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年春期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年级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学科与历史政治学科同堂考试,文综分卷不分堂。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渭北“旱腰带”,因在卫星遥感影像图上呈浅黄色带收地形而得名,也称渭北山地;东西长近400套里,平均海辊700米左右。该地区历史文化遗迹丰厚、石虞岩储量丰富,但森林植被稀少、水资源短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陕西省历来旱灾频发,但“旱腰带”地区号称十年九旱。其与渭河平原相比旱灾更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低山丘陵,石灰岩分布,地表水难以留 B. 沙土广布,水分下渗严重 C. 降水太少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 ‎ 该地区是陕西省水泥、石灰、石料等建材的主要来源地。对于当地大力发展采石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灰石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 B. 改变地形地貌 C. 加剧地质灾害 D. 生态破坏小,修复成本低 ‎3. 研究表明,“早腰带”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苹果种植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多位于阳坡,光照充足 B. 雨热同期,利于果树生长 C. 灌溉条件优越 D. 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 陕西省历来旱灾频发,但“旱腰带”地区号称十年九旱。其与渭河平原相比旱灾更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低山丘陵,石灰岩分布,地表水难以留存,A对。区域内黄土广布,B错。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少,不是太少,C错。水土流失严重不是旱灾严重的原因,D错。‎ ‎2. 该地区是陕西省水泥、石灰、石料等建材的主要来源地。当地大力发展采石业,是因为石灰石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A正确。开采岩石会改变地形地貌,B正确。开采山体会导致岩层破碎,加剧地质灾害,C正确。生态破坏大,修复成本高,D不正确。‎ ‎3. 研究表明,“早腰带”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苹果种植区。多位于黄土高原南侧,是阳坡,光照充足,A正确。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果树生长,B正确。水资源不足,灌溉条件差,C不正确。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D正确。‎ ‎2017年7月5日,为期3天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落下帷幕。来自联合国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经过深入研讨、实地探访,对全球沙尘暴防治、荒漠北治理选成共识。其中,中国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引发各国与会代表的关注,被视为防治沙尘暴的“治本良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盆地地形,气流闭塞 B. 滥砍滥伐,植被稀少 C. 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 D. 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5. “板上发电,板问种草,板下养羊”,这是库布齐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下列对该工程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 光照强烈,发电量较大 B. 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加剧地表水分蒸发 C. 多种植耐早植物 D. 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 ‎【答案】4. D 5. 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沙漠的成因及治理。库布齐沙漠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高原地形;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降水少是形成沙漠的自然原因。该地气候干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发电量较大;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辐射发电,也遮挡了太阳对地面的辐射,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当地干旱,可发展耐早植物;“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多种经营,发电发展电力相关产业,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 ‎4. 库布齐沙漠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高原地形;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降水少是形成沙漠的自然原因。选D正确。‎ ‎5. 该地气候干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发电量较大,A正确;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辐射发电,也遮挡了太阳对地面的辐射,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B错;当地干旱,可发展耐早植物,C正确;“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多种经营,发电发展电力相关产业,产业链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D正确。选B正确。‎ 下图为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③、⑤两地的板块边界类型 A. 均为消亡边界 B. ③为生长边界、⑤为消亡边界 C. 均为生长边界 D. ③为消亡边界、⑤为生长边界 ‎【答案】6. A 7. D ‎【解析】‎ ‎6. 考查海底的地形及其特征。图中①、 ②、 ③、 ④四地的地形类型分别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和洋盆,大陆架海域鱼饵丰富,形成渔场,故A项正确。‎ ‎7. ③地地形为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边界类型为消亡边界;⑤的地形类型为海岭,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故D项正确。‎ ‎【知识拓展】板块边界与地形 边界类型 地形 生长边界 裂谷、海洋、海岭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高大山脉、高原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大洋板块边缘:海沟 大陆板块边缘:海岸山脉、岛弧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形成图中山脉的原因是 A. 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 B.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抬升 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抬升 D. 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抬升 ‎9. 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 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 C. 乙地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D. 山脉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10. 图中甲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 受信风带控制 C. 地形平坦开阔面积大 D. 沿岸暖流影响 ‎11. 甲区域植被破坏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 酸雨增多 B. 紫外线增多 C. 水土流失 D. 气候变暖 ‎【答案】8. B 9. B 10. A 11. D ‎【解析】‎ ‎8. 图中的山脉为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受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安第斯山脉,故B项正确。‎ ‎9. 受山地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故B项正确;A、C、D的现象与地形地势无关,故可排除。‎ ‎10. 据图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降水天气,全年高温多雨,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带,故A项正确。‎ ‎11. 甲地植被为热带雨林带,该植被的作用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的功能;植被破坏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故D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是 、 、 。‎ ‎(2)图中数字①②③处表示我国三个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这些地方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 ‎(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答案】(1)新疆内蒙古甘肃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3)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1)据图,根据中国行政区划,可以判断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五个方面。‎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能源基地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二 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其自然原因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一,分析山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 ‎(3)根据材料二,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好处有哪些?‎ ‎【答案】(1)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崎岖;土质疏松;植被稀少;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治理“三废”);改善交通;发展科技(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解析】(1)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土质、气候、植被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崎岖;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差;地表植被稀少;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因此水土流失严重。‎ ‎(2)据材料一可知,山西相关企业面临的困境有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从侧面说明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措施可借鉴鲁尔工业区知识,运用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调整结构、发展交通与科技、美化环境等)回答即可。‎ ‎............‎ ‎1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右图) ‎ 材料二: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1)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 ‎(2)中安第斯山区农民仍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粮食不能自给,试分析该地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不利条件。‎ ‎【答案】(1)纬度低、海拔高处气候凉爽;山区河谷冰川融水量大,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2;地形崎岖,利于防御。‎ ‎(2)地形崎岖,土地较为分散;耕作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分)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的素质较低,生活贫困,资金投入少。‎ ‎【解析】整体分析:该组试题以古印加文明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试题难度适中,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高。‎ ‎(1)秘鲁纬度低,气候炎热,山地地区海拔高,气候凉爽,有利于人类居住;此外,山地地区的水源条件、安全防御条件等较好,因此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 ‎(2)该小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结合该地地理环境,可从地形、技术、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回答。‎ ‎15.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判断甲、乙、丙地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 ‎(2)分析该地气候对图中湿地形成的作用。‎ ‎(3)简述松花江a河段的水文特征。‎ ‎【答案】(1)甲:草地 乙:耕地 丙:林地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3)径流量较大;径流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结冰期较长;有凌汛;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慢。‎ ‎【解析】本题以我国东北地区为背景,考查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考查湿地的成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降水较少,地表植被为草地;乙地位于平原地区,干湿地区为半湿润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丙地地形为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2)考查湿地的成因,主要从降水、下渗、地势、蒸发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气温较低,多冻土层分布,不易下渗,地表积水形成沼泽。‎ ‎(3)考查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径流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径流的季节变化较大;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春汛,夏季降水丰富形成夏汛;气温较低,结冰期较长;冬春季节有凌汛发生;植被覆盖率较高, 含沙量较小;地势平缓,流速较缓慢。‎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 ‎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 ‎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⑧径流量变化 ‎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