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中国地理、旅游地理(1、2);考试时间:90分钟;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30X2=60分)‎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西藏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西藏地区的下列旅游资源中,都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①布达拉宫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 ③圣湖玛旁雍错 ④古格王国遗址 ⑤珠穆朗玛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⑤ D. ④⑤‎ ‎2. 西藏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很强,其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地理景观独特 ②宗教文化景观鲜明 ③交通方便④冻土广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征。‎ ‎【1题详解】‎ 五个旅游景点中,容易判断出布达拉宫、古格王国遗址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可排除。圣湖玛旁雍错,由“圣湖”两字可判断出该湖与宗教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应为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题详解】‎ 自然地理景观独特和宗教文化景观鲜明造就了西藏非凡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北京奥运会选择天津、秦皇岛、上海和沈阳作为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分赛场,青岛则承办部分水上项目的比赛。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①、②、③除了具有较丰富的体育活动举办经验和完善的相关设施之外,还具备的共同优势是 A. 交通便捷 B. 旅游资源丰富 C. 距离北京近 D. 当地人们的素质高 ‎4. 奥运会期间,大量游客的到来,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轻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 A 4. D ‎【解析】‎ 试题分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为沈阳,②为天津,③为青岛,三地为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三地均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方便运动员转程。而举办运动会与旅游资源和距离北京近,与人口素质无关,故选A。‎ ‎【4题详解】‎ 大量游客到来,进行消费,会带动工业、商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大量游客熔涌入会导致景区环境污染加剧,对我国整体环境影响不大,奥运会带来的游客大增只是短期现象,因为奥运会举办带来的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速度影响较小,故选D。‎ 考点:交通运输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 ‎【名师点睛】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一)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 发展国内旅游业,有助于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龙速度,扩大货币回笼量,因此能够加快资金周转,增加资金积累和国民收入,为国际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难得的经营管理经验。发展国际旅游业能够增加外汇收入,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 ‎(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在我国,巩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和思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不仅直接给航空、交通、饭店、餐饮服务、商业网点、景区、经典等带来了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了农村和城市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将增加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有赖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许多外国投资者都是通过旅游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市场。旅游的宣传效应率为1比8,即一个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可影响8个人。旅游业一般不受贸易壁垒干扰和出口配额的限制。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业。发展旅游业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量的企业家、专家和学者通过旅游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我们低成本地学习和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加快观念更新,促进本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 由于埃及局势动荡导致中国游客大幅减少,2014年仅为5万人左右。2015年1月7日,埃及旅游部门官员在开罗表示,目前埃及安全局势趋于稳定,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在新的一年到埃及旅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埃及的开放对我国旅游者的重要意义是 ‎① 丰富和积累文化知识  ② 扩大就业机会 ③ 扩大交流  ④ 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6. 埃及向中国游客开放,对其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可以增加外汇收入 ②可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③扩大就业 ④扩大文化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答案】5. C 6.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旅游的特点和影响。‎ ‎【5题详解】‎ 我国游客去埃及旅游,对我国产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方面,游客外出可以丰富和积累文化知识,扩大交流,①③正确;对埃及产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中国游客的涌入可以促进埃及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②④错误,故C正确。