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新课标地理(全国卷)艺考生文化课冲刺课件:课时18 城市和城乡规划(共28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新课标地理(全国卷)艺考生文化课冲刺课件:课时18 城市和城乡规划(共28张PPT)

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课时 18 城市和城乡规划 考试说明 教学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地域文化对城市或人口的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运用城市人口比重折线图等示意图为载体 , 考查城市化的特点、标志和进程 二、知识网络 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 2017年 新课标卷Ⅲ4~6题,城市功能和等级 2016年 新课标卷Ⅰ4~6题,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新课标卷Ⅲ4~6题,城市化进程 2015年 新课标卷Ⅱ1~3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天津卷6~7题,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山东卷3~4题,城市化对人口空间位置和交通的影响 备考策略 本章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焦点,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注意: 1. 案例分析:运用有关统计数据和现有的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会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案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联系自身体验和实际,深入分析某个区域内不同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等。 2. 对比分析:纵向对比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三个特点、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横向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特点、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协调,通过对比加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3.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既要结合身边的事例探究其成因,更要结合案例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课堂导学 】 四、要点精讲 要点一 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城市空间结构 1 .城市的功能分区 功能区 占用城市土地面积 区位特点 功能区内分异特点 住宅区 40~60% ,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主要位于市中心外围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商业区(中心商务区) 小 点状或条带状;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职能分区有水平分异:如零售在中心;垂直分异:如零售在底层 工业区 工业城市尤其是重工业城市所占比重较大,有的旅游城市或历史文化城市工业区可能较小 集聚性强;向河流、交通干线集聚;向城外移动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集聚,又因为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 2 .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 3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 服务种类 服务级别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城市之间距离 小城市 少 低 小 多 小 大城市 多 高 大 少 大 4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因素分析 ( 1 )距离市中心远近。 距市中心的远近影响地租水平,结合各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不同,进而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总结如下表: 图示 功能区 商业区(A) 住宅区(B) 工业区(C) 距市中心距离 近 中等 远 地租 最高 中等 最低 对应地 租直线 很陡 较平缓 最平缓 成因 距 离 对 商 业 区影响大,地 租变化大 距离对住宅区影响较小, 地租变化较小 距离对工业 区影响最小 ( 2 )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具体如下所示: ①市中心( O 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 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 OA 、 OB 、 OC 、 OD 、 OE 、 OF )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 A 、 B 、 C 、 D 、 E 、 F 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 G 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 M 处):通达度较低,地 租 较低。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了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形成了工业区。 5 .城市地域形态: 地域形态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式 影响因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受地形限制或 城市受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各片互不连属,有一定距离。 城市举例 成都、合肥,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6 .城市中工业的合理布局 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即合理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 1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 ( 2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 ( 3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防护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体育馆、学校、儿童机构、医院等,不应设置在防护带内; ( 4 )工业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有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如钢铁厂、发电厂等,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要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地区。 企业 具体要求或污染 一般布局原则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水污染 布局在流经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噪声污染 可布局在城区或近郊交通便利区 自来水厂 要求水源清洁 布局在河流上游 高新技术开发区 需要高科技人才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商贸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或交通中心 仓库 用地多,交通方便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奶牛场、 蛋鸡场 靠近市场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 典题展示1 】 (2017·新课标卷Ⅲ4~6题)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 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解析】 第(1)题,服务等级与该地周边人流量大小有关,与周边环境与车站大小无关。第(2)题,甲、乙、丙三地位于该区域中心处且交通通达度好,因此为中心商务区。第(3)题,由于受河流的分割,该城市河流两侧会形成不同的核心,且向四周发展。 【答案】 (1)B (2)A (3)C 要点二 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 1. 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 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2. 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 起步早 早(自产业革命开始) 晚(自“二战”结束后开始)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 70 %以上 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 40 %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 合理性 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 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 会问题 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典题展示2 】 ( 2015· 山东卷)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 .8 : 00 B .12 : 00 C .14 : 00 D .18 : 00 (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 答案 】 ( 1 )A ( 2 )D 【 解析 】 第( 1 )题,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区,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 8 : 00 进城上班时间,B对。其他时间段 12 : 00 或 14 : 00 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 18 : 00 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 第( 2 )题,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五、能力摸底 ( 2016· 新课标卷 Ⅲ4 ~ 6 题)与 2014 年相比, 2015 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4.77 万人,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 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 1 ~ 3 题。 1.导致 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 答案 】 1. A 2 . C 3 . D 【 解析 】 第 1 题,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升级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故选A。第 2 题,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周边中小城市,故选C。第 3 题,今后,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故选D。 读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兰州位置图。 材料二 近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兰州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距离兰州市区38.5km,其区位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4.读材料一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关于兰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石油化工基地,但酸雨危害较轻 B.所在地区大风日数多,空气污染较轻 C.沿河设市,城市结构呈紧密型 D.附近地区资源丰富,今后应重点发展资源导向型工业 5.根据材料二分析,兰州新区的设立有利于 (  ) ①进一步完善兰州的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 ②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③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④增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关于图中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个城市均由于铁路的修建而形成的 B.三个城市都位于黄河谷地,黄河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航运 C.行政中心的设置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D.都位于季风区,气候湿润,有利城市发展 4.【答案】 A 5.【答案】 B 6.【答案】 C 【解析】 第4题,兰州为我国石化工业基地,空气污染较重,但其降水少故酸雨危害较轻;沿河设市,城市呈条带状,结构不是紧密型。第5题,兰州新区的设立不会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第6题,三个城市并非因为铁路的兴建而形成的,但是铁路的开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A项错误。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银川市位于银川平原上,只有兰州市在黄河谷地,B项错误。三城市均为所在省的行政中心,这一政治因素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C项正确。西宁市位于非季风区,兰州市和银川市位于季风区,D项错误。 六、课堂评价 (2016·张家口检测)HD指数是用来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程度,HD<0.30为协调状态,0.30~0.55为不协调状态。“十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3%(每年常住人口净增加60万人以上),提前10多年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口的目标。下面图甲为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乙为北京市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变化趋势。据此回答1~3题。 图甲 1.北京市近年来H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 B.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很快 C.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 D.城市地下空间的广泛使用 图乙 2.图甲中北京市人口分布对北京市区所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荒漠化 ③交通拥堵 ④住房困难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为解决北京市人口分布所产生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凝聚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卫生等功能 B.在周边城镇新区均衡配置教育和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C.促进城市内部各区域产业均衡发展 D.加快利润较高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1.【答案】 A  2.【答案】 C  3.【答案】 B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HD<0.30为协调状态,0.30~0.55为不协调状态。读图乙可以看到,北京市近年来HD不断增加,表明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为不协调状态,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导致人口规模增长速度超过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A对,C错。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是增长状态,B错。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广泛使用无关,D错。第2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属于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出现在乡村。第3题,结合前面分析,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是避免人口在中心城区高度集聚,促进人口均衡分布,促进北京市经济和人口分布相协调。在全市范围内均匀配置优质公共服务资源,B对。凝聚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卫生等功能,导致人口分布更不均衡,A错。城市内部划分有不同功能区,不是各区域产业均衡发展,C错。加快利润较高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流动人口增加,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D错。 ( 2016· 长郡模拟)图 1 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图2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读图完成 4 ~ 5 题。 4.该城市主城区位于 O 地的 ( )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5.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 ) A.住宅区和工业区 B.住宅区和商业区 C.工业区和商业区 D.工业区和住宅区 【 答案 】 4. D 5 . A 【 解析 】 由MN之间的地价分布图可知,地价北部最高, 表明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地)以北;住宅区应靠近市中心,工业 区应远离市中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