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命题学校:丹东四中 命题人:张成名 校对人:武刚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1.5分,共51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9月《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图中虚线为我国南极科考航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由图可知(  )‎ A. 乙点经度是75°E B. 丁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 C. 甲位于亚欧板块 D. 在南极洲周围的科考航线航向与南极环流相同 ‎2. 竖版世界地图不能看出(  )‎ A. 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时差在12小时左右 B. 凸显南北两极 C. 丁大洋跨东西半球 D. 北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 ‎【答案】1. B 2. D ‎【解析】两条相对的经线度数和是180‎ ‎°,结合上海位置,可以判断乙点经度是105°E。图示南极洲周围的科考航线航向是顺时针方向,南极环流受圾地东风影响形成,是逆时针方向。竖版世界地图能看出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位于相对的经线上,时差在12小时左右。‎ ‎1. 由图可知乙点所在经线与甲点所在经线是相对的经线,甲点经度与105°经线相对,结合上海位置,乙点经度是105°E ,A错。南极自转方向是顺时针,丁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B对。甲位于印度洋板块,C错。图示南极洲周围的科考航线航向是顺时针方向,南极环流受圾地东风影响形成,是逆时针方向,与南极环流不相同,D错。‎ ‎2. 读图,竖版世界地图能看出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位于相对的经线上,时差在12小时左右,A能。凸显南北两极,B能。丁大洋是大西洋,跨东西半球,C能。不能看出北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D不能,选D。‎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 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包括 (  )。‎ ‎①人多地少②山地多平原少③海运发达 ④耕地少,单产低 ⑤农村人口比重大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4. 下列有关苏丹生产粮食有利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较丰富,水源充足 B. 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 光热条件好 D. 劳动力丰富廉价,粮食成本低 ‎【答案】3. A 4. C ‎【解析】日本是发达国家,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原少,海运发达,便于产品运输。苏丹热带草原、沙漠面积广,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降水较较少,季节变化大,光热条件好。非洲国家粮食短缺。‎ ‎3.‎ ‎ 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包括人多地少,①对。山地多平原少,②对。海运发达,便于产品运输,③对。日本科技发达,耕地少,单产高,④错。是发达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小,⑤错。A对,B、C、D错。‎ ‎4. 苏丹热带草原、沙漠面积广,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降水较较少,季节变化大,水源没有优势,A错。位于热带,气温年较差小,B错。降水少,光热条件好,C对。劳动力丰富廉价,生产水平低,粮食短缺,D错。‎ 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72%。读不丹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关于不丹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多南北走向的山脉,高差达7000多米 B. 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率高 C. 全年高温,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D. 河流众多,灌溉农业发达 ‎6. 该国河流的主要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B. 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 C. 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D.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答案】5. A 6. D ‎【解析】不丹河流多是南北向延伸,说明多南北走向的山脉,高差达7000多米。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农业不发达。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 ‎5. 读图,不丹河流多是南北向延伸,说明多南北走向的山脉,高差达7000多米,A对。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率低,B错。位于高山区,属于典型的高山气候,C错。河流众多,是内陆山国,农业不发达,D错。‎ ‎6. 该国河流的主要特征是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A正确。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和冰雪融水多,有明显的夏汛,B正确。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C正确。位于山脉迎风坡,大气降水补给为主,D不正确,选D。‎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乙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 ‎ ‎7. 导致25°C等温线东西岸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洋流 B. 地形 C. 纬度 D. 海陆位置 ‎8. 根据图中信息,对于M城的气候推测合理的是( )‎ A. 全年高温少雨 B. 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少雨 C. 1月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 D. 降水量受离岸风影响明显 ‎9. 当通过N海域的船只顺风逆水航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C等温线的位置较图中偏南 B. N沿岸地区高温少雨 C. N地昼长短于M地 D. 图中M附近的河流处于丰水期 ‎【答案】7. A 8. B 9. C ‎【解析】图示位于非洲南部,东岸受暖流影响,温度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温度低。