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涪陵区2021届新高考地理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涪陵区 2021 届新高考地理四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国际民航界,把位于海拔高度 1500 米以上 2423 米以下的机场称之为高原机场;把位于海拔 高度 2423 米以上的机场称之为高高原机场。相对应的,起降机场均为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的航线又称 之为高原航线和高高原航线。这种航线飞行时,地形起伏大时飞机颠簸状况明显,尤其是当航线直穿等高 线时最颠簸。 下左图为我国西南地区部分机场分布图, 右图为成都 - 九寨沟航线对应的地面海拔示意图 (单 位:米) 。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高高原航线的是 A.贵阳 -重庆 B.成都 - 拉萨 C.拉萨 - 迪庆 D.稻城 - 昆明 2.从地形的角度看,成都 - 九寨沟航线中飞机最颠簸航段是 A.成都—甲航段 B.甲—乙航段 C.成都—乙航段 D.九寨沟—乙航段 【答案】 1.C 2.D 【解析】 1.材料信息表明,把位于海拔高度 2423 米以上的机场称之为高高原机场,起降机场均为高高原机场的航 线称之为高高原航线。贵阳—重庆航线中,贵阳和重庆的海拔高度均低于 2423 米,该航线不属于高高原 航线,排除 A。成都—拉萨航线中,图中显示,成都的海拔高度低于 600 米,因此该航线不属于高高原航 线,排除 B。拉萨—迪庆航线中,图中显示,迪庆和拉萨均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度都高于 2423 米,该 航线属于高高原航线, C符合题意。稻城—昆明航线中,昆明位于云贵高度,海拔高度低于 2423 米,该 航线不属于高高原航线,排除 D。故选 C。 2.材料信息表明,飞行时,地形起伏大时飞机颠簸状况明显,尤其是当航线直穿等高线时最颠簸。图中 显示,成都—九寨沟航线中成都 —甲航段航线与附近的等高线基本平行,因此不是飞机最颠簸航段,排除 A。图中显示,成都—九寨沟航线中甲 —乙航段航线与附近的等高线斜交,因此不是飞机最颠簸航段,排 除 B。图中显示,成都—九寨沟航线中成都 —乙航段航线与附近的等高线基本平行或斜交,因此不是飞机 最颠簸航段,排除 C。图中显示,成都—九寨沟航线中九寨沟 —乙航段航线与附近的等高线基本垂直,因 此是飞机最颠簸航段, D 符合题意。故选 D。 2.廉租房是政府向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社会保障性住房。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 2016 年城区地价等值线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廉租房应选建在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且不断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出现郊区城市化 B.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C.出现逆城市化 D.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距市中心的远近不同,地租水平也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发生变化,地价也 会随之而变化。 1.城市中的廉租房主要是对低收入人群,房价不能太高,所以地价也比较低,所以,该城市的廉租房, 应选建在图中的①。 A 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④地新建了奥林新区和创业软件园,高附加值产业集聚,所以,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 较大且不断吸引人口迁, B 正确。 3.下图为受西风季节性影响的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该水库水位 A. 3 月最高 B.6 月最低 C.9 月和 3 月一样高 D.10 月最高 2.该水库补给河流最明显的季节为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3.该水库所在地区地带性植被具有的典型特征是 A.喜冷喜湿 B.耐热耐早 C.喜热喜湿 D.耐寒耐旱 【答案】 1.A 2.C 3.B 【解析】 1.因为水量盈余率=流入量 /流出量,所以当水量盈余率大于 1 时,水库水量增加;当水量盈余率小于 1 时,水库水量开始减少。读图可知从 9 月到次年 3 月之间水量盈余率始终大于 1,3 月份水量盈余率等于 1,说明水库水量始终在增加,到 3 月份达到最大; 3 月到 9 月之间水量盈余率始终小于 1,9 月水量盈余 率等于 1,说明水库水量一直在减小,到 9 月份达到最小,故选 A 。 2.因为该水库出水量固定不变,根据水量盈余率变化可知,该水库所在流域 9 月份 -次年 3 月份水库入水 量较大, 3 月到 9 月之间水库入水量较小,该河流受西风季节性影响,应为地中海气候,冬季为河流丰水 期,水库以蓄水为主,夏季为枯水期,水库补给河流,故选 C。 3.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夏季炎热干燥,故该水库所在地区地带性植被耐热耐旱,故选 B。 4.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明显,东部沿海灾害带内易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地震 ②台风、风暴潮 ③海啸 ④洪涝 ⑤滑坡、泥石流 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 D.①③⑤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我国的地震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青藏高原、四川龙门山附近,东部沿海地震灾害较少,①错误; 东部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风暴潮灾害,②正确; 海啸主要由海底地震和崩塌等引发,属于低概率灾害,③错误; 东部沿海夏季降水丰富,易引发洪涝灾害,④正确; 滑坡、泥石流多发生于降水较多,坡度较大的山区,东部沿海滑坡、泥石流较少,⑤错误; 故②④正确,选 A。 5.如图是北京时间 2014 年 1 月 5 日 6 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字母 G表示高压中心, D 表示低压中心) 。读图回答下题。 此时( ) A.丙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寒冷干燥 B.甲地盛行东南风,乙地风力较甲地强 C.