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下图为地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2.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 干冷的中纬西风 B. 暖湿的中纬西风 C. 干冷的极地东风 D. 冷湿的极地东风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P地位于回归线至30°之间,位于副热带,盛行下沉气流,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特点与分布可知,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A正确,BCD错误。据此选A。 【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Q地位于60°N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受来自于较低纬的暖湿气流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暖气团抬升,故其降水主要来自于暖湿的中纬西风带来的水汽,B正确,AD错误。故选B。 3.冬季,暖气开放的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气温高,气流由地面往上运动,地面形成低压,上空形成高压;室外相反,地面形成高压,上空形成低压。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由高压流向低压,教室门口底部,室外冷空气流入室内,教室门口上部,室内暖空气流出室外。结合图,故①②正确。故选A。 2019年12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内蒙古中部,陕西东北部,山西中北部,北京、天津北部,辽宁北部和西部,吉林中西部等地有大雪,局地有暴雪。银川有小雪,次日大风蓝色预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形成本次大范围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5.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A. B. C. D. 6. 与此次天气现象造成的影响无关的有( ) A. 部分高速公路被封闭,通信和输电线路可能中断 B. 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 城市用电、用气量增多 D. 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答案】4. B 5. A 6. B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材料大范围出现降雪局地有暴雪,银川有小雪,次日大风蓝色预警,说明该次降雪伴有大风,所以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为冷锋,读图A为暖锋,B为冷锋,C为北半球气旋,D为北半球反气旋,故该题选B。 【5题详解】 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A图气温下降,BCD错误,所以该题选A。 【6题详解】 降雪后路面结冰要封闭高速公路提高通行的安全性,通信光缆和输电线路受到积雪影响而中断,故A错误;极光现象和太阳活动有关,和降雪无关,故B正确;降雪后气温降低,可能会增大取暖用电、用气,故C错误;降雪后气温下降,不利于病虫害越冬,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7. 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 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8. 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所有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7. C 8. D 【解析】该题考查水循环和水平衡。 【7题详解】 a表示水汽从海洋上空输送到陆地上空,表示水汽输送;b表示地表水流入海洋的过程,为地表径流;c表示地表水成为地下水的过程,表示下渗;d表示地下水流入海洋的过程,为地下径流;e表示海洋水变为大气水的过程,为蒸发。 【8题详解】 水循环可以维持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资源更新,但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①错误,④正确;水在循环过程中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目前人类只能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②正确,③错误。 城市缺水与雨季“看海”成为一对矛盾,雨水资源化是现今城市水体处理的一种趋势。下图为北京市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植生滞留槽”示意图。其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下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这种雨水资源化系统( ) A. 可以挖掘集约利用水资源的潜力 B. 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差异 C. 一定会造成城市水资源的浪费 D. 是解决城市雨季“看海”的唯一措施 10. 这种方式获取的水体,最适宜的用途是( ) A. 农田灌溉 B. 养殖水产品 C. 绿化用水 D. 居民饮用水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收集后净化再次利用,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充分挖掘了集约利用水资源的潜力,故A正确;“植生滞留槽”系统增加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对水资源时间分布造成一定影响,不会影响其空间分布,故B错误;该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故C错误;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受气候、下垫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缓解城市内涝还可通过完善排水设施等方式缓解,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10题详解】 “植生滞留槽”主要收集城市降水,且较为分散,不易用作农田灌溉用水,故A错误;养殖水产品和居民饮用水对水质要求较高,“植生滞留槽”收集的雨水水质较差,故BD错误;绿化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以就近使用该系统截留的雨水,减少了运输的费用,故C正确,所以该题选C。 读北半球局部大洋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流经b处的洋流流向应是( ) A. B. C. D. 12. 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 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C. 减小污染范围,加重污染程度 D. 导致沿岸地区气候干旱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图示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根据所学知识该环流为顺时针,b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应为暖流(可能为日本暖流或墨西哥湾暖流)。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以及等温线弯曲方向代表洋流运动方向判断A为南半球的寒流,B为北半球的暖流,C北半球的寒流,D为南半球暖流,所以该题选B。 【12题详解】 洋流能促进高低纬度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故A正确;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故BD错误;洋流能够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A。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 B 地所属地质构造是( ) A. 山岭 B. 向斜 C. 背斜 D. 地垒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要修建一条隧道应选在 B处 B. A 处山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背斜顶部受挤压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 C. B 处岩性坚硬,不宜修建水库大坝 D. 