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5小题,共54分)‎ 内蒙古蒙牛集团和北京三元集团,都是我国著名的牛奶生产企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蒙牛”和“三元”奶源基地的鲜奶生产同属 A. 乳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2. 与蒙牛集团相比,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 A. 科技支撑 B. 政策支持 C. 交通便利 D. 接近市场 ‎【答案】1. A 2.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工业的区位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故A对;大牧场放牧的生产对象是牛、羊的养殖。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对象是小麦、玉米等农产品。混合农业的生产对象是动、植物。故BCD错。故选A。‎ ‎【2题详解】‎ 考查工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北京三元集团下的相关产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距离市场较近。环渤海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故D对;虽然工业生产离不开科技支撑、政策支持、需要便利的交通,但不是北京“三元”牛奶的优势,故ABC错。故选D。‎ ‎3.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 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B. 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C. 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D.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答案】A ‎【解析】‎ ‎【详解】A、目前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大,“城乡倒置”现象明显,主要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人口来到城市就业,A正确;‎ 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结果应是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B错误;‎ C、我国实际情况应是城市人口寿命更长,C错误;‎ D、城市老年人口没有大量迁入农村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以我国目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为材料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考查,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农村老龄化人口比重大,主要与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到城市打工有关。城市的社会福利保障比农村完善,人口死亡率较低。‎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为16亿,则16亿人口的含义是( )‎ A. 人口合理容量 B. 环境人口容量 C. 最适宜人口数量 D. 维持最高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5.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 资源数量 B.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地区的对外开发程度 ‎【答案】4. B 5. B ‎【解析】‎ ‎【4题详解】‎ ‎16亿是我国能容纳的“最多人口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故选B。‎ ‎【5题详解】‎ 一个地区或国家资源数量越丰富,能供养的人数越多,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高,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越强,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越利于资源的交换互补,人口容量越大;但人均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个人占用的资源量越大,人口容量越小,因此呈负相关的是B。‎ ‎【点睛】‎ 注意区分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两个概念的差别: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即最大人口规模;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佳(最适宜)人口规模;通常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6.婴儿潮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读我国四次婴儿潮图,完成下题。‎ 我国第四次婴儿潮爽约,主要是因为(  )‎ A. 婚龄青年人口总量少 B. 经济因素及生育意愿低 C. 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D.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第四次婴儿潮的人口出生数量较少,没有出现较大的人口高峰,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意愿降低,B正确。 故选:B。‎ ‎7.如图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中心地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为普通饭店、乙为小吃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B. 甲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 C. 甲为小吃店、乙为普通饭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D. 甲为五星级酒店、乙为小吃店、丙为普通饭店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考查解读和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读图可知,乙城市等级最高,其次是丙,甲城市等级最低.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因此B正确,故选B。‎ ‎【点睛】城市等级数量、距离、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少,城市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周末和工作日人口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有关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区布局相对偏东 B. 居住区主要位于市中心 C. 商业区布局相对偏东 D. 行政区位于河流的东侧 ‎9. 图中的现象会引起 A. 就业困难 B. 地租昂贵 C. 生态破坏 D. 交通拥堵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左图是周六人口重心移动轨迹,人口向东部移动。周末休息时间,人们去工业区工作的可能小,购物的可能性大,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商业区布局相对偏东,C对。右图是周一,人口去工业区上班可能性大,工业区布局相对偏西,A错。市中心地价高,商业区主要位于市中心,B错。人口重心移动在河流西侧,行政区应靠近人口密集区,不可能位于河流的东侧,D 错。故选C。‎ ‎【9题详解】‎ 图中的现象是人口重心在一日内移动距离远,加重交通运输的负担,会引起交通拥堵,D对。人口重心距商业区、工业区的移动距离,不能体现就业困难、地租昂贵特点,A、B错。城市人口重心移动,与生态破坏无关,C错。故选D。‎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共享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重点解决“公交最后1公里”的问题。下图为某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0. 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 A. 工业区和住宅区 B. 住宅区和商业区 C. 商业区和仓储区 D. 市政区和园林区 ‎11. 共享单车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具有的优势是( )‎ A. 无污染,符合“绿色出行”理念 B. 体积小、可随意停放 C. 操作灵活,可取代公共汽车 D. 能满足居民各种出行需求 ‎12. 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及倡导低碳出行,但目前出现了找车、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以下措施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是( )‎ ‎①加大宜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认识 ‎ ‎②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 ‎③提高单车质量,增强操作技术难度 ‎ ‎④利用GIS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0. B 11. A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功能区在夜晚休息时间段,共享单车停放数量最大,而在白天数量最少,符合住宅区特征,而乙功能区共享单车在白天数量最多,应为商业区,故选B。