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大余县新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新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统计,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表现为( ) A. 东部多,西部少 B. 青藏高原人口密集 C. 内陆多,沿海少 D. 南方地区人口稀疏 2. 泼水节展示了某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源于( ) A. 维吾尔族聚居地 B. 回族聚居地 C. 蒙古族聚居地 D. 傣族聚居地 3. 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 A. 14亿 B. 13.4亿 C. 12.8亿 D. 12亿 4. 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 A. 快速上升 B. 逐渐上升 C. 逐渐下降 D. 基本持平 【答案】1. A 2. D 3. B 4. C 【解析】 【1题详解】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A. 2题详解】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所以该节日源于傣族聚居地.故选D. 【3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接近14亿,约为13.4亿,故选B。 【4题详解】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如图,特别是90年代后,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降低,人口增幅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故选C。 5.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很快过渡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计划生育 B. 经济迅速发展 C. 自然条件好 D. 人口基数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 6.下面甲、乙、丙、丁是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势和地形。 【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读我国的地形图可知,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 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 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 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 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8. 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 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 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 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直接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山脉走向判断,②为太行山脉,以东为华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冬小麦,以西为黄土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谷子。故选D。 【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①为大兴安岭,②为太行山脉,山脉③为巫山,④为武夷山脉,武夷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巫山位于湖北省境内,B 错误;受东南季风影响,故四条山脉东南侧都形成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则多地形雨,降水量丰富,C项正确;武夷山两侧的农业生产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图示的山脉走向和经纬度位置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判断即可,注意结合区域的气候类型差异、地形区差异、河流水差异,进而分析农业生产的差异等内容。 读我国三江并流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9. 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A.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 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C. 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D. 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10. 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积小,其主要原因是 A. 河流水流湍急 B. 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 C. 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D. 该河为地上河 【答案】9. A 10.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系特征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9题详解】 根据图中河流信息可知,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流水侵蚀、切割作用是三江并流形成的外力作用,板块挤压、地壳抬升是其形成的内力作用,它们不是地形特点。故选A。 【10题详解】 三江并流地区河流水系流域面积小主要是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故选C。 【点睛】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 ①.河流长度、流向 判断依据:水流向低处。 举例:a.我国许多大河受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的影响,自西向东流。 b.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②.水系状况与流域范围 判断依据:受山脉走向制约。 举例:a.长江水系基本位于昆仑山脉--秦岭和南岭之间,隆起成山,下切成谷,就形成河谷 b.美国密西西比河受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与阿巴拉契亚山脉影响,支流东西向进入河流主干。 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如;密西西比河多长大支流,呈树枝状水系 ④.河网形态、密度 河流一般由源头流向侵蚀基准面,沿途又有山谷流水以及地下水汇集。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 ⑥河道宽窄、弯曲、深浅 11.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 有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影响我国内陆地区 B. 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 C. 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D. 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 【答案】D 【解析】 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由西向东流。A项有利于太平洋水汽深入;但是由于西部地处内陆,加之海拔高,经济落后,使得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 读醉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泥石流 B. 滑坡 C. 水土流失 D. 地震 13. 下列地形区,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是 A. 内蒙古高原 B. 准噶尔盆地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云贵高原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图中发生醉林现象的地点,有大量堆积物,边缘坡度较陡,判断是坡体岩层沿坡面下滑堆积形成。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滑坡,B对。泥石流堆积物在边缘坡度平缓,A错。水土流失形成的是沟谷,C错。地震是内力作用形成,D错。 【13题详解】 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地形坡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量大,D对。内蒙古高原内部、准噶尔盆地内部、长江中下游平原都地形平坦,地形坡度小,降水少,不易出现滑坡问题,A、B、C错。 下图中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四地夏季降雨主要是由于 A. 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 地形的影响 C. 