图中四个锋面中,②和③为暖锋 D.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 【答案】 A 【解析】 【详解】 1 月亚欧大陆冷,图示丙是高压中心,受冷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寒冷干燥, A 正确;甲地在高 压中心的东侧,盛行西北风,乙地等压线较甲稀疏乙地气压梯度力小,甲地风力较强, B 错;图中②为暖 锋,③在冷高压南侧,是冷锋, C错;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在冷锋后,受冷锋影响以阴雨天气为主, D错。 选 A 正确。 6. 鄱阳湖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为典型的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高水呈一片湖、 低水呈一条河。鄱阳湖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江、信江、饶江和修水(简称 “五河 ”),分别从南、东、 西三面汇入,经鄱阳湖调蓄后,在北部由湖口注入长江。为表征长江和五河来流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强弱, 定义能差 Fe 反映湖口处水流势能和动能的相对大小,区间大小为- 1—1 之间。当多年平均时,江湖作用 处于平衡状态, Fe 取 0;当鄱阳湖作用越强, Fe 增加,取正值;当长江作用越强, Fe 减小,取负值。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峡水库蓄水期间一定程度增强了长江作用 B.长江干流以南五河流域处于汛期时,鄱阳湖作用减弱 C.湖口附近以下河段大规模采砂海运期间,会造成鄱阳湖作用有所增强 D.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会造成长江作用有所减弱 2.多年月平均能差图中 8 月与 7 月相比, Fe 略有增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的影响 B.副热带高压移至长江以南控制鄱阳湖流域 C.8 月鄱阳湖周边水稻灌溉用水增加 D. 8 月南岭山脉的冰雪融水较多 3.结合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地势的总体特征是北高南低 B.冬春季,由于长江的补给,鄱阳湖高水呈一片湖 C.11 月至次年 5 月,总体表现为湖口水位高于湖区水位 D.当长江作用较强且五河来水量大时,易发生洪涝灾害 【答案】 1.C 2.A 3.D 【解析】 【分析】 1.三峡水库蓄水,减少了长江的水量,是的长江的作用减小, A 错误;长江干流以南五河流域处于汛期 时,鄱阳湖的水量增大,鄱阳湖作用增强, B错误;湖口附近以下河段大规模采砂海运期间,会增加湖口 附近长江河床和湖泊湖底的落差增大,造成鄱阳湖作用有所增强, 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河流水位上升,会造成长江作用有所增加, D错误。故答案选 C。 2.该流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 7、8 月份该地进入伏旱季节,降水减少,河流补给减少,河流水量不 断减少,导致 8 月水量小于 7 月水量,此时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从而导致 Fe 略 有增加,故答案选 A。 3.读图分析可知,长江由西向东流,说明西高东低,湖泊水系,由东西南向北流,说明南高北低, A 错 误;冬春季,河流水位较低,多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B 错误; 11 月至次年 5 月,河流处于枯水期,河流 水位低于湖泊水位, 总体表现为湖口水位低于湖区水位, C错误; 当长江干流和南侧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时, 河流水位暴涨,以及导致洪涝灾害, D正确。故答案选 D。 7. 如图山东半岛蓬莱登州沿岸水下 Zm深处有一片浅滩沙坝,沿岸的村庄自建村以来,从未受过 海浪威胁。自 1985 年以来,为整治航道不断开挖水下浅滩, 1 990 年发生了两次大风浪,造成海岸线后 退,并冲毁民房和农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浅滩沙坝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 ) A.河流沉积 B.海浪沉积 C.风力沉积 D.冰川沉积 2.该地海岸被严重侵蚀的主要原因是 ( ) A.风浪较大 B.人工挖沙 C.海运发展 D.海岸脆弱 3.1990 年大风浪后,该侵蚀强烈岸段首选防御措施是 ( ) A.修建护岸设施 B.海岸植树造林 C.海滩营造植被 D.回填泥沙造滩 【答案】 1.B 2.B 3.A 【解析】 1.沙坝是由陆上河流给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泥沙,当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 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所以该区域浅滩沙坝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为海浪堆积,故 B正确。河流沉 积作用形成的泥沙一般淤积在河流地区,该地风力作用和冰川作用不明显, ACD不对。故选 B。 2.据材料可知:自 1985 年以来,为整治航道不断开挖水下浅滩,由于人工挖沙,沙坝对海浪的阻挡抑制 作用减弱,使海岸遭受严重侵蚀,故 B正确。 3.防御海浪侵蚀的首选措施应该是工程措施,修建护岸设施,最直接、快速、有效,故 A正确。而生物 措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成活率低,效果差,故 B 错。海滩营造植被对海岸保护性极小,故 C错。回填泥 沙造滩,对海运不利,故 D错。 8.水位是指河流或其他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海平面的高程;河流水位时刻在变化,主要受流量增减、 河道形态、河槽冲刷和淤积、潮汐、风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水位变化是流量变化 的反映。下面图( a)为 “北半球 R河流上的一段弯曲河道的平面示意图 ”;图( b)为 “R 河同一河段在 Ⅰ、Ⅱ、Ⅲ三个不同时期的纵剖面示意图 ”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图( a)中不同地点水文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A.容易产生泥沙淤积的是①、④、⑤、⑧、⑨、乙等六地 B.河堤容易遭受流水侵蚀为②、③、⑥、⑦、⑩、甲等六地 C.采沙场适合建在①、④、⑤、⑧、⑨等五地 D.江心岛容易出现在靠近乙地的水域 2.