‎ ‎【11题详解】‎ 共享单车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污染物,符合绿色出行理念,A对。体积小,但是不能随意停放,B错。虽然操作灵活,但是速度慢,不适合长距离骑行,不能取代公共汽车,C错。不能满足各种出行需求,D错。故选A。‎ ‎【12题详解】‎ 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及倡导低碳出行,出现了找车、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群认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河流分配数量,故选D。‎ ‎【点睛】城市主要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地价最高,向郊区地价逐渐降低,在交通路口处容易出现地租次高峰。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受地形、河流影响,平原地区多团块状,山区或沿河地区多条带状、组团状分布。‎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 市场 B. 原料 C. 交通 D. 劳动力 ‎14. 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15. 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答案】13. B 14. A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 ‎【14题详解】‎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15题详解】‎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 ‎【点睛】本题组属于基础题目,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主要目的是(  )‎ A. 节约工厂建设成本 B. 获取高素质劳动力 C. 缩短产品流通时间 D. 延长时装产业链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详解】根据材料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而时尚街也在洛杉矶,距离市场近,因此可以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 ‎18. 关于②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机械化水平高 B. 市场适应性强 C. 经营粗放 D. 科技水平高 ‎【答案】17. A 18. C ‎【解析】‎ 试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17题详解】‎ 从图中可读出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为水稻种植业,A正确。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的商品率都较高。‎ ‎【18题详解】‎ 从图中可读出②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占比相当,且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市场适应性强,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经营,C错误。‎ 读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 ‎19. 水稻不能生长在()‎ A. 热带季风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 地中海气候区 ‎20. 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科技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单产高 D. 机械化水平低 ‎【答案】19. D 20. 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以亚洲为背景,考查了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和特点,试题难度容易。‎ ‎【19题详解】‎ 水稻是好温喜湿的粮食作物,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满足水稻生长期要求,故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满足水稻生长期要求,故B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满足水稻生长期要求,故C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期要求,故选D。‎ ‎【20题详解】‎ 水稻种植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故A 不符合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符合题意;由于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水稻种植对水分要求高,因而水利工程量大;精耕细作,单产高;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实行精耕细作,机械化程度低,BCD符合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故选A。‎ ‎【点睛】水稻是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水稻种植业是亚洲季风区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亚洲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区雨热同期,具有适合水稻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世界上的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上。除上述地区,世界上还有美国、巴西、尼日利亚、意大利、埃及、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水稻种植业的零星分布。‎ ‎21.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左下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下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普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A. 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光照充足 C. 全年干旱少雨 D. 全年水热丰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详解】‎ 薰衣草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从“新韁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图中可以看出7-8月降水少,阳光充足,所以费罗旺斯、伊宁两地有利于薫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夏季光照充足,B正确。故选B。‎ 世界文化遗产瑞士拉沃葡萄园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当地居民在山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堆积土壤,建成梯田种植葡萄,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日内瓦湖。瑞士人说:“上苍对拉沃梯田特别眷顾,因为有三个太阳照耀着它”。下图为“拉沃葡萄园梯田景观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当地人所说照耀拉沃梯田的“三个太阳”是指 ‎①太阳光照射②石墙反射阳光照射③日内瓦湖反射阳光照射④阿尔卑斯山冰雪反射阳光照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拉沃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 增加空气湿度 B. 保持田园水肥 C. 抑制杂草生长 D. 消除病虫害 ‎【答案】22. A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优质的葡萄需要充足的光照。拉沃的葡萄园得益于三种光源的叠加:阳光、湖面的反光以及石墙的反光。阿尔卑斯山冰雪位于海拔较高处,梯田位于海拔较低处,反射的阳光照射对梯田没有影响。故①②③对,本题选A正确。‎ ‎【23题详解】‎ 根据材料,当地居民在山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堆积土壤,建成梯田种植葡萄。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该耕作方式不能增加空气湿度,堆积土壤不能抑制杂草生长,更不能消除病虫害,据此分析本题选B正确。‎ ‎24.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 A. 家具制造厂、航天工业、水产品加工厂、啤酒厂 B. 甘蔗制糖厂、微电子工业、制鞋厂、印刷厂 C. 炼铝厂、毛绒玩具厂、玻璃厂、石油加工工业 D. 食品厂、服装厂、饮料厂、电子装配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详解】‎ 仔细读图,注意题干要求“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由图可知甲图主导因素为原料,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等;乙图主导因素为技术,如航天工业、微电子工业等;丙图主导因素为劳动力,如制鞋厂、电子装配厂、毛绒玩具厂等;丁图主导因素为市场,如啤酒厂、印刷厂、饮料厂等,结合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近年来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 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 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 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26. 