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铜陵一中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A. 光照充足 B. 节约土地 C. 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D. 清洁无污染 ‎2. 对光伏扶贫项目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A. 地质及水文条件 B. 气象及水文条件 C. 气象及气候条件 D. 地质及气候条件 ‎3. 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东南丘陵 D. 青藏高原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农村地区资金、技术力量并不雄厚,所有地方的太阳能资源都属于清洁能源,屋顶光伏发电一方面能够利用贫困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土地资源的利用,能够节约土地,故答案选B项。‎ ‎2. 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所以受天气(即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影响其建设成本,对其运行影响较小,所以ABD错误,故C选项正确。‎ ‎3. 根据所学知识四个地区中,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少,故B、C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少,故A错误;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烈地区,所以建设光伏高速公路的发电效能最高,故D项正确。‎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河段示意图,已知在全年中,X月河面最宽,Y月河面最窄,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X月可能为 A. 1月 B. 7月 C. 4月 D. 10月 ‎5. 下列关于乙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岸坡度比北岸陡 B. 水位季节变化小 C. 水能具备开发价值 D. 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6. 若甲处有一工厂在X月和Y月各有一次等量污水排放,导致乙段河水污染,则受污染最严重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4. A 5. A 6. D ‎【解析】‎ ‎4. 由材料分析可知,该河在X 月河面宽,说明水位高,流量大,该月应该为雨季;Y 月相反。由图分析,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可知,河流自西向东流,而且该河流的北岸多沙洲,说明北岸以河流淤积为主,南岸以河流侵蚀为主,说明河流在北半球,而切在地中海沿岸,7月份为夏季,降水较少,1月份为冬季,降水较多。因此X月为1月份。故答案选A。‎ ‎5. 河面不同季节宽窄变化大,说明流量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B错误;根据等高线疏密及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位于平原地带,流速缓,水能蕴藏量小,河流以侧蚀为主,CD错误;乙河段北岸有沙洲分布,说明北岸水流缓慢,沉积作用明显,故北岸坡度小于南岸,A 正确。故答案选A。‎ ‎6. 需结合流向、流量来判断。根据“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这一原理,确定图中河水向东流,则可排除位于甲上游的①③两处;②④两处中,②在 X 月流量大,对污水的稀释作用明显,故处于 Y 月流量小的④处污染最严重。故答案选D项。‎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以堆积作用为主 ②丙处地貌是流水溶蚀而成 ③图示地质构造为向斜 ④图中岩层由老到新依次为砂岩、页岩、石灰岩 ⑤该地位于河口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8. 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持续性沉降 B. 持续性抬升 C. 间歇性抬升 D. 间歇性沉降 ‎【答案】7. B 8. C ‎【解析】‎ ‎7. 读图分析可知,甲地坡度较大,以侵蚀为主,①错误;丙处石灰岩广布,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而成,②正确;图示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③正确;沉积岩,下部岩层较老,上部岩层较新,因此图中岩层由老到新依次为砂岩、页岩、石灰岩,④正确;该地以河流的侵蚀为主,河口地区主要以河流的沉积为主,⑤错误。因此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8. 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C对,D错。故答案选C。‎ 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此时,甲地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10.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广东沿海地区发布台风预警 B. 横断山区高森林火险 C. 东海风高浪急 D. 大兴安岭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11. 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答案】9. C 10. D 11. C ‎【解析】‎ ‎9. 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南部,空气由南吹向北,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从而形成西南风,故答案选C项。‎ ‎10. 根据等压线图,广东沿岸地区,受高压脊的控制,不易形成台风,A错误;横断山区受低压系统控制,降水较多,森林火险较低,B错误;东海位于高压脊,风力较小,C错误;大兴安岭会经历冷锋天气系统,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D正确。故答案选D项。‎ ‎11. 读图分析可知,北京市位于冷锋天气系统的锋前,未来将要经历冷锋天气系统,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向转为偏北风,而且出现大风、降雨等天气系统,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降低, 可吸入颗粒物减少,故答案选C项。 ‎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采用该技术的观測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田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周围地区 A. 空气湿度增加 B. 云雾天气减少 C. 气温日温差减小 D. 土壤盐渍化减轻 ‎13. 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 水库干涸 B. 水面结冰 C. 降水量少 D. 风速增大 ‎14.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 江汉平原 B. 珠江三角洲 C. 华北平原 D. 三江平原 ‎【答案】12. B 13. B 14. C ‎【解析】‎ ‎12.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抑制了水库的无效蒸发,空气湿度会减小,A 错误;库区蒸发量减小,水汽少, 云雾天气减少,B 正确;水汽减少,气温日温差增大 ,C错误;库区蒸发减弱,库区面积加大,水位上升,会导致周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D错误。故答案选B项。‎ ‎13. 根据曲线图可以判定该地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冬季结冰,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水面结冰。故答案选B项。‎ ‎14. 由材料分析可知,最需要推广该物理覆盖技术的地区一定是缺水严重的地区,根据选项,华北最缺水,选C 。‎ 德国南部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绿腰带的农作物可能是 A. 天然橡胶 B. 啤酒花 C. 水稻 D. 黄麻 ‎16. 与一般郊区农业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A. 种类多 B. 样式新 C. 品质佳 D. 成本低 ‎17. 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A. 完善了服务功能 B. 地域范围得到扩展 C.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 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 ‎【答案】15. B 16. C 17. A ‎【解析】‎ ‎15. 读材料分析可知,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德国南部慕尼黑属于温带地区,天然橡胶 属于热带作物,A错误; 水稻 适合雨热同期的气候,不适合在德国南部分布,C错误; 黄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D错误;啤酒花栽培适宜在近寒带的温带地区,而且是德国啤酒酿造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B正确。故答案选B项。‎ ‎16. 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品质,C对。种类、成本、新鲜度不是突出优势,A、B、D错。故答案选C项。‎ ‎17. 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完善了城郊的服务功能,A对。没有扩展地域范围,B错。不能提高城市化水平,推动城市化进程,C错。郊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保持农业用地,没有改变,D错。故答案选A。