热带气旋过境 D. 地面强烈增温 15. 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 北京到南昌一带 B. 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 青岛到西安一带 D. 上海到重庆一带 16. 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 松嫩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河套平原 18. 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4. A 15. D 16. C 17. B 18. B 【解析】 14题详解】 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东南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相交形成锋面,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产生降水。所以A正确。 【15题详解】 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长江流域(北纬30度附近),上海到重庆一带,所以D 正确。 【16题详解】 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长江流域,所处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7题详解】 ①最冷月气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但是冬季气温不是太低,所以为华北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8题详解】 适宜种植小麦和甜菜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地区。②地冬季气温最低,为东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9.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界线南北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冬季气温在0ºC以下 B.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旱田为主 ,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为主 C. 秦岭—淮河以北植被覆盖率低,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秦岭—淮河以南粮食和油料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D。 20. 有关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不正确叙述是 A. 季风气候面积广大,为世界种植水稻最多的国家 B. 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冬季风强弱的不同引起的 C. 由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在季风区内的最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D. 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和霜冻对农作物的伤害十分严重 【答案】B 【解析】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或寒冷干燥。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是导致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B。 21.我国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是 A. 无论冬夏气温都是南方最高北方最低 B.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 C. 夏季风强的年份南方涝北方旱 D. 气温年较差南方大、北方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气候。 【详解】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与南方几乎无差异,A错误;受季风影响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B正确;夏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登陆早,影响北方时间长,南方降水少,北方降水多,形成南旱北涝,C错误;我国南方冬季气温高,年较差南方小,D错误。故选D。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青藏高原 B. 华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东南丘陵 23. 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玉米 B. 小麦 C. 棉花 D. 甘蔗 24. 不属于该地区自然灾害的是( ) A. 伏旱 B. 夏涝 C. 春季风沙 D. 冬季寒潮 【答案】22. B 23. D 24.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差异。 【22题详解】 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地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量在400mm以上,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华北地区符合,故选B。 【23题详解】 甘蔗为热带亚热带作物,华北平原为温带,不适合种植。故选D。 【24题详解】 伏旱中国长江流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故伏旱不属于该地区自然灾害,该地夏季降水多,易夏涝,春季降水少,易起风沙,冬季气温低,离冬季风源地近,易受寒潮影响。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该山地可能是 A. 秦岭 B. 天山山脉 C. 南岭 D. 祁连山脉 26. 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A. 1000米以下 B. 1000米至1500米 C. 3500米以上 D. 2000米至2500米 27. 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原因主要是 A. 从东向西水汽增加 B. 从西向东温度降低 C. 从东向西海拔降低 D. 从西向东风力增大 【答案】25. B 26. D 27. A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根据图示山脉不同地段的降水量分布:该山地东段降水最少,西段降水量多,且山腰海拔2000米处降水多,反映其水汽主要来自西侧,故判断该山最可能是天山山脉。故选B。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该山中段在海洋2000-2500之间降水量达到最大,降水量最大,可能是森林带的分布。故选D。 【27题详解】 该山降水受西风带的影响,天山西侧水汽比东侧多,故选A。 考点:降水量分布 影响降水量因素 图表阅读分析能力 读“我国某地降水(实线)与蒸发(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该地为我国的(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南部沿海地区 29. 乙时期内,在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 ①华北地区——暴雨 ②北方地区——寒潮 ③东南沿海地区——台风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28. C 29. D 【解析】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该地6月份降水量最多,可能为江淮梅雨时期;而该地7-8月份降水少,为伏旱季节。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判断,该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9题详解】 根据图示:乙时期为7-8月份,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到东北和华北地区,华北可能出现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台风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0.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 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 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 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 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沿30°N的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7月份气温低,而东部海拔低,气温高,所以①表示7月均温;西部地区太阳辐射强,中部四川盆地地区,阴雨天多,雾多,太阳辐射最少,东部地区太阳辐射较多,所以②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地势从西部向东部降低,所以③表示地势。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线表示________的分界线,B线表示________的分界线。 (2)将图中A线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3)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_____线,表示4、5月份的是________线,表示7、8月份的是________线。 (4)我国季风进退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_______雨。 (5)当我国雨带推移到C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天气。当雨带推移到D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天气。 (6)我国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 【答案】(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稀少地区 (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D;E;C (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副高的强弱);锋面 (5)伏旱;梅雨 (6)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解析】 【详解】(1)习惯上以A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B线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人口稠密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少(人口稀少地区)。 (2)A线自东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3)6月份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D线, 华南地区受雨带影响最早,4、5月份是E线, 7、8月份移到北方地区,是C线。 (4)夏季因海洋温度低于陆地,而形成高压,称为副热带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副高影响夏季风进退快慢;我国东部降水因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雨,故我国季风进退的快慢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关。 (5)当我国雨带推移到C位置时,为7、8月份,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少雨,出现伏旱天气。当雨带推移到D位置时,长江流域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天气。 (6)南方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早,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相反,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2. 图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表 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蒸发量(mm) 130.4 182.4 271.0 298.7 314.3 233.2 190.2 174.9 137.9 129.2 103.8 97.7 降水量(mm) 3.0 2.1 4.4 14.6 51.6 143.5 191.4 177.0 137.6 49.1 15.2 3.4 (1)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2)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 (4)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答案】(1) ①纬度低(或地处热带、亚热带)(1分),河谷地形(或地势较低)(1分);年均温高(或热量充足)(2分);②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基本无寒潮影响(或冬季气温高,或冬季温和,无冻害)(2分);③干燥,多晴天(1分),光照充足(1分),昼夜温差大(1分);④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期。(2分) (2) 政策支持;(2分)农产品丰富;(2分)水电充足;(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或工业基础较好,技术支持力度大);(2分)工业基础较好,资金、技术力量雄厚;(2分)劳动力较为丰富;(2分)H位于区域中心,交通便利。(2分)(任6点每点2分) (3) 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2分);线路少,密度低(1分);山地多,地表起伏大(2分),运输效率低(或速度慢) (1分);运输距离长(2分),蔬菜易腐烂(1分)。 (4) 山地多(或以山地为主,答以高原为主不给分)(2分);相对高差大(或起伏大)(2分);河谷海拔较低(或河谷海拔1000米以下)(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地发展优质热带水果的气候条件可结合图中经纬度、地形特点及表格资料,从气温、光照、温差等方面去分析,还需考虑气象灾害等(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从表2数据中可以总结出该地降水少,蒸发旺盛,说明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的时候说明气温高,且蒸发量大的月份降水量也大,说明雨热同期。河谷地形,周围高山环绕,纬度较低,基本不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等。 (2)工业的区位条件中社会经济因素应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科技、政策、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该地水资源丰富,地势落差大,水电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技术水平较高;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为铁路和公路,且线路稀疏,密度小,运输压力大;山区地形复杂,运输速度慢,效率低;蔬菜保质期短,易腐烂变质,不适宜长距离运输。据图示信息及运输商品蔬菜本身的特性考虑。 (4)立体农业首先具备地势高,起伏大的地形条件,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具有发展立体农业的地形条件。 考点:考查农业和工业区位条件。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白山是我国的名山之一,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下图为长白山位置图。 材料二 下图为长白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浮石(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是长白山三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天池附近70千米以内。分析浮石的岩石类型(从三大类岩石方面分析)及其形成原因。 (2)长白山林木覆盖率约为68%,有野生植物2 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875种。分析该地区成为中国天然药库的自然原因。 (3)长白山与欧洲阿尔卑斯山、俄罗斯高加索山一并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著名品牌“恒大冰泉”的水源地就在长白山区。若对长白山深层矿泉水进行开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长白山天池按成因归为火山口湖,请简单描述天池的形成。 【答案】(1)岩浆岩。火山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2)气候温凉,降水较丰富;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海拔高,垂直地带性明显,植物种类丰富。 (3)加强对矿泉水水源地的保护;防止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避免影响水质;合理开采矿泉水资源,防止过度开发。 (4)火山喷发出大量熔岩,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火山进入休眠状态,岩浆冷却凝结堵住火山通道;火山口低洼处汇水形成火山口湖。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内力作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详解】(1)浮石是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浮石质火山碎屑物、火山灰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主含二氧化硅,石中多蜂窝眼状的空洞,因其质轻可浮于水面而得名。所以其形成是内力作用,与火山喷发有关,为岩浆岩。 (2)处在火山口处,有火山灰土,土壤肥沃;海拔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种类丰富;该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量较多;海拔高,纬度高,气温温凉等自然条件。 (3)首先要保护水源地,保证水质,防止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要适度开发,合理开采矿泉水资源,以免资源枯竭。 (4)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火山进入休眠状态,岩浆冷却凝结堵住火山通道;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