东非裂谷带的地质构造与 D 处相同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A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地貌形态为谷地,故A错误;B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从地貌形态上看为山岭,故B正确;C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位移,所以为断层构造,地貌形态为悬崖或陡崖,故C错误;D处岩层断裂下陷,地质构造为地堑,地貌为谷地,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14题详解】 由上题B处为向斜山,积水较多,不能修建隧道,故A错误;A处为背斜谷,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故B错误;B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可以修建水库大坝,故C错误;东非裂谷带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与D地质构造相同,故D正确,所以该题选D。 下图为温州平阳南麂列岛著名景点“飞来石”,它是由花岗岩组成,上方岩石有“摇摇欲坠”之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示“飞来石”岩石类型属于右面关系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16. “飞来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 岩浆活动—冷却凝结—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C.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 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飞来石”由花岗岩组成,属于岩浆岩,右图中变质作用形成的c为变质岩,d是地壳物质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应为岩浆;b由岩浆活动形成应为岩浆岩,a为沉积岩,故该题选B。 【16题详解】 “飞来石”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为岩浆侵入地壳(岩浆活动)经冷却凝固形成,后期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图示景观,故该题选A。 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六套,一些优美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上述自然风景的成因与流水作用无关的是( ) A. 甲图上的长江三峡景观 B. 乙图上的青藏高原景观 C. 丙图上的桂林山水景观 D. 丁图上的壶口瀑布景观 18. 关于乙图青藏高原中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 该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 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 D. 该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甲图为长江三峡,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错误;乙图为青藏高原图中角锋、U形谷、刃脊为冰川作用形成的,故B正确;丙图中桂林山水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C错误;丁图壶口瀑布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1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故C对A错;该地貌是内外力共同影响形成的,故BD错误,所以该题选C。 读我国北部沿海至内陆的自然带更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 A. 森林、草原、荒漠 B. 荒漠、森林、草原 C. 森林、荒漠、草原 D. 荒漠、草原、森林 20. 从丙到甲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组合 D. 非地带性规律、海陆分布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甲、乙、丙位于我国40°纬线附近,从内陆到沿海距离海洋越近降水越多,自然带由荒漠带、草原带逐渐过渡为森林带,故该题选D。 【20题详解】 从丙到甲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植被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为水分,故该题选B。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 人口数量增多 B. 气候变化 C. 森林被破坏 D. 围湖造田 22.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综合性 B. 区域性 C. 整体性 D. 差异性 【答案】21. C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题干提示: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可能导致水旱灾害增多;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保持水土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等。所以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C正确。人口数量增多、围湖造田,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A、D错。气候变化,河流径流量可能减小,B错。故选C。 【22题详解】 图示反应的是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因素甚至整体地理环境的变化,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对。综合性、区域性、差异性不能体现环境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A、B、D错。所以选C。 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 ) A. F处可能形成海沟 B. F处地壳运动较E处活跃 C. E处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D. 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24. 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E所在为太平洋)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 ) A. 印度洋板块 B. 美洲板块 C. 非洲板块 D. 亚欧板块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F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岩浆喷出形成海岭,不会形成海沟(海沟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故A错误;板块的边界处,地壳活跃,F位于板块张裂地带,E处位于两大板块的碰撞地带,属于消亡边界,地壳比F处活跃,BC错误,故该题选D。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E所在地为太平洋,且图示显示E 处西侧板块俯冲到甲板块下面,根据所学知识美洲板块的大陆西部边缘为消亡边界,东侧大西洋中部为生长边界,所以甲最有可能是美洲板块,故B正确,印度洋板块西侧为非洲板块,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西侧为美洲板块,都不是太平洋,故A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着片片绿洲。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地形与土壤 B. 地形与水源 C. 水源与土壤 D. 气候与植被 26. 从地形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 ) A. 河谷地带 B. 塔克拉玛干沙漠 C. 山麓冲积扇 D. 吐鲁番盆地 【答案】25. B 26. C 【解析】该题考查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影响。 【25题详解】 南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是制约村镇、农田分布的主要因素;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水资源丰富,地形平坦。