‎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中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等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读图6,回答下面小题。‎ ‎18. 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9. “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气候 ④减少水污染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20.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A. 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B. 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 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D. 解决塔里木盆地缺水问题 ‎【答案】18. B 19. D 20. A ‎【解析】‎ ‎18.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主要向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缺水地区调水,这些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相对较少,但生活和农业需水量较大,故需要调入更多的水。春季气温较低且有积雪融水;冬季严寒,生活和农业需水量都不大;秋季为农作物成熟季节,农业需水量较小。故选 B。‎ ‎19. 本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原地区采用明渠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工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水面面积,能够调节沿途的气候,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D项。‎ ‎.....................‎ 点睛: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1)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 (2)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 (3)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图)、右图是坡面径流侵蚀强度与坡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 ‎④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2. 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的影响是 A. 含沙量减小 B. 河床抬升加快 C. 径流量增加 D. 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23. 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坡面径流流速小 B.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C. 降水量减小,且强度小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答案】21. D 22. A 23. D ‎【解析】‎ ‎21. 读材料可知,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不是削弱风力的②错误;有一定蓄水容量不足以发展渔业,③错误;材料提到减少坡面侵蚀,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增加地表粗糙度,蓄积一定水量,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因此①④正确。故选D。‎ ‎22. 由材料可知,鱼鳞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这样就能沉淀泥沙,使流到河流的水含沙量少,因此坡下河流的含沙量减少。故选A。‎ ‎23. 坡度的大小与植被破坏的程度、降水量的多少没有关系,BC错误;坡度在40°~90°时,坡度越大坡面径流流速应该越快,侵蚀强度应该越大,与结论不符,D错误;坡度越大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D正确。故选D。 ‎ ‎【点睛】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因素从气候(降水的多少、强度)、地形、土质、植被覆盖率等方面考虑;人为因素从农业生产活动、矿业开采、交通工程建设等人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方面考虑。‎ 下图为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的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依次递增的是 ‎①人口规模 ②城市化水平 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④区域面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 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重点对应正确的是 ‎①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②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③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一带一路”总枢纽 ‎④重要经济中心和开放高地,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A. 成渝城市群一④、长江中游城市群一②、江淮城市群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①‎ B. 成渝城市群一①、长江中游城市群一④、江淮城市群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③‎ C. 成渝城市群一②、长江中游城市群一④、江淮城市群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①‎ D. 成渝城市群一④、长江中游城市群一①、江淮城市群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③‎ ‎【答案】24. C 25. D ‎【解析】试题分析:‎ ‎24. 读图,根据图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上、中、下游依次递增的是人均GDP,③对。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②对。人口规模不是递增,①错。不能判断区域面积递增,④错。C对。A、B、D错。‎ ‎25. 滇中、黔中城市群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形崎岖,不利于城市规模发展,B对。气候炎热、地壳活跃、土壤贫瘠不是城市群规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A、C、D错。‎ ‎26. 关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重点,成渝城市群对应④,发展成重要经济中心和开放高地,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应①,发展为综合交通枢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江淮城市群对应②,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长三角城市群对应③,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一带一路”总枢纽。D对。A、B、C错。‎ ‎【考点定位】读图分析能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特征、原因,各城市群发展战略重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中国局部区域图,右图岱海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有22条河流汇入。‎ 材料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在祁连山被众多高大的山峰 截住,丰沛的降水滋润着祁连山东部山区。图12为祁连山北坡三大河流之一的石羊河多年平均径流量月百分比分配示意图。‎ ‎(1)据材料一分折岱海流域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据材料一、二分析石羊河的主要补给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分析石羊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1)特点:中间低,四周高 判断依据:河流由四周汇入岱海 ‎(2)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降水、大气降水)‎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年温差、日温差大;河流稀少,径流量小;植被稀少,荒漠为主;沙漠广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土壤贫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地势特征的判断、区域特征的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地势特征的判断。由岱海流域图示可以看出该流域水系呈放射状,由四周向中间汇聚,说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应属于盆地地形。‎ ‎(2)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由材料分析可知,石羊河的径流量在夏季较多,石羊河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降水少,一方面来自山地降水,另一方面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补给。