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Word版

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1,回答1—2两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 ‎ B.差异性  ‎ C.整体性  ‎ D.联系性 ‎2.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A.①→②→③                         ‎ B.③→②→①‎ 图1‎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读图2“我国能源调运”,回答3~4两题。‎ ‎3.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火电、天然气、水电   ‎ B.石油、天然气、火电    ‎ C.天然气、石油、水电   ‎ D.火电、石油、天然气 ‎ ‎4.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坑口电站”适用于 A.①输送线路   ‎ B.②输送线路 图2‎ C.③输送线路   ‎ D.三条线路均可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衰落阶段和再生阶段。结合图3,完成5—6题。 ‎ ‎ ‎ 图3‎ ‎5.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6.下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C—A—B    D.B—A—C ‎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图4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 7-8题。‎ 图 例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黄土高原丘陵 南方丘陵山地 西南峡谷高中山地 北方土石山地丘陵 水土流失次严重地区 干旱地区山地 干旱风沙地区 水土流失轻微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 平原、盆地和绿洲地区 图4‎ ‎7.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A.不合理利用土地 B.植被覆盖率低 ‎ C.地壳活动更活跃 D.河流径流量更大 ‎8.C 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河道弯曲,支流多 B.洪涝集中春季和冬季 C.跨流域调水 D.地形崎岖,排水不畅 图5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小题。‎ 图5‎ ‎9. 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 洪涝灾害频率减少 B. 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C. 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 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10.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①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②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③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④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长度1 432公里)工程正式通水。图6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 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 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 D. 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12. 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 图6‎ ‎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图7为我国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A、B两地盐碱地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 图7‎ A.过度开采地下水 ‎ B.化肥使用量大 ‎ C.过度放牧  ‎ D.灌溉措施不当 ‎14.针对A、B两地土地盐碱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地下水水位 ‎ B.大力发展牧业 ‎ C.增施化肥,改良土壤 ‎ D.建立排灌系统 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中国制造面临“哭泣曲线”的影响,图8为哭泣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受“哭泣曲线”影响的企业最可能是 A.有色冶金 B.玩具制造 ‎ C.汽车制造 D.飞机制造 ‎16.为减小影响,中国企业今后发展应采取的 措施是 A.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B.降低能耗和土地成本 C.减小企业生产规模 ‎ D.加快产业转移 截止目前,珠江上游红水河段规划的天生桥、龙滩、岩滩、大化等10个梯级电站,除大藤峡,其它均已投入运营。图9是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 红水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后,流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 B. 提高下游航运能力 C. 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 ‎ D. 气候变湿,温差变小 ‎18. 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 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 ‎ B. 利用水电,发展耗能工业 图9‎ C. 发展交通,促进对外联系 ‎ D. 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游 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 ‎①② B. ①③‎ B. ‎②④ D. ③④‎ ‎2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危害人体健康,如皮肤癌发病率增加等 图10‎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图11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①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 A. ‎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图11‎ ‎22.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 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图12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某地1978~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图12‎ ‎23.造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加 B.气候变化 C.产业升级 D.道路建设 ‎24.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旱涝减少 B.水源枯竭 C.草场退化 D.人口外迁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曾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但在1972年干涸。20世纪90年代在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图13中甲示意罗布泊的面积变化,乙示意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据此回答25-26题。‎ ‎ ‎ ‎ ‎ 甲 乙 图13‎ ‎ ‎ ‎25. 造成罗布泊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B. 塔里木河中上游不合理的用水 C. 沙地广布,湖水大量下渗 D. 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 ‎ ‎26. 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 盐碱化减弱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昼夜温差增大 D. 空气湿度增加 读图14“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库布齐沙漠 ‎ B.土默川平原 C.阴山山脉 ‎ D.呼和浩特市 图14‎ ‎28.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 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A.地质条件稳定 ‎ B.灌溉条件改善 ‎ C.年降水量增多 ‎ D.黄河水量减少 读我国四大地区划分图15,回答29—30题。‎ ‎29.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工业化水 平较高 B.中部地区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 C.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 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D.东北地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 发达 ‎ ‎30.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15‎ A.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 B.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能力 较强 C.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A”涂黑;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将“B”涂黑。‎ ‎31.南水北调东线先行,因为工程量小,全程水可自流。‎ ‎32.产业转移都有利于迁入区的产业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33.区域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区域。‎ ‎34.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十分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全方位开放 开发战略。‎ ‎36.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37.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分布。‎ ‎38.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 ‎39.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40.贫困迫使旱地居民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生存,导致荒漠化扩大。‎ 三、综合题(30分)‎ ‎41.读图16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图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和 。‎ (2) 制约A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是 ,‎ 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3) 制约B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图16‎ (4) 导致G、H两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 ‎42.图17为“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图18为“长江流域主要水利枢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图18‎ 图17‎ ‎ ‎ ‎(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蕴藏量居我国首位,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河流 ‎ ‎ 。(2分)‎ ‎(2)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有 。(2分)‎ ‎(3)为加强长江流域区际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 ‎ ‎ 。(2分)这对江苏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 ‎ 。(2分)‎ ‎4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图19)。‎ ‎ ‎ 图19‎ ‎(1)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 (2分)‎ ‎(2)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 (2分)‎ ‎(3)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 (2分)‎ ‎(4)简要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省区产生的影响。‎ ‎ (2分)‎ ‎4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基地,区内工业发展条件优越。‎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的匹兹堡,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19世纪中叶才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如今匹兹堡已华丽转身为美国东北部的一座科技新城。‎ 材料三 图20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和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位置图”。‎ 图20‎ ‎(1)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          ;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             等工业部门。(2分) ‎ ‎(2)除资源条件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还有哪些? (2分)‎ ‎ ‎ ‎(3)匹兹堡的“华丽转身”,对辽中南地区发展转型具有哪些借鉴意义?(3分)‎ ‎                                        ‎ ‎                                      ‎ ‎ ‎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 参考答案 ‎1-5 B B A A B 6--10 C B A D B ‎11-15 D B D D B 16--20 A D A B D ‎ ‎21-25 C B A C B 26--30 D D B C A ‎31-35 B B A A A 36--40 B B A B A 三、综合题(30分)‎ 41. ‎(7分)(1)气候和地形 ‎(2)水源 土地荒漠化 ‎(3)热量 ‎ ‎(4)水分 热量(每空1分)‎ 42. ‎(8分)(1)落差大;径流量大 ‎(2)航运 供水 养殖 ‎(3)西电东送;川气东输   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经济、社会各1分)‎ ‎43(8分)(1)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夏季气温高,积温大;沙质土壤利于棉花根系生长。(答对三点得2分)‎ ‎(2)接近原料产区(或原料丰富);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低。(2分)‎ ‎(3)接近东部科技发达区,人才聚集;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或原有的销售渠道好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获取市场信息。(2分)‎ ‎(4)新疆:有利: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不利: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2分)(有利1分,不利1分)‎ ‎44.(7分)(1)石油资源丰富 钢铁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等(每空1分)‎ ‎(2)便利的交通, 广阔的市场 ,丰富的劳动力(其中2点得2分)‎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必须有,1分);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必须有,1分);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等(后面其中1点得1分,言之有理的亦可得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