M城位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少雨。N海域的船只顺风逆水航行时,该海域受盛行西风控制,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是冬季。‎ ‎7. 读图,25°C等温线在东西岸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温度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温度低。差异主导因素是洋流,A对。地形、纬度、海陆位置相似,不是主要原因,B、C、D错。‎ ‎8. 根据图中信息, M城位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雨季,A错。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少雨,B对。1月受信风带控制,信风来处海洋,高温多雨,C错。水量受向岸风影响明显,D错。‎ ‎9. 读图,当通过N海域的船只顺风逆水航行时,该海域受盛行西风控制,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是冬季。20°C等温线的位置较图中偏北,A错。N沿岸地区温和湿润,B错。南半球昼长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N地昼长短于M地,C对。图中M附近的河流处于枯水期,D错。‎ 下图分别是加拿大降水分布图和植被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致图中甲乙两地区降水变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差异 B. 洋流差异 C. 大气环流 D. 纬度差异 ‎11. 据图中信息,该国农业发展主导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市场广阔是丙丁两农业区商品率特别高的主导因素 B. 地广人稀是丙丁两农业区专业化水平高的主导因素 C. 上升流是图中东部海域冷水性渔场形成的主导因素 D. 森林资源丰富是该国家具、造纸业发达的主导因素 ‎12. 铁路网的分布和走向对该国的影响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强了东西向交通的联系,促进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B.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减轻了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 C. 缩短了该国东西两岸联系的距离,促进东西两岸发展 D. 促进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南部聚集 ‎【答案】10. A 11. A 12. D ‎【解析】试题分析:‎ ‎10. 读图,甲乙两地位于西风带范围。甲地位于科迪勒拉山系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乙地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是高原地形,但海拔低,对西风抬升作用弱,降水少。所以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差异,A对。洋流、大气环流、纬度影响都较小,B、C、D错。‎ ‎11. 该国纬度高,农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南部农产品消费市场广阔,所以市场广阔是丙丁两农业区商品率特别高的主导因素,A对。经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是丙丁两农业区专业化水平高的主导因素,B错。图中东部海域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C错。森林资源丰富,但图示信息不表示该国家具、造纸业发达,工业发达主导因素是科技水平高,D错。‎ ‎12. 图中铁路网的分布和走向加强了东西向交通的联系,但没有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A错。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东西方向的铁路运输,减轻了东西方向运输的压力,B错。不会缩短该国东西两岸联系的距离,缩短了联系的时间,促进东西两岸发展,C错。促进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南部聚集,D对。‎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交通线修建的影响。‎ ‎【名师点睛】熟悉加拿大地理概况及准确解读图中降水变化信息、农业区分布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表示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判断下面小题。‎ ‎13. 与西部地区相比,该国东部地区的特点是( )‎ A. 人均土地面积较小 B. 地表径流量较大 C. 经济水平较高 D. 人口密度较大 ‎14. 该国家最有可能是( )‎ A. 美国 B. 中国 C. 澳大利亚 D. 俄罗斯 ‎15. 该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方向主要是( )‎ A. 东西方向 B. 南北方向 C. 沿海岸线 D. 沿河流 ‎【答案】13. B 14. D 15. 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比较基本资源指标差异。东部淡水资源丰富,人口少,人均水资源丰富,地表径流量大。该国人口、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西部,东部地区淡水、土地资源丰富。该国家最有可能是俄罗斯。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方向主要是东西方向。‎ ‎13. 结合图例判断,与西部地区相比,该国东部地区的特点是人均土地面积较大,A错。人口少,淡水资源丰富,地表径流量较大,B对。科技水平低,经济水平较低,C错。人口少,面积广,人口密度较小,D错。‎ ‎14. 读图,该国人口、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西部,东部地区淡水、土地资源丰富。该国家最有可能是俄罗斯,D对。美国东、西部科技力量差异不大,A错。中国人口、科技主要集中在东部,B错。澳大利亚淡水资源主要在东部,土地主要在西部,C错。‎ ‎15. 结合上题分析,该国是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东西部经济差异明显,运输方向主要是东西方向,A对。B错。不是沿海岸线或河流分布,C、D错。‎ 读下面“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依据图示区域等温线可知 (  )‎ A. 图中最大温差可达30°以上 B. 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 C. 南部地区地势起伏较北部明显 D.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洋流 ‎17. 图示季节,甲国 (  )‎ A. 盛行风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 B. 正值多雨季节 C. 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正午日影更长 D. 