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统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飞地经济”是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2018年,距杭州城区约40km的湖州市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在杭州城区,成为德清县在杭州的飞地园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在杭州城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德清地价高涨 B. 杭州政策支持 C. 德清交通不便 D. 杭州集群效应 ‎2. “莫干”园区对杭州的影响是 A. 促进产业升级 B. 增加就业机会 C. 加剧大气污染 D. 减少土地租金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飞地经济”是一种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域限制,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之一,杭州城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系完整、企业众多,因此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在杭州城区可以充分发挥杭州集群效应,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D正确;相比而言,德清县的地价应较低,A错;“飞地”需要双方行政区共同的政策支持,德清县距离杭州城区约40㎞,交通应相对便利,所以政策和交通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故选D。‎ ‎【2题详解】‎ - 12 -‎ 由于“莫干”园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未知,因此不一定能促进产业升级或加剧大气污染,但肯定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增加杭州市的就业机会,B正确,AC错;“莫干”园区落户杭州,不会减少土地租金,D错。故选B。‎ 武汉市素有“百湖之市”的美名,但如今湖泊面积大幅萎缩,下图示意武汉市中心城区武昌2001年与2019年湖泊边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 ‎3. 2001-2019年武昌区湖泊面积大幅萎缩,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围湖造田 B. 泥沙淤积 C. 气候变暖 D. 建设占用 ‎4. 武汉市城区内的东湖面积变化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湖已成为 A. 城市饮用水源 B. 城市湿地公园 C. 城市水运航道 D. 水产养殖基地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可知,材料中的湖泊是位于武汉,结合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化发展较快,占用大量土地,湖泊被填平,导致武昌区湖泊面积大幅萎缩。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 12 -‎ 当把湖泊化城市公园以后,各种人类活动都会减少,从而使对湖泊面积影响降到最低,所以B正确。该湖位于城市市区,不适合作为城市饮用水源,所以 A错误;城市水运航道不会对湖泊面积产生影响,所以 C错误;如果作为水产养殖基地湖泊面积因为生产需要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大,所以 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降水时含盐溶液从岩块上部孔隙中渗入,饱和后又从岩块下部渗出。在干燥岩面,渗出的含盐溶液水分易蒸发而形成盐类结晶物。盐类结晶时产生的张力,促使岩块表面最终形成凹槽。盛行风影响雨滴飘落路径,从而造成岩块表面干湿差异。下图示意某砂岩岩块垂直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岩块所在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6. 形成图中岩块表面凹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 C. 流水溶蚀 D. 流水堆积 ‎【答案】5. B 6. A ‎【解析】‎ ‎【5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岩块东北侧有堆积物,说明处于背风坡,故该岩块所在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西南风。故选B。‎ ‎6题详解】‎ - 12 -‎ ‎“在干燥岩面,渗出的含盐溶液水分易蒸发而形成盐类结晶物。盐类结晶时产生的张力,促使岩块表面最终形成凹槽。盛行风影响雨滴飘落路径,从而造成岩块表面干湿差异”,说明凹槽形成环境是在干燥岩面,盐类结晶时产生的张力,促使岩块表面最终形成凹槽,形成图中岩块表面凹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化作用。A正确。故选A。‎ ‎【点睛】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貌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由图可知 A. 该地貌属于侵蚀地貌 B. 扇形地上部颗粒较小 C. 扇缘带适合种植水稻 D. 扇形地下部径流变小 ‎8. 该扇形地下部和扇缘带基本无砾石分布,最可能是因为 A. 植被覆盖较差 B. 大气降水较少 C. 河流流程较长 D. 地表坡度较陡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貌为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故A错误。由扇形地上部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应逐渐变小,故B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冲积扇上有绿洲分布,因此该冲积扇应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当地气候干旱,不适合种植水稻,故C错误。由冲积扇顶部到扇缘,地下水水位变浅,说明水在流动过程中下渗明显,因此扇形地下部径流变小,故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水流速度呈正相关,因此流水沉积具有严格的分选,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从大逐渐变小。因此河流较长,被携带至冲积扇处的物质粒径小,故C正确。