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 绝密★启用前 ‎ 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理科)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 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分为 A.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答案】A ‎【解析】太阳外部结构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此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冰壶也称“冰上溜石”,其形状为圆壶状,由天然花岗岩制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是 A. 外力作用形成 B. 变质作用形成 C. 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 D. 火山喷发形成 ‎3. 下列岩石按成因与制作冰壶的石材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大理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玄武岩 ‎【答案】2. C 3. D ‎【解析】试题分析:‎ ‎2. 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若在地球表层则被外力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3. 花岗岩按岩石成因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和砂岩都属于沉积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所以D正确。‎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4. 日全食时,能看见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A. 日冕层;黑子 B. 色球层;耀斑 C. 色球层;黑子 D. 光球层;日珥 ‎【答案】B ‎【解析】色球层所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被人们看到。色球层中太阳活动的标志为耀斑。故B正确。日冕层在日全食时可见,但黑子属于光球层,故A、C错误;日全食时光球层不可见,日珥位于日冕层,故D错误。‎ ‎【点睛】准确太阳大气层及各层相对应的太阳活动。‎ ‎5.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 (  )‎ A. 强劲的太阳风 B. 太阳内部物质燃烧 C. 太阳内部物质核聚变 D. 太阳内部物质核裂变 ‎【答案】C ‎【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C正确,B、D错误。太阳风是太阳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故A错误。‎ ‎6.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 A. 煤炭的形成 B. 火山爆发 C. 海陆间水循环 D. 大气运动 ‎【答案】B ‎【解析】煤炭、石油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辐射能,故A不符合题意;火山的喷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故B正确; 大气和水体的运动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熟练掌握能源的分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但它不是地球上唯一的能量来源。‎ ‎7. 西藏地区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光照时间长  ‎ ‎③地势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西藏地区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的原因是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天气晴朗,光照时间长,地势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大;由于日地距离非常远,地势高低对距离太阳远近影响是微不足道的。选A。‎ ‎8. 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上产生(  )‎ A. 强热带风暴 B. 雷鸣闪电 C. “磁暴”现象 D. “厄尔尼诺”现象 ‎【答案】C ‎【解析】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若闯入地球会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强热带风暴是生成在海洋上的强大气旋,与太阳活动无关;雷鸣闪电是云在上升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放电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厄尔尼诺”现象是特殊洋流影响气候的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选C正确。‎ ‎9. 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 晨线与昏线理论上等长 C. 晨昏线(圈)只有在二至日才与赤道互相平分 D. 晨昏线(圈)只有在二分日才与都与经线圈重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晨昏线全年与赤道互相平分,C错误,选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与昏线理论上等长,晨昏线(圈)只有在二分日才与都与经线圈重合,A、B、D正确。‎ 考点:晨昏线及特征。‎ ‎10. 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 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答案】A ‎【解析】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故A正确;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的日变化不大,故B不符合题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故C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的日变化不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 关于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A. 天体的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B. 天上的恒星靠在一起组成星座,就形成天体系统 C. 月球和地球组成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 D. 银河系是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答案】A ‎【解析】天体系统是指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系统。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星座和天体系统不是一回事。地球和月亮也组成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它显然比太阳系层次更低。银河系属于总星系,总星系是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12.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地球是正圆形的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人认为地面是平的,天是方的,后来随着认知视野的扩大,人们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随着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在人们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13. 有关图中A、B、C、D四地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地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 B. 图中B地经纬度是(30°N,135°W)‎ C. 图中C地处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 图中D地处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 ‎【答案】A ‎【解析】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为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A点位于南半球;图中A点位于135°E,属于东半球,A正确;图中B地和C位于南半球;图中D地位于30°S,属于亚热带,热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14. 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 喜马拉雅山 B. 黄土高原 C. 大西洋 D. 刚果盆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地壳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四个地点,喜马拉雅山厚度最大,大西洋地壳最小。‎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15. 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安山岩 D. 花岗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是沉积岩,大理岩和板岩属于变质岩。‎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16.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的形成原因是:(    )‎ A. 非洲亚洲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挤压形成的 B. 南极板块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的 C. 美洲板块、欧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的 D. 南极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的 ‎【答案】B ‎【解析】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的形成原因是南极板块、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的,B正确。