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届二轮复习地壳运动规律-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案(全国适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5届二轮复习地壳运动规律-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案(全国适用)

‎2018年高考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专题5 地壳运动规律 ‎【课标解读】——细化课标 预测高考 ‎1.依托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等,结合石油开采、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貌成因及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结合区域等高线图、重要城市、乡村规划图、地质构造示意图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名师综述】——掌握规律 融会贯通 一、地壳物质循环 ‎1.地壳物质循环图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相互转化。‎ ‎2.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避开重置陷阱。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③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 二、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点进行复习:‎ ‎(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三、常见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1.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仔细观察图例很重要)‎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2.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质过程 ‎(1)判断地质构造 ‎①从岩层形态上看,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 ‎②水平方向上不同岩层的新老关系变化如果表现出中间老、两侧新,则为背斜构造,反之则为向斜构造。‎ ‎③不同岩层的位置出现错动则为断层,或者直接由断层图例判断。‎ ‎(2)分析地质过程 ‎①如果上覆岩层遭到了侵蚀,说明地壳运动以上升为主。‎ ‎②如果断层部位的岩块下沉,说明地壳运动以下沉为主。‎ ‎③如果水平分布的几个岩层中出现侵入型的岩浆岩层,说明发生了岩浆活动。‎ ‎④如果某个岩层在某位置出现缺失现象,一般考虑外力的侵蚀作用。‎ ‎3.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 ‎(1)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侵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2)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3)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原有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原有岩层形成时代。‎ 四、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西北地区雅丹地貌) ‎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 ‎(例:挪威峡湾) ‎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五、河流地貌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的堆积地貌 类型 在流域中的空间位置 形成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山区河流流出谷口,地势平缓,水道开阔,水流放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而形成冲积——洪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接受沉积。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三角洲平原 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海滨地区 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布 原因 高原地区 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山区 ‎ 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区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六、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所示)。‎ 七、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及其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 背斜 向斜 ‎ 断层 产生原因 原本水平的岩层因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发生破裂断开 结构特征 岩层向上弯曲,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岩层向下弯曲中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的错动、位 构造地貌 地形上,常形成山岭 地形上,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地,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断层构造地带,易受侵蚀作用,常会发育成沟谷、河流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地形倒置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体断裂破碎,容易被流水、风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隧道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 裂隙 发育,岩石破碎易开采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易渗漏 ‎【百强校模拟】——仿真训练突破高考 ‎[2018届高三模拟题]‎ ‎(【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地理试题)某旅客于2017年8月14日,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国家某地质公园进行考察,该地质公园约位于93°E、40.5°N,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公园中的特殊地貌,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与黑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下图为该游客于14∶30(北京时间)拍摄该地貌的局部景观照片。请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特殊地貌主要形成于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断裂抬升作用 ‎2.图中特殊地貌的物质组成主要来源于 A. 风力堆积作用 B. 固结成岩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冰川堆积作用 ‎【答案】1.B 2.C ‎【解析】‎ 点睛:西北干旱区域,地貌主要形成于风力侵蚀作用。岩层层次清晰,土质坚硬,物质组成主要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岩层土质疏松。冰川堆积作用物质没有分选性,无层次。‎ ‎(【全国省级联考】陕西省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文综地理试题)下图为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图及廊桥景观图。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加盖了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木质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又在图中的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采伐与晾干木材的季节分别是 A. 春季、夏季 B. 冬季、春季 C. 夏季、秋季 D. 冬季、秋季 ‎4.与甲处相比,在乙处重建廊桥并能够保留至今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河道平直且较宽阔,河水流速不快 B. 地处山脊地带,地势较平缓开阔 C. 所选木材质地坚硬,耐侵蚀冲击 D. 流域内植被增多,洪涝灾害减弱 ‎【答案】3.C 4.A ‎【解析】‎ ‎3.‎ 试题考查流水侵蚀作用和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山区交通不便,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流至桥址;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C正确。‎ ‎4.图中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体冲击大;乙河道平直且较宽阔,河流流速较平稳,冲击较小,A正确。