故选C。‎ - 12 -‎ 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北美大西洋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区域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 A. 9.9 ℃ B. 12.9 ℃ C. 13.9 ℃ D. 14.9 ℃‎ ‎10. 未来几天,甲地气象部门最可能发布 A. 干旱预警 B. 大风预警 C. 森林火灾预警 D. 低温冻害预警 ‎11. 该时刻 A. 气温高低:甲地高于乙地 B. 风速大小:甲地小于乙地 C. 气压高低:甲地高于乙地 D. 降水强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9. C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图示区域相邻等温线相差2℃,图中最高气温在14-16℃,最低温在2-4℃,图示区域气温相差范围是10-14℃,气温相差最大值可能是13.9 ℃,C正确。故选C。‎ ‎【10题详解】‎ 据图分析,甲地南侧锋面冷锋赶上暖锋,其锋面是向甲移动,图甲南侧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甲地气象部门最可能发布大风预警,B正确。锋面来自中低纬度,暖气团会控制经过地区,可能带来阴雨天气,一般不会出现干旱、火灾,AC错误。该系统经过甲地,从等温线判断,气温应该上升,不会有低温冻害预警,D错误。故选B。‎ - 12 -‎ ‎【11题详解】‎ 气温高低:甲地气温在8-10℃之间,低于乙地(大于14℃),A错误。风速大小:甲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于乙地,B错误。甲地气温低于乙地,气压甲地高于乙地,C正确。甲地风力大于乙地,降水强度甲地大于乙地,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种类少,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州,在活动区出现频率较高。鸭嘴兽栖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时喜穴居水畔。鸭嘴兽是夜行性动物,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冬季不活动或冬眠。科学家从 1995年开始监测鸭嘴兽,发现它们的数量明显下降。‎ 材料二 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墨尔本。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地理环境资料。‎ ‎(1)分析鸭嘴兽数量在下降这一现象不易被发现的原因。‎ ‎(2)分析L河全年流量平稳、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 ‎(3)对比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简述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港口运输较为落后的原因。‎ - 12 -‎ ‎【答案】(1)鸭嘴兽是一种夜行性动物,活动时间与人类活动时间不一致,并且冬季不活动,不易被人类发现;鸭嘴兽的分布范围很广,统计起来有一定难度;鸭嘴兽在当地存在的时间久,当地人对鸭嘴兽这种常见动物关注度不高。‎ ‎(2)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最冷月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3)东北部城市、人口稀少;距离工业、农业发达地区较远,经济腹地较差;东北部沿海有大量珊瑚礁,不利于发展航运;对内交通线稀疏,交通条件不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鸭嘴兽数量变化的因素、L河水文特征及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港口运输较为落后的原因等知识点。‎ ‎【详解】(1)鸭嘴兽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冬季不活动或冬眠,活动时间与人类活动时间不一致,并且冬季不活动,不易被人类发现;鸭嘴兽的分布范围很广,统计起来有一定难度;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鸭嘴兽在当地存在的时间久,科学家从 1995年开始监测鸭嘴兽,当地人对鸭嘴兽这种常见动物关注度不高。‎ ‎(2)L河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清澈见底;最冷月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四季可以看到河底;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掩映在绿树红花中,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3)东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闷热潮湿,城市、人口稀少;东南部经济发达,东北部距离工业、农业发达地区较远,受大分水岭制约,经济腹地较差;东北部沿海有大堡礁,有大量珊瑚礁,不利于发展航运;对内交通线稀疏,交通条件不便。‎ ‎【点睛】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多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左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材料二 山东潍坊市的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主产区土地多沙质土壤,有机质磷、钾含量较高。传统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获,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 ℃,叶片生长温度为15~20℃。潍县萝卜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右图分别示意山东该县地形和气候要素分布。‎ - 12 -‎ ‎(1)图中甲比乙海域海冰厚度更大,试分析原因。‎ ‎(2)分析海冰对黄渤海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3)从土壤和气候角度,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潍县萝卜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答案】(1)甲地临近陆地,水体的热容量小于乙地;有河流淡水汇入而导致其盐度较低,因此,其结冰厚度要大于乙地。