‎ 下图为“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 A. 堆积作用 B. 地壳运动 C. 侵蚀作用 D. 变质作用 ‎18. 贺兰山从成因看属于 (  )‎ A. 褶皱山 B. 火山 C. 断块山 D. 无法判断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 图中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宁夏平原岩层相对下陷,是断层构造中的地堑,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地壳运动,B对。形成地堑构造后,再有堆积作用,形成宁夏平原地貌,不是地质构造成因,A错。侵蚀作用、变质作用不是地堑构造的成因,C、D错。‎ ‎18. 贺兰山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贺兰山是断层相对抬升部分,从成因看属于断块山,C对。不能体现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的特点,不是褶皱山,A错。没有岩浆喷发现象,不是火山活动,B错。D错。‎ 点睛:图中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岩层相对两侧下陷,是断层构造中的地堑。宁夏平原是地貌,不是地质构造。贺兰山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贺兰山是断层相对抬升部分,从成因看属于断块山。‎ ‎2016年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中心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据浙江省气象台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祖国大陆的最强台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灾害性天气成因是 A. 气旋 B. 反气旋 C. 锋面气旋 D. 冷锋 ‎20. 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主要位于 A. 太平洋东部 B. 太平洋西北部 C. 印度洋 D. 大西洋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台风灾害,从成因看,台风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故选A。‎ ‎20. 台风的源地主要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故选B。‎ ‎【点睛】冷锋的特点:①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②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③冷锋坡度大。④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⑤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⑥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气旋的特点:①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②周围旋转向里符合,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③中心气流上升,多形成阴雨天气。风速大小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气温变化判断: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风,气温降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气温升高。‎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右图表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22.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23.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24.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答案】21. C 22. C 23. C 24. D ‎【解析】试题分析:‎ ‎21. ①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约为①辐射量的47%;③为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④为大气逆辐射,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增强。故选C。‎ ‎22.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④归还地面散发的热量。故选C。‎ ‎23. ③辐射是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大气中能够吸收长波辐射是二氧化碳和水汽。故选C。‎ ‎24. 大气中多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弱,温度低;夜晚大气的逆辐射④增强,温度较高,所以昼夜温差较小。故选D。‎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25.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江径流是陆地循环的一个环节 B. 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C. 塔里木河水不参与水循环 D. 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长江径流最终流向东流,参与的是海陆间大循环,A错;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B正确;塔里木河水参与陆地内循环,C错;水循环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错。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水循环及意义。‎ ‎26. ①②④⑥对应的洋流不正确的是(  )。‎ A. ①-本格拉寒流 B. ②-秘鲁寒流 C. ④-东澳大利亚暖流 D. ⑥-巴西暖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分析,根据区域的轮廓图示以及洋流流向可知,①②所在的区域为非洲南部,①位于大陆的西侧,自南向北流,为本格拉寒流;A正确但不合题意;②位于大陆的东侧,自北向南流,应该为厄加勒斯暖流,B错误符合题意;④位于澳大利亚的东侧,自北向南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⑥位于巴西的东侧,自北向南流,为巴西暖流,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项。‎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甲最有可能是  (  )‎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C. 常绿硬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28. 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 地形 B. 水分 C. 土壤 D. 热量 ‎【答案】27. C 28. D ‎【解析】试题分析:‎ ‎27. 读图,沿该方向,太阳辐射量增加,年均温升高,降水在甲地后减少。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是纬度因素,结合陆地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规律分析,甲最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区,南面是热带沙漠气候区,甲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对。A、B、D错。‎ ‎28. 结合前面分析,图中自然带的年均温条件逐渐增加,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热量 ,D对。 地形、水分、土壤不是影响纬度地带性的主要因素,A、B、C错。‎ 考点: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变化基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9. 图中①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30. 图中②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 图中①区域位于40°N左右的大陆东岸,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 ‎30. 图中②区域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正确。‎ 点睛:气候类型和植被带的对应关系:‎ 二、双选题(题型注释)‎ ‎31. 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板块 B. 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必有一个板块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C. 海岭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 板块的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都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答案】AD ‎ ‎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32. 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对海洋污染影响不大 B. 洋流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 C. 澳大利亚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D. 秘鲁渔场形成于寒流上升处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洋流会加剧海洋污染的扩散,顺着洋流航行可节省燃料,寒流对大气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有上升流的海域鱼类资源丰富。‎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3. 三类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    )‎ A. 地表径流 B. 地下径流 C. 蒸发 D. 