甲半岛西部海域的洋流向西北流 ‎【答案】16. A 17. D ‎【解析】根据等温线的递变规律,图中最低温度范围-5℃-0℃℃,最高温度范围25℃-30℃,最大温差可达30°以上。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应是冬季。甲半岛西部海域的洋流是季风洋流,受冬季风影响,向西北流。‎ ‎16. 依据图示区域等温线,根据等温线的递变规律,图中最低温度范围-5℃-0℃℃,最高温度范围25℃-30℃,最大温差可达30°以上,A对。半岛南部,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低,B错。北部是高山区,南部地区地势起伏较北部小,C错。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D错。‎ ‎17. 甲国是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图示季节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应是冬季。甲国盛行风是东北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无关,A错。正值少雨季节,B错。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正午日影短,C错。甲半岛西部海域的洋流是季风洋流,受冬季风影响,向西北流,D对。‎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8. 关于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冬半年有凌汛现象 B. 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 夏季有明显汛期 D. 向下游流量减小 ‎19. 关于甲、乙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区域河流下游多沼泽 B. 甲河流通航条件优越,沿岸工业发达 C. 两条河流流域均是所在国的重要农业区 D. 乙河流下游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发电 ‎【答案】18. C 19. A ‎【解析】图中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是夏季有明显汛期,尼罗河位于热带、亚热带,没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尼罗河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甲区域纬度高,蒸发量小,地下有多年冻土层,下渗少。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下游多沼泽。‎ ‎18. 图中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是夏季有明显汛期,C对。尼罗河位于热带、亚热带,没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A错。尼罗河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B错。鄂毕河向下游流量增大,D错。‎ ‎19. 甲区域纬度高,蒸发量小,地下有多年冻土层,下渗少,河流下游多沼泽,A对。甲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条件差,沿岸开发少,B错。甲河流流域不是所在国的重要农业区,C错。乙河流下游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防洪,D错。‎ 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互补性结构关系和竞争性结构关系。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表,S越大,工业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20. 与广西竞争关系最强的一组省区是(  )‎ A. 湘、赣 B. 粤、闽 C. 滇、赣 D. 闽、滇 ‎21. 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福建向云南提供劳动力 B. 广西向广东提供能源 C. 湖南向江西提供资源 D. 江西向广西提供资金 ‎【答案】20. A 21. B ‎【解析】根据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表,S越大,工业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与广西相关系数最大的省区是湖南、江西,所以竞争关系最强的一组省区是湘、赣。相关系数大,提供资源、资金可能性小。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向经济水平高的地区迁移。‎ ‎20. 根据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表,S越大,工业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可以判断与广西相关系数最大的省区是湖南、江西,竞争关系最强的一组省区是湘、赣,A对。其它相关系数较小,竞争关系较弱,B、C、D错。‎ ‎..................‎ 下图为我国不同海拔(单位:m)的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统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图中各海拔分段比较,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 A. >3 000 m的区域 B. 500-1000 m的区域 C. 100-500 m的区域 D. <25 m的区域 ‎23. 图中信息表明我国(  )‎ A. 平原丘陵占面积的70%左右 B. 大半人口分布在第三级阶梯 C. 随海拔升高而人口数量递减 D. 高原地区地广人稀 ‎【答案】22. D 23. B ‎【解析】根据图示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图中各海拔分段比较,在小于25米区域,面积比重最少,人口比重大,所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25 m的区域。图中信息表明我国平原丘陵占面积的28%左右,大半人口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地区。‎ ‎22. 读图,根据图示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图中各海拔分段比较,在小于25米区域,面积比重最少,人口比重大,所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25 m的区域,D对。100-500米区域人口比重较大,面积比重也大,人口密度较小。其它区域人口密度明显小,A、B、C错。‎ ‎23. 图中信息表明我国平原丘陵占面积的28%左右,A错。大半人口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地区,B对。随海拔升高而人口数量减少,但没有递减规律,C错。高海拔地区人口比重很小,D错。‎ 读下图“我国部分省区某月(1或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关于甲地的气温及影响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合理的是:‎ A. >28°C 纬度因素 B. >28°C 海陆位置 C. <28° 地形因素 D. <28° 大气环流 ‎25. 