‎ ‎【6题详解】‎ 埃及向中国游客开放说明埃及发展了国际旅游,发展国际旅游的经济意义有: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①③正确;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是发展国内旅游的意义,②错误;扩大文化交流不是经济意义,④错误,故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015年1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行进中国”栏目组前往土楼之乡——福建永定,采访土楼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近年来,该县挖掘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发展了新型文化旅游产业。‎ 读福建永定县甄成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功能,下列不属于图中土楼具有的功能是 A. 防震 B. 避风沙 C. 防御 D. 防潮 ‎8. 土楼修建是为了居住,现成为旅游景点,体现了旅游资源具有 A. 多样性 B. 非凡性 C. 可创造性 D. 永续性 ‎9. 福建土楼吸引大量的旅游者,是因为它具有 A. 历史文化价值 B. 教育价值 C. 经济价值 D. 科学价值 ‎【答案】7. B 8. C 9.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征和价值.‎ ‎【7题详解】‎ 客家土楼的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4层土楼为例,底层和二层均不辟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这些全部出于防御要求,C正确;福建永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大,厚土墙保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D正确;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土楼还有抗震功能,A正确;福建离风沙源地远,受风沙影响小,B错误,本题选择不属于土楼功能的选项,故选B。‎ ‎【8题详解】‎ 土楼修建是为了居住,现成为旅游景点,体现了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故C正确。‎ ‎【9题详解】‎ 福建土楼属于人文景观,能够吸引大量的旅游者,是因为它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故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关于四个地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以畜牧业为主 B. ①③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C. ③④糖料作物为甘蔗 D. ④地单位产值高于珠江三角洲 ‎11. ②地发展鲜花种植的优势是 A. 科技发达 B. 土壤肥沃 C. 廉价的劳动力 D. 先进的保鲜技术 ‎12. ①、③两地附近的能源工业分别是 A. ①为水电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B. ①为煤炭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C. ①为石油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D. ①为天然气工业,③为煤炭工业 ‎【答案】10. B 11. C 12. A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四地的地理位置判断,①位于黄河上游的河西走廊地区,为我国主要的粮棉产区之一,②地位于云贵高原,为我国种植业分布地区,A错误;③位于黄河下游,为我国的主要粮棉产区之一,B项正确;④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糖类作物为甜菜,C错误;④地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故作物仅能一年一熟,故单位产值低于珠三角,D错误。‎ ‎【11题详解】‎ 从上题的结论可知,②地位于云贵高原,纬度低,热量充足,且有大量廉价劳动力,适宜花卉种植业发展。C正确。‎ ‎【12题详解】‎ ‎①地位于黄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故适宜发展水电工业,而③位位于黄河下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故适宜发展石油工业。A正确。‎ ‎【考点定位】我国能源、农业和工业的分布。 ‎ ‎【知识拓展】 Ⅰ.长江流域棉区,本区是生产水平最高的棉区。南界自福建戴云山起,沿“两广”北边的五岭,经贵州中部分水岭至四川大凉山;北以秦岭、淮河、苏北总干渠为界;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至海滨。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4%,总产约占全国的53%。水热条件好,伏天日照充足,有利于多结伏秋桃。多春雨,常有秋季阴雨,不利于苗期生长和吐絮。基本实行粮棉两熟套种。‎ Ⅱ.黄河流域棉区,本区是全国植棉面积最大的主产区。位于长江流域棉区以北;北界自山海关起,沿河北境内的内长城向西,再顺太行山东麓向南,尔后由河南境内的天台山(济源以北)折向山西境内的霍山(霍县以西),再经由陕西境内的北山(莆城、凤翔以北)连至甘肃南边的岷山划一直线;西起陇南,东至海滨。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50%,总产约占全国的43%。本区水热条件适中,春秋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伏天雨季往往加重盛花期蕾铃脱落。‎ Ⅲ.西北内陆棉区,这是一个植棉历史悠久,而又大有开发前途的棉区。本区在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全区,甘肃河西走廓和沿黄灌区。本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稳长,蕾铃脱落率低,经济产量系数高。东疆和南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长绒棉产量约占当地棉花总产的1/5。‎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地理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河流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区纬度较低,热量丰富,水分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 B. D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高,粮食产量低,主要原因是气温较低 C.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E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特点 D. 伏旱是影响F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答案】13. B 14. C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划分不同农业生产潜力是根据单位面积产量,而单位面积产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主要是不同地区的水热条件差异导致的,而水热条件是由气候决定的,故选B。‎ ‎【14题详解】‎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A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水分条件优越,地形是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A错。