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 第2章第2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地理 第2章第2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

第2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了解北半球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以及季风的形成。(重难点)‎ ‎3.应用气压带、风带解释气候成因及特点。(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阅读教材P36~P38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分布 季节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北美大陆 大西洋 ‎1月 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高压 冰岛低压 ‎7月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西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 低压 亚速尔高压 正误判断:‎ ‎(1)北半球的气压带都成块状气压分布。(  )‎ ‎(2)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程度相同。(  )‎ ‎【提示】 (1)× 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份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分割成块状存在于海洋上,7月份时,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分割成块状存在于海洋上。‎ ‎(2)× 南北半球相比,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广且海陆相间分布,因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南半球明显。‎ 教材整理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教材P38下部至P40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环流的作用: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 ‎2.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正误判断:‎ ‎(1)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 ‎(2)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 ‎【提示】 (1)× 形成季风气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是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2)× 地中海气候是因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因此大气环流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 解惑:                                    ‎ 疑问2:                                    ‎ 解惑:                                    ‎ 疑问3:                                    ‎ 解惑:                                    ‎ ‎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与亚洲季风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东海龙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十分重大,夏半年尤为突出,可以说它是掌管我国东部降水的真正的“海上龙王”。这个“龙王”通过吹送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季风区带来降水,它的位置、强度和活动,影响着我国东部的旱涝状况。‎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则由亚欧大陆冷高压——亚洲高压吹出。风向与夏季盛行风向基本相反,风力较夏季风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探讨: 夏季,北半球主要大气活动中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 ‎【提示】 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受热快,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其中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该纬度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10‎ 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其组成部分。它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探讨: 冬季,我国东部为何盛行西北季风?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 ‎【提示】 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为亚洲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西北季风。它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1.图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南半球由于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面积广阔,因此,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北半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冬季:大陆上副极地低压地区形成高压,亚欧大陆上主要是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具体如下图所示:‎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 ‎(2)夏季:大陆上副热带高压地区形成低压,亚欧大陆上主要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具体如下图所示 :‎ ‎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 ‎2.季风环流 亚洲的季风以东亚和南亚最为典型,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在成因、风向、分布方面存在着差异。对比如下表:‎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10‎ 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炎热、多雨 高温、干燥 炎热、湿润 分布区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 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1.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亚洲低压是图中的(  ) ‎ ‎【导学号:23010102】‎ A.① B.②‎ C.③ D.④‎ ‎(3)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解析】 图中亚洲被①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答案】 (1)B (2)A (3)C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 问题。‎ 材料 每年6~9月的非洲,将会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花豹、鬣狗尾随,鳄鱼开始在狭窄的马拉河两畔聚集,‎ 10‎ 准备分享即将到来的盛宴。‎ 探讨:你知道这里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吗?‎ ‎【提示】 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变化,草原上植被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类枯黄。‎ 探讨:动物大军迁徙到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时,该地受什么控制?‎ ‎【提示】 动物大军迁徙到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时,说明该地正处于湿季、降水丰沛,应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2.读某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0‎ ‎(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是__________气候分布区。‎ ‎(2)影响C所在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多选)(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纬度位置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图中D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其成因是__________。‎ ‎【导学号:23010103】‎ ‎(4)从大气环流、地形和地理位置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图中A阴影区域比B阴影区域范围大的原因。‎ ‎(5)a港口城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 ‎(6)图中a、b、c、d、e、f、g、h、i都是所在区域的港口城市,其中与d城市降水大致同期的是 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根据阴影区大致分布在中、低纬的大陆东岸可判定其表示季风气候区。第(2)题,C所在地形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季风的形成)和纬度位置(决定温度带为“热带”)的影响。第(3)题,D处于印度半岛西部,其干旱气候的形成与当地的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第(4)题,可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三个方面比较A地和B地的差异。第(5)题,a港口城市为地中海气候,其成因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有关。第(6)题,北半球的季风气候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降水同期。‎ ‎【答案】 (1)季风 (2)ACD ‎(3)热带沙漠  ①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②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4)①A所在的北美洲陆地面积比澳大利亚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②B所在区域有山地(大分水岭),限制了海洋气流的影响范围;③墨西哥湾深入北美洲南部。‎ ‎(5)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6)a、c、f、i ‎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0‎ 探讨:图中A处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该气候主要的成因是什么?‎ ‎【提示】 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探讨: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提示】 B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探讨:南美洲西部海岸地带的主要气候类型多呈狭长带状分布。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 主要受山地地形及沿岸洋流的影响。‎ ‎(1)读图例。明确主要的气候类型名称,从名称上确定各气候类型。所在的热量带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如“热带沙漠气候”应位于“热带”地区,属于干旱的气候。‎ ‎(2)读分布。明确各主要气候在图中的分布状况。如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非洲大陆上则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及热带雨林气候。‎ ‎(3)总结特征。结合图中各类气候的分布状况,总结各类气候的分布特征,如: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及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结合各地的气候分布,总结各地气候的分布特征,如:亚欧大陆中部的东西差异明显;非洲大陆气候分布南北对称性特征明显;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则呈现半环状特征;南美大陆西部地带气候分布则呈南北狭长带状分布。‎ ‎(4)分析成因。结合气候分布特征,分析气候的成因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地中海气候及热带草原气候是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5)归纳判断方法。主要是依据气候分布状况归纳以下判断方法:看分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析分布区的环境特征→确定气候类型名称→分析气候特征、成因。‎ ‎3.下面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0‎ ‎(1)下列因素中,与①地区沿岸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  ) ‎ ‎【导学号:23010104】‎ A.地形 B.洋流 C.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 D.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2)②③两地最大的不同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气候特点 D.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解析】 第(1)题,①地区沿岸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位于副高控制区和信风的背风坡,且沿岸有寒流流经,与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关系不大。第(2)题,②③两地气候类型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均位于40°S~60°S,终年温和湿润,但②地位于大陆西岸,③地位于大陆东岸。‎ ‎【答案】 (1)D (2)B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读下图,完成1~2题。‎ 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 ‎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 10‎ ‎【导学号:23010105】‎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 第1题,此时亚洲被亚洲高压控制,表明亚洲为冬季,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第2题,此时亚洲被亚洲高压控制,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 1.C 2.B 对点训练2 季风的形成 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和风向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示时间为(  )‎ A.1月 B.3月 C.7月 D.9月 ‎4.与①处盛行风成因相同的是(  )‎ ‎【导学号:23010106】‎ A.东亚夏季风 B.东亚冬季风 C.南亚夏季风 D.南亚冬季风 ‎【解析】 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气压值分布,陆地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说明南半球是夏季,时间为1月份,A对。第4题,①处盛行风是西北季风,是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的西北季风,南亚夏季风也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成因相同,C对。东亚夏季风、冬季风、南亚冬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A、B、D错。‎ ‎【答案】 3.A 4.C 对点训练3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读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5~6题。‎ 10‎ ‎5.按图中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6.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5题,从图中气温降水数值上可知①~④分别为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第6题,③④均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答案】 5.B 6.C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 ‎(2)                                    ‎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 ‎(2)                                    ‎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