图( b)中,与水位曲线Ⅰ相比,水位曲线Ⅲ的形态(起伏状况)几乎相反,在不考虑风力的情况下其 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流量衰减 B.河床形态 C.潮汐 D.蓄水工程 【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在河流曲流处,凹岸以冲刷为主,凸岸以沉积为主,在平直的河道上,北半球右侧以冲刷 为主,左侧以沉积为主,所以容易产生泥沙淤积的是 ① 、④ 、 ⑤ 、⑧ 、⑨ 、甲等六地, A 错。河堤容 易遭受流水侵蚀为 ② 、③ 、⑥ 、⑦ 、⑩ 、乙等六地, B 错。由于 ① 、④ 、⑤ 、⑧ 、⑨ 等五地以沉积 为主,适宜修建采沙场, C 对。江心岛为泥沙沉积形成的,一般靠近甲海域, D 错。故选 C。 2.由剖面图可知,水位曲线 Ⅲ高于水位曲线 Ⅰ,水量增加, A 错。河床形态会影响河流水位, B 对。潮汐 对水位的影响主要在河口地区,不会对某一河段起到明显的影响, C错。蓄水工程会使得水位变化较小, 形成曲线 Ⅱ的形态, D 错。故选 B。 9. 图甲为巴西兰索瓦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 “ 白沙碧水 ”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 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 ,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图乙是该地区降水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A. 12、1 月 B.3、 4 月 C.7、8 月 D.10、11 月 2.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该风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可知, “白沙碧水 ”奇观出现在雨季,读右图,该国 3、4 月为降水最多的月份,也是该景观最 佳观赏时间。 B对。 A、 C、D 错。 2.新月形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坡度陡,风是从缓的一面吹过来。读左图, 照片为面向北方拍摄,沙丘坡度小的一侧为迎风坡,朝向东北,所以盛行风为东北风。 C对, A、B、D 错。 【考点定位】景观欣赏时间,新月形沙丘与风向。 【名师点睛】景观有季节变化,时间变化,景观欣赏也有需要有特定的时间或是季节 。了解新月型沙丘 形态与风向的关系,缓坡圆面对着的是风来的方向。注意材料中信息,景观出现在雨季,所以应是降水量 最大的时期。 10. 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海拔 3000 米左右的西部,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在清澈湛蓝的湖水 中,分布着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 形成了壮观的水上城堡, 是地球上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 “水 中雅丹地貌 ” 区。下图为 “水中雅丹地貌 ” 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该地图中一列列土墩形成的主要原因 A.湖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地壳断裂 2.对该地湖水清澈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该地晴天多,风沙少 B.该地湖泊主要靠洁净的冰川融水补给 C.该地降水少,水土流失少 D.该地人口工业少,污染少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1.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作用强,且土墩的排列方向和风向大致成一致,故图中土墩是由风力 侵蚀形成的, B项正确。 2.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晴天多,但多大风,风沙较多, A 项错误,符合题意;该地湖泊主 要靠洁净的冰川融水补给, B 项正确;该地降水少,水土流失少, C项正确;该地人口、工业少,污染少, D 项正确,所以该题选 A。 【点睛】 雅丹地貌泛指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及洼地的地貌组合。 11. 图甲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 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 建议(图乙所示)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张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阻挡雨水杂物 B.美化城市环境 C.防止人为践踏 D.减少建设成本 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A.安全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拥堵问题 D.内涝问题 【答案】 1.C 2.D 【解析】 【分析】 1.该题主要考查城市环境问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种植池和路面之间的路缘石明显高于路面,根据 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混杂及随意踩踏的不文明行为等城市现状,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故选: C。 2.该设计由以前的地面平坦变成阶梯,存在安全问题,故不符合题意, A 选项错误;城市植被对城市大 气起到净化作用,但是种植池的变化不是解决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故不符合题意, B 选项错误;城市拥 堵问题主要是城市道路方面, 故不符合题意, C 选项错误; 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 使种植池低于路面, 主要解决的是城市内涝问题, D 选项正确。故选: D。 【点睛】 本题组考查城市化。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城市是人类对环 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 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 列问题。 12.登上火星的宇航员与团队失联,艰难生存,重返地球,往往成为科幻影片中的情节。据此回答下面小 题。 