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次段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次段考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次段考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 B. 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答案】C ‎【解析】区域之间界限有的明确,有的不明确,A错误;区域环境受到人为因素影响,B错误;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C正确;区域内部的特征是相对一致的,所以D错误。‎ 下图分别为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C. 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 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造成农作物的生长期长 ‎3. 下列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的比较, 叙述错误的是 A. 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 B. 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 C.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于松嫩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 ‎4. 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 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 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 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答案】2. D 3. C 4. A ‎【解析】‎ ‎【2题详解】‎ 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长三角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A.松嫩平原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故A正确;‎ 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雨热配合条件好,‎ 故B正确;‎ C.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长三角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故C正确;‎ 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短,气温低,农作物生长较慢,所以造成农作物的生长期长,故D错误。‎ 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D。‎ ‎【3题详解】‎ 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为商品谷物农业。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配合条件好,人多地少。‎ 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土壤肥力较低,不如黑土生产力高,故A正确;‎ B.松嫩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粮食的商品率高,故B正确;‎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或三熟,生产规模小,粮食以满足自给为主,商品率低于松嫩平原,故C错误;‎ 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降水充足,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 ‎【4题详解】‎ 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河湖较少,耕地集中连片,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A正确;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中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短,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甜菜等,棉花和油菜不宜在此种植,故B错误;松嫩平原耕地主要是旱地,黑土分布广泛,发展旱作农业,故C错误;受长白山的阻挡,松嫩平原降水由东向西递减,在400-600mm,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故D错误。故选A。‎ 据新华社2008年2月21日电,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宣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于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作为由中国独立建造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计划一直受到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产导航芯片的诞生,更被视为其相关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所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那一类现代技术 A. GPS B. RS ‎ C. GIS D. 3S ‎6. “北斗”系统可能用于以下工作 ‎①交通运输 ②搜索营救 ‎ ‎③调度指挥 ④导弹发射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 C. ①② D. ③④‎ ‎7. 一支地理考察队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A. 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 B. 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C. 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 D. 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8. 下图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显示大屏幕所显示的内容,该内容属于 A. 地图 B. 电子地图 C. 遥感图象 D. 模拟图象 ‎9. 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北斗”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 ①② B. ②③ ‎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5. A 6. B 7. C 8. C 9. 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故我国的“北斗”系统主要功能为定位和导航,主要属于GPS技术。故A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北斗”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搜索营救可以利用“北斗”系统定位,导弹发射可以利用“北斗”系统导航,故②④正确。交通运输和指挥调度,主要利用GIS系统,故①③错误。‎ 故选B。‎ ‎【7题详解】‎ 根据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区,为柴达木盆地。故该考察队可能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据图可知,大屏幕所显示的内容中能清晰看到地理景观,各类建筑,交通道路等实景,因此该图属于遥感图像;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能直接显示地图和电子地图,也不能显示模拟图像,这三者需要经过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后才能呈现。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北斗”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的功能,不能用来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故①错误;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故B②③正确。雷达系统主要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不能用来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故④错误。故选B。‎ 我国国家林业局透露,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 km2转变为目前的年均净减少1717km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 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荒漠化类型是(  )‎ A. 喀斯特荒漠化 B. 水蚀荒漠化 C. 风蚀荒漠化 D. 盐渍荒漠化 ‎11. 形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 ‎①距海洋远 ‎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 ‎④纬度高 A. ①② B. ②④ ‎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大,因此风蚀作用是最主要的荒漠化成因。故C正确。‎ ‎【11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纬度较高,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②错误。纬度因素主要影响热量,对降水影响不大,④错误。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使得各大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①、③正确,故D正确。‎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 A. 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 牧区草原——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 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 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 ‎13. 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合理做法是 A.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 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 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 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答案】12. D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荒摸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牧区草原地区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地区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绿洲前沿地带营造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已经荒漠化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植被覆盖率、风速与输沙率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上图中反映出 ‎ A. 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C. 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 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5.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 设置沙障固沙 D. 小流域综合治理 ‎【答案】14. B 15. B ‎【解析】本题考查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 ‎【14题详解】‎ 图中显示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越高、输沙率越低,即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所以防治荒漠化的相应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B正确。‎ ‎【15题详解】‎ 根据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可知,植被能够防风固沙作用。