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 第I卷 一、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育高峰波动变化对社会结构及经济影响较大,下图为某发达国家20~64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引起图示年龄结构变化的生育高峰期发生在.‎ A. 1930- 1945年 B. 1945- 1965年 C. 1965一1985 年 D. 1985一 2005年 ‎2. 1985- 2015 年,该发达国家.‎ A. 老龄化增速较快 B. 住房需求增速快 C. 劳动力相对稳定 D. 劳动力减少较多 ‎【答案】1. B 2. C ‎【解析】试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20~39岁的人口在1985年间占比最高,而2010年时此年龄段的人正好为40~64年龄段,其出生年份为1945—1965 年,所以引起图示年龄结构变化的生育高峰期发生在1945- 1965年,故选B。‎ ‎【2题详解】‎ 由图中可知,在1985- -2015年,20~39 岁及40~64岁人口总和占比相差不大,而此年龄段为劳动力年龄,所以劳动力相对稳定,C对、D错。老龄化主要看65岁以上人口比重,图中无法反映老年人口比例,A错。由于图中20~39岁人口占比下,所以住房需求降低,B错。‎ 故选C。‎ 交通是影响山区聚落分布和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下表为某山区县级道路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的相关统计表。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县山区的城镇化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聚落位于离道路 A. 0~50m处 B. 50~ 100m处 ‎ C. 100~200m处 D. 200~500m处 ‎4. 该县聚落的变化特征是 A. 聚落规模不断扩 B. 聚落平均面积减少 C. 聚落趋向道路集聚 D. 聚落分布更加零散 ‎5. 该地聚落分布的变化将会 A. 减少耕地面积 B. 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 C. 增加农村劳动力 D. 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 ‎【答案】3. B 4. C 5. D ‎【解析】试题考查地形对交通和聚落的影响 ‎【3题详解】‎ ‎0~50m 处靠近公路,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严重,且随着道路扩展,会导致0~50m处可利用土地减少,A错误。据表知,距道路50~100m处的聚落面积在2014年占聚落总面积接近47%,且2004- -2014年10年间,该处聚落个数减少的同时聚落平均面积增幅最大,说明其最具城镇化潜力,B正确。100~ 200m处聚落个数减少的同时,占聚落总面积比重减小,C错误。200~500m处聚落个数减少的同时,占聚落总面积比重减小,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据表可知,计算表中数据,聚落个数减少,聚落总面积减少,因此聚落规模缩小,但聚落平均面积增加,A、B错误。聚落的分布变化会使聚落分布更加集中、紧凑,D错误。与2004年相比,2014年该县聚落在距离道路0~100m处,不管是聚落个数占比还是聚落面积占比,都有所提高,说明该县聚落在向道路集聚,C正确。故选C。‎ ‎【5题详解】‎ 山区的道路一般布局于靠近河谷、山间小盆地等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远离道路的聚落(人口)逐渐减少,向靠近道路的地区聚集,这种现象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会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山区的开发利用强度会变小,水土流失等生态压力会减轻,部分宅基地复垦,耕地面积会有所增加,A、B错误,D正确。聚落分布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增减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白烟”,这是飞机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此后称混合气体),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称为飞机尾迹。此混合气体能否出现凝结现象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60℃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且对地球热量平衡产生一定影响。下图为拍摄的飞机尾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1月份,西安上空飞机尾迹出现频率最高的高度大约为( )‎ A. 3~5千米 B. 8~10千米 ‎ C. 13~15千米 D. 18~20千米 ‎7. 通常,飞机尾迹层的平均厚度为1~2km,其下限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交通枢纽城市上空的飞机尾迹多,大量的飞机尾迹对地面城市的热量平衡产生的影响是( )‎ A. 减少城市上方的云量 B. 强烈削减太阳辐射 C. 减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 减小地表气温日较差 ‎【答案】6. B 7. B 8.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60℃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1月份,秦岭月均温0℃左右,西安位于秦岭北侧,月均温稍低于0℃。按照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每千米温下降6℃,可计算出1月西安上空7~10千米的高度,温度为-41℃~-60℃,故选B。‎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关于飞机尾迹形成的温度条件可推测,夏季,近地面温度最高,环境温度要达到-41℃~-60℃,海拔要足够高才行,因此飞机尾迹层的下限高度最高,冬季反之。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交通枢纽城市上空的飞机尾迹多”,会增加城市上方的云量。据美国研究报告,由于空中交通的增加,上图的西南部云量增加最明显,航迹云持续出现在无云的天空中。城市上方的云量会增加,A错误。航迹云高而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有限,可以有效地透过太阳辐射,B错误。航迹云中的水汽能很好地吸收地表放射的红外辐射,产生增温效应,C错误。这些“人造”云的增加,会一定程度上减小地表的气温日较差,D正确。故选D。‎ 乌伦古湖,是新疆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的尾部所形成的湖泊)。乌伦古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下图示意乌伦古湖湖区部分时段有效降水量变化情况,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一蒸发量(E)。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乌伦古湖环境中变化最大的要素是 A. 水温 B. 降水量 C. 蒸发量 D. 下渗量 ‎10.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是 A. 