距太阳 (地球 =1) 质量 (地球 =1) 体积 (地球 =1) 表面平均 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 23 小时 56 分 火星 1.52 0.11 0.15 - 23℃ 24 小时 37 分 1.宇航员登陆火星表面时,他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火星 B.地球 C.太阳 D.银心 2.与地球相比,据表可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火星距离太阳远,得到太阳辐射少 B.火星自转周期长,昼夜更替时间长 C.火星体积质量小,火星上大气稀薄 D.火星轨道的近、远日点距离差异大 【答案】 1.A 2.C 【解析】 1.火星周围有两颗卫星围绕其运行,火星与其周围运行的卫星共同组成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行星系) , 火星是最低级别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故 A 正确, B、C、D 错误。 2.火星与地球相比较,火星的质量和体积太小,使得其周围没有形成厚厚的大气层;大气稀薄,白天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晚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小,昼夜温差大,故 C 正确。“火星距离太阳远,得 到太阳辐射少”、“火星轨道的近、远日点距离差异大”与昼夜温差大无关;图中资料显示火星自转周期 与地球自转周期接近,火星自转周期长不到 1 小时,不是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故 A、 B、D 错误。 13.依托良好的临海位置和先进技术,进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贸易型工业区是 A.东欧工业区 B.西欧工业区 C.北美工业区 D.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答案】 D 【解析】 【详解】 东欧工业区、西欧工业区、北美工业区原料或燃料较丰富,一些不需要进口,或者进口依存度较低, ABC 错误;日本工业地带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原燃料缺乏,对外依存度很高,产品依靠国际市场,属于靠进口 原料、燃料的加工贸易型工业区,汽车、钢铁、练油、造船的工业发达,近年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是世界著名的临海工业地带。 D正确。故选 D。 14.下图表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该海域 A.位于南半球,有寒流流经 B.位于北半球,有寒流流经 C.位于南半球,有暖流流经 D.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经 【答案】 A 【解析】 【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海域的北部的等温线的温度是比较高的,南部的温度是比较低的,可知其是位于南半球的, 又因为图示区域的等温线是向高值方向突出的,可知该海域有寒流流经,可知 BCD 错误,故 A 正确。 【点睛】 根据该海域的等温线的分布状况, 可以判断出该海域所处的半球位置, 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洋 流的性质。 15.如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 (单位 m)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 165m。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 A. 1050m B.885m C.915m D.790m 2.图中村落因多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 摄点是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 1.C 2.D 【解析】 1.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甲山峰海拔在 1000-1100 米之间,而古 牌坊海拔在水库水面以上,图中水库水面海拔 165 米,所以古牌坊的海拔在 165-200 米之间。古牌坊与甲 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最小高差: 1000 米-200 米 =800 米,最大高差: 1100 米-165 米=935 米。所以相 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在 800-935 米之间。结合选项, C对。故选 C。 2.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应用:读图可知,图中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 A 错。②处东南方向 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 B错。③处东侧有山丘阻挡视线, C错。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俯 瞰村落全貌, D对。故选 D。 16.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澳大利亚北部也会出现风向随季节转换的现象。下图所示的西北风出现的 时间及性质是 A. 1 月冷、干 B.7 月冷、干 C.1 月暖、湿 D.7 月暖、湿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向左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澳大利亚 北部的西北风;西北风来自海洋,湿润。故 C正确, A、B、D 错误。 【点睛】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具有一致性。 17.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 业在市中心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但过度集聚也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如图示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 大因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行业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 ) A.餐饮业、金融业 B.教育培训、货物运输 C.家电生产、物流业 D.