图示月份,下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 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南风 B. 河流进入枯水期 C. 华北地区在忙种小麦 D. 台湾岛西部地区降水量大于东部 ‎【答案】24. C 25. A ‎【解析】图示甲地等温线大致呈闭合状态,说明是山地地形,影响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形因素。等温线延伸方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等温线受海陆轮廓影响,说明是夏季,时间是7月份。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南风。‎ ‎24.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甲地位于山地区,气温范围应<28°C。A、B错。图示甲地等温线大致呈闭合状态,影响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形因素,C对,D错。‎ ‎25. 图示月份等温线延伸方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等温线受海陆轮廓影响,说明是夏季,时间是7月份。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南风,A对。河流进入丰水期,B错。华北地区在忙收小麦,C错。台湾岛西部地区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量小于东部,D错。‎ 下表①②③④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答下面小题。‎ ‎26. 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为成都 B. ②为昆明 C. ③为拉萨 D. ④为西安 ‎27. 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①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 B. ②位于汉水谷地 C. ③位于黄土高原 D. ④位于云贵高原 ‎28. 导致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海陆位置 ‎【答案】26. D 27. A 28. C ‎【解析】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①地七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应是拉萨。②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位于亚热带,②是成都。昆明气温季节变化不明显,③昆明。 ④地冬冷夏热,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位于温带地区,为西安。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 ‎26. 根据表中气候资料,①地七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应是拉萨,海拔高,气温低,A错。②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位于亚热带,②成都,B错。昆明气温季节变化不明显,③昆明,C错。 ④地冬冷夏热,位于温带地区,为西安,D对。‎ ‎27. 结合上题分析,四地所在地形区,①是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A对。②成都,位于四川盆地,B错。③昆明,位于云贵高原,C错。④是西安,位于渭河平原,D错。‎ ‎28. ①是拉萨,是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②是成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闭塞,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对。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水量平衡值(外流域水平衡原理: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蒸发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29. a、b、c、d分别对应的流域是(  )‎ A. 珠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黄河 B. 雅鲁藏布江、珠江、松花江、黄河 C. 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黄河 D. 雅鲁藏布江、珠江、黄河、松花江 ‎30. C河流域的蒸发系数大于长江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域面积小 B. 气温高 C. 光照强 D. 降水量小 ‎31. a与长江的分水岭是 A. 秦岭 B. 武夷山 C. 南岭 D. 巫山 ‎【答案】29. C 30. D 31. C ‎【解析】我国南方雨季长,降水多,a河流域降水量大,应是珠江。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量小,d是黄河。雅鲁藏布江流经高寒气候区,蒸发量最小,b是雅鲁藏布江。C是松花江。蒸发系数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影响。‎ ‎29. 结合选项中河流分析,我国南方雨季长,降水多,a河流域降水量大,应是珠江。B、D错。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量小,d是黄河。雅鲁藏布江流经高寒气候区,蒸发量最小,b是雅鲁藏布江。C是松花江。C对,A、B、D错。‎ ‎30. 根据表格中数值,C河流域的蒸发系数大于长江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小,D对。流域面积不影响蒸发系数大小,A错。C河流气温较低,B错。C河纬度较高,光照较弱,C错。‎ ‎31. A河是珠江,与长江的分水岭是南岭,C对。秦岭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A错。武夷山是长江与闽江分水岭,B错。巫山位于长江流域内,D错。‎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2. 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③地时,正常年份时间约在:‎ A. 3-5月 B. 6-7月 C. 7-8月 D. 10-11月 ‎33. 图中,②地可能位于:‎ A. 松嫩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34. 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A. 南北皆涝 B. 北涝南旱 C. 南北皆旱 D. 北旱南涝 ‎【答案】32. B 33. A 34. D ‎【解析】根据③地降水量变化特点,雨季长,在7、8月份降水少,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现象。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③地时,正常年份时间约在6-7月。在四图中冬季气温最低,说明纬度最高,可能位于松嫩平原。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到达北方的时间晚,离开的早,易造成北旱南涝。