湖水盐度上升 B. 湖水面积趋稳定 C. 湖泊水位上升 D. 入湖径流量不变 ‎1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水位不断下降,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 湖区降水量 B. 湖区下渗量 ‎ C. 全球气候变化 D. 入湖径流量 ‎【答案】9. B 10. A 11. D ‎【解析】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9题详解】‎ 根据材料,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有效降水量明显增加,乌伦古湖位于我国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剧烈。由于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蒸发量(E),在不同时间段,湖泊中蒸发量、下渗量变化不大,变化最大的要素应该是降水量增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只考虑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因为乌伦古湖的有效降水量为负值,降水少于蒸发,湖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所以A正确,B、C错。入湖径流量与题目无关,D错。故选A。‎ ‎【11题详解】‎ 自 20 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水位不断下降,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区有效降水量发生波动变化,故湖区降水量、湖区蒸发量、湖区下渗量均不是引起湖泊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A、B错误;全球气候变化对湖区水位的影响很小,变化微弱,C错误;主导因素最可能是地理环境的变化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D正确。故选D。‎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意大利地处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盛产大理石等各种石材,素有“石材王国”之称。台地园林是沿山势开辟一层层平台,分别配置保坎、花坛、水池、喷泉、雕像等的一种园林形式(如图乙、丙),台地之间多以蹬道相连,其主要建筑物(别墅)位于最高层台地。意大利台 地园林堪称欧洲古典园林典范,16世纪中期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多为当时富豪权贵组织修建,造价高昂。下图甲为意大利地形简图。‎ ‎(1)说明意大利大理石资源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意大利园林建成多级台地,且将主建筑布局在最高处的好处。‎ ‎(3)该台地园林建筑物以白色基调为主,屋内有众多回廊、过道。试分析采取这种设计的地理原因。‎ ‎(4)分析16世纪中期意大利台地园林造价高昂的原因。‎ ‎【答案】(1)意大利原为古地中海一部分,经长期(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位于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使(部分)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后期地壳抬升,促使大理岩向地表运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2)多级台地依山而建,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利于园林布景,更为美观,富有气势;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平原闷热,高地较为凉爽;高地视野开阔,可俯瞰全园景色。(任答三点)‎ ‎(3)白色的反光性能好,建筑物表面处理为白色可有效减少建筑物对阳光的吸收,达到降低室温的效果;该地区大理石资源丰富且质地优良,就地取材可降低建设成本;屋内有众多回廊、过道.可隔热和透风,以降低室内温度。(两点即可)‎ ‎(4)沿山势开辟多层台地,工程量大;当时工程机械落后,劳动力需求量大;园林景观多样,建筑设计繁复;园林占地面积广,规模大。(三点即可)‎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详解】(1)大理岩是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的,一般深埋于地下。因此意大利大理石资源的形成应先是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后岩浆活动使部分石灰岩受热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后期地壳抬升,促使大理岩向地表运动。‎ ‎(2)意大利园林建成多级台地,且将主建筑布局在最高处的好处可结合材料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台地园林是沿山势开辟一层层平台”可知,山区修建平台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主建筑布局在最高处,较为凉爽;且高地视野开阔。依山就势,利于园林布景。‎ ‎(3)该台地园林建筑物以白色基调为主的原因可结合当地的气候来回答,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白色的反光性能好,建筑物表面处理为白色可有效减少建筑物对阳光的吸收,达到降低室温的效果。屋内有众多回廊、过道的原因也与当地气候有关,夏季炎热干燥,回廊过道可隔热、透风;冬季温和多雨,可回廊过道可避雨。‎ ‎(4)16世纪中期意大利台地园林造价高昂的原因可结合当地地形,从工程量、工程难度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台地园林是沿山势开辟一层层平台”可知,沿山势开辟多层台地,工程量大;16世纪工程机械落后,劳动力需求量大;从图中看园林占地面积广,规模大。‎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有机物。由于植物主要存在于陆地上,且木质素具有明显的抗降解性质,因此木质素可以定量的作为河口陆源有机物质的指示物。木质素是一种可再生20.5*N-r资源,目前在工业的利用率低,解决其降解问题后,未来将在堆肥、新型高分子材料20.4等领域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沉积物,水下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咐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上图示意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每100mg 有机碳中木质素含量空间分布。研究发现,‎ 红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 ‎(1)说明越南雨季时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木质素含量增加的过程。‎ ‎(2)说明图示区域由岸向海方向上木质素含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有木质素来源于新鲜植物碎屑,试分析其原因。‎ ‎(4)说明木质素运用前景广泛的理由。‎ ‎【答案】(1)雨季时,植物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木质索含量多;雨季时,流水侵蚀作用强.