旅游业、养老业 2.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地理位置 C.经济导向 D.政府规划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大因素”为背景, 考查了影响生产性服务布局的影响主导因素, 要求学生 读图、析图从而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1.根据材料,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餐饮业、旅 游业、家电产业都属于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教育培训、货物运输是主要向企业消费者提供服务 的行业。排除 ACD,故本题选 B。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能力,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对答案所给的四 个选项有一定的认识,用排除法解决此题。 2.影响生产性服务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从经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政府规划等方面进行思考。根 据图示箭头方向,经济导向促使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集聚,没有扩散,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最主要的因 素是经济导向,是生产、商务活动发展的需求, C对;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政府规划影响,利于集聚、 也利于扩散,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 ABD,故本题选 C。 18.下图为某年 6 月 5 日,某省区近地面天气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 A.冷气团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 B.降水主要出现在冷气团一侧 C.锋面两侧气团的温度差异大 D.锋线附近的等压线最为密集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省为云南省,据锋面图例可知,该地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昆明准静止锋是极地变 性大陆气团与热带大陆气团之间形成的界面, A 错误; 题干中提到 6 月份, 锋面两侧气团的温度差异不大, C 错误;据图例可知,降水主要出现在冷气团一侧, B 正确;冷锋一侧等压线最密集, D 错误。故选 B。 19. 2020 年 2 月,在南极半岛某科考站附近出现大面积 “西瓜雪 ”现象,引发人们广泛关注。 该现象由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导致。 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保持 “休眠 ”状态, 迅速生长时呈现红色, 产生 “西瓜雪 ”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西瓜雪”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气温升高 C.降雪增多 D.风力减弱 2.“西瓜雪”现象导致该科考站附近积雪 A.存量增多 B.反射率增大 C.融化速度加快 D.厚度增大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1.由材料可知,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保持休眠,温度升高时迅速生长呈现红色,出现“西瓜雪”现 象意味着极地雪藻微生物迅速生长,主要原因为气温升高, B正确。故选 B。 2.“西瓜雪”现象呈现红色,与白色相比颜色更深也更易吸收太阳辐射导致升温,加速积雪融化, A、B、 D 说法错误, C正确。故选 C。 20.下图中能够反映页岩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详解】 页岩是沉积岩,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因此①是沉积岩, A正确, BCD错误。故选 A。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日本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下图)四面环山,冬季多雪,稻田纵横,水库水渠众多,有独 特的传统民居 “合掌造 ”。“ 合掌造 ”一般坐北朝南,它是一种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的木造建筑,屋顶 所铺的茅草,厚度迭七八十厘米;屋顶厚且陡峭,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制作火药是当地主要产业之 一,当地人很担心发生火灾。 (1)分析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雪的原因。 (2)简要说明白川乡合掌造建筑特点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3)简析合掌村水库水渠众多的自然原因。 (4)指出合掌屋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答案】 (1)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西北风,经日本海(海洋)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当地位于山地(西 北风)迎风坡,降水多;气温在 O℃以下,降水以降雪为主。 (2)①坐北朝南,利于采光、减小冬季风的影响;②木草造建筑且合掌造型屋面对称分布,房屋稳定性 好,用于防震(减轻地震危害) ;③屋顶以厚厚稻草和茅草覆盖,冬季保暖、夏季隔热;④屋顶陡峭,呈 人字型,夏季利于排水、冬季减少积雪堆积(利于积雪下滑或防止积雪压塌房屋,利于安全) 。 (3)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国土面积小,河流短小流急,地表水容易流失。 (4)夏季。岐阜县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易发生火灾。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日本合掌村的合掌造建筑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对学生 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详解】 (1)根据材料,白川乡合掌村位于本州岛西侧。