互联网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A. 气候条件 B. 劳动力 C. 淡水资源 D. 科技水平 ‎【答案】25. B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分析“互联网+农业”模式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开展网络销售,使得农产品市场定位更加精准,但不是使农业生产规模缩小,即A错,B对;“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将促进农业布局日趋分散,C错;“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影响现代农业的生产和销售,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D错;所以选B。‎ ‎【26题详解】‎ ‎“互联网+农业”模式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其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故科技水平对互联网农业影响力明显增加。所以选D。‎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生产技术先进 B. 交通运输便捷 C. 自然条件优越 D. 生产成本低廉 ‎28. 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 满足国内需求 B. 拓展国际市场 C. 提高研发水平 D. 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27. A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故A正确。和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优越不符合事实;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故 B、C、D错误。‎ ‎【28题详解】‎ 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故B正确、A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增强国际影响。故C、D错误。‎ ‎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根本目的”‎ 天然橡胶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静风。热量条件的保证程度,特别是越冬低温状况是橡胶树生长的限制因素。读中国橡胶种植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 ‎29. 影响我国橡胶产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热量 C. 光照 D. 降水 ‎30. 对海南岛南部橡胶高产区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寒潮 D. 台风 ‎【答案】29. B 30.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考查解读和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橡胶产量由南向北,逐渐下降,且橡胶产区的分布主要位于热带界限以南可推测为热量,B对;ACD错。故选B。‎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海南岛南部橡胶高产区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A错;海南岛中间高,四周低,洪涝影响小,B错;海南岛南部远离冬季风源地,受寒潮影响小,C错;海南南部位于台风路径上,橡胶生产受台风影响巨大,D对。故选D。‎ 下图是“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31.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32. 关于三种地域类型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地域类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B. 甲、丙地域类型农业科技水平高,劳动力投入量大 C. 乙地域类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大 D. 丙地域类型农业的产品运输最方便 ‎【答案】31. A 32. 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1题详解】‎ 图示甲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沿海,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乙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丙位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区,A正确。故选A。‎ ‎【32题详解】‎ A项甲为亚洲水稻种植业,其商品率低;错误;B项甲为亚洲水稻种植业,其农业科技水平低;错误;C项乙地区为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故C项正确;丙地域类型农业的产品主要是牛肉,牛肉新鲜易变质,产品需大量运输到欧洲,运距远,需冷藏保鲜,运输不方便,D错误。故选C。‎ 图为英国和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图中阴影为农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33. 两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分别是 A. 热量、土壤 B. 地形、热量 C. 光照、水源 D. 水源、土壤 ‎34. 两国农业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A. 水利工程量大 B. 机械化程度高 C. 商品率低 D. 生产规模小 ‎【答案】33. C 34. B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33题详解】‎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且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光热资源不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澳大利亚受山脉的阻挡,干旱面积较广,水资源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C正确。‎ ‎【34题详解】‎ 两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乳畜业和混合农业及大牧场放牧业,水利工程量大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A错误。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是其特点,B正确。‎ 下图中甲、乙、丙为世界三种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5. 乙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位于 A. 亚洲印度恒河平原 B.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 美国中部平原 D.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36. 与乙农业地域类型相比,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特点是 A. 市场适应性差 B. 机械化程度高 C. 商品率高 D. 生产规模大 ‎【答案】35. D 36.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35题详解】‎ 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当,且商品率高,与混合农业的特点相符,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D正确。‎ ‎【36题详解】‎ 丙畜牧业比重大,且商品率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乙丙两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都有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混合农业(乙)的生产更灵活,市场适应性强,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而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7. 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科技水平的提高③汽车性能的改善④为节省投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8. 山区公路建设尽量“少走弯路”,主要是为了( ) ‎ ‎①减少污染 ②少占土地 ③缩短里程 ④节省投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37. A 38. B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地形对交通线区位的影响。