‎ ‎(【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绿道(GL)是具有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兼顾生态和经济平衡的完整线性空间,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图为南京市西部江心洲及滨江带绿道系统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江心洲是河水周期性涨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部位的沉积砂砾颗粒特征是 A. 洲尾部沉积物的粗细分选性好 B. 东西侧翼的沉积物多以淤泥为主 C. 迎水侧的洲头沉积物颗粒较粗 D. 从洲面垂直向下沉积物颗粒逐渐加粗 ‎6.江心洲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A. 长江三峡蓄水后江心洲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B. 大量农业开垦导致江心洲内部湿地锐减 C. 南水北调东线实施调水后江心洲面积缩小 D. 造船、沙场等产业的退出使江心洲的发展趋于衰落 ‎【答案】5.C 6.B ‎【解析】‎ ‎6.江心洲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可能是大量农业开垦导致江心洲内部湿地锐减,B对。长江三峡蓄水后,长江泥沙含量减少,江心洲面积有缩小的趋势,A错。南水北调东线实施调水后,下游水量减少,水位低,江心洲面积可能扩大,C错。造船、沙场等产业的退出,江心洲的产业升级,发展更合理,D错。‎ ‎(【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期末地理试题)‎ 古湖堤的形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是吉兰泰盐湖古湖堤示意图,古潮堤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实测宽度在5-100米不等。某考察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道口梁)上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古河流最可能经过 A. 甲地附近 B. 乙地附近 C. 丙地附近 D. 丁地附近 ‎8.推测道口梁所在古湖堤形成时图示区域 A. 气候总体温暖湿润 B. 地壳抬升运动强烈 C. 湖泊盐度增加快速 D. 风力堆积作用显著 ‎9.推测古湖堤钻孔取样的样品 A. 砾石磨圆度都很差 B. 岩性都坚硬致密 C. 都有淡水生物化石 D. 都具有层理构造 ‎【答案】7.A 8.A 9.D ‎【解析】‎ ‎9.古湖堤钻孔取样的样品都是沉积岩,可能有化石,但不一定都有化石,都具有层理构造,D正确;砾石磨圆度都很好,岩性不一定坚硬致密。‎ ‎【点睛】花岗岩是侵入是岩浆岩,是内力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岩石坚硬致密;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是内力作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有气孔;石灰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有层理有化石;变质岩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内力作用)形成的。‎ ‎(【全国市级联考】山西省晋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河谷剖面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该河谷地带最适宜布局聚落的地点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1.该地经历的主要地质作用可能有 A. 断层作用 冰川侵蚀 B. 地壳抬升 风力侵蚀 C. 地壳拾升 河流下切 D. 岩浆侵入 冻融作用 ‎【答案】10.B 11.C ‎【解析】‎ ‎(【全国市级联考】山西省晋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江心洲是江河中的沙洲。它是由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正常情况下高出平水位以上,洪水泛滥时顶部盖上悬移质泥沙,致使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在其上游水库蓄水前后,平直河段的江心洲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据图推测水库蓄水后,该平直河段 A. 径流量将增大 B. 河流汛期变短 C. 河流流速加快 D. 河道沉积减弱 ‎13.水库蓄水后江心洲萎缩严重,其根本原因的是 A. 河道坡降减小,流水侵蚀增强 B. 气候变暖变干,水源补给减少 C. 植被覆盖度增加,径流量减少 D. 拦截泥沙下泄,清水冲刷河道 ‎【答案】12.D 13.D ‎【解析】‎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1表示地表径流,θ2为地下顺坡径流,θ3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3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 A.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1越大 B. 坡度越缓,θ1越大 C.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2和θ3越大 D. 坡度越陡,θ2和θ3越犬 ‎15.该地区最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A. 丹霞地貌 B. 喀斯特地貌 C. 河谷地貌 D. 雅丹地貌 ‎16.该地岩层中溶洞内景观奇特,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化 B. 侵蚀 C. 搬运 D. 沉积 ‎17.该国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因为 A. 气候干旱,风沙灾害多 B. 寒流强劲,海雾灾害重 C. 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 D. 台风频繁,洪涝灾害强 ‎【答案】14.C 15.B 16.D 17.C ‎【解析】‎ ‎16.该地岩层中溶洞内景观奇特,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沉积,是溶于水中的碳酸氢钙转化成碳酸钙沉积形成,D对。洞内无日晒,风化影响小,A错。该地地势高,侵蚀下的物质被水流带走,是形成溶洞的主要外力,B错。搬运是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带走,C错。‎ ‎17.该国是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因为临两大地震带,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C对。气候干旱,风沙灾害多主要是我国西北地区,A错。我国海雾灾害较轻,B错。台风频繁,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D错。‎ 点睛: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坡度越缓,地表径流越小。地下径流、下渗越多。溶洞内景观奇特,石笋、石柱等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沉积。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侵蚀、溶蚀。‎ ‎[2017届高三模拟题]‎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石风化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 ‎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天气寒冷,暴雨多 ‎ C.空气干燥,降水少 D.大气稀薄,光照强 ‎【答案】1.D 2.C ‎ ‎【解析】‎ 试题分析:‎ ‎1.砾卵石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体现了沉积过程,则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湖沉积。‎ ‎2.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光照强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 ‎【考点定位】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演化。‎ ‎(山西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五校联考)海底平顶山是位于大洋底部呈孤立分布、顶部截平且高出海底很大高度的圆锥形体。读海底平顶山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海底平顶山的形成过程为 ‎ A.火山喷发一板块张裂一海浪侵蚀—海底下沉 ‎ B.海浪侵蚀一板块张裂一火山喷发一海底下沉 ‎ C.板块张裂—火山喷发一海浪侵蚀—海底下沉 ‎ D.海浪侵蚀一海底下沉一板块张裂一火山喷发 ‎7.渔民在远洋捕捞作业时,发现平顶山所在的海区多是鱼类成群的地方,其原因是 ‎ A.位于大陆架上,阳光充足 B.海流在平顶山附近形成上升流 C平顶山附近有寒流流经 D.人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答案】6、C 7、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海底地貌形成过程,海区鱼类多的原因。‎ ‎【名师点睛】利用图示信息,判断海底平顶山是火山锥的存留部分。火山喷发前,应是板块张裂,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锥,受海浪外力作用影响,被侵蚀,地势变的平缓。最后才是海底下沉,形成海底平顶山。了解区域鱼类丰富的原因,主要从饵料来源方面分析原因。‎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读图,回答下题。