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专题三第1讲区域特征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限时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专题三第1讲区域特征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限时练

限时练(十) 区域特征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2019·高考北京卷)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内(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湖泊水主要来自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降水。由于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导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大,从而使得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A对。该地位于外流区,湖泊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B错。该区域降水较多,且多为水田,因此农田的盐渍化现象不普遍。C错。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错。第2题,区域一体化会扬长避短,有利于各级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并促使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增强。②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会促进区域交通网建设,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联系,使得工业地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④‎ 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城镇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①错。区域一体化会促使参与其中的各区域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会增强而不是趋同。③错。‎ 答案:1.A 2.C 景观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是在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影响下逐步地改变、影响或适应特定的生态因子后形成的。读图,完成3~5题。‎ ‎3.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交通运输方式不同 C.气候差异 D.农业生产方式不同 ‎4.20世纪中期,左图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长,主要得益于(  )‎ A.规模扩大 B.机械化 C.增加劳动力 D.资金投入 ‎5.右图中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  )‎ A.小麦 B.水稻 C.牧草 D.落叶阔叶林 解析:‎ 第3题,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不同,我国传统农村以种植业为主,人们聚居在一起。西欧典型传统村庄分散,以乳畜业为主,多家庭牧场,D对。地形、交通运输方式、气候差异等,不是传统乡村景观差异的原因,A、B、C错。故选D。第4题,20世纪中期,大约1950年前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长,主要得益于增加劳动力,C对。规模扩大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A错。我国当时机械化水平低,B错。资金投入少,D错。故选C。第5题,右图中景观位于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图片中放牧着牛羊,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牧草,C对。西欧气候不适宜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生长,A、B错。图中落叶阔叶林作为牧场的隔离带,D错。故选C。‎ 答案:3.D  4.C  5.C 下图为“甲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甲岛周边表层海水接近淡水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地表径流 D.植被覆盖率 ‎7.甲岛上多低矮、尖顶的木屋,反映了该岛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 A.白昼长、气温高 B.纬度高、晴天多 C.多暴雨、湿度大 D.多雨雪、风力大 ‎8.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多构造湖 B.苔原为主,荒漠化严重 C.封冻期长,影响通航 D.水温低,渔业资源缺乏 解析:‎ 第6题,甲岛位于波罗的海,为芬兰的岛屿,读图可知,该岛纬度较高且波罗的海周边有大量河水汇入,使波罗的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C正确。第7题,该岛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全年以盛行西风为主,秋冬季常出现风暴,气温低,降雪颇多,岛上多低矮、尖顶的木屋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倾角大利于排雪,D正确。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夏半年白昼长,冬半年白昼短,暴雨少,A、B、C错。第8题,波罗的海海水浅而淡,容易结冰,结冰时间早,冰期长,影响通航,C正确;湖泊多为冰川侵蚀湖,A错;该区域降水较多,以森林为主,荒漠化不严重,B错;渔业资源丰富,D错。‎ 答案:6.C  7.D  8.C 下图为非洲尼日利亚略图, L 湖为内陆淡水湖。读图,完成9~11题。 ‎ ‎9.与冬半年比, L 湖夏半年(  )‎ A.水位较高 B.流域较小 C.盐度较高 D.蒸发较弱 ‎10.形成甲、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市场 ‎11.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聚落分布较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气候炎热 B.地形平坦 C.洪涝频繁 D.交通不便 解析:‎ 第9题,读图,L湖位于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湖泊水位高,A对。流域水量大,面积大,B错。是淡水湖,水量越大,盐度越小,C错。夏季气温高,蒸发较强,D错。故选A。第10题,根据图例,甲是热带雨林气候,为热带经济作物带,乙是热带草原气候,是主要养牛区。甲、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B对。地形、政策、市场不是主要因素,A、C、D错。故选B。第11题,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聚落分布较少,同样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甲地聚落分布较多,气候不是主要原因,A错。地形平坦不是聚落少的原因,B错。可能是河口地区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多,C对。河口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D错。故选C。‎ 答案:9.A  10.B  11.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火地岛是南美洲最大的岛屿,主岛略呈三角形,西、南部及群岛为安第斯山脉的延伸,群峰海拔在2 ‎100 m以上。夏凉冬冷,年降水量地区差异显著。由于岛上的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好,岛上有不怕人的海豹和企鹅,有优良品种的羊和众多野兔,茂盛的山毛榉树构成了森林的主体。岛上主要经济活动是养羊,且集中于岛的北部;其次是伐木、捕鱼和狩猎。下图示意火地岛的位置。‎ ‎(1)指出火地岛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并分析成因。‎ ‎(2)分析火地岛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好的原因。‎ ‎(3)火地岛天然气储量较大,试评价火地岛进行天然气资源开发对当地的影响。‎ 解析:第(1)题,降水量的东西差异往往与环流位置及地形差异有关。第(2)题,物种保存完好度与区域的气候、封闭度、人类对其影响有关。第(3)题,资源开发评价要考虑有利、有弊。‎ 答案:(1)差异:西多东少。  成因: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常年盛行西北风,岛屿西部为迎风坡,从海洋来的西北风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多形成地形雨;岛屿东部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2)地处温带地区,气候湿润,利于动植物生长;气候冷湿,不适宜人类生存,人口稀少,对环境破坏小;远离大陆,北有麦哲伦海峡阻隔,受外界影响小。‎ ‎(3)有利影响: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  不利影响:天然气开发易造成环境污染;该地气候冷湿,生态脆弱,进行天然气资源开发易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13.(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