎(1)说出碧流河水库的主要补给来源。‎ ‎(2)描述碧流河水库坝前水温的季节性分层特点。‎ ‎(3)指出碧流河水库取水口附近锰浓度最高的时期,并分析原因。‎ ‎【答案】(1)以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2)3~5 月(春季)和 10~次年 2 月(秋冬季),上下层水体水温相差较小,分层不明显;6~9月(夏季),上下层水体水温差异大,分层现象明显。‎ ‎(3)时段:乙时期。‎ 原因:此时段水温分层现象明显,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下层缺氧;取水口水位较低,溶解氧浓度低,沉积物中的锰释放较多。‎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及影响水温的因素。‎ ‎【详解】(1)碧流河水库位于大连,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且不易融化,春季融化补给河流,故以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2)甲时期和丙时期水库水温在不同深度差异小,故3~5月(春季)和10~次年2月(秋冬季),上下层水体水温相差较小,分层不明显;6~9月(夏季),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上下层水体水温差异大,分层现象明显。‎ ‎(3)水温分层现象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乙时期水温分层现象明显,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下层缺氧;缺氧环境引起库底沉积物中锰的释放,取水口水位较低,溶解氧浓度低,沉积物中的锰释放较多,故乙时期碧流河水库取水口附近锰浓度最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