所以治理荒漠化主要是保护植被,提高植被的覆盖率。B正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图反映的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 净化空气 B. 防风固沙 C. 保持水土 D. 保护农田 ‎17.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浅 ‎ ‎③水患加重  ④结冰期延长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16. C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图示反映河流沿岸地表受到森林的保护,森林利于减缓水流,减少了表层土进入河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故C正确;图示无法反映森林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故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若森林被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会减弱,则水土流失加剧,河流的含沙量增加,导致泥沙淤积河道,减弱了河流蓄洪防洪的能力,水患加重,故C①②③正确;河流的结冰期主要与气温有关,与水土流失关系不大,故④错误。‎ 故选C。‎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在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储存养分量的核心因素是 A. 气候条件 B. 土壤条件 ‎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19. 图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和水分,因此也影响了生物的生长速度、微生物的分解速度,所以是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存储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故选A。‎ ‎【19题详解】‎ 低纬度地区,植物生长量比较大,土壤中的养分被植物大量吸收,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物质养分流量大,即为图③;高纬度地区,气候比较寒冷,植物生长量比较少,由于气候寒冷,枯枝落叶中的养分不易被分解,养分主要集中在枯枝落叶之中,物质流养分流量小,即为图①;中纬度地区,由于水热条件比较好,枯枝落叶较易分解,植物生长量相对比较小,土壤中存储了大量的养分,物质养分流量介于低纬度地区与高纬度地区之间,即为图②。因此,图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③②①。故选D。‎ 读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完成问题。‎ ‎20.目前热带迁移农业的分布地区主要是(  )‎ A. 美国中部平原 B. 巴西亚马孙平原 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D. 非洲东非高原 ‎【答案】B ‎【解析】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进行着的一种农业耕作类型,因此巴西亚马孙平原是热带迁移农业的分布地区之一,但美国中部平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非洲东非高原无该农业类型分布。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答案】21. B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亚马孙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海洋的东南风深入,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因此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秘鲁寒流流经南美洲西海岸,该地区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A.设立国际基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帮助,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既能保护雨林,又能促进当地发展。故A正确;‎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只能强调了保护,没有发展。故B错误;‎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只能强调了保护,没有发展。故C错误;‎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只能强调了保护,没有发展。故D错误。‎ 故选A。‎ ‎23.下面A、B、C、D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有部分矿产资源是能源资源,大部分能源资源不是矿产资源。一部分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制造的,不是自然资源。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图C,C对。A、B、D错。‎ ‎24.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核能 ④天然气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 C. 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风能太阳能可以更新使用,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地质时期形成的矿物能,用一点少一点,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核能是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能量,目前最常用的核燃料为轴235,也是非可再生能源。故C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25.下列属于山西煤炭资源突出特点的是 A. 分布范围广,全省有6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B. 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C. 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D. 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答案】B ‎【解析】山西煤炭资源的突出特点有:分布范围广,全省有4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煤种齐全,全国十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所以选B。‎ ‎26.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     平原、     平原和     平原。乙为我国     地区,指出该地区在开发早期的不利条件 ‎(2)甲地区以     气候类型为主,分析其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3)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答案】(1)东北 三江 松嫩 辽河 长江中下游 稠密的水系,交通不变,土质黏重,开垦困难。‎ ‎(2)温带季风 时间:夏季多雨,冬季干燥;空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相比)‎ 甲地 黑土 旱地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乙地 水稻土 水田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解析】‎ ‎(1)据图可知,甲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乙为我国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有稠密的水系,交通不便,水网稠密,土质黏重,开垦困难。‎ ‎(2)甲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受来自大陆的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燥。距海远近不同,使东北地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甲地为我国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是黑土,乙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典型土壤是水稻土;东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7.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地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 ‎(3)简述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4)我国为防治上图沙漠地区风沙对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采用什么措施有效治理,该措施主要有那些作用?‎ ‎(5)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干旱 递减 增强 ‎(2)土地生产力 土地 ‎(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4)扎设方格状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成活。‎ ‎(5)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原因、影响、治理措施等。荒漠化的原因应从人类破坏植被的行为和过度用水等方面分析。治理措施对应产生原因,应从恢复植被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分析。‎ ‎(1)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海遥远,且烧到高大山地的阻隔,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由于太平洋位于其东南,是其水汽的主要来源,故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则干旱程度不断加深。‎ ‎(2)由图可知,图描述的是土地生产力和荒漠化之间的关系,随着荒漠化的发展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而实质是土地的退化。‎ ‎(3)本区荒漠化扩展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比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合理等。‎ ‎(4)防治风沙对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可以采取工程措施,比如扎设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成活,减少风沙对铁路和列车的影响。‎ ‎(5)治理荒漠化的措施应从产生原因入手。针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人口激增是荒漠化的根源,因此要适度控制人口增长。‎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六大类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 ‎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 ‎(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解析】该题考查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的区位条件、问题、原因及措施。‎ ‎(1)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是山西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区位条件主要从矿产资源、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条件好;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所以市场广阔;山西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便于煤炭资源外运,此外具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2)由于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国内外钢铁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因此煤炭、钢铁行业要去产能、调结构。‎ ‎(3)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可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西煤炭综合利用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山西区域经济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