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受海水增 温增湿作用明显,携带水汽多。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气温在 0℃以下,以降雪为主 , 所 以冬季多雪。 ( 2)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总结合掌造建筑的特点后结合当地的环境特征进行逐一分析。读材料该房 屋的特点有:“合掌造”一般坐北朝南,它是一种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的木造建筑,屋顶厚且陡峭,呈 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其和相应的环境特征合掌造是木造建筑,与该地多地震的特点相适应,作用是利 于防震,减轻地震危害。方向是坐北朝南,因为太阳在南部天空,作用是利于采光、背风,减小冬季风的 影响。屋顶以厚厚的稻草和茅草覆盖,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且利于冬季保暖,夏季隔热。屋顶陡峭, 呈“人”字形,是因为该地气候海洋性强,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夏季利于排水,冬季利于积雪下滑,减 少积雪堆积。 ( 3)根据所学知识水稻生长期需水量大,水库、水渠的修建主要是为了给水稻种植提供水源保障;季风 气候,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需要修建水库调节径流;日本国土面积小,河湖短促,修建水库利 于拦水、蓄水。 ( 4)由图中地形分析,岐阜县东南部有山脉分布,位于夏季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夏季气温高, 蒸发旺盛,空气干燥易发生火灾。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干流上浮桥很多 , 古代浮桥多用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现代浮桥则用钢铁浮箱。钢铁浮箱使 用寿命一般为 4 年。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的武惠浮桥 , 桥长 400 米,连接焦作市武陟县和郑州市 惠济区, 比原先绕行黄河公路大桥节省 20 多公里。 武惠浮桥有些季节需要多次被拆装 , 拆除工作一般可在 2.5 小时左右完成。下图是武惠浮桥位置示意图。 (1)现代浮桥用钢铁浮箱替代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分析采用钢铁浮箱建桥的好处。 (2)武惠浮桥每年在夏季和初春、深秋季节需要多次被拆装。试从水文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有人建议在附近新建一座公路桥取代武惠浮桥。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钢铁浮桥承载力较高, 通行能力较好, 安全性较强; 钢材构件有利于标准化生产, 便于拆装, 效率高;用钢铁浮箱替代木船等可节省木材,保护植物等。 (2)夏季汛期,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水库放水,水位上涨,浮桥需拆除,以保证河流畅通;夏季 汛期,黄河水位上涨,洪水发生的频率高,需要多次拆装;初春、深秋季节武惠浮桥上下游河段,可能出 现流凌或凌汛现象,为保证安全,拆除浮桥,保证河道畅通和浮桥安全等。 (3)赞同 公路桥受水文、天气与气候条件影响小(受洪水影响小)连续性好(不用拆装)使用周期更 长;安全性高,且便捷;承载力大,通行效率高等。 不赞同 与公路桥相比,武惠浮桥:技术难度更低,搭建简便,造价更低廉;附近已有公路桥,客货流 量有限,武惠浮桥能满足通行需求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 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 (1)可从能够替换、替换带来的好处角度分析;注意材料中“使用寿命一般为 4 年”,则材料需求大; “需要多次被拆装”,则要考虑安装效率。现代浮桥用钢铁浮箱替代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优势是钢 铁浮桥承载力较高, 通行能力较好, 安全性较强, 使用寿命较长。 钢材构件有利于标准化生产, 便于拆装, 建设效率高。用钢铁浮箱替代木船等可节省木材,有利于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2)浮桥建在河流水面上,则水位高影响其通行安全,故在汛期要拆除。水文角度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 就是水位,可从水位上涨原因角度分析。因此从水文角度看,武惠浮桥可能需要被拆除的季节是夏季。夏 季是我国汛期,黄河水位上涨。武惠浮桥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流域内调水调沙,汛期前水库放 水,导致河流水位上涨,为保证河流畅通,需要拆除浮桥。武惠浮桥有些季节需要多次被拆装,原因是位 于季风区,夏季多暴雨,洪水发生的频率高,需要多次拆装。冬季和春初,武惠浮桥上下游河段,可能出 现流凌或凌汛现象,为保证河道畅通和浮桥安全,需要拆除浮桥。所以每年需要多次被拆装。 (3)开放性题目,赞同可从公路桥相对浮桥的优点 (安全性、连续性、承载力等 )角度分析;若不赞同,可 从两地需求小、浮桥的优点角度分析。与武惠浮桥相比,公路桥受水文、天气与气候条件影响小,跨越水 面上,受洪水影响小,连续性好。不用拆装,使用周期更长。公路桥稳定,安全性更高,舒适度更好,且 更便捷。公路桥坚固、结实,承载力更大,通行效率更高,社会经济发展,客货流量的需求增大。所以赞 同新建一座公路桥取代武惠浮桥; 从投资成本考虑, 与公路桥相比, 武惠浮桥: 技术难度更低, 搭建简便, 造价更低廉。根据图例,附近已有公路桥,当地的客货流量有限,武惠浮桥能满足通行需求。多次拆装浮 桥,不易冰凌、泥沙等堵塞河道。所以不赞同新建一座公路桥取代武惠浮桥。 23.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发 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努力的方向。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蒙山区位于川黔滇交界处,处在我国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上,山高谷深,地势陡峻,高原山 地占 90%以上,多喀斯特地貌,境内河流纵横,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的分水地带矿资丰富是中国南方重要 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该区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耕地少农造上地产出低,基础设施薄弱, 人力素质相对较低,是中国西部最严重的连片贫地区。 