从图上可以看出,D地区位于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高,粮食产量低,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差,B错。E位于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作业,C对。F位于华北地区,该地区不存在伏旱天气,D错。故选C。‎ ‎【考点定位】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面小题。‎ ‎15. 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 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 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 ④地风沙危害严重 ‎【答案】15. D 16. B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线和纬线,可以判断出甲是天山,乙是太行山,丙是南岭,丁是大兴安岭。中国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故选A。‎ ‎【16题详解】‎ ‎①地天山南坡,绿洲区种植棉花,是重要的商品棉基地。A项正确。②是太行山东侧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严重。B项错误。③南岭以北丘陵为主,发展立体农业。C项正确。④是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高原,大风日数多、距沙源地近、植被覆盖率低,风沙严重。D项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区域定位、区域发展方向 ‎【知识拓展】中国主要山脉 中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山脉又是重要的地理界线。中国主要山脉的位置及附近地理事物如表:‎ 走向 ‎ 图示 ‎ 山脉名称 ‎ 地理界线 ‎ 附近典型地理事物 ‎ 东 西 ‎ ‎ ‎ 天山 ‎ 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北疆与南疆,暖温带与中温带;山脉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 ‎ 乌鲁木齐、叶鲁番盆地;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 ‎ ‎ ‎ 阴山 ‎ 内流区与外流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 ‎ 白云鄂博、包头、呼和浩特;京包、包兰铁路 ‎ ‎ ‎ 昆仑山 ‎ 塔里木盆地与藏北高原,暖温带与高寒气候区,地势第一、二阶梯界线 ‎ 可可西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 ‎ ‎ ‎ 秦岭 ‎ ‎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南方与北方地区,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 华山、渭河、汉江;西安、宝鸡;陇海铁路 ‎ ‎ ‎ 南岭 ‎ 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省界;长江与珠江水系;华中与化南 ‎ 大余、水口山;京广、京九铁路 ‎ ‎ ‎ ‎ 东北 西南 ‎ ‎ ‎ 大兴安岭 ‎ 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地势第二、三阶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嫩江、辽灌源地;霍林河煤矿、呼伦贝尔草原 ‎ ‎ ‎ 太行山 ‎ 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地势第二、三阶梯;山西和河北的省界 ‎ 海河、汾河;恒山、五台山;大同、阳泉煤矿 ‎ ‎ ‎ 雪峰山 ‎ 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 ‎ ‎ ‎ ‎ ‎ 巫山 ‎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第二、三阶梯;重庆与湖北的省界 ‎ 长江三峡、葛洲坝、三峡水电站 ‎ ‎ ‎ 长白山 ‎ 中国和朝鲜的界山,松花江与乌苏里江、鸭绿江的分水岭 ‎ 鸡西煤矿;滨绥铁路、沈丹铁路;白头山天池 ‎ ‎ ‎ 武夷山 ‎ 赣江与闽江分水岭、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江西与福建的省界 ‎ 闽江;鹰厦铁路 ‎ 南 北 ‎ ‎ ‎ 横断山脉 ‎ 亚热带与高原气候区;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地势的第一、二阶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 ‎ 三江并流、丽江古城;攀枝花、西昌;成昆铁路 ‎ ‎ ‎ 贺兰山 ‎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风流区与外流区,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内蒙古草原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 宁夏平原、包兰铁路、银川 ‎ ‎ ‎ ‎ ‎ 祁连山 ‎ 河西走廊、兰新铁路、青藏铁路 ‎ 暖温带与高原气候区,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地势第一、二阶梯;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 ‎ 气象学上将秋冬季地面最低温度≤0℃的最初日期定为初霜日。将9月1日定为第1天,记为1,建立初霜日期序列。‎ 读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初霜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有关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初霜期越早作物的生长期越短 B. 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无霜冻现象 C. 初霜期与热量带分布基本一致 D. 初霜期与气温年较差分布一致 ‎18. 影响甲地初霜日期等值线稀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距海远近 B. 纬度位置 C. 地形起伏 D. 洋流影响 ‎【答案】17. A 18. C ‎【解析】‎ 试题分析:‎ ‎【17题详解】‎ 读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初霜分布图,由题文材料信息可知该季节越往北气温越低,故初霜日越早,初霜日期序列数字越小。由此可知,初霜期越早作物的生长期越短,A对;图中只是北方的初霜分布,并不是长江以南全无霜冻现象,B错,受冷空气的影响,初霜冻11月下旬到达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上旬到达南岭;华南中北部初霜冻则在12月下旬到1月中旬之间出现;读图可知有的地方高寒带和温带的初霜期差不多,C错;北方的年较差大,D错。‎ ‎【18题详解】‎ 甲地的地形主要为平原,西面有大兴安岭阻挡冷空气的作用,初霜日等值线分布较稀疏,变化小,所以影响甲地等值线稀疏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起伏,答案选C。‎ ‎【考点定位】霜冻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该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起始高度出现在 A. 南坡3500米 B. 南坡2000米 C. 北坡3500米 D. 北坡2000米 ‎20. 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 南岭 B. 秦岭 C. 阴山 D. 