‎ ‎【37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高速公路线路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在山区兴建平直的高速公路需要挖隧建桥,工程难度大、投资多,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之提供了条件,①②对,④错;汽车性能的改善不是主要原因,③错。综上可知,A对,BCD错。故选A。 ​‎ ‎【38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山区公路建设尽量“少走弯路”主要是为了缩短里程,少占土地,但“少走弯路”就要多挖隧道,多建桥梁,工程量大,投资多,②③对,④错;挖隧建桥也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不是“少走弯路”的主要目的,①错。综上可知,B对,ACD错。故选B。​‎ 目前,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刷漆、组装、产品检测等生产环节。2015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加快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城中的应用。2016年我国某知名家电企业收购了德国某机器人公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工业机器人目前广泛应用于( )‎ A. 服装设计 B. 农业生产 C. 工程建设 D. 汽车制造 ‎40. 我国政府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原因有() ‎ ‎①人口素质提高②劳动力性别比失衡  ③劳动力工资上涨④人口老龄化加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1. 我国某知名家电企业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公司的主要目的是( )‎ A. 实现转型升级 B. 增强品牌效应 C. 扩展国际市场 D. 加强家电研发 ‎【答案】39. D 40. C 41. A ‎【解析】‎ ‎【分析】‎ 该组题考查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 ‎【39题详解】‎ 根据材料“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刷漆、组装、产品检测等生产环节。”“提出加快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城中的应用。”可知,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是指在工业中应用的一种能进行自动控制的、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多用途的操作机,能搬运材料、工件或操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且这种操作机可以固定在一个地方,也可以在往复运动的小车上。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等领域中,故D正确。‎ ‎【40题详解】‎ 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我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有关,同时,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工资上涨,人口素质提高,操作机器人能力增强有关,而与我国劳动力性别比无关,故C正确。‎ ‎【41题详解】‎ 机器人企业并购不能提高品牌影响,收购机器人企业,对于家电研发和市场开拓没有影响,主要是减少劳动力数量投入,增加机器人制造,实现产业升级,故A正确。‎ ‎【点睛】该题通过材料可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及其应用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原因。该题难度一般。‎ ‎42.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地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如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题. ‎ ‎ ‎ 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C. 建设特色商品粮基地 D.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考查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乙村是观光农业类村落,该村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目的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居全国前列。下图为河南省某食品集团产业联系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3. 影响面粉加工企业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原料 B. 劳动力 C. 交通 D. 环境 ‎44. 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之间的工业联系方式主要是 A. 商业贸易联系 B. 投入-产出联系 C. 共用基础设施 D. 技术与信息联系 ‎【答案】43. A 44. B ‎【解析】‎ ‎【43题详解】‎ 面粉加工厂靠近小麦产地,是原料导向型。选A正确。‎ ‎【44题详解】‎ 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是产品的上下级关系,即投入-产出联系。选B正确。‎ ‎【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导向型及工业联系。原料导向型产业主要是原料笨重或原料不适宜长途运输,原料在制成产品后重量大大缩减的,面粉厂是原料导向型,而食品加工是市场导向型。产品的联系有工序上的联系,即投入-产出联系,如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还有空间上的联系,是共用基础设施;再有是信息上的联系。‎ ‎45.读阿根廷局部地区示意图,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其东部和中部为潘帕斯草原,约占全国面积的30%,有肥沃的土地,大片的牧场,降水丰富,气候适宜,这里是阿根廷重要农牧产区,被誉为“世界粮仓和肉库”。英国乳畜业发达,却从阿根廷进口优质牛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英国乳畜业发达,但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英国市场没有牛肉;‎ B. 英国对优质牛肉的需求量大,但国内以乳牛生产为主,无法满足国民对优质牛肉的需求;‎ C.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产品以牛肉为主,牛肉商品率高;​‎ D. 阿根廷牧场规模大,英阿两国间海运便利且有冷藏、保鲜技术作保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从阿根廷进口优质牛肉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掌握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英国乳畜业发达,但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英国市场对优质牛肉的需求量大,但国内以乳牛生产为主,无法满足国民对优质牛肉的需求;阿根廷是大牧场放牧业发达,以牧牛为主,产品以牛肉为主,阿根廷牧场规模大,牛肉商品率高,​两国间海运便利且有冷藏、保鲜技术作保障。据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46分)‎ ‎46.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 下图:美国中部平原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美国中部平原与我国东北平原玉米带对比。‎ ‎(1)美国中部平原与我国东北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其生产特点主要有______ 。‎ ‎(2)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3)根据表1数据,分析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的原因。‎ 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重视科技应用,专业化水平高等 ‎(2)季风气候,水热组合好;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 ‎(3)自然:美国玉米带纬度较低,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较好;降水量较大,水分条件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社会经济:美国经济发达,农业科技水平高,资金、技术等投入更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分分布、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美国中部大平原和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气候适宜,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均为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从气候、水源、土壤及地形角度分析。我国东北平原地区,为季风气候,水热组合好。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生产。‎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自然条件主要从热量条件、降水、土壤等角度,结合图表进行分析。