‎ ‎8.图甲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 )‎ A.海沟 B.海岭 C.褶皱山 D.裂谷 ‎【答案】8、B 9、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考查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名师点晴】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图中的各个地点分析图中的①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碰撞的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根据图乙中的软流层的物质上升,应该是在板块的生长边界。②在东非大裂谷附近,是板块的生长边界;③是在印度洋海域,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是生长边界,但它是大洋中脊位置,与图乙不符;④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构造,是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期中考试)‎ 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成熟,“烃源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该岩石形成于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在沉积烃源岩的地质年代,图中地势最低的地区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从烃源岩的丰富程度,可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变化情况是 ‎ A. 所处地块是从热带漂移过来的 B. 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比较稳定 ‎ C. 所属岩层经历过强烈变质作用 D. 所在区域气候发生巨大变化 ‎【答案】10、C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区域地质年代的地势特征,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中的沉积厚度等值线,可以判断区域烃源岩是沉积岩。沉积主要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层越厚,说明区域地势越低。了解沉积作用是外力作用,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根据该岩石的形成条件,分析该地曾经是植被茂盛,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页岩气是以甲烷为主的新开发的天然气资源,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储量丰富.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将混有化学物质和沙子的水注入到地下页岩层,通过高压压裂岩石,同时用沙或其它物质支撑裂口,使页岩破碎释放出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页岩气形成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地质环境是 A.熔融环境         B.沉积环境        C.变质环境        D.侵蚀环境 ‎10.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有利地理条件是 A.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B.盆地地形,易于汇气 C.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D.地处西部,地广人稀 ‎11.页岩气的大规模投入使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   B.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 C.有利于减轻雾霾的影响    D.有利于净化地下水体 ‎【答案】9.B 10.A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11.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也属于温室气体,大规模投入使用,不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A错。页岩气也属于化石燃料,不会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B错。页岩气的使用可以减少粉尘污染,从而降低雾霾的发生,C对。化石燃料的燃烧,对水体的影响不大,D错。故选C。‎ ‎【考点定位】页岩气的形成原因 页岩气开发条件 页岩气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届高三12月月考)读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地貌为(  )‎ A.背斜山 B.向斜谷 ‎ C.背斜谷 D.向斜山 ‎6.甲、乙两处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 ‎ ‎【答案】5、C 6、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河流凹岸、凸岸理论。‎ ‎【名师点睛】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地形起伏形态,判断地貌类型。了解河流凹岸、凸岸理论,凹岸是侵蚀岸,凸岸是沉积岸。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河床中北岸泥沙沉积较多,是沉积岸,即河流凸岸。‎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2016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蓝洞类似的是 A.海沟 B.地堑 C.溶洞 D.三角洲 ‎9.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 A.海岸线变短 B.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 ‎ C.三角洲萎缩 D.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 ‎【答案】8、C 9、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地貌类型及成因,冰期地理环境特征。‎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左图为某古镇分布示意,下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的主要原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8.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疏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9.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 A.a B.b C.C D.d ‎【答案】7.B 8.C 9.B ‎【解析】‎ 试题分析:‎ ‎7.读图,河流在ac段位于平原地区,平原形成曲流主要受离心力作用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①‎ 错。古镇靠近河流取水方便,河谷地带地势平坦,便于农耕,②对。河岸d是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夏季降水多,河流含沙量大,沉积作用强,③对。河岸c位于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且靠近湖泊,土层含水量大,易被水流侵蚀,所以c岸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d ,④对。河岸ad为凸岸,d附近有湖泊,a处没有湖泊,在洪水期a不易决堤,⑤错。故选B。‎ ‎8.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不用考虑等高线因素,A错;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不用考虑防寒,B错。古镇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与我国的冬夏季风风向一致,主要是为了通风散热,C对。街道走向与河流流向关系不大,D错。故选C。‎ ‎9.新城不在a处,否则会破坏古镇的原有风貌,A错。也不在c、d湖区会影响生态环境和景观,C、D错;所以新城建在b处,凹岸水流湍急,水深,适合发展港口运输,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不影响古镇的环境,B对。故选B。‎ ‎【考点定位】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 ‎7. 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8. 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B 8、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岩石类型与景观形成原因,地质作用类型。‎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2)”和“花岗岩地貌景观照片(图3)”,完成下列问题。‎ ‎21.图1中AB之间区域 A.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B.岩层向下 C.可能存在石油、天然气矿产 D.肯定不存在生物化石 ‎22.图3为A地照片,该景观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 A.a B.b C.c D.d ‎【答案】21.C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