降水 ‎【答案】CD ‎【解析】试题分析: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三类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知识点】大气受热过程 ‎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 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C. 二氧化碳只具有保温作用 D.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知识点】大气受热过程 ‎35. 图中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有(   )‎ A. B. ‎ C. D. ‎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白天,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温度高,陆地处大气上升,吹海风,A错误;晚上,山谷比山坡降温慢,气温较高,大气上升,吹山风,B正确;与郊区相比,城市气温高,大气上升,风从郊区吹向城市,C正确;热的地区大气上升,形成低压区,冷的地区形成高压区,风从冷的地区吹向热的地区,D错误。‎ 考点:热力环流。‎ ‎36. 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北半球河流左岸淤积严重 D. 季节交替 ‎【答案】AC ‎【解析】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故A符合题意;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交替是地球公转的反映,故BD错误;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是地球自转的反映,故D符合题意。‎ ‎37. 关于东西十二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日期为同一天 B. 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日期相差一天 C. 东西十二区相邻,彼此相差一小时 D. 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 ‎【答案】BD ‎【解析】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日期不同,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早一天,A错,B对。东西十二区是一个时区,时刻相同,C错。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在一起正好15°,合为一个时区,D对。‎ ‎38.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叙述正确的是 A. 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 B. 莫霍界面以下为地核 C. 地壳和地幔合称岩石圈 D.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是地幔 ‎【答案】AD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是地幔。选AD正确。‎ ‎39.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 ‎【答案】AC 考点:大气运动 ‎40.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太阳的是(    )‎ 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 ‎【知识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三、综合题(题型注释)‎ ‎41.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2)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 ‎(3) 弧MPN为________线,其中弧MP是________线,弧NP是________线。‎ ‎(4)受地转偏向里的影响,在地表由E向F运动的物体和E向N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将会有什么变化? ‎ ‎【答案】(1)画图略(水平,从右侧照过来)。‎ ‎(2)南   ‎ ‎(3)晨昏 晨 昏 ‎(4)向东偏转,运动方向不变 ‎【解析】(1)根据黑夜和白昼的分布可判断,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射过来。‎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 ‎(3)读图可知,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故为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由黑夜到白昼,为晨线;过由白昼到黑夜,为昏线。‎ ‎(4)地转偏向力会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42. 读图“亚欧大陆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地的气候特征。‎ ‎(2)分析甲山地的成因。‎ ‎(3)简述②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或夏季高温,冬季温和,雨热同期 ‎(2)(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甲区域为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形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降骤减(坡度突然减缓),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部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区域山地的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可以确定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甲地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②处地貌位于河流的出山口,为冲积扇。形成过程是:河流上游地形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大,在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部分挟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判断、向斜山的形成、冲积扇的形成 ‎【名师点睛】气候类型判断的方法:1、根据某地的气候特征,结合气温、降水的资料统计图;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3、根据自然带、植被判断气候类型;4、根据典型动物判断气候类型;5、根据农业地域类型判断。‎ ‎43. 某年12月1日至5日,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其影响,气温下降6~10℃。下图为某年12月1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受反气旋控制的是     地。‎ ‎(2)‎12月1日至5日,强冷空气将向     方向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锋面系统)的影响。‎ ‎(3)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     。‎ ‎(4)图中锋面过境北京后,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将变     (好、差)。‎ ‎【答案】(1)甲  (2)南(东南)   冷锋   (3)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4)好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和数值,不难判断出甲地为高压中心,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所以高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2)根据图中冷锋锋线的位置以及黑三角箭头方向可判断此次冷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 ‎(3)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所以当冷锋移至北京时,北京将出现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 ‎(4)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所以当冷锋移至北京时,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将变好。‎ 考点:大气运动 ‎44.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去掉图中的专属经济区)‎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它是良好的储_______构造。从地形上看,A处为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 ,在其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 ‎(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这种地质灾害又有可能促使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②处地层中常含有丰富的_______等矿产资源,其上水域往往是_______资源集中分布区。‎ ‎【答案】(1)向斜   水   山岭    向斜底部不易受侵蚀 ‎ ‎(2)海陆间水循环    沉积岩 ‎(3)断层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4)石油、天然气(煤、磷 )    海洋生物 ‎【解析】(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为向斜,它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从地形上看,A处为山岭,其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受侵蚀。‎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在其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沉积岩。‎ ‎(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断层,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地震,这种地质灾害导致岩石破碎,岩层不稳固,又有可能促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②处地层中常含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磷 )‎ 等矿产资源,其上水域往往是海洋生物资源集中分布区。‎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