‎ ‎(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的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图中有大面积沙漠说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温差、日温差大;从图中河流可以看出,河流支流少,径流量小;由于气候干旱,该地的植被稀少,荒漠为主;沙漠广布,土壤贫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点睛: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大多数河流的水源,主要是流域上的大气降 水。根据降水形式以及其向河流运动的路径不同,一般将河流的补给分为以下几类。(1)雨水补给。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 给河流,冬季也时有发生。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往往 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这类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特点是具有连 续性和时间性,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平缓。(3 )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指流域内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山区和部分山区。这类补给的河流水量的年变化幅 度比雨水补给的河流小。(4)湖泊沼泽补给。山地地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能汇集湖区许多来水,增加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河流水 量起调节作用。沼泽水补给,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较小。‎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稀少?‎ ‎(2)巴西的亚马孙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3)当前造成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北部为繁茂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 ‎(2)亚马孙流域周围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稀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3)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增多。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建城镇;开辟大型农牧场。‎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巴西人口分布、热带雨林的分布状况等相关知识。‎ ‎(1)巴西的北部是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短,平原地区气候湿热,因此人口较少。‎ ‎(2)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除了与开发历史晚、自然条件恶劣有关外,还与区域的发展阶段有关。‎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带来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有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笫四大湾区。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6%、0.5%、12.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粵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粵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千米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6年9月27日全线贯通。‎ ‎(1)简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 ‎(2)根据深圳港湾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为其经济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3)从自然环境角度简析建设港珠澳大桥面对的主要困难。‎ ‎【答案】(1)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通过发达的水路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地(泛珠江流域)的发展;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 ‎(2)提升港口服务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先进制造业的比重,发展高端服务业(创新设计的服务业);加强区内外合作,加工环节向西部地区转移,利用香港对外经贸的渠道(开拓对外经贸集道);注重环境保护;加大开放力度。‎ ‎(3)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海洋沉积物深厚,桥墩埋设深度大;处于多台风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海洋空气中的水汽盐分高,桥梁防腐蚀标准高。‎ ‎【解析】【整体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1)成为区域发展引擎的条件从位置、交通、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及自身地位、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等有关,据此结合区域具体实际作答。 (2)深圳港湾经济发展应向高效益的综合阶段迈进。因此应注重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区域 开放水平等。(3)本区修建大桥要考虑到海域多风浪、大雾,海洋沉积物深厚,多台风、大气中的水汽盐分高,从而在施工和桥梁上做出对策。‎ ‎(1)粤港澳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一般从位置、交通、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及自身地位、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等有关,据此结合区域具体实际作答。‎ ‎ (2)深圳港湾经济发展应向高效益的综合阶段迈进。因此应注重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区域 开放水平等。具体包括:提高港口服务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强区内外合作,开拓对外经贸集道; 注重环境保护,加大开放力度。‎ ‎ (3)本区修建大桥要考虑到海域多风浪、大雾,海洋沉积物深厚,多台风、大气中的水汽盐分高,从而在施工和桥梁上做出对策。‎ ‎29. 读陕北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起伏差异。‎ ‎(2)描述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原因。‎ 耐旱杂粮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的经济收益低,而且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陕北地区兼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一批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3)简述陕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答案】(1)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到550mm之间,自东南向西北(或自南向北)递减。地势差异:长城以南(以东)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长城以北(以西)地势平坦。‎ ‎(2)特点:各个城市均沿河而建。原因:当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河流沿岸地势较平坦适宜,城市建设。‎ ‎(3)有利的气候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退耕还林还草;减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城市分布的特点以及原因、农业区位因素以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我们主要是从图中提取信息,从降水量的数值和递变的方向两个角度来分析。如下图:‎ 可以看出数值的大小: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550毫米之间;变化的方向很容易得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一般分析地势差异,我们都是习惯从等高线着手,但是本题没有等高线,那么我们只能间接的通过河流的流向(水往低处流)来进行分析,古长城的以南有多条河流从该地发源,说明古长城的以南应该是地势高低起伏大。‎ ‎(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分布的特点以及原因,需要从影响城市空间分布的区位因素分析。结合上题的分析图,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是沿河分布。河谷地区一般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河流还可以提供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并且还可以起到航运的功能。‎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