美国玉米带纬度较低,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较好;降水量较大,水分条件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科技水平、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美国经济发达,农业科技水平高,资金、技术等投入更多,所以美国玉米带的产量高于我国玉米带。‎ ‎47.读下图(各功能区都布局合理),回答下列问题。 ‎ ‎(1)若图中①②③代表重度污染工业、轻度污染工业和基本无污染工业,则重度污染工业是________,轻度污染工业是________,基本无污染工业是________。若图中①②③代表钢铁厂、污水处理厂和服装厂,则________代表污水处理厂,________代表钢铁厂,________代表服装厂。‎ ‎(2)A、B、C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________,利用现有河道作为卫生防护带的是________。D处为__________(填“高级”或“低级”)住宅区。‎ ‎(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E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 ________‎ A.B.C.D. ‎ ‎【答案】 (1). ② (2). ① (3). ③ (4). ② (5). ① (6). ③ (7). C (8). A (9). 高级 (10).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工业的区位因素及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工业污染程度决定据市中心距离的远近。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的设在城区;轻度污染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重污染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据图可知,②远离城区,应布局重污染工业;轻度污染的为②;基本无污染,可有组织的设在城区,且有丰富的劳动力,即③。②位于河流下游,适宜布局污水处理厂;①代表钢铁厂,交通便利;服装厂基本无污染,可有组织的设在城区,示意图③为服装厂。‎ ‎(2)据图中的盛行风向为东北风,且①②均为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所以应与城区之间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绿化带的地方是 C处。利用现有河道作为卫生防护带的是A ,介于城区与工业区之间;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优美,污染小,且交通便利。据图可知,d处靠近文化区,远离工业区;地势较高的城郊,视野开阔,噪音污染小,且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大气污染小;靠近河流,且在河流的上游方向,环境优美。所以只有D最适宜。‎ ‎(3)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有距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读图可知,从A地到E地,逐渐接近市中心,地租逐渐升高,过了市区之后,地租开始下降,且外延到达交通线路通过或交通线路交汇处地租又增加,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8. 图23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拟建设服装厂、印刷厂、水果罐头厂和炼铝厂,应优先发展__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选择填空)‎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答案】(1)炼铝(1分) 动力(1分) 附近有煤矿和火电站,能源丰富;(1分)附近有铝土矿,原料丰富;(1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1分)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1分)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1分)(5点中答对4点即可得4分)‎ ‎(2)B(1分)‎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1分)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1分)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1分)‎ ‎【解析】‎ ‎【分析】‎ 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详解】(1)图示甲处有丰富的铝土资源,且靠近电站,能源丰富,故适宜发展炼铝工业。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其区位布局的因素主要从矿产资源、能源、交通、水源和环境等方面分析。‎ ‎(2)食品厂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服装厂靠近市区,劳动力资源丰富。‎ ‎(3)影响电子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科技、快速交通和优良的环境。‎ ‎49.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分别写出①_______、②_______所代表的功能区,②功能区布局在该处的理由 ____________‎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试说明两条原因 ____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_,试说明两条原因 ________.‎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___________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____________。‎ ‎【答案】 (1). 住宅区 (2). 商业区 (3). 交通便利,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人流量大) (4). d (5). 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小等。 (6). 乙 (7).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空气污染小;河流下游,水源充足,且对河流污染较小;接近铁矿资源,原料丰富;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等。 (8). 目前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 (9).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负担加重;老人精神孤独、保障不够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完善社会养老机制;鼓励青年人献爱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及问题,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住宅区是城市最主要功能区,根据图例,①在城区分布面积最大,是住宅区;②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是商业区;③是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位于主导风向东北风的下风向,且交通便利;④是文化区,紧邻住宅区,位于常年盛行东北风的上风向,河流发源地,环境优美。‎ ‎(2)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及其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城市功能区形成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读图,d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小,靠近文化区,人员素质高,适宜建高级住宅区。a、b位于河流下游,靠近工业区,环境质量差,所以不合适。c处交通不便,距河流远,条件较差,所以不合适。 ‎ ‎(3)本题考查工业布局及其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材料,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乙地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少。钢铁工业有水污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乙地位于河流下游。应接近铁矿资源,减少原料运输费用。乙地附近有铁矿,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其它地点距铁矿产地远,甚至污染城区,所以不合适。 ‎ ‎(4)本题考查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及问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人口问题的分析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读该市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目前,该市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有利于城市发展。 30年后,该地人口问题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影响为: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负担加重;老人精神孤独、保障不够等。 解决措施为: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以增加人口;完善社会养老机制;鼓励青年人献爱心。‎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