天山 ‎【答案】19. D 20. D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北坡海拔约2000米处,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降低。而南坡则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多。故选D项。‎ ‎【20题详解】‎ 图中显示山脉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说明北坡为迎风坡,南岭、秦岭、阴山都是南坡为迎风坡,只有天山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少。D正确。‎ ‎【考点定位】图表解读,我国区域地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气候和读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学会判断地形剖面对应的降水量。判断方法如下图所示,同为3000米高度的A、B两点,对应的年降水量分别自A、B两点作垂线,与降水量线交于两点,即C、D两点,然后找到其对应的降水量,即C约为600mm,D约为400mm。‎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东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21. 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A. 600m  650m B. 600m  550m C. 1000m 550m D. 1000m 650m ‎22.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km B. 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C. 汛期出现在冬季 D. 流向为先向东南后向正南 ‎【答案】21. B 22. D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等高距是200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所以图中甲的数值是600米,C、D错。环绕乙的等高线数值是600米,结合等高线递变规律,乙的取值范围是400-600米之间,数值可能是550m ,A错,B对。‎ ‎【22题详解】‎ 结合图中比例尺,图中河段长度约为70km,A错。结合纬度,图示区域位于大陆东岸,应是我国东部季风区,补给类型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B错。汛期出现在夏季,C错。结合图中指向标,流向为先向东南后向正南,D对。‎ 考点:等高线图,等高线与河流关系,等高线数值计算,比例尺,河流特征。‎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降水多 B. 风力大 C. 日照强 D. 气温高 ‎24.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高大、屋顶尖、窗小 D. 低矮、屋顶缓、窗小 ‎【答案】23. B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是福建海坛岛,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季风气候区,民谣“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反映当地降水少,风力大,多石头房屋,B正确,A错,民谣不能反映日照强弱和气温高低,C、D错。故选B。‎ ‎【24题详解】‎ 风沙满地跑,说明该岛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可以防风沙,可推测传统民居应该具有低矮、窗小的特点,材料反映该岛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由地理位置可推测,受台湾山脉阻挡,该岛位于东南风季风的背风坡一侧,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还有屋顶缓的特点,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 ‎【点睛】从位置出发,分析该岛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传统民居的影响,多风沙地区房屋应设计为低矮、窗小以防风沙,多雨地区房屋屋顶陡,利于排水。‎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 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26.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黄土高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 ‎【答案】25. B 26. D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查提取信息能力。该地生态恶化,由图12可知耕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草地面积下降速度最快,所以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应该退耕还草,选B。‎ ‎【26题详解】‎ 考查中国地理区域荒漠化问题差异比较。结合表格:区域草地面积为主,但荒漠化(盐碱地面积大,云贵高原东部石漠化严重,黄土高原中部沙漠化严重)土地面积大,沼泽湿地面积较小(松嫩平原中部较大),与内蒙古高原西部接近。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从表格和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实现区域定位和区划环境问题的分析,难度一般。‎ 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不同地形的相关资料,下图为该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7.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南地区 ‎28. 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势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7. D 2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差异和农业发展.‎ ‎【27题详解】‎ 由表格可知,该地以丘陵为主,且主要种植水稻、冬小麦等作物,因此最可能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 ‎【28题详解】‎ 东南丘陵地区平原面积小,但由于人多地少,且开垦历史悠久,许多土地被开垦为耕地,故耕地比重高。‎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长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划分荔枝生长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A. 气候 B. 土壤 C. 市场 D. 水源 ‎30. Ⅰ区被划为荔枝生长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弱 B. 降水少 C. 多大风 D. 纬度比Ⅱ、Ⅲ区高 ‎【答案】29. A 30.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区位因素.‎ ‎【2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荔枝喜温暖湿润,冬季不耐低温,其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故划分荔枝生长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30题详解】‎ 荔枝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I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最高,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故被划为荔枝生长不适宜区。