材料二:产业结构趋同系数是衡量地区回产业结构同构程度的指行,数接地区户结构的差异性越小, 同构化程度越高,反之,差异性越大。 (1)结合乌蒙山区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优势,你认为当地可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 ?(至少 2 个) (2)根据乌蒙山区三省产业结构趋同系数表,分析三省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影 响。 (3)读图说明 2011 年和 2001 年比较乌蒙山区三大产业的变化特点,并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理,评价 乌蒙山区 2009 年以后第二产业变化的合理性。 (4)为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乌蒙山区扶贫建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答案】 (1)火电、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 (2)问题: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 有利影响:有利于区域间形成具有产业集聚、资源优化配置 的经济结构;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企业间交流信息,加强协作, 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不利影响:导致各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市场恶性竞争等。 (3)特点:相比 2001 年, 2011 年乌蒙山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且 第二产业占主导。 合理性:这种变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首先 乌蒙山区矿产资源优势突出,有利于冶金工业、加工制造业等的发展;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有利于能源 工业的发展;其次,随着经济发展,市场需求量大,因此,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 经济的协调发展。 (4)过度开采、资源利用率低;开发过程中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起水土流失,并对当地的土壤、 水资源造成污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雷同加剧,产业层次低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资源的开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详解】 (1)非可再生资源有铅锌、铜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有煤可发展火电;有铁矿可发展钢铁工业;有磷矿 可发展化工工业。 (2)根据乌蒙山区三省产业结构趋同系数表,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趋同系数均在 0.9 以上,产业结构雷同 现象比较突出。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的有利影响有:区域间形成了具有产业集聚、资源优化配置的 经济结构;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企业间交流信息,加强协作,促 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利影响是导致各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市场恶性竞争等。 (3)据乌蒙山三大产业结构比重的时间变化,可以归纳出特点是:相比 2001 年, 2011 年乌蒙山区第一 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且第二产业占主导。第二产业变化的比重占主导的原 因是:乌蒙山区矿产资源优势突出,有利于冶金工业、加工制造业等的发展;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有利 于能源工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 协调发展。 (4)乌蒙山区高原山地占 90%以上,地势陡峻,山高谷深,经济落后,过度开采、资源利用率低现象严 重;开发过程中易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起水土流失,并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造成污染,破坏当地 的生态环境;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加剧,产业层次低等。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所谓休闲农庄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 民为目标的一种新型休闲旅游形式。 通过功能性的建筑和依附于农林地块的农业参与活动, 吸引客人进行 “吃住行游购娱 “的消费,比常见的农家乐大,比农场和庄园小。目前的趋势是,大型农庄朝农业综合体 发展,中小农庄朝精品主题农庄发展。 建设休闲农庄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好处? 【答案】增大农特产品销售量;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 就业机会;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加强区域联系,推动对外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旅游地理的内容,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 游客在休闲农庄“吃”与“购”会大大增加农特产品的销量, 通过建设休闲农庄可以扩 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当地经济发 展;强区域联系,推动对外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交流合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