河流携带泥沙等物质多,木质素吸附于泥沙之上;河口处淤沙多,木质素随之沉积,逐渐富积,含量增加。‎ ‎(2)变化特征:先递增后递减。在近岸河口处,随着流水搬运作用减弱,并且受海洋顶托作用,由岸向海,砂粒由大到小;因砂粒越大,吸附的木质素越少,砂粒越小,吸附的木质素越多,故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随着距海岸线距离增加,泥沙沉积量总体减少,木质素沉积也随之减少。‎ ‎(3)红河流域气候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新鲜的植物碎屑被流水携带搬运,在河口处形成水下沉积物。‎ ‎(4)木质素分布广泛;具有可再生性;可应用的领域广泛且目前利用率低,未来发展潜力大;随着技术进步,其降解问题会得到解决。(三点即可)‎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河流地貌、工业区位因素 ‎【详解】(1)由材料“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有机物”可知,雨季时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木质素含量增加的过程,可从含沙量大和泥沙中含的有机物多两个方面来分析。越南是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为夏季,植物生长快,木质索含量多;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河流携带泥沙等物质多;河口处淤沙多,木质素随之沉积、富积,含量不断增加。‎ ‎(2)结合图例从图中可读出,由海岸线向海洋的方向上木质素含量先递增后递减。原因可从河流堆积作用和海水顶托作用两方面来分析。在近岸河口处,由于流速减小,和海水的顶托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流水堆积作用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先沉积,因此由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砂粒由大到小。由材料“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可知,由海岸线向海洋方向上因砂粒由大到小,因此吸附的木质素由少到多,不断增加。但随着距海岸线距离增加,泥沙沉积量总体减少,木质素沉积也随之减少。‎ ‎(3)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有木质素来源于新鲜植物碎屑的原因可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来回 答。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有大量新鲜的植物碎屑来源。另一方面因夏季为雨季,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新鲜植物碎屑被流水携带搬运,迅速在河口处沉积。‎ ‎(4)由材料“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有机物”可知,木质素分布广泛。由材料“木质素是一种可再生20.5*N-r资源”可知,木质素为可再生资源。由材料“未来将在堆肥、新型高分子材料20.4等领域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可知,可应用的领域广泛。由材料“目前在工业的利用率低”可知,目前利用率低,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发展潜力大。‎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白水运动,是指人们在激流卷起白浪的江中漂流或嬉戏,它是极富挑战性、刺激性和乐趣性的运动,近年来,渐渐在我国流行。我国横断山区360 千米的怒江段,沿江建有公路,该江段约有200个白滩,从适合新手的1级难度白滩,到人类几乎不能完成的6级高难白滩,应有尽有,是世界白水运动爱好者心中无可替代的天堂。下图示意怒江段白滩。‎ 分析怒江白水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答案】白水运动对喜欢挑战的人群具有吸引力;怒江作为白水运动的江河,知名度高;怒江可供白水运动的河段长,白滩多且类型多样,适合各级爱好人群;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游乐需求多样化;沿途有公路,交通通达性好,也便于及时援救。(任答五点)‎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详解】怒江白水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可结合材料来回答。由材料“它是极富挑战性、刺激性和乐趣性的运动”可知,白水运动对喜欢挑战的人群具有吸引力;由材料“沿江建有公路”可知,交通通达性好;由材料“是世界白水运动爱好者心中无可替代的天堂”可知,知名度高;由材料“该江段约有200个白滩,从适合新手的1级难度白滩,到人类几乎不能完成的6‎ 级高难白滩,应有尽有”可知,怒江可供白水运动的河段长,白滩多且类型多样,适合各级爱好人群;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游乐需求多样化。‎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心粘土砖俗称红砖,是传统的墙体材料。红砖的生产需要大量粘土,其生产主要包括挖表层粘土、和泥、压制成型、干燥、高温烧制等工序。目前国家已经全面取缔红砖,同时大力推广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炉渣、竹炭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 分析我国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红砖的主要原因。‎ ‎【答案】红砖的生产需挖取表层粘土,且耗土量大,破坏大量耕地资源;大量取土,破坏地表植被,易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及地质灾害;高温烧制消耗大量煤炭,加剧大气污染。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利于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保护耕地资源,减少生态破坏。‎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红砖的主要原因,从新型墙体材料的优点和红砖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角度思考。‎ ‎【详解】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炉渣、竹炭等为主要原料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利于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保护耕地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红砖的生产需挖取表层粘土,且耗土量大,破坏大量耕地资源,大量取土,破坏地表植被,易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及地质灾害,高温烧制消耗大量煤炭,加剧大气污染,如果实心粘土砖产量继续增长,不仅增加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而且导致新建建筑的采暧和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将严重加剧能源供需矛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