‎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0分)‎ ‎31.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经纬度、等高线的分布等,判断图中北部B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_。‎ ‎(2)该地区河流与我国东北河流相比,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 ‎(3)从D到B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4)图中A地所处地区的优势是“一黑一白一红”。这里的“一黑”指的是_____能源资源,“一白”指经济作物______,“一红”指在特殊的干旱气候条件下种植的红色农产品(如番茄、枸杞等)。红色农产品质量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天山山地 (2). 东北河流 (3). 垂直地域分异 (4). 石油 (5). 棉花 (6). 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疆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详解】第(1)题,根据经纬度(80°E--90°E,40°N)、等高线的分布等,可知图中北部B地的地形名称是天山山地。第(2)题,该区域属于内流区,多内流河,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温度,而温度的年际变化不大。我国东部地区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具有不稳定性,所以降水年变化较大,河流流量变化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第(3)题,从D到B是从山麓到山顶,所以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垂直地域分异。第(4)题,A地是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的优势是“一黑一白一红”。“一黑”指的是石油,“一白”指经济作物棉花,红色农产品质量好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3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该地区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________。‎ ‎(2)“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 ‎(3)列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相吻合的是_____‎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最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4)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区域④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区域①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区域②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 D.区域③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5)我们的家乡云南位于图中____________区域。(填代号)‎ ‎【答案】 (1). ② (2). 拉萨 (3). ① (4). 干旱 (5). B (6). A (7). ③‎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的差异性。‎ ‎【详解】(1)高原之舟是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2)沙漠之舟是骆驼,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3)①是西北地区、④是北方地区,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400mm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吻合。‎ ‎(4)读图可知: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为南方地区、④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煤炭、石油资源丰富;西北地区太阳能、石油资源丰富;青藏地区太阳能、地热能丰富;南方地区水能丰富。故选A。‎ ‎(5)云南属于南方地区。‎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33.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沿着1000多公里的干渠,流入京津冀地区的千家万户,帮助京津冀地区解决了缺水难题。‎ 材料二:下图。‎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说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沿______运河北上把水输送到华北地区。‎ ‎(3)下列关于长江,黄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下游水能资源最丰富 B.黄河是我国年径流量第二大河 C.长江,黄河干流均流经青海,四川 D.两河流均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4)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_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__”。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_________减少水土流失。‎ ‎【答案】 (1).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 京杭运河 (3). C (4). 黄土高原 (5). 地上河 (6). 植树造林,修筑堤坝。‎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河流及南水北调工程。‎ ‎【详解】(1)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主要是受我国夏季风影响。‎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通过京杭大运河调水。‎ ‎(3)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上游水能最丰富;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量不是第二,流量小于珠江;长江黄河干流均流经青海和四川;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故选C。‎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河床沉积,形成地上河。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通过植树造林、修筑堤坝。拦截泥沙。‎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