选B正确。 【26题详解】 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主要沿盆地边边缘修建;盆地边缘主要是山前冲积扇,是城镇主要分布区。选C正确。 2012年12月17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下图是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梁,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 ①节省运营时间 ②节省建设投资 ③减少所经聚落 ④减轻生态破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8. 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 A. 资金 B. 地形 C. 技术 D. 移民 【答案】27. D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梁比“之”字型修建缩短了距离、节省运营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①对;高速公路在修建过程中开隧道、架桥,投资大,建设难度大,②错;高速公路经过地区为川东山区,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聚落分布稀少,③错;山区修建“之”字型道路需要破坏地表,导致生态破坏,架桥开隧道缩短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生态的破坏,④对,所以该题选D。 【28题详解】 根据材料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为川东山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增加了建设难度,增大其投入,故B正确;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资金和技术不是限制修建的最大障碍,故AC错误;川东山区,人口较少,需要移民数量少,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29.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 A. 不断北移 B. 不断南移 C. 不断东移 D. 不断西移 30. 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 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 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故选B。 【30题详解】 两个时期野象分布范围有较大差异,说明气候变化趋势不同;现代气候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全球陆地面积减少;历史时期气候变冷,雪线不断降低,现代气候变暖,雪线升高;历史时期气候变冷,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南移。故选C。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二、非选择题 31.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夏季的是____图,C地夏季风主要是受___________影响而形成的。 (2)乙图中B的风向是______,受其控制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3)亚洲季风环流在甲图控制时段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昼长夜短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均向北移动 D.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答案】 (1)乙图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东南风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3)D 【解析】 【详解】(1)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读图甲图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冬季,乙图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夏季;南亚季风的成因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盛行东北风,夏季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盛行西南风。 (2)读图B地风向为东南风,为北半球夏季,此时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3)根据上图甲图为冬季,我国各地夜长昼短,故A错误;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故B错误;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故C错误;冬季南极地区为极昼时期,且为暖季,为我国南极地区科考的最佳时期,故该题选D。 32.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洋流甲按性质属于 ,其对沿岸气候起到 的作用。 (2)图中的渔场名称是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在该海域交汇。 (3)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的航海者发现在图中A、B两条航线中,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更短,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1)暖流、增温增湿 (2)纽芬兰渔场、寒暖流 (3)航线B受洋流和东北信风带的影响,航行顺风顺水,速度快,用时短。 【解析】 【详解】(1)读图甲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根据渔场的位置判断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由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 (3)A航线逆北大西洋暖流,B航线一路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同时顺北半球低纬度信风,所以顺风顺水,虽然线路长,但用时短。 33.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半球陆地自然带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 (2)自然带D的名称是_________,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其成因是夏季受________ 控制,冬季受_________影响。 (3)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的是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 (4)自然带B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答案】(1)纬度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 热量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西风 (3)C、H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中纬西风控制 (4)洋流 【解析】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自然带D→C→B→A 南北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主要是不同纬度的热量差异,故其形成的基础是热量因素。 (2)读图可知,图中D位于纬度30°-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形成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3)C、H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都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自然带B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使温带落叶阔叶林面积扩大,针叶林分布面积缩小;东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使亚寒带针叶林南北跨度增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