‎ ‎32. 读图,根据③地降水量变化特点,雨季长,在7、8月份降水少,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现象。我国东部雨带位于③地时,长江流域是梅雨天气,正常年份时间约在6-7月,B对。A、C、D错。‎ ‎33. 图中,②地的气温最低,最冷月气温小于0℃,说明位于温带,C、D错。冬季寒冷,在四图中冬季气温最低,说明纬度最高,可能位于松嫩平原,A对。华北平原纬度较低,冬季气温比松嫩平原较高,A错。‎ ‎34. 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到达北方的时间晚,离开的早,在北方停留的时间短。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北旱南涝,D对。A、B、C错。‎ ‎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49分 ‎3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这类农业的生产面积占亚太区域可耕地面积的64%;生产率很低,仅为灌溉农业的48%。以下为伊拉克雨育农业、山地牧场和灌溉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描述雨育农业区的气候特征。‎ ‎(2)比较①②两地冬季日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分析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资源利用角度分析提升该地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答案】(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2)②地强于①地。原因:②地纬度低,冬季日照时间长于①地;①‎ 地冬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②地冬季降水较少,太阳辐射强。‎ ‎(3)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或位于河流上游),而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措施:冬季,营建温室大棚,改善热量条件;建设水库和渠道等水利工程;收集和储存冬季雨水,夏季加强灌溉。‎ ‎【解析】(1) 根据右图中气温、降水信息,雨育农业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3)伊拉克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或位于河流上游,而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提升该地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主要是冬季,营建温室大棚,改善热量条件。建设水库和渠道等水利工程。收集和储存冬季雨水,夏季加强灌溉。‎ ‎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拉伯半岛示意图(图甲),鸟瞰沙特阿拉伯农业区(图乙)‎ ‎ (1)分析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降水量偏多的原因。‎ ‎(2)简述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答案】(1)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西南风掠过红海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2)有利条件:绿洲附近地形平坦,光照充足;由于是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不利条件:由于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气候干燥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 ‎【解析】(1)阿拉伯半岛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西南风掠过红海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所以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降水量偏多。‎ ‎(2)沙特阿拉伯农业是绿洲农业,绿洲附近地形平坦,光照充足。该是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不利条件是由于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气候干燥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 ‎3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577千米,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几千年来,汉江航运对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以来,汉江的航运价值不断降低。‎ 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 ‎(1)说明汉江的水文特征.‎ ‎(2)历史上,汉江是长江各大支流中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答案】(1)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河流支流多,流程长,通航里程长;   全年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与长江航运相连,航道沟通东西南北,联系范围广;   历史上秦岭、大巴山区陆路交通不便,汉江水运得天独厚,是其主要交通方式;   历史上王朝帝都大都位于这一带,航运的需求量大。‎ ‎(3)新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等)的兴起;   河运受季节、气候的制约明显;   水库、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    泥沙淤积部分航道;   船舶大型化使部分河段(江窄水浅)丧失通航能力 ‎【解析】(1)汉水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所以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植被覆盖率较,好含沙量小。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 ‎(2)河流支流多,流程长,通航里程长。无冰期,全年通航时间长。与长江航运相连,航道沟通东西南北,联系范围广。历史上秦岭、大巴山区陆路交通不便,汉江水运得天独厚,是其主要交通方式。历史上王朝帝都大都位于这一带,航运的需求量大。‎ ‎(3)近代以来,新的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等的兴起。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河运受季节、气候的制约明显。水库、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泥沙淤积部分航道。船舶大型化使部分河段(江窄水浅)丧失通航能力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