‎ ‎(2)海冰使海水和大气的热量交换减少,冰下的水温变化幅度减小;海冰通过结冰释放热量,融化吸收热量来影响气温的变化;海冰能够阻碍潮流,减小潮流对海岸的破坏,保护当地海岸;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可加以开发利用,能够緩解部分沿岸地区淡水缺乏问题;海冰对黄渤海的水产养殖、海洋导航、海上石油生产和其他海事活动造成了严重危害。‎ ‎(3)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中纬度地区,光照充足,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利于萝卜的糖分积累; ‎ ‎(4)通过修建温室大棚等设施,调节温度和湿度,改造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新品种,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海冰分布影响因素、海冰对周边地理环境影响及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知识点。‎ - 12 -‎ ‎【详解】(1)图中甲比乙地更临近陆地,甲水体的热容量小于乙地,升温快、降温快;有河流淡水汇入而导致其盐度较低,易结冰,因此,其结冰厚度要大于乙地。‎ ‎(2)海冰覆盖海面,使海水和大气的热量交换减少,冰下的水温变化幅度减小;海冰通过结冰释放热量,增加气温;融化吸收热量降低气温,影响气温的变化;海冰能够阻碍潮流,减小潮流对海岸的破坏,减轻侵蚀作用,保护当地海岸;“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可加以开发利用,能够緩解部分沿岸地区淡水缺乏问题;海冰对黄渤海的水产养殖、海洋导航、海上石油生产和其他海事活动造成了严重危害。‎ ‎(3)据图分析可知,山东潍县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位于38°N附近,属于中纬度地区,光照充足,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山东潍县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利于萝卜的糖分积累; ‎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潍县萝卜产业可以通过修建温室大棚等设施,调节温度和湿度,改造生产条件,延长生长期;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新品种,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多渠道宣传,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等。‎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 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下图所示区域主要位于高寒半干燥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和西北风,蒸发强,风沙灾害严重。图中甲城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度假胜地。‎ ‎ ‎ - 12 -‎ 分析甲城成为度假胜地的自然原因。‎ ‎【答案】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三面环山,削弱了冷空气势力,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受西部地形的阻挡,风力小,风沙天气少;距湖泊近,局部小气候相对湿润;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甲城成为度假胜地的自然原因,属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详解】图示区域主要位于高寒半干燥气候区,据等高线可知,甲城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位于河谷,三面环山,削弱了冷空气势力,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全年盛行西风和西北风,受西部地形的阻挡,风力小,风沙天气少;西侧有湖,距湖泊近,局部小气候相对湿润;位于河谷,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因此甲城成为度假胜地。‎ ‎15.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克拉莎草沼泽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区,每年6-10月,奥基乔比湖水溢出,通过克拉莎草沼泽缓慢注入海洋。20世纪初,当地居民为了种植甘蔗,大量抽取沼泽水,并切断湖水与沼泽地的联系。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克拉莎草沼泽南部沿海分布有大面积红树林,随着当地甘蔗种植规模扩大,红树林适生范围也不断向陆地扩张。下图示意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地区。‎ ‎(1)说出该沼泽地区在大量种植甘蔗后水质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克拉莎草沼泽水量变化导致红树林适生范围扩张的原因。‎ ‎【答案】(1)变化特点:水质变差;‎ - 12 -‎ 原因:沼泽补给水源减少且甘蔗生长过程耗水量大,导致沼泽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药与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水体污染严重。‎ ‎(2)水量减少,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扩张。‎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湿地面积变化原因及其影响等知识点。‎ ‎【详解】(1)沼泽地区在大量种植甘蔗后,农业施肥、喷洒农药等会使水质变差;原因是大量抽取沼泽水,沼泽补给水源减少且甘蔗生长过程耗水量大,导致沼泽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业施肥、喷洒农药等,造成水体污染严重。‎ ‎(2)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克拉莎草沼泽南部沿海分布有大面积红树林,沼泽水量减少,导致沼泽南部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沼泽水体和土壤含盐量升高,适于红树林生长,因此其适生范围向陆地扩张。‎ ‎【点睛】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是消浪先锋、海岸卫士。‎ ‎ ‎ ‎ ‎ - 12 -‎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