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检测:专题过关检测(五)水体运动之“理”要融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检测:专题过关检测(五)水体运动之“理”要融通

专题过关检测(五) 水体运动之“理”要融通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下渗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地表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解析:1.D 2.D 第1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故D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故D正确。‎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最终消失于内蒙古沙漠地区。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地转化。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黑河流域水循环(多年平均)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B.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C.径流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D.径流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4.每年3~5月黑河下游流量小,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中游盆地进行春灌 B.下游盆地降水量小 C.下游盆地进行春灌 D.下游盆区蒸发量大 ‎5.据图比较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中游流量小于下游 B.中游流速小于下游 C.中游结冰期长于下游 D.中游汛期早于下游 解析:3.B 4.A 5.D 第3题,黑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年蒸发量大。第4题,每年3~5月,当地气温回升,农作物开始生长,中游农业区进行春灌,导致黑河下游流量小。第5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黑河为内流河,故越往下游水量越小,中游流量大于下游;中游落差大,流速大于下游;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河下游纬度高,结冰期长;由于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上游,故中游汛期早于下游。‎ 读美洲部分地区图和A地景观图,回答6~8题。‎ ‎6.图中A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积雪融水 B.雨水 C.冰川融水 D.雾气 ‎7.A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成因关系不大的是(  )‎ A.海陆风 B.下垫面状况 C.山地冰雪 D.洋流 ‎8.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山脉走向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 B.乙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抬升形成 C.图中寒流的形成与东北信风有关 D.A附近海域为浅海大陆架,故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 ‎6.D 7.C 8.B 第6题,图中A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雾气。南美洲西海岸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沿岸空气降温过程中,水汽得到凝结。人们在沿岸挂一些网利用寒流特性,让沿岸的雾气凝结在网上来收集水资源。D正确。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都不需要用网收集,A、B、C错。第7题,该种水资源是雾气中的水汽,雾气中水汽多少与山地冰雪关系不大,C项正确。海风可以将海上的雾气吹到陆地上;下垫面可能影响雾气形成、移动速度;秘鲁寒流是A地大雾形成的主要因素。所以A、B、D与这种雾气中的水资源关系密切,A、B、D项错误。第8题,根据该区域所示信息,可以定位该地为南美洲西海岸,图示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其走向大致与经线平行,故为南北走向,A错;该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南极洲板块位置较低,俯冲美洲板块下方,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海域的洋流是秘鲁寒流,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C错;A附近海域大陆架狭窄,渔业资源丰富,是因为有强劲的上升补偿流,故D排除;可知B选项正确。‎ ‎(2020届高三·佛山质检)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  )‎ A.技术要求高 B.移民搬迁多 C.资金投入多 D.生态破坏小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在自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  )‎ A.3月 B.7月 C.9月 D.12月 解析:9.D 10.C 11.C 第9题,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故与地表水库相比,地下水库技术要求低,移民搬迁少,资金投入少,对地表破坏小,生态破坏小。第10题,由图可知,甲处海拔较高,地下水位与基岩的差距小,地下水量小,甲处不合适。乙处有断层,不利于大坝建设。丙处地下水储量大,利于水库建设。丁处黏性土壤为主,不利于地下水的开采。第11题,我国新疆干旱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与气温关系密切,9月份以后气温降低,融水几乎停止,故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9月。‎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元阳(图甲)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100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600~2 ‎000 m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图乙),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 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 ‎(1)阐述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 ‎(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原因。‎ ‎(3)分析间伐对涵养水源的有利影响。‎ ‎(4)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变得紧张。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水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下渗等。第(2)题,水田实现自然施肥的关键是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地表污物指枯枝落叶、牲畜粪便、村民生活污水等有机肥,这些有机肥被雨水冲刷后,被水流带到地势较低的水田,实现自然施肥。第(3)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间伐通过降低林木密度,促进林木生长,从而提高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第(4)题,改水田为旱地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减少水域面积、破坏梯田景观等方面分析。另外,节约用水的方式很多,如建蓄水池、提高节水意识等,没有必要将水田改为旱地。‎ 答案:(1)(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低海拔水田)蒸发、蒸腾旺盛;大量水蒸气沿山坡(峡谷)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并逐级灌溉(补给)水田;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 ‎(2)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3)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增加林木通风采光,有利于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间伐后的根系保存完好,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4)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足用水。‎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图甲)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很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乙),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 ‎(1)指出巴音河的流向及其该河的流域类型。‎ ‎(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由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 ‎(3)说明托素湖成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 ‎(4)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请你为该专家提供合理的解释。‎ 解析:第(1)题,通过周边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湖泊位置海拔低,所以河流都流入湖泊,因此巴音河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因为河流注入湖泊,并未流向海洋,所以该河的流域类型为内流区。第(2)题,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即要求把图片显示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第(3)题,该地为内流区,所以托素湖为内流湖,可鲁克湖水中的盐分通过相连的淡水河流入其中,而无河流流出,随着湖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最终逐渐形成咸水湖。第(4)题,自然原因:在全球变暖影响下,该地区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如果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可能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流出,盐分累积,湖水盐度越来越大。人为原因:流域内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答案:(1)流向:自东南向西北。流域类型:内流区。‎ ‎(2)阶段Ⅰ至阶段Ⅱ: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阶段Ⅱ至阶段Ⅲ: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抬升(包括喷发物堆积),莲湖最终一分为二形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 ‎(3)托素湖(地处盆地)为内流湖,可鲁克湖水中的盐分可通过相连的淡水河排入其中,随湖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而